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 第五十九章 一更(1 / 1)

這次會議也有韓陽、田雨梅為代表的老知青。

張寶生先就趙衛國的事發表了一番講話, 認可了周嘉妮的努力以及對趙衛國行為的譴責。

著重表示,大隊接下來要努力發展副業,副業發展好了, 不管是知青也好,社員也好, 整體收入都會有所提高, 是全體利益。

張寶生看向韓陽, 笑道:“記得去年你們當中還有人問我,說咱們大隊一個滿工分才三毛五, 人家哪兒哪兒哪兒都五六毛、七八毛, 還說咱不看那七八毛的, 滿工分五六毛也做不到麼?娃子們,現在能給大家提到五六毛或者七八毛的機會來了,如果有人搞破壞,你們讓麼?”

韓陽馬上表態:“當然不讓!”

之前沒覺著什麼, 現在才反應過來, 趙衛國差點破壞的不光是前進大隊的發展前景, 還有他們的利益呢。

田雨梅也一臉嚴肅地道:“堅決不允許任何人破壞我們前進的腳步!”

張寶生滿意地點點頭:“我知道不少知青與公社對趙衛國的處理結果十分不滿,認為小題大做,有點重了。娃子們下鄉之前也不知道農村生活的苦吧?我們祖祖輩輩吃過比現在還嚴重的苦,一路走來不容易, 地裡辛苦刨一年, 也未必能填飽肚子,如今好不容易有條出路,誰敢給咱挖坑,咱們就跟他作戰到底。”

韓陽明白為啥叫他跟田雨梅過來開會了,是要他們代表村裡回去傳達這次的會議精神, 防止大家在背後瞎議論。

當然,等其他人明白過來自己的利益差點被破壞,等下回見著趙衛國,不啐他兩口就不錯了。

張寶生在那兒侃侃而談,周嘉妮在搞小動作,她忘了帶本子和筆,打手勢借了劉通的過來,寫了幾句話明目張膽的遞到了張寶生手裡。

張寶生看了眼,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扣上本子先進入下一個話題。

著重討論加工坊的發展前景和未來可能面臨的局勢,順便對技術傳授方面的內容展開了話題討論。

張老四幾個手藝人知道得有這麼一遭,也確實是他們端架子了,現在明白了可能會造成的後果,忙鄭重表態,表示會好好教手藝。

不能光拿好處不乾事啊。

幾個小隊長有些被震驚到,他們以為編織事業隻要有單子做,隊裡以後有長期進賬就行了,哪兒知道會這麼複雜。

公社關注方面,各人都有過沾沾自喜的得意,但都沒想到裡頭還有這麼深的東西。

接著又對塑料大棚的人手做了下安排,需要村裡公認的好莊稼把式來輔助後期的工作,現在開會把人員定下來,等大棚準備工作弄好,直接到崗。

這個項目,暫定邱則銘來負責,周嘉妮配合,隊裡集體配合。

最後是對周嘉妮職位的任命:前進大隊的業務員。

這個幾乎全票通過,沒有不認同的。

畢竟成績擱這兒擺著呢。

張寶生吧嗒著煙袋,笑嗬嗬地道:“都沒有反對的啊,我都打好草稿備著誰反對罵誰了,你們也不讓我罵一場。”

大家哭笑不得。

張寶生也不賣關子了,敲敲煙袋鍋子,笑道:“小周同誌那天跟我提議,給大家申請個福利,往後,咱村不拘是社員還是知青,表現好的,都有去省城出差的機會。我想說要是哪個沒良心的敢反對對小周同誌的任職,他有臉去省城開眼界?有臉享受這個福利麼?”

這一下,不光那些小隊長坐直了,眼裡放著光,就連韓陽和田雨梅也來了精神。

田雨梅道:“隊長,我們也能去省城啊?”

張寶生很滿意大家的反應,小周同誌說得果然不錯,這的確是個福利,還是很好的福利。

周嘉妮笑道:“當然,表現優秀的同誌都有出差的機會。甭說省城了,等將來咱們的副業發展規模大了,去首都也是有可能的。”

旁邊邱則銘看過來,眼底含笑。旁人他不管,他早晚要把小周同誌帶去首都的。

擱以前,張寶生又得在心裡腹誹小周同誌是不是吹牛,但經過辦廠提議之後,現在張寶生不會這麼想了。

不論吹不吹牛,但把大家的積極性一下激起來了。

放在半個月前,誰能想到他們這個小村子裡的東西能進省城的百貨大樓?

人啊,果然要抱有幻想,幻想著幻想著,保不齊哪天就成真了。

會議的最後,張寶生看向韓陽和田雨梅,道:“你們回去問問,有願意學編籃子的可以去加工坊報名,從知青裡挑三個手巧的。咱們的加工坊攏共再增加六個人,剩下的三個再從村裡找。”

這也是剛才周嘉妮遞給張寶生的東西。

韓陽跟田雨梅忙道:“謝謝隊長,我們回去就通知。”

張寶生說完看向周嘉妮:“小周同誌,你有沒有什麼想要補充的?”

周嘉妮點了點頭,道:“我簡單補充兩句,咱們增加人數並不是盲目增加,除了眼下的單子,還要把產量再往上提一提,產量決定著市場的擴大範圍,就像這次去省城談合作,我是臨回來之前才去談的第二百貨,因為擔心產能跟不上。當然,中間那幾天我也不是成天閒著躺家裡睡覺,我把附近的區域摸了一遍,記錄了一下供銷社的數量、規模大小、間隔的距離以及他們有沒有賣咱們這種花樣的編織品,算是個市場調查吧。”

“等咱們產量上去了,我也好放開手腳多談點單子,爭取早點把廠子開起來。”

會議結束,周嘉妮到家後孫萍和於晚霞還都沒睡,旁邊棚屋裡也亮著燈。

周嘉妮跟她倆說了加工坊招工的事,以及表現好會有去省城出差機會的事,兩人都有些坐不住了。

孫萍急急地問道:“嘉妮,得進加工坊表現好才有機會出差嗎?”

周嘉妮笑道:“不是,甭管在哪個崗位上,隻要表現好都有這個價會。”

於晚霞哼哼嚶嚶地在炕上打滾:“要是我家是省城的就好了。”

這樣平常還有機會回家,但她不是啊,想回家隻能等過年探親了。

前幾天她表哥還跟她說:“你就慶幸那天沒去鬨事吧,知青過年回家探親,隊裡是有資格決定讓不讓回的,第一批知青頭一年才拿到一半的探親名額,留下的全是跟隊裡鬨過彆扭的。而且張老頭兒還會算後賬,最早鬨事的那些,後來給算工分的時候,低到連村裡的婦女都不如,他們又鬨,張老頭兒也不攔著,樂意鬨就鬨,樂意罷工就罷工,等到了分糧的時候,看誰難受,收拾幾回,大家才認清現實。”

而且,類似這些經驗,有的老知青就不告訴你,等著看你撲騰。

趙衛國要是不走,回頭也有他受的,還有當初跟著去的那些。

這狀況第二天就體現出來了。

孟見娣、彭光榮幾個聽到消息跑去加工坊報名,連名都沒報上,而且不具備參加優秀知青選拔資格,限期一年。

也就是說,這一年甭管他們表現好孬,都沒有去省城出差的機會。

幾人像是被雷劈了一樣站在村委門口,臉色有些發白。

說不後悔那是假的。

孟見娣、周紅兵兩個女同誌都哭出來了。

孫萍看的心驚肉跳,再次慶幸自己最後聽了周嘉妮的,第二天照常上工,而不是跟著他們去鎮上玩。

她在加工坊報上名了,但考核的時候不合格,學著費勁,就被刷下去了。

但她有半年黑名單時間,不能參加優秀知青選拔。

孫萍也哭了,不過想想,比起孟見娣他們還是好的,又釋然了,自己被慫恿做了蠢事,現在就得付出代價。

找個旮旯哭了一場,擦了擦眼淚,回田裡種麥子去了。

周嘉妮倒是不知道這個,她在家裡搶紅包、刷手機、看邱則銘昨晚送來的書,還畫了幾張鞋樣子,就兩個碼,37碼和38碼的。

上回從劉通手裡要的那點藍底小碎花布,還有她從縣城供銷社買的花布都能用上了,問就是看趙梅嫂子手藝好,她除了自己穿,還讓趙梅幫著給家裡人或者親戚做的。

趙梅十點多才從外頭回來,見周嘉妮在屋裡,就去找她,道:“我哥應了,回頭他攢夠五十斤就送來。”

“行,不著急。”

周嘉妮讓她看鞋樣子和那些布。

趙梅道:“這兩塊布做鞋子都好看……”

就是有點可惜了,要是做身衣服更好看。

不過她不會勸人家這個,小周同誌能用這麼漂亮的布做鞋,那應該會有更漂亮的布來做衣服。

周嘉妮還問她有沒有去加工坊報名,趙梅無奈地苦笑道:“都說我針線活做的好,手應該不算拙,可我學編籃子就是覺得彆不過來,上回就報過了,被刷下來了。”

周嘉妮笑:“沒事,你針線好,以後咱就往這上頭發展,肯定有你的用武之地,將來你就在這上頭發光發熱。”

趙梅抬手摸了摸頭花:“這個?”

今天給王麗萍她們,都高興壞了,喜歡的不得了,在那兒互相換著戴,看誰更適合哪個顏色呢,都讓自己給小周轉達她們的謝意。

周嘉妮點點頭:“彆急,再過些日子著。”

趙梅見周嘉妮要正兒八經的把這事提起來,她囁嚅了兩下,還是發出了心頭的疑問:“嘉妮,這個頭花漂亮是漂亮,可隻要會針線,基本上一看就知道咋做的。”

能有人舍得花錢買麼?

今天早上她騎車去鎮上的時候,路過田裡,就看見好幾個女同誌都用上這種頭花了,但做的不如嘉妮做的好。

用不了幾天,估計彆的大隊也會有人學去做。

這個可不是籃子,籃子那種東西,有些人教都教不會,比如她。可這個……

周嘉妮笑道:“誰說咱要在村裡用這個當主打款啊?這個款大家誰樂意做就做,誰樂意戴就戴唄,權當給咱預熱了。你想,外頭的人要是問起來,是不是有一部分人會順嘴提一句:從前進大隊傳出來的!”

“而且,咱要是有他們手上沒有的花色呢?放心吧,總有市場的,要看怎麼跟大家賽跑,怎麼跑過大家。”

趙梅像是聽懂了,又像是沒聽懂,但她就覺得隨著嘉妮的話,心頭莫名生出一股子豪情。

她就喜歡這姑娘身上那股子自信的樣子,感覺整個人都發光。

望著周嘉妮,趙梅也忍不住笑起來,點點頭,道:“行,嘉妮,我等著在你的指揮下發光發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