90. 晉江正版90 國家考察團(中)……(1 / 1)

葉華西教授餘光將自己帶的幾個博士生的表情儘收眼底。

年輕人傲氣很正常, 他也是從這個階段過來的,但過度的自傲變成自負就不好了,也該讓他們出來見見世面。

國家植物園固然是國內首屈一指的植物園, 各領域的研究成果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但並不意味著不會被超越。

或許是花間集,或許是其它植物園,又或者是國外的研究所, 若一直沉溺於當前的成績,以後還有什麼進步可言?

時刻保持著學習的心態,才是每一位科研人員應有的態度。

葉華西仔細觀察著眼前巨大的捕蟲籠, 從葉子垂落的籠蔓、寬胖的籠身、到色彩鮮豔的唇以及上方碩大的籠蓋, 任何一個部位都表明它是成熟狀態的捕蟲籠,並且為自然發育而成, 並未經過人工催熟。

能長到如此驚人的尺寸實屬罕見。

首先,其本身便要具有的優質基因與生長潛力, 其次, 外界環境和培育手段也很重要。

葉華西側頭看向葉晗兩人:“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來植物園多久了?”

葉晗:“半年左右,去年11月份辦好手續引入的。”

才半年?!

幾名研究員又是一驚,看著眼前茂盛到將樹木枝乾都盤繞起來的馬來王豬籠草,心神俱震。

才半年就長到如此巨大, 簡直太不可思議了。

當初國家植物園的幾株,移栽後元氣大傷加上水土不服,在他們整個科研團隊的照料下,足有大半年才恢複過來。

然而眼前這兩株,哪有一點移栽後的不適,比原產地的植株長得都要高大!

還獲得了吉尼斯世界紀錄,究竟如何做到的??

即使在這些天才的知識儲備之中, 眼前的情況也超出了認知。

葉華西教授同樣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即沉吟:“近些年來,國外基地的培育技術發展得很快。

我在一個科學雜誌上看到過相關文章:XX基地早就培育出捕蟲籠高達36-38公分的優質種,並作為母本分株繁殖,隻是當時的技術還不成熟,並未引起廣泛關注。

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是從那裡引進的嗎?”

葉晗:“是的,教授。當時挑選的是母本分株後最優質的兩株,從國外運送過來時,其中一株最大捕蟲籠便有36.5公分,經過培育後達到如今的44公分。”

當時她從國外引入的時候著實花了很大功夫,加上手續費用,兩株豬籠草合計花費超過100萬。

國外有收藏家也想要收購,要拿到最好的品種,價格必須開得比他們高才行。

一百多萬,在W市這樣的地方買套房子都足夠,隻有葉晗舍得將這些錢花在引進植物方面。

聽到這裡,付慶元的表情越發尷尬。

就在他們為拿到的成果沾沾自喜時,國外的培育技術也在飛速發展,早已培育出37公分的尺寸,並嘗試著將這種巨大特性加以延續。

這樣看來,他們培育出34公分的記錄實在不算什麼。

隻是因為國內首例且並無對比,便給人一種成果卓越的錯覺。

……

葉華西教授又與葉晗討論了一些培育方面的問題。

在智能係統的幫助下,葉晗努力模擬原產地的環境並加以改進,打造最合適植物的生存環境。

土壤是從當地運送而來,溫度、濕度、光照、降雨量都非常貼近,會放置昆蟲、小型哺乳動物等為它們加餐,再加上植物營養液的促進作用,有這樣的結果是必然。

畢景輝看著兩人相談甚歡,站在旁邊張了張嘴,根本搭不上一句話。

W市植物園並未打造食蟲植物區,而馬來王豬籠草這樣的瀕危物種平時更難以得見,他所擁有的知識全都是文獻資料裡的那些。

但理論知識與實踐是兩碼事,導致他完全插不上嘴。

其他研究員則驚訝於葉晗對於馬來王豬籠草的了解。

可是...她不是花間集的園長嗎?

不知道的以為是哪個植物學專家,居然能與位於行業頂端的葉教授進行流暢的交流和溝通!

培育過程中的很多細節,連他們都不一定能注意到。

葉晗借助的是智能係統的功能,植物的各種數據一目了然,籠身哪怕漲了0.01毫米都能監測到。

在重點培育的過程中,她每天都會記錄馬來王豬籠草的生長狀態,在細節方面的把控超過所有人。

就在昨天,她單獨整理了一份從相關的數據資料,就是為了今天做準備。

葉華西教授聽到後頻頻頷首,吩咐下面的研究員:“記錄一下葉園長的培育要點。”

“哦、哦,好的教授。”付慶元等人都蒙了,手忙腳亂地找錄音筆和筆記本。

當初高高在上的心態蕩然無存,在教授的要求下心服口服地記錄起來。

*

記錄完畢,葉晗為考察組展示了眾人從來沒見過的場面——馬來王豬籠草捕食小白鼠的過程。

小白鼠是醫學常用的實驗材料,人工飼養的小白鼠很乾淨,通體純白,不攜帶病菌,被養得胖嘟嘟的,是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目前最喜歡的食物。

隻是捕食場面難免有些獵奇,可能還會引起養寵物鼠遊客的不滿,葉晗平時都會選擇閉館之後喂食。

很快,六隻實驗用的小白鼠被放出來,讓研究員們吃了一驚。

這麼多!

真的能消化得了嗎?!

雖然豬籠草等食蟲植物能夠捕食昆蟲,但它們和其他植物一樣,可以從土壤中吸收水分、進行光合作用。

捕獵更像是生活在惡劣環境中的一種防禦功能。

它們進食一次往往需要半個月以上才能消化,並且不能太多,否則會因無法消化導致捕蟲器官發黑脫落,甚至死亡。

所以,人工培育情況下的食蟲植物不需要捕獵,必要時施肥即可。

然而花間集的食蟲植物不同。

它們非常活躍,各個都是捕獵好手,遊客經常能看到它們捕食小型昆蟲的場景,又凶殘又可愛。

尤其是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它們的捕蟲籠巨大且長得很快,需要更多的營養,經常加餐。

幾隻七八公分的小白鼠被放出,吱吱叫了幾聲,動了動鼻子和兩側的胡須,嗅著捕蟲籠蜜腺散發出的誘人香氣,逐漸朝著捕蟲籠靠近。

它們被餓了大半天,正饑腸轆轆,蜜糖的味道對它們具有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葉教授站在玻璃隔板面前,視線並未移開,隻低聲吩咐兩名研究員做好攝影和記錄工作,拍下這珍貴的資料。

大約過了五六分鐘,終於有一隻尾巴很長的小白鼠爬到最大的捕蟲籠籠口附近,一直在嗅聞籠蓋和瓶口散發的甜蜜味道,似乎想咬一口。

可惜還沒等它更進一步,一時不察,自己便沿著光滑的瓶口和內壁落入消化液之中,發出‘撲通’的水聲。

捕獵成功了,好快!

一行人紛紛靠近,除了葉華西教授比較矜持,其他的人都把額頭抵在玻璃上努力往裡面看,好在這個鋪蟲籠的位置較近,從打開的籠蓋裡隱隱能看到一點身影。

小白鼠在足有3L的酸性消化液中瘋狂掙紮,能聽到一點黏稠的撲水聲,它似乎幾次想要沿著邊緣往上攀爬,但內壁太滑根本爬不上去,急得吱吱叫。

但沒過多久,它的聲音越來越弱,最後變得悄無聲息。

其他幾隻小白鼠也紛紛落入另外的捕蟲籠,全部成了兩株馬來王豬籠草的食物。

其中有一隻體型較小的原本去了旁邊的二齒豬籠草那裡,快要攀爬上去時,卻被加重的蜜糖氣味給吸引了回來,重新落入正打開籠蓋、請君入甕的巨大鋪蟲籠中。

葉晗對此已習以為常。

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從來不會放過任何一個獵物,可以說十分貪婪。

不過二齒豬籠草的確消化不了小白鼠,它的消化液酸度不夠,隻適合消化小昆蟲、螞蟻一類。

她的表情如常,其他人卻無法淡定。

居然真的吃掉了!

幾位研究員對視一眼,他們從來沒有見過如此震撼的捕食過程。

這可是小白鼠,比那些螞蟻、昆蟲體型大了百倍不止,竟然一個不落的全部落入捕蟲籠中,再也沒有出來過。

大概率是死了,隻等著被消化液慢慢消化吸收。

研究員們努力貼近玻璃,看著籠蓋處於半閉合狀態的捕蟲籠,想要窺探裡面的情形。

六隻小白鼠,非常平均地分給了兩株馬來王豬籠草,每株三隻,不知道是否是巧合。

但他們已經可以預料,如此碩大的獵物至少要消化一個多月的時間,至於最後是否能夠完全消化吸收——

根據花間集的表現,應該是可以的。

付慶元一邊記錄一邊回想剛才的場面,心緒浮動。

他不得不承認,今天的考察讓他大開眼界。

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植物園,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會展現食蟲植物原生態的捕獵場景。

即使他所在的國家植物園也是采用正常的人工培育方法。

能做到這點的,唯有花間集。

這也許是一個新的研究方向。

捕蟲籠的‘加餐’是否會加快單個捕蟲籠的發育?

花間集打破吉尼斯記錄的捕蟲籠是否與這一因素有關?

用這種方法培育的食蟲植物與普通手段培養的有什麼區彆?

不同的營養成分是否會影響捕蟲籠的消化速度?

……

有非常多值得探討的問題。

葉華西教授顯然對此很感興趣:“這些小白鼠大概多久能消化?”

葉晗:“大約兩周。”

葉教授看著巨大的捕蟲籠:“比我想象的快一倍。

說明它們短時間內所需的營養也是翻倍的,反饋在形態上便是成長速度加快、捕蟲器官發育、以及數量增加。”

畢景輝適時附和,可惜並未引起哪怕一點關注。

葉教授兀自思考問題,其他研究員要麼在記錄,要麼在整理剛剛拍攝的資料,並未分給他一個眼神。

畢景輝:......

這和他預想的情況完全不符。

進入花間集的一個多小時,他居然連一句話都沒有和葉教授搭上。

這樣不行。

等到這個階段過去,他必須要主動引導話題,將話題引到蘭科植物上來。

須臾,葉教授側頭看向葉晗:“方便的話,考察團希望采集一些樣本帶回去研究。”

這兩株馬來王豬籠草的消化能力和生長速度均達到驚人的地步,又有打破吉尼斯世界紀錄的捕蟲籠,具有極高的科研價值。

葉晗自然答應:“沒問題,教授。”

葉教授也露出笑容:“剛才你詢問的關於稀有品種繁育方面的問題,我專門做過研究,下午讓助理發一份資料給你,裡面記載得很詳細。”

葉晗要的就是這個,眼眸彎起:“謝謝教授。”

*

接下來的時間,一行人又陸續考察了其他食蟲植物。

捕蠅草夾子上的鋼針閉合,透過縫隙隱約看到有昆蟲困在其中;茅膏菜的葉片卷了起來,黏液讓裡面的獵物插翅難飛;瓶子草豔麗的花紋內部,似乎有昆蟲落入,在燈光下浮現點點陰影......

一株株食蟲植物長勢極好且超會捕獵,顏色豔麗、植株茂盛,大片大片的分布其中,看起來異常活躍,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它們仿佛終於找到了適合自己生存的伊甸園,在這裡歡快地住下,繁衍生息,努力成長,共同構成龐大的食蟲植物展區。

這些食蟲植物的種類,明明國家植物園均有栽培,居住的環境也是斥巨資打造,但付慶元跟在大家身後,看著裡面色彩鮮豔、使出各種本領吸引昆蟲的食蟲植物,總感覺...不太一樣。

具體哪裡不一樣一時間很難說清楚,但他居然會覺得,花間集的食蟲植物培育得更好。

!!!

付慶元臉色微變,驀地停住了腳步。

不對,一定是錯覺。

他怎麼會有這樣的想法?

付慶元承認,剛才看到的馬來王豬籠草、二齒豬籠草等的確培育得非常出色,巨大的尺寸和奇特的捕獵場景大家有目共睹,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

但是其他方面,就比如眼前的狸藻,國家植物園培育狸藻的種類和數量遠不止這些,花間集在這方面毫無優勢。

國家植物園所擁有的植物品種的豐富程度,是其他任何植物園都無法企及的。

這樣一想,內心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被打擊的信心也在恢複。

可惜付慶元直到現在都不明白,國家植物園植物品種豐富、是因為它的戰略意義和超然地位,和他本人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他入職或不入職,都不會影響到哪怕一分一毫。

而他作為科研人員,最重要的是培育好植物,取得出色的研究成果。

在這方面,花間集完勝。

......

葉華西教授帶領著團隊走走停停,不時駐足仔細觀察,示意下面的研究員做好記錄,保存影像資料。

鬱思明博士和葉晗一左一右地走在葉教授身邊,偶爾解答對方的詢問,並交流培育經驗。

與大佬交流的機會難得,鬱博士借此機會溝通了一些深入的問題和項目難點,受益良多。

時間過得很快,到最後一株食蟲植物出現在眼前已經過去差不多三個小時,考察也步入尾聲。

雖說是來考察,但一路走來,葉教授帶領的考察團並沒有任何要指導的地方。

反而是他們的團隊收獲頗多。

畢景輝從入園到現在一直被忽視,沒找到與葉教授說話的機會,此時終於忍不住了。

他按照腦海中盤算的想法,快步來到葉晗身邊,“聽說葉園長打造了蘭花展區,其中還有大名鼎鼎的達爾文蘭,今天可否見識一下?”

“教授,您看——”

果然,葉教授看了他一眼,似乎有些興趣。

達爾文蘭,它與預言長喙天蛾是進化論有力的證據,不過後者基本已滅絕,後代的繁育成了一大難題。

這無疑使它更加稀有。

國家植物園僅有一株,通常隻在蘭花會展上展出。

經過方才的考察,葉教授對花間集印象非常不錯,想看看對方培育得如何。

蘭花區就在不遠處,很快就到了。

粗壯的灰褐色木樁上長著十幾株蘭花,蕨類植物和苔蘚分布木樁周圍,設計感十足。

不過4、5月份,無論是兜蘭還是達爾文蘭、彗星蘭都不在花期,隻有兩株蝴蝶蘭開放,總體觀賞性不佳。

但科研人員不在意這些,更多的是看植物的生長狀態和其他特征。

而花間集培養的植物自然無可指摘,品相和質量均為上乘。

畢景輝的目的也並不在於此,“葉園長,我們的研發團隊正在研究稀有蘭科植物的培育,預計年底就會有相關的學術報告和論文發表。

到時候沒準能幫你們解決達爾文蘭的授粉與培育問題。”

“對了,你們在這方面的研究有沒有什麼進展?實驗室應該早就建好了吧?”

畢景輝笑著道:“花間集眼下這麼火,門口的周邊店鋪天天排隊,那些先進的設備也該更新一下,免得影響實驗結果。你說對不對?”

葉晗怎會聽不出對方的言外之意,淺笑:“謝謝畢園長關心。不過,我們的達爾文蘭已經培育出來了,預計下個月放入展覽溫室。”

“兩株幼苗就在實驗室,葉教授、畢園長,要不要一起去看看?”

...什麼意思?

畢景輝心神巨震,雙眼猛地睜大,露出裡面的蛛網般的紅血絲,顯得有些可怖。

他覺得自己一時沒聽清,又或者他聽錯了。

葉晗的意思是,花間集成功培育出了達爾文蘭?

怎麼可能!

這種國際稀有蘭花品種的培育到現在都沒有解決,不然為什麼如此罕見,平時隻能在國際蘭展上見到?

那麼多國家級實驗室都未取得成果,花間集的實驗室才成立多久,他們有這個能力嗎?

葉華西也深深看了葉晗一眼,眾人懷抱著震驚且複雜的心情前往科普館三樓的實驗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