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 第一百二十章 二合一(1 / 1)

周佩蘭才知道侄女居然幫著下鄉的村裡辦了工廠, 她說的工資居然是這麼掙的,可驕傲了,當時跟嫂子道:“把出口談下來那就是大功一件, 這成績拿到哪個廠子都耀眼,不用卡兩年, 妮妮也能通過招工招回來。”

當地不批準那也是不舍得放走人才,而不是單純的不同意。

意義不一樣。

餘慧芳也開心,就著又順口給小姑子說了周嘉妮提議村裡弄大棚,還上報紙以及在當地做報告的事。

周佩蘭驚喜之餘叮囑嫂子道:“甭管那獎狀還是報紙、照片,可得留好了, 這都是實打實的成績, 將來回城說不定用得上。”

知道大棚蔬菜的主要負責人還是侄女在鄉下找的對象,就詳細問了問未來侄女婿的情況, 聽到說年後就帶著妮妮回家看看,遂放下心來。

回城後拋妻棄子的有、拋夫棄子的也有, 這情況哪兒都不缺。

他們不做那負心人,但也不能讓彆人負了, 知道家裡住址就多一層保障。

餘慧芳:“我知道,這些東西都留著呢。”

周佩蘭:“年後如果能談下出口業務, 想辦法讓咱妮妮上次省城報紙, 將來回省城也方便。”

到時候她找這邊的同學幫忙聯係一下。

餘慧芳聽著心裡十分熨帖,當時還道:“你多操操心了。”

“我是她親姑, 說這客氣話乾啥?”

雖然閨女在鄉下混的如魚得水, 可終歸還是希望孩子回來。

不過時間匆忙,回去冷鍋冷灶的還得收拾,周佩蘭沒顧上看侄女的獎狀和報紙,等年初二再來看看。

薑新鳳因為閨女回來, 沒待多久又帶著孩子離開,情緒大起大落,胃口就有點不好,晚飯沒吃多少。

本來想留下洪靜丹,但小姑娘跟姥姥這邊有些眼生,周佩蘭就帶著走了。

薑新鳳滿心牽掛:“大人還好,鳴鳴也懂事了,可丹丹那麼點,回去冷鍋冷灶的等著現做飯,她那個奶奶估計也沒個好臉色,你說這……”

餘慧芳:“吃完飯讓萬裡騎車再去看看,要是丹丹願意跟著舅舅走,就帶回來。”

餘慧芳猜著,婆婆是怕小姑子家那邊再打起來嚇著孩子。

周萬裡吃完騎車去了妹妹家一趟,快九點的時候才回來,把洪靜丹接了回來,還拿了她明天要穿的衣服鞋襪。

“佩蘭她大姑姐沒再鬨,就是現收拾著做飯啥的,吃到現在。”周萬裡道,“家裡炕窄,我把丹丹哄過來了。”

薑新鳳看著外孫女眉開眼笑,心情好了不少。

餘慧芳趕緊去接孩子,笑著哄她:“丹丹,讓舅媽抱抱,哎呀,我們丹丹可乖了……”

周嘉妮給她拿了餅乾吃。

晚上躺在床上周萬裡才跟餘慧芳道:“我到的時候家裡正吵著,佩蘭她婆婆鬨著跟他們要錢。”

餘慧芳歎了口氣:“廣偉人不錯,可他那個娘真是……”

兩口子唏噓一番睡去。

第二天早上周嘉妮是被宿舍區連綿不斷的鞭炮聲吵醒的,看一眼時間還不到七點。

她穿上衣服出來,媽媽跟奶奶已經把餃子包好了,嘉平嘉安也換上了新衣服,正在嘚瑟。

連小表妹都起來了,穿著一身紅色燈芯絨衣服,不知誰給她梳了兩個小辮子,看見周嘉妮出來,偏頭認了認才喊了聲‘姐姐’。

“誒,真乖。”周嘉妮笑著摸了摸她的臉蛋,去洗漱。

吃完餃子,餘慧芳回屋換衣服準備出去拜年。

褂子就是上回周嘉妮給她那塊楓葉花布做的,下頭配一條深藍色褲子。還拿出一枚胸針彆在衣服上,對著鏡子梳了梳頭發,出門約著鄰居出去拜年。

那枚胸針是周嘉妮首次去友誼商店時人家給的紀念品,好看是好看,但周嘉妮覺得更適合她媽媽這個年齡段戴,就回來給了餘慧芳同誌。

餘同誌可高興了,小心珍藏起來,至今戴過兩回,一回是周嘉妮放假前、二紡廠搞的職工大會,她戴了去,同事們都誇胸針好看,餘慧芳就驕傲地說是她閨女給她掙回來的。

第二回就是今天了,過年也是大事,值得把胸針戴起來。

周嘉妮也穿上了邱則銘給她買的新毛衣、呢料褲子,上回送的那塊圍巾也圍上了,腳上是一雙她年前從百貨大樓買的皮棉靴。

沒穿褂子,直接毛衣外頭套軍大衣,不然出去得凍個半死。

這軍大衣在城裡也是稀罕東西,整個宿舍區也沒多少穿的,而她還算很愛惜,如今還能看出來是新的呢。

李燕過來拜年,順便約著周嘉妮一起出去串門。

周嘉妮走之前還問了問小表妹:“丹丹你跟著我出去嗎?”

洪靜丹搖搖頭,她剛剛跟姥娘熟悉起來,依偎在薑新鳳身邊不想出門。

“那你在家乖乖聽話,可彆自己下樓啊。”

“姐姐我聽話。”

“真乖!”

至於嘉平嘉安,吃完飯就裝上兩兜拆開的鞭炮跑出去找小夥伴玩了。

跟李燕從家裡出來,她道:“妮妮,我去百貨大樓看過你們的產品,沒看到元寶籃,問櫃員,櫃員說早就賣完了,還抱怨說你們供貨不行。”

周嘉妮哈哈笑,這是甜蜜的負擔呀。

李燕接著說:“那兩款斜面的還有貨,你們家那款鏤空的籃子,我去的時候正碰上顧客買走最後一個。”

“你們那收納凳的樣品我也看了,比你家裡那兩個好看啊,還上了顏色。”

後來給百貨大樓的樣品都是按照友誼商店要的標準給的,都在固定區域刷了顏色,讓凳子看起來沒那麼單調。

周嘉妮:“嗯,加色彩跟不加色彩視覺衝擊力不同,放在友誼商店的休息室也比較容易被發現,年前已經走了好幾套貨了。”

李燕從收到家裡的信開始,就有些觸動,回來對這事特彆上心,甚至還舉一反三地提出交換編織品。

“年後我回去給你郵幾件那邊的編織品,看你們能不能當成參考。你幫我也郵幾件你們的產品,互相學習借鑒下。”

她覺得還是學妮妮的路子,弄編織。

周嘉妮心頭一動,道:“沒問題,回頭我問問運輸隊,看有沒有往咱這邊跑的車,讓司機幫著捎。你們那邊的竹編鬥笠、蟈蟈籠子有吧?到時候也幫我捎幾件,貨款和運費我來出,像那種竹製杯子我也買點,用來送人,我出門跑業務有時候也需要敲門磚,這種稀罕的小東西特彆好使。”

李燕剛說了句:“竹杯不值幾個錢,我給你找當地老鄉要點……”

周嘉妮笑道:“要是刻上花呢?當地老鄉應該有會這個手藝的吧?燕姐,要是編織品做不成,可以考慮刻畫竹杯,帶皮刻花,或者是不帶皮用那種燒紅的錐子工具烙刻花,你回去找人打聽打聽,看那邊有沒有會這類手藝的師傅。”

李燕被驚在原地,心頭發燙,激動地道:“妮妮,我沒在那邊見過刻花的竹杯子,最起碼我所在的村子裡沒有,但我覺得你說得這個思路不錯,你都能想到,那邊肯定有人也能想到,真是太謝謝你了,回去我就找人打聽打聽,你幫我出了這麼多主意,如果我還走不出來,那就是我本事不行了。”

周嘉妮還遺憾,要是這邊有竹子就好了,竹編製品,更能玩出花來。

兩人去串門拜年,甭管到誰家周嘉妮都能受上一番誇讚。

李燕聽著佩服,周嘉妮是聽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還碰上幾個同樣下鄉回來的知青,都是比周嘉妮年齡大的,跟李燕倒是熟一些。

也碰上幾個同學,周嘉妮淺聊幾句,就匆匆道彆趕去廠裡。

今天郵局不開門,打電話隻能借廠裡。

好在雖然放假,廠裡辦公室也有人值班,借個電話不難。

電話轉接成功,響了兩聲,那頭就接了起來:“小周同誌?”

周嘉妮笑:“你怎麼篤定是我?今天就沒人往村裡打電話麼?”

邱則銘笑道:“有,半小時前我家裡打過、汪前進打過、白昊陽也打過電話,還有找其他知青的電話。我是看著時間猜到是你!”

周嘉妮笑:“那你今天豈不是村裡的接線員了?”

邱則銘:“還有廣播員,有來電話找人的,我得用大喇叭喊一聲。”

周嘉妮笑,耳朵裡聽邱則銘道:“嘉妮,新年快樂!”

周嘉妮:“新年快樂!”

“吃餃子了嗎?”周嘉妮問。

“吃了,昨晚在隊長家吃了一頓,嬸子多包了些放院子裡凍好,我拿回來早上煮了煮。”邱則銘道,“你昨晚幾點睡的?”

“十點多吧……”

兩人黏黏糊糊地聊了幾句,周嘉妮道:“初三那天你過來幫我帶一整套籃子樣品,我有用。”

“好!”邱則銘道,“替我跟奶奶、叔叔阿姨問聲好,我初四去拜訪。”

“知道啦,家裡已經準備要接待你這個客人了。”

掛了電話,邱則銘從頭到腳都透著愉悅,起身鎖門,去了張寶生家。

接到了對象的電話,他就不守著了,跟張寶生說要拿樣品的事。

張寶生忙道:“儘管拿,收納凳的樣品要不要?”還感歎,小周同誌過年都不好好歇著,為了村裡的事業,真是太操心了。

“收納凳不用,暫時隻說拿套籃子樣品。”

“不知道小周同誌又搭上哪條線了。”張寶生樂嗬嗬地。

臨到年底,訂貨的電話一個接一個,都說送過去的貨不夠賣。

不夠賣他們也生產不出來了,等過完年,勢必要擴展啊。

下午周嘉妮就沒出去,陪小表妹玩了會兒就回屋寫寫畫畫。

第二天早上姑姑一家過來,家裡熱鬨了一天。

周佩蘭看到了侄女的獎狀、照片和報紙,餘慧芳還過去嘀嘀咕咕地給她指照片上哪個是邱則銘,周佩蘭低聲驚呼:“唉喲,小夥子長得不賴啊。”

周嘉妮裝聽不見的,忙進忙出。

之後周佩蘭跟侄女聊了聊出口的事,還問她以後的發展計劃:“準備走招工的路子回來麼?要是走這路子,回頭你爸媽這邊,我同學那邊都幫你留意著。”

周嘉妮由衷地感謝姑姑幫她謀劃,笑道:“姑,我打算在鄉下打打底子再說。”她又道,“編織業是我幫著做起來,總得看著這個攤子徹底鋪開了才能放心回來。”

兩年後的高考她不好說出口,但到新單位,未必有在前進大隊那麼自在。

周佩蘭見她有自己的打算,便道:“這想法也對,把底子打牢固,成績做漂亮點,加上你又有學曆,那將來咱們的目光就不用隻放在廠裡,說不定能進政府部門。再折回來說,就算進廠,手上有好成績,那也能從乾部做起。”

既然侄女不著急回城,那就把成績履曆弄漂亮點,到時候可選擇的路子也寬。

周嘉妮點頭,上輩子她忽略了太多東西了,跟姑姑一交流,才發現姑姑的見識比爸媽他們還寬闊。

餘慧芳因為跟兩個弟弟鬨翻,每年走的親戚有限,空餘時間就多,現在正好小姑子一家回來,就商量著明天上午帶著孩子去公園的湖上滑冰,要是電影院開著,就去看看電影。

周佩蘭道:“行,那明日我們睡醒吃點東西就過來。”

結果第二天早上周嘉妮的小姨餘慧秀帶著兩個表弟一個表妹來串門了。

餘慧芳驚訝,往年都是初五以後姐妹兩家才象征性走一趟,今年這才初三怎麼就過來了。

來都來了,也不能攆回去。

餘慧芳問道:“他姨夫沒來啊?”

餘慧秀比餘慧芳小兩歲,可上去要比餘慧芳大五歲還多,笑道:“沒有,他同事喊他出去喝酒,我跟孩子們來家裡走一趟。”

餘慧芳眉頭動了動,估摸著兩口子又鬨彆扭了,拿了瓜子讓他們抓著吃,該給紅包的給紅包。

還真讓餘慧芳猜著了,就是吵了架,餘慧秀自己孩子出來找她姐拿拿主意。

小姨家的兩個表弟賈國慶和賈國昌比周嘉妮小一歲,表妹比周嘉妮小四歲。

賈家兄弟倆今年畢業後也要面臨下鄉的問題,家裡從現在就開始愁了。

小姨夫賈世成又開始抱怨餘慧秀當年把工作讓出去的事,道:“要是你那工作不讓出去,這時候咱給兒子一個,另一個想辦法怎麼著都能安排下,你倒好,窮大方,現在去問問他舅,看人家給還回來不。”

今天餘慧秀就是來找大姐,想讓餘慧芳陪她一起去孩子舅家談談,或者把工作要回來,或者幫自家兒子找份工作。

餘慧芳皺眉:“吃了這麼多年的肥肉,誰願意吐出來?”

餘慧秀就紅了眼圈,道:“國慶國昌今年就得下鄉了,這咋辦啊?”

賈國慶表情倒是平靜,跟表姐請教下鄉的事,他問道:“難不難?鄉下的活很累麼?”

周嘉妮跟姨家的表弟妹也不咋熟,倒是上輩子聽她媽說起過,小姨家的兩個兒子都下鄉了,去的遼省農場。

小姨夫還來家裡找她爸媽幫著調劑工作,餘慧芳生氣妹妹當年讓工作,可也更氣為這事磋磨妹妹多年的妹夫。

加上賈世成當時說了句話,直接惹火餘慧芳。

他道:“要是閨女我也就不來找你們了……”

那意思是要是閨女他就不費這勁,該下鄉就下去,可兒子不行,他得給兒子跑跑路子。

餘慧芳道:“我們要是有路子,我家妮妮也不會下鄉,連我閨女都沒留下,咋能有路子給外甥呢。”

意思是她沒覺得賈世成的倆兒子就比她閨女金貴多少。

上輩子餘慧芳跟女兒念叨這事的時候還說:“他那麼不舍得兒子,把他自己的工作讓出來啊?那可是兒子呢,看來兒子還是不如他的工作重要。當時我都準備讓你頂我的班,還尋思著找人調劑調劑崗位,給你換個輕快活,結果我這頭沒等到信,等來你自己把名報了……”

餘慧芳現在見餘慧秀糾結這事,道:“我沒那個立場去說啊,都這麼多年不來往了,我乍去讓人家讓工作,他小舅不得問我一句‘你算老幾’啊。”

“當年你發了慷慨,這時候就得你去找他要。占了這麼多年,錢沒少掙,房子也分了,這些都不跟他要,讓他把崗位還回來就行。”

餘慧秀隻會歎氣,她自己也知道這事不可能。

另一邊,周嘉妮跟賈國慶道:“剛開始去肯定不適應,我剛下鄉的時候半天活乾下來,中午吃飯筷子都拿不住。”

旁邊賈國昌探身驚訝道:“這麼累啊?表姐你當時乾啥活?”

周嘉妮:“掰玉米。”

賈國昌又坐了回去,道:“反正我是不想下去,可安排不到工作,到時候隻能下鄉。”

賈國慶道:“我無所謂,我還挺想出去看看。”

周嘉妮就多看了他一眼,道:“下鄉鍛煉幾年,表現積極一些,打好群眾基礎,做點成績出來,不是不能調回。”

等高考恢複,算算時間他倆應該有參加高考的資格——她記得當年消息剛出來的時候提過知青下鄉不滿兩年的不能報名,後來改沒改不知道。

但賈國慶跟賈國昌應該能趕得上。

賈國昌又問:“做不出成績不能回來嗎?為什麼還要打好群眾基礎?”

周嘉妮:“因為有些地方審核的時候要看你群眾基礎好不好,群眾基礎不好,你連當地大隊那關都過不去。回城是要經過層層批準的,大隊、公社、知青辦,可能還需要縣裡蓋章,那麼多知青都想回來,名額憑什麼會落到你頭上呢是不是?”

賈國慶若有所思,賈國昌還是直歎氣,哼哼著嘟囔:“不想下鄉,不想下去……”

餘慧秀聽著心疼死了,看向餘慧芳,道:“我高低得去他小舅家問問,能定住一個名額也行啊。”

中午他們也沒在這兒吃飯,坐了會兒,見餘慧芳擺明不摻和,就起身走了。

出了宿舍區大門後,餘慧秀歎道:“你大姨就是心腸硬,當年你姥姥上吊威脅我們,她眉頭動都不動。”

賈國昌:“當時你就應該學我大姨。”

餘慧秀打了他一下,沒好氣地道:“那是我親娘,我能眼睜睜看著讓她上吊嗎?”

家裡,餘慧芳跟小姑子一家還是出去玩了一趟,下午周嘉妮就不陪著了,兩點半左右去了車站,三點多成功接到了小邱同誌。

“還住上回那個招待所吧?離我家近。”

“好!”邱則銘肩膀上掛著個,左手提著個鼓鼓囊囊的包,右手拎著籃子樣品跟著周嘉妮去坐電車。

上車後坐到座位上,把東西放下,就悄悄牽手了,小聲道:“晚上我去趟運輸公司。”

周嘉妮驚訝:“他們不放假啊?”

“有的車停了,有的沒停。”他年前反複跟朋友敲定的時間,確定會有車過來才跟周嘉妮這邊定了日子。

周嘉妮拽拽他的手:“你弄了什麼東西啊?對了,我姑姑一家回來了,明天也過來準備看看你。”

她爸媽跑了好幾家國營飯店,隻有一家明天開門營業,定了一桌席面。

邱則銘笑道:“沒事,我不怕看。”

他托人從外地買的東西。

到招待所開好房間,周嘉妮沒上去,在大廳著,兩人說好了去電影院看看,要是開著就看場電影,要是沒開就在馬路上散散步。

運氣不錯,電影院開著,但開著是開著,就這麼跟剛看完電影的家裡人打上照面了。

周萬裡跟洪廣偉沒來看,就餘慧芳帶著嘉平嘉安、周佩蘭帶著一雙兒女。

“阿姨過年好。”邱則銘第一時間就紅了耳尖,還有點害羞。

畢竟這回見面身份不一樣了,他是嘉妮的對象了,明天就要正式登門拜訪,結果頭天在電影院門口碰上了。

餘慧芳倒是沒想那麼多,她就是看邱則銘挺高興,還跟周佩蘭介紹,道:“這就是妮妮她對象,邱則銘。”

跟邱則銘道:“跟著嘉妮喊姑吧。”

“姑姑好。”

周佩蘭在報紙上見過,沒想到真人比報紙上還好看,也是一下子喜到心坎裡去了,道:“邱同誌好。”

又跟幾個小崽子打了招呼,邱則銘後悔身上沒帶著糖,他年前特意備好的奶糖呢。

做好的肉乾也沒帶著,現在見兩個小舅子一臉懵懂地望著他,他還多少有些不自在。

見未來的女婿比上回拘謹,餘慧芳忙笑道:“你們看電影,快進去吧,我們看完準備回去了。”又道,“小邱晚上來家裡吃飯。”

邱則銘忙道:“阿姨晚上我有彆的事,要出去一趟,就不去家裡了,明天上午去給您跟叔叔還有奶奶拜年。”

餘慧芳還以為女婿害羞,便笑道:“那也行,明天早點過來玩。”

明天之後就可以常來常往地走動了,想著晚上讓嘉妮給小邱送點飯過去。

這邊兩人進電影院,那邊一大家子出去,周佩蘭笑道:“這孩子模樣可真好,個頭也高。”又道,“喲,那他倆說什麼時候結婚了嗎?要是結了婚,可不好回城了。”

餘慧芳拍拍小姑子的手,眉眼帶笑地道:“兩人沒準備回城前結婚,都商量好了,小邱如今也努力奔著,可不就是備著回城麼。後頭商量商量先訂婚,結婚的事不急。再說,年齡也不都大,反正我跟你哥是不著急。”

周佩蘭點頭,倆孩子自己也有主意,先不結婚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