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 第四十九章 繼續下單(1 / 1)

張寶生也是好心, 他怕說了多一個人跟著擔憂,便一直壓著,沒對邱則銘提舉報的事。

但昨晚他在車上翻來覆去的烙餅, 無意識的歎了好幾次氣, 邱則銘以為他顛得難受,便勸他去副駕駛坐著休息。

張寶生想著都已經在去省城的路上了, 即使他不說,到了省城小邱同誌也會知道, 這才說了周嘉妮被舉報的事,還被舉報了兩次。

邱則銘在了解到第二次舉報的日期和時間後, 他冷不丁想到了一個人,一個名字差點脫口而出。

畢竟那個時間也太巧了。

但他腦子活,反應快, 馬上就意識到, 小周同誌那麼聰明, 又是被舉報的當事人,了解肯定比他全面。而且打到二紡廠的舉報電話跟自己幾乎前後腳,她不能一點懷疑都沒有。

可小周同誌並沒有特意打回公社說出自己懷疑。

邱則銘甚至惡作劇的想著,如果周嘉妮確定舉報的事跟趙衛國沒關係, 在知道趙衛國後腳還打了個電話的時候, 反而會順勢惡心他一把。

她越安靜、越肯定, 甚至不提供最有用的線索,那就說明一個可能:小周同誌希望親眼看到趙衛國吃癟。

當時就把話咽了回去,等見了小周同誌問問再做定奪。

周嘉妮瞥他一眼, 心說一半一半吧,邵叔幫她的事就家裡人知道,人家幫她套出了關鍵信息, 她總不能轉頭就把人賣了。

所以還是老老實實等公安那邊的進展吧。

公安雖然立刻展開了調查,也不可能一步到位,畢竟所裡也不止她這一個案子要忙。

又好巧不巧的,邵康偉昨天休息,沒在家,還不知道去哪兒了。

這事不急,今天肯定會有進展,周嘉妮催他去吃飯。

張寶生吃了一碗面條一個燒餅,覺得有些過意不去,但他這趟出來,帶的糧票也就剛夠他跟兩位小年輕吃的,實在拿不出多餘的,琢磨等回了村裡,讓家裡蒸幾個饅頭給小周送去。

等大家都吃完,周嘉妮也跟著上了車,先去二紡廠,到門口讓門衛去食堂喊了聲,上早班的人拉個小車過來收菜。

周嘉妮跟進去看著過磅,簽了字,拿上條子,等會計上班後直接去財務領錢就行。

重新出發,抵達第一百貨,店門還沒開,但外頭已經排起了長隊,周嘉妮讓師傅點了點刹車停下,她跳下去找人問了問,頓時一陣無語。

昨天下午她才花布票買的小手絹,昨晚百貨大樓關門前居然貼出通知,今天上午處理一批不要票的碎布頭,還開放一批小手絹、線手套,不要票。

重新爬到車上,給司機師傅指路繞去了側門,卸貨什麼的都在這邊。

張寶生問周嘉妮:“他們排隊買啥?”

“百貨大樓處理一批碎布頭、小手絹、線手套,不要票。”周嘉妮悶聲道。

張寶生眼睛亮了下,探頭往那邊望,嘟囔著道:“不愧是百貨大樓,咱那邊這種好事可不多見,甭管是碎布頭還是手絹,攢吧攢吧都能縫件褂子穿。”

嘴唇囁嚅了兩下,感覺下一秒就想提出讓周嘉妮和邱則銘去交貨,他去買手絹。

不過還是理智戰勝了這份渴望。

比起買不要票的布頭和手絹,交貨更重要。

這裡不光他們一家來送貨,有兩輛貨車、一輛牛車停在他們前頭,十幾分鐘後又一輛車開進來,停在了他們後頭。

等了個把小時,側門終於開了,有兩個工作人員板著臉出來揚聲喊著讓大家重新挪了挪車,讓出一條道來,接著指揮最前頭的那輛把車子掉頭,車鬥懟在門口,院子裡的人開始卸貨、清點、開單子。

十來分鐘,第一輛車離開,第二輛倒了過去。

四十分鐘後才輪到他們。

周嘉妮上前打招呼,提了王科長,又說明了情況,一名男工作人員道:“王科長交待了,把車倒過來卸貨,一會兒等王科長上班去找他簽字,再去找會計結算。”

伸頭看了看他們車上的貨,突然笑道:“喲謔,這就是那元寶籃子、花邊籃子啊?唉喲,這兩天可不少來問的,總算來貨了。”

張寶生跟城裡打交道有些放不開手腳,一直跟在周嘉妮後頭,滿臉緊張的,生怕人家為難他們。

現在一聽這話,心頭頓時一鬆,感覺一塊石頭落了地。

小周同誌說得沒錯,城裡人挺認他們的籃子。

邱則銘過去幫著卸貨,盯著清點,特彆是元寶籃子,一個籃子一個蓋,不能出了差錯。

確定好數量,兩邊簽了字,拿上單子出來。

貨車不能等著他們,司機老張跟邱則銘道:“則銘,那我先回運輸隊了,有事往隊裡打電話。”

“謝謝張哥,辛苦了。”

“順路捎貨,談不上辛苦。”

周嘉妮上前把留的十來個籃子拿下來,老張開車離開。

三個人拿十來個筐子很輕鬆,走著去了正門。

百貨大樓已經開門營業了,買布頭的隊伍排到大門外,還拉出去一塊。

張寶生對這種大單位還是很信任的,知道交了貨,拿上條子,這事就鐵板釘釘,成了。

“小周,小邱,咱也去排個隊吧?”張寶生看著排隊的人眼饞地道,“小手絹攢著縫背心穿,線手套攢多了拆了織布,自己染染顏色,也能做衣裳穿。”

周嘉妮笑道:“行,咱去挨個號。”又叮囑道,“身上的錢也裝好了,排隊的人多,小偷也喜歡湊這種熱鬨。”

張寶生拍拍胸口,他穿的這件褂子,在胸口位置裡頭縫了口袋,褲腰裡還掖了錢。

三人去排隊。

張寶生仰頭看著百貨大樓,道:“啥時候咱縣城也能蓋上這麼一座大樓就好了。”

來趟省城,感覺眼界都開闊了,咧嘴笑道:“怪不得都說城裡好,城裡就是好啊。”

周嘉妮笑道:“一會兒找地方給您拍張照,留下地址和郵票錢,讓人家給寄過去。”

張寶生連連點頭,來趟城裡,不照張相,確實很遺憾。

等照片寄回去,他感覺能吹一輩子。

整個公社,來過省裡的隊長可不多。

雖然一路過來看到的景並不多,但張寶生還是不住的嘀咕:“這城裡就是好,就是好!”

等隨著隊伍進了百貨大樓內部,張寶生眼睛都要看不過來了,直嘟囔:“百貨大樓就是好,比供銷社可大多了。”

咧嘴笑著,忍不住想去摸煙袋鍋子,就著眼前的景吧嗒兩口。

周嘉妮見狀笑道:“隊長,咱一百、二百都有合作,雖然還是試行階段,但我有信心,咱們肯定能拿下正式合同。這樣往後來這邊出差的機會也少不了。要不就弄個獎勵,不管是社員還是知青,表現好的,都有機會來省城出差,工作也好,開開眼界也罷,大小也算一種激勵,您也能常來!”

張寶生猛地一拍腿:“行啊,小周同誌,咱回去就開會定一下這個事,等正式合同簽了,就大家公布。”

跟這邊合作,送貨收錢啥的,保不齊得常派人來,固定人員可以讓小周或者小邱輪著來,另外搭配的那個就當成獎勵。

讓村裡人也出來開開眼界,知青們不知道稀不稀罕…反正不缺稀罕的。

小周同誌這腦瓜就是好使。

他們很不幸運,剛排進大廳沒多久,就聽前頭嚷嚷:“沒貨了,布頭賣完了,手絹、線手套的活動結束。”

這時候售貨員說啥就是啥,儘管有人不滿,還大聲嚷嚷了兩句,但沒了就沒了。

張寶生也遺憾的歎了口氣。

邱則銘笑道:“重在參與。”

張寶生樂:“來百貨大樓參與一回,也夠我跟其他大隊的隊長吹一回牛了。”

周嘉妮指指某個方向,笑道:“雖然咱們沒買上不要票的布頭和手絹,但親眼看看咱們的編織品有多受歡迎也不錯。”

周嘉妮指的那個位置,擠滿了人,手裡或拿著元寶筐,或花邊筐,還有拿斜面圓筐的,扯著嗓子讓服務員給自己開票。

張寶生走近一瞧,隻一眼,眼圈騰的紅了,一種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激動地嘴唇打哆嗦,連聲道:“好,好好好啊。”

他們對著布頭望眼欲穿的時候,沒想到自己送來的貨也成了香餑餑,看著那邊攤子前頭擁擠的人群,張寶生擦了把縱橫的老淚,笑得合不攏嘴。

有人看到他們手裡拿的籃子,過來問他們:“你們搶了這麼多?”

周嘉妮笑眯眯地道:“我們不是從這裡搶的,我們供貨的,這十幾個籃子準備送到第二百貨,以後一百、二百都會有我們西河公社前進大隊生產的籃子。”

在這邊看了一會兒,周嘉妮領著他們去了北樓,底氣十足的去找王科長。

王科長正在處理手頭的工作,看見周嘉妮來,忙笑道:“周同誌,你好你好,貨送到了?”

周嘉妮笑道:“送到了,我們還在南樓大廳了看一會兒。”

握了握手,周嘉妮給他介紹了張寶生和邱則銘。

一番握手寒暄後,周嘉妮便說了她們在南樓那邊的觀察,看那個勁頭,這批貨撐不了太久,表示道:“王科長,要是繼續加訂單的話儘量早提,我們按訂單順序供貨。”

對於周嘉妮的判斷,王科長表示驚訝,他不會偏聽偏信,把桌上的文件一收,直接帶著他們去了南樓。

這會兒工夫,就已經賣出去一小半了。

王科長擠進去隨機拿了幾個檢查,滿意的點了點頭,又喊了早上驗貨的工作人員問了問,質量沒問題,工藝沒問題。

王科長示意他們去旁邊說話,笑道:“確實不錯,看得出來大家非常喜歡你們的編織品,如果能維持住這個質量,再試賣一次,我就可以向上申請結束對你們的考察,簽正式合同。”

張寶生激動地道:“謝謝領導,謝謝!”

王科長擺了擺手,主要是東西好,東西不好說啥都白搭,他思量著道:“那這樣,我們再預定一百個,我看元寶籃子和花邊籃子賣的最好,這兩款各三十,另外兩款各二十。走吧,回辦公室開單子,也順便給你們把字簽了,去財務結一下貨款。”

張寶生這次出來,生怕有什麼章不全,或者什麼手續不全耽誤收貨,所以把大隊的公章都帶上了。

正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