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第六十五章(捉蟲) 一更(1 / 1)

張寶生騎車去了公社, 周嘉妮往試驗田那邊走去。

試驗田這邊也一片忙碌的景象,有幾個在這附近打土坯的莊稼漢子,還有盛洪山幾個莊稼把式挑了一小塊地, 也就兩米長,撒了點黃瓜種子, 澆了水,正在試著搭簡易的棚子、弄地膜。

用的是從村裡湊的破塑料布, 前幾天買回來的新塑料布還不舍得用。

邱則銘在旁邊翻著筆記提醒要領, 時不時再記錄兩句什麼, 他眼角的餘光瞥見小周同誌過來,邊走邊看書, 不知道從書上看到了什麼要緊的內容,停了步子低頭看的認真。

周嘉妮拿著一本書墊在左手下方,用右手四指拖著固定住, 用拇指在‘屏幕’上劃劃點點,搶了瓶1千克裝的洗潔精。

抬眼朝前邊看了下, 見小邱同誌正好側頭看過來,忙裝模作樣的翻了頁書,一邊看著, 一邊走了過去,正色道:“省城寄來的資料。”

邱則銘接過去翻著看。

周嘉妮幫著那幾個莊稼把式忙活, 大家齊心協力把這一塊的地膜弄好, 又搭了棚子,盛洪山繞著轉了一圈, 滿意地點點頭,摸了煙袋點上,又認真檢查了遍細節, 道:“瞧著不賴,過兩天看看出苗情況吧。”

另一個莊稼把式劉孝武仰頭看看天,道:“近兩天弄不好有雨,正好試試結不結實。”

周嘉妮跟邱則銘直接從書和筆記上歸納重點,考慮到有幾個大爺不識字,兩人轉化成通俗的語言講給他們聽,再結合實際情況展開討論。

叔叔大爺們提出啥疑問,他們也記下來,最後再歸納總結。

幾人倒是就種地的問題討論的熱鬨。

下午四點多,群裡有團長猝不及防開了單晶矽太陽能充電板的團,跟她求購的有點出入。但在內容中提醒她,她求購的那款,太陽能充電功能基本上就是擺設,充電速度非常緩慢,相比較而言,折疊太陽能充電板更實用。

價格比充電寶貴,從一百多到百多不等。

實際上周嘉妮上輩子也沒用過太陽能充電寶,不知道性能怎麼樣,她隻是在準備入手防狼神器的時候考慮到充電不方便的問題,想到太陽能充電的東西,就在群裡發了。

但看完說明,周嘉妮覺得這應該才是她需要的東西。

買了百多的至尊款,四片超大面板,隻是充電板不存電,這樣她下次再求購個普通的充電寶,用充電板給移動電源充電,將來買到需要充電的東西,直接用充電寶就行了。

可能一年也用不了幾回,但在什麼都不方便的七十年代,周嘉妮覺得備下一款還是很有必要的。

貨暫時存到了貨架上,等買到充電的電器再來試試。

張寶生也從公社回來了,身後跟著李敬黨。

周嘉妮好笑地發現自家隊長臉上的笑容有點僵硬,極力在壓著心底的嫌棄。

“小李秘書過幾天會調來咱大隊工作,今天先來了解了解咱加工坊的乾活模式。”張寶生道。

周嘉妮上前跟李敬黨握了握手,笑道:“歡迎李秘書來指導工作。”

李敬黨謙虛地道:“不敢不敢,我是來學習的。”

真還讓周嘉妮猜著了,翟主任當時提的那話不是玩笑,確實要把李敬黨調過來,新秘書人選已經定了,李敬黨正在帶著熟悉工作流程,等做好交接就正式來前進大隊報道。

具體職位翟主任還沒提。

周嘉妮領著李敬黨去了加工坊。

小李同誌之前就看過加工坊,對這裡不陌生,但以前他是公社乾部,現在要調來工作,意義就不一樣了。

而且受歡迎程度上也不同。

之前來,大家都帶著點對公社乾部的敬畏態度,特彆客氣。

這一次,聽說他過幾天就來報道,以後就駐紮在他們大隊,張老四幾個對他有點危機感的排斥,根本笑不出來,埋頭乾活,裝沒聽見小李同誌跟他們的招呼。

周嘉妮也沒從中和稀泥,畢竟關係就是她‘挑撥’的,事實上,確實也得讓小李同誌有點緊張情緒才行,可彆人在前進大隊,心還在公社,將來再偏袒其他大隊。

遂裝作瞧不見這尷尬的局面,耐心的給他介紹步驟。

最後揚聲道:“我們隊長提出的辦廠申請,翟主任什麼意見?”

大家不約而同停了手裡的活,紛紛豎起耳朵。

李敬黨無奈地看了周嘉妮一眼,這女同誌看著笑眯眯的,其實一點也不好說話。

翟主任跟他講過,加工坊真正的主力軍是這位周同誌,張寶生沒那個能力,不然前進大隊不可能當了那麼多年的中不溜。

而翟主任在今天之前,就回味過來小周同誌當時玩笑一般說的‘開廠子’的話了,當時翟主任說了句:“低估那位小同誌的反應能力了。”

但翟主任敢大刀闊斧的將他最近思慮的問題提上日程嗎?不敢。

跟省城百貨大樓的正式合同還沒簽呢,他怎麼好意思提前打擊大家的積極性?

所以今天張寶生去公社巴巴地提開廠子的事,翟主任無奈苦笑,當時就沒好氣地問:“是那個小周同誌催你來的吧?”

張寶生老臉窘迫,咬著牙說是村裡開會決定的。

倒是張寶生主動問起自己何時來前進大隊報道,讓翟主任驚訝了下。

他們堅持開廠子,並且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提上日程,說明前進大隊的人反應過來主任的那個想法,想趕緊把話語權攬過去,怎麼還會同意他安排秘書下來監督?

當然,不同意也沒用,翟主任也確實擔心這麼好的機會抓不住,發展不起來。

但前進大隊表達了他們的態度,翟主任也表示會尊重他們的意見,以後根據情況再來決定前進大隊編製業下一步的發展。

現在,到他表態的時候了。

這個態度能不能表好,決定他接下來的工作是阻力多還是支持多。

不表態不行,小周同誌一下給他架起來了。

李敬黨笑道:“翟主任以及公社會全力支持咱們前進大隊辦編織加工廠,我也會儘我最大的努力,幫著咱們把廠子辦起來。”

老鄉們對他的態度瞬間友善起來。

李敬黨跟周嘉妮笑道:“小周同誌,咱們辦廠的位置選好了嗎?”

“我帶小李秘書去看看。”

從加工坊出來,李敬黨就從隨身背著的斜挎包裡拿出一疊報紙,道:“這是公社針對編製業搜集的相關材料。”

周嘉妮接過來翻著看,是今年上半年和去年的報紙,多是其他地區的。

柳編出口創彙的信息、廣交會上編織藝術品的展覽信息、柳編物資交流會以及外貿展覽選品信息。

除了這些,還有其他地區編織品發展史的報道。

農村副業辦廠這事不新鮮,隻要能創收,上頭都支持,如果能走出國門創外彙,那更是莫大的榮耀。

小小的編製業也能大放異彩。

握著這份材料,周嘉妮也感歎,這就是政府部門專業乾部與他們的不同。

“如果咱們能將編製業發展起來,將產品多樣化,明年可以去廣交會上試試。翟主任明確表示,公社那邊會留意柳編物資交流會和外貿展覽的相關信息,等再開的時候,咱們可以帶著產品去參展,長長見識也好。”

要是能被外貿公司看上,簽訂合作,那再好不過了。

周嘉妮看了他一眼,這跟她某條思路有點類似,就是收納凳的目標群體。

在這之前她確實不知道柳編物資交流會和外貿展覽,她隻想到了友誼商店。

原本的計劃是將收納凳帶到省城,找百貨大樓的王科長問問,看他認不認識友誼商店的領導,將收納凳帶進友誼商店。

當然,不是直接出售,她沒那個本事一步到位。

她的想法是,給友誼商店免費提供一組收納凳,供進友誼商店的外賓們歇腳休息。讓服務員找合適的機會提一下凳子的功能,以此來創造達成合作的機會。

隻是計劃,能不能成功是未知數,但現在,即使不成功她也不用有什麼壓力了,進不了友誼商店,就等明年的廣交會或者柳編物資交流會這些好了。

“這些報紙我能留下看看嗎?”

“當然可以。”

“多謝!”

作為回報,周嘉妮在帶著李敬黨看完廠子選址後,讓他看了看那款收納凳。

在李敬黨震驚且欣喜的眼神中,周嘉妮笑道:“希望領導對我們有信心,我們會努力發展編織行業,先將基礎打穩,再說其他。”

李敬黨笑道:“我會向主任轉達的,小周同誌放心吧!”

李敬黨騎上車子離開,趙梅從家裡出來問道:“公社秘書來乾啥?”

“來看看未來的工作單位。”周嘉妮笑道,“過不幾天就不是公社秘書了,是咱前進大隊的人了,不過也不知道會安排個什麼職位。”

周嘉妮原地下班,進門吃飯。

才放下筷子張寶生就過來了,問她小李秘書參觀的咋樣,有沒有什麼指示。

周嘉妮拿著蒲扇拍打著腳邊的蚊子,笑道:“暫時沒啥指示,但小李秘書的態度很認真,這段時間還搜集了不少相關的資料。”

她進屋拿了那摞報紙交給張寶生,道:“您也帶回去看看。”

張寶生點頭,他很佩服小周同誌,畢竟他帶李敬黨來的路上就問清楚了,人家確實在走流程了。

“也不知道給安排個啥職位。”張寶生也嘟囔,一顆心懸著。

第二天中午就落了一場大雨,周嘉妮披著塊塑料布,穿著雨鞋去看搭的棚子,到的時候發現盛洪山和邱則銘都來了,正在弄棚子。

“棚子塌了?”雨下的有點大,說話都得提提音量,周嘉妮見他們正在整理搭起來的棚子,揚聲道。

盛洪山披著蓑衣,戴著鬥笠,大聲道:“下頭沒有支撐,凹下去了,但有地膜保護著,種子沒翻出來。”他道,“你們回吧,我再捆一捆,固定一下就好。”

又點點地上的塑料布,接著道:“這玩意兒還是管用的,咱就是沒經驗,弄的肯定沒有你們說的那個專業團隊好,但我覺得這玩意兒不孬。”

周嘉妮笑:“等下完雨,咱們再總結總結,就把信寄出去,讓人家專業的給咱指點指點。”

盛洪山笑著點點頭。

邱則銘道:“快弄完了,你先回去,彆凍著。”

一下雨溫度明顯降下來了。

周嘉妮看了看,她確實幫不上啥忙,轉身回去。

第二天早上又過來,加固後的棚子稍微歪了歪,但沒塌,邱則銘正在寫記錄,見她過來,快速的打量了下她身上的衣服,見她添了厚褂子,這才笑道:“小周同誌早!”

“小邱同誌也太早了。”

周嘉妮也繞圈觀察了下,就是周圍有些泥濘,每一腳落下和抬起來都有點費勁。

邱則銘寫完最後一個字將本子合上,笑道:“洪山叔他們更早,我讓他們回去了,保持眼下的狀態,看今天還下不下雨、刮不刮風。”

周嘉妮蹲下掀開地膜看了看,探手試了試,是比外頭暖和。

“你不來,一會兒我也準備去找你。”邱則銘笑道,“隊長安排咱倆給大家講講種地的事。”

周嘉妮無語:“隊長是認真的?”

邱則銘揚了揚手裡的筆記本,道:“是洪山叔他們找隊長提的,覺得咱們歸納的資料很寶貴,說彆光給他們幾個講,給其他願意聽的人也講講,大家一起討論學習。”

周嘉妮點頭,是分享資料,不是讓他們教種地。

那些資料確實很不錯,起初她還擔心村裡的莊稼把式會不屑書本上的東西,沒想到很認可,他們也算是沒白忙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