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 第八十七章 一更(1 / 1)

把所有的東西分裝完, 周嘉妮輕手輕腳的出去洗手,回來躺到炕上休息,翻了下後台, 扣掉手續費淨收入兩千出頭, 滿意地彎了下嘴角, 量多就是不一樣。

點進倉庫從那堆搪瓷盆裡挑了個白底藍邊、底部印著工農兵圖樣的搪瓷盆,調整了下位置, 擱到一旁,這個盆子自己留用, 明天拿出去涮一下,倒點水在裡頭擱著, 方便她在屋裡洗手啥的。

確定西屋的人睡熟了, 周嘉妮拿出台燈打開, 開始看書, 偶爾看一眼群裡, 快速扒拉一圈,沒有她需要的, 合上手掌繼續看書。

第二天早上起來,周嘉妮沒往外拿燜燒杯了, 她過去關好大門, 將不粘平底鍋洗乾淨又拿熱水燙過,煎了兩個雞蛋。

這時候發現她又有需要求購的東西了——小奶鍋!

總不能用旁邊炒菜的大鐵鍋煮方便面?

眼下不能煮, 燒水用大茶缸子泡還是很方便的。

這茶缸子還是下鄉前組織上發的,印著‘廣闊天地大有作為’,下方印著贈送單位名稱,比她進貨買的茶缸要大一號,用來泡面非常合適。

嗯, 還有之前買的那根真空包裝的火腿,一直沒吃,擱倉庫貨架上呢。

周嘉妮取出來打開包裝切了一小半平鋪在方便面上,再將煎好的雞蛋鋪上去,又夾了一點鹹菜,一頓豐盛美味的方便面早餐就完成了。

家裡沒蔬菜了,於晚霞她們早上就熱饅頭配稀粥再加點鹹菜,已經定好了今天讓孫萍去找老鄉買菜。

吃完趕緊將證據毀滅,又喝了一瓶乳酸菌,不緊不慢地開始刷手機。

今天比昨天還‘擁擠’,連著五個團長開團,周嘉妮樂顛顛搶紅包之餘還不忘看熱鬨——非暢銷產品不一會兒就被頂的連影子都看不見,跟她昨天的遭遇一樣。

周嘉妮也開始挑她今天開團的物品,搪瓷盆、搪瓷痰盂、掃炕笤帚、掃地笤帚和大掃帚。

也不著急,先讓其他團長的東西飛一會兒,她設定在四十分鐘後自動發出。

先把紅包發了,帶信息:求購泡面煮鍋。

編輯的內容裡再加上:求購明火燒水壺、泡面煮鍋、多層蒸鍋、鍋鏟套裝、USB接口烘鞋器、無線吹風機、保暖內衣、暖寶寶!

昨天求過沒回應的,加新增的,今天重新提了一下。

設定好,周嘉妮退出來拿出她昨晚挑選的搪瓷盆洗刷乾淨,提前舀了小半盆水進去,一起掃描收進倉庫。

將她放在倉庫自用的暖瓶拿出來,把底層的水垢倒掉,重新燒水將暖瓶灌滿,收進倉庫。

拿出保溫杯泡上紅棗茶,放回去。

收拾好,她出去鎖好門去了加工坊,看了看收納凳和一百、二百的訂單進度。

雖然隊長說讓她踏實歇著,可也不能真在家歇著連門都不出。

人手增加後,原本就不大的小院子看著更擁擠了,這還是分了一部分去了村委院子呢。

不過現在不用再叮囑什麼,張老四他們也察覺到產量問題的嚴峻性了,除了省城那邊,邱則銘幫清水縣還下了單子,以及縣裡供銷社的單子。

眼看著有錢不能馬上摟到手裡,幾個老師傅現在是真急眼了,擔心公社會趁機提出分流的問題。

雖然廠子在加班加點的在弄了,可眼下人手問題才是最大的問題,所以從幾人的徒弟裡頭專門選了三個人出來,加緊技術工的培訓。

這會兒看見周嘉妮進來,大家匆忙打了個招呼,就繼續忙活。

周嘉妮轉了一圈,暗暗點頭,大家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幾個老師傅也不再藏拙,恨不能學徒們馬上就能領悟各種編織技巧。

從加工坊出來就去了已經打好地基的廠房那邊,建造這塊她不懂,但李敬黨現在鉚足了勁乾業績,拿著跟張老四他們一起繪製的圖紙盯著老鄉們加班加點的乾,一點也不敢馬虎。

至於建築材料,還真讓他把賒欠的事談下來了,不然眼下這進度也不能這麼快。

編織上張老四他們是行家,對每一個步驟了然於胸,李敬黨也是虛心請教,記錄了不少注意事項,把需要用到的地下室、熏製室都得建好。

為了用水方便,還聯係了挖井隊,過兩天來挖井。

見周嘉妮過來,黑瘦了不少的李敬黨過來問道:“周科長有沒有指使?”

周嘉妮笑道:“廠房的指示談不上,倒是原材料的問題抽空得開個會討論討論。”

李敬黨點頭:“明白,等廠房快完成的時候,公社會召集其他大隊開會討論,吸納人才,也吸納他們的原材料。”

說到這裡,他也是忍不住想笑,這小周同誌就是考慮到這點,才給前進大隊出主意緊急將廠房建造提上日程的。

就是怕將來公社或者其他大隊用原材料做要挾讓他們分流。

周嘉妮搖搖頭:“這一步是既定好的,咱們就不多談了,按著順序走就是,我是覺得要不要規劃一下,進行有組織的種植。”

李敬黨捏捏手裡的草圖,督促著建個廠房他還行,談到種植就是他的短板了,點頭道:“好,這事是得聽聽張廠長他們的意見。”

從這邊轉了一圈,周嘉妮又溜達著去了塑料大棚試驗田那邊。

拿到珍貴的幼苗和資料,邱則銘帶著大家也是加班加點的忙活,昨晚還在附近紮了棚子,大家商量好了輪流排班看著,生怕有人搞破壞啥的。

她去的時候邱則銘正坐在一塊廢掉的泥坯上翻著一本筆記,看到周嘉妮過來,他揚眉笑道:“不在家休息怎麼過來了?”

周嘉妮笑道:“歇一天意思意思就行了,大家都在忙,我哪能總歇著。”

邱則銘打開隨身的挎包,拿了遝資料遞給她,還有一封塑料大棚實驗團隊的信。

周嘉妮先看了信,信裡給了他們極大的鼓勵,還講解了不少蓋大棚、搭架子、控製溫度以及種植方面的經驗。當然,更詳細的信息還是在這些筆記上。

邱則銘帶她過去看那些移栽的幼苗,目前看著狀態不錯,就是不知道再長幾天狀態如何,他道:“這是他們近期用塑料大棚培育了十天的幼苗,到時候可以跟咱們自己的實驗做個對比。”

當然,人家這是大棚狀態下,他們前段時間門種的那批也發芽了,目前看來長得還不錯,但跟應季狀態下相比還是虛弱了些。

而且他們隻覆了地膜,正式的大棚還沒建完,所以不能跟這批幼苗比。

大棚的圍牆弄起來不麻煩,複雜的是棚子搭建以及後續的一係列問題。

目前圍牆地基已經弄了一大半了,地基打好後弄圍牆速度很快,現在劉岩他們正在旁邊的空地上實驗搭建架子。

周嘉妮也找了塊廢掉的泥坯坐上去,拿著資料看了起來。

十點多的時候,有人在群裡上了小煮鍋和鍋鏟套裝,小煮鍋是雙層帶蒸籠的,周嘉妮就拍了個雙層的。

又要了套鍋鏟三件套,勺子、鏟子和漏勺,日常使用足夠了。

其他求購的物品暫時沒動靜。

下午收工後,跟於晚霞去村裡要了點漚好的雞糞,弄回去撒在地裡,用鉤子弄均勻,養一養就準備把他們自己的小菜園種起來。

至於味道不味道的,家家戶戶都養雞,還有養豬的,甭管打誰家門前頭過都能聞到若有若無的各種糞味,聞久了都已經習慣了。

等天黑下來,她去趙梅家分了兩趟把乾豇豆和大棗拿走,晚上等西屋那倆睡了,又開始偷偷摸摸分裝。

早上設定的搪瓷類和掃帚類在下午兩點左右全部售罄,周嘉妮又發了個紅包開新團,將笸籮筐、塑料手提編織筐、竹編暖瓶、昨晚分裝好的花生、核桃設定好發了出去。

這會兒除了塑料手提編織筐還剩7個,其他也全部售罄。

塑料手提編織筐也是主打一個懷舊風,還可以當做影視表演道具,一共二十個,一下午的時間門賣出去十三個,說明還是有市場的。

第二天周嘉妮又去試驗田那邊泡了一天,即使幫不上什麼忙,她也很願意看看那些材料。

等周一幫孫萍搬完家後,周嘉妮就去找張寶生開了個介紹信,去市裡。

對小周同誌,張寶生是一百個寬容,還笑眯眯地問她乾嘛去,周嘉妮也不藏著,道:“去逛逛玩玩,來這麼久,還沒去過市裡呢。”

張寶生樂嗬嗬地道:“去玩玩吧,村裡給你報銷車費。”

周嘉妮笑道:“車費就不用了,這趟這是我個人去逛逛玩玩。不過考慮到去一趟得做三四個小時的車,打算在那邊住個兩三晚上,先跟您說聲,您彆擔心。”

她去市裡進貨,怎麼好讓村裡幫她報銷車費啥的。

也是沒辦法,東跑西顛好幾天,進的貨兩天賣了個差不多,編織筐那天最後還剩了五個,留著下次跟乾豇豆一起開。

而村裡的產量上不去,她臨時也沒法發揮她業務員的本職工作,既然不能公事出差,那就私事出差吧。

反正那點車費啥的她能出得起。

她跟孫萍說好了,雖然搬了家,不過她不在的這幾天孫萍可以先住家裡,跟於晚霞作伴是一方面,二是今天過去的時候聞著屋裡還有比較明顯的泥灰味,關門關窗睡一晚上,也挺夠受的。

跟於晚霞她們交待好,第二天坐車去了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