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第八章 草帽(1 / 1)

掰玉米講究技巧,而且這活周嘉妮再熟不過了,但還是接受了田雨梅的耐心講解,收下這份善意,並在她期待的目光中乾脆利落地演示了一遍。

田雨梅露出欣喜地微笑,鼓勵道:“嘉妮同誌表現不錯,你學得比我當年快多了。”

周嘉妮笑:“雨梅姐教得好。”

各小隊社員陸陸續續往各隊負責的地頭上集合。

盛洪山穿著一身洗到發白、打滿補丁的藍衣服,挺著胸脯,抽著煙袋鍋子走在前頭,朝旁邊一指,跟他身側的人道:“小邱,咱爺倆掰這幾壟,你跟著我,一開始慢點沒關係,彆累著……”

周嘉妮尋聲轉頭,看到了跟在盛洪山身旁的邱則銘。

蒼鬆翠柏一樣的人,肩上背著一個大荊條筐,手裡還拎了一個,大長腿不緊不慢地邁著,就和著盛洪山的節奏。

邱則銘表現得禮貌而溫和,清雋的臉上掛著淡笑,道:“好的洪山叔,勞您多費心了。”

盛洪山在地頭上站定,嘴上嗬嗬笑道:“你們城裡娃子說話就是好聽,不像我們這些大老粗。”

想想又補充一句:“也得分人。”

邱則銘跟周嘉妮點了下頭,收回目光。

周嘉妮也收回視線,沒想到跟邱則銘分到了一隊,乾活還挨著。

上一世她對邱則銘印象不深,這人沒待多久就考去鎮小學當了一名民辦教師。雖然農忙時也會回來乾活,但兩人沒什麼交集,很少碰上。

後來聽說他招兵招走了。

這跟當老師不一樣,當老師時戶口還屬於農村,招兵可是帶著戶口走的。

當時還有知青憤憤不平,因為按規定,來農場插隊必須待滿兩年才具備招兵、招生和城裡招工的資格。

除了這個基本條件,還得經過層層推薦,從生產隊到公社,再到縣知青辦以及對應單位的審核批準才行。

邱則銘招兵離開時好像沒滿兩年,而且悄無聲息,也不知道走了誰的路子。

想到年後那次小學老師招聘考試,周嘉妮心頭動了下。

當老師不用起早貪黑,空閒時間多,而且輕鬆。

不過這資格也不是想報名就能報上的,當年大隊開會讓社員們推薦,群眾關係好才能被選上。

報名隻是第一道關,還要接受統一考試,成績拔尖,再經過公社領導面試,才能拿到那幾個為數不多的資格。

上回她連名都沒報上,劉愛玲群眾關係好,報上了,但沒考過。

人差不多陸陸續續都到了,除了背筐的就是拿鐮刀的,小隊長盛洪凱過來查看了一下人員情況,然後一聲下令,所有人開始行動。

早上的玉米葉子被露水打得軟塌塌的,蹭在臉上、身上帶著濕潤的涼意和粗糙感。

周嘉妮保證落後田雨梅一米左右的距離,維持著這種節奏,努力跟上進度。

他們身後有個嬸子負責割這幾壟地的玉米秸,見狀笑道:“這新來的小姑娘上手挺快啊。”

田雨梅也轉頭看了下,笑道:“像乾活的樣。”又叮囑道,“不過你也彆逞強,當心下午胳膊抬不起來。”

提前給周嘉妮搭了把梯子。

“好!”周嘉妮遞過去一個感激的笑,伸手撥著掃到臉上的玉米葉。

割玉米秸的這個嬸子叫劉翠雲,她見周嘉妮有點狼狽,熱心地道:“小姑娘,你搞個草帽戴。”又指指頭上洗到掉色的方圍巾,“要是不嫌難看,再圍塊圍巾護住脖子臉,不過我知道你們小年輕不愛這麼圍。”

田雨梅轉身笑著幫她劈下幾片礙事的葉子,道:“還是得武裝起來,這時候有露水還好點,等太陽出來曬一曬,這棒子葉就跟小刀子一樣,割在身上一道是一道的。”

周嘉妮認同地點點頭:“咱村供銷社應該都有吧?一會兒下工我去看看。”

‘咱村’這兩個字讓隔壁的邱則銘朝這邊看了一眼,也讓劉翠雲臉上熱情更盛,笑道:“圍巾不知道,草帽肯定有,不過這時候應該隻剩下印花的了,那個漂亮,就是貴,但你們小年輕都稀罕個好看。要是想便宜還好看,就自己掐好辮子帶去草帽深加工坊,讓人家給你壓出來,再印字、印花,比買成品便宜幾毛錢。”

劉翠雲拉開了話匣子,手上動作不停,一邊說道:“要是買我們戴的這種,你去張老四家,倆雞蛋就能換一頂。”

“叫我說,張老四的手藝就行,人家自己壓的不比加工坊裡的差,供銷社從他手裡收貨,驗收一頂是一頂,其他人不行……”

上一世周嘉妮還真沒關注過村裡的手藝人,這回從劉翠雲嘴裡聽了不少,張老四編織手藝好,會的也多,筐、笸籮、箢子、簸箕、蒸屜篦子等等,人家祖傳的手藝。

“吃早飯時如果有空我就去嬸子說的張…我該怎麼稱呼?”

“嗐,叫大爺叔叔都行,叫四大爺吧,村裡小年輕都這麼喊。”

周嘉妮笑:“好,一會去看看。”

劉翠雲笑眯眯地誇:“你這姑娘真乖巧,一點城裡人的架子都沒有。”

周嘉妮心虛地縮了下脖子,下意識眼神一抬,正對上邱則銘略帶點促狹的笑意,她臉一熱,瞪了他一眼。

邱則銘低頭,哢嚓,掰了個玉米。

四隊隊長盛洪凱過來檢查他們的工作進度,見他們組這倆新知青乾的還行,滿意地點點頭,從口袋裡掏出本破破爛爛的本子,拿出一截鉛筆頭,低頭記著什麼。

劉翠雲伸長了脖子去看,道:“洪凱,你可彆亂寫啊,這倆孩子乾活下力著呢。”

盛洪凱無奈地道:“翠雲嫂子,我沒亂寫,咱都實事求是。”

寫完往口袋裡一揣,讚許地看了眼倆新人,說了兩句鼓勵的話,轉身離開。

沒多會兒大隊長帶著記分員又過來轉了一圈,看了眼他們的進度,表情滿意。

周嘉妮半筐半筐的往地頭上背了三四趟,第五趟的時候,提了一把沒拽動,胳膊酸軟,有點脫力了。

一隻手從旁邊伸過來,抓起她的筐把玉米倒到另一個筐裡,拎起來大步走了出去。

等邱則銘回來,周嘉妮才扭捏地道了聲謝。

“不客氣。”

速度不自然就慢了下來,也沒力氣跟劉翠雲打聽東家長西家短的事,悶聲機械地掰著玉米。

但本地的兩位社員都表示理解。

盛洪山還道:“女娃子頭一回下地,這就不錯,悠著點。”

這又不是那故意偷懶的,而且人家乾到現在,一句抱怨的話沒說,比上一批帶的那倆知青強多了。

等收工的鑼一響,周嘉妮兩條胳膊往下一耷拉,長長地出了一口氣,這小身板被嬌養了十幾年,乍一下是不大抗造。

劉翠雲熱心的幫周嘉妮抬筐,招呼大家往外走:“走了走了,回去吃飯。”

周嘉妮感激道了聲謝,想自己背,讓劉翠雲推開了,道:“你哪還背的動,今天到黑還早呢。”

“謝謝嬸子了。”周嘉妮心頭微熱。

交了玉米,把筐留在這裡,有值班的人看著,大家浩浩蕩蕩地各回各家。

田雨梅跟周嘉妮一道走,笑道:“不輕鬆吧?”

周嘉妮點點頭,挎上田雨梅的胳膊,道:“謝謝你呀雨梅姐。”

給她搭梯子的話她聽出來了,下午哪怕她進度稍微慢點,其他人也不會說啥。

田雨梅小聲道:“都是知青,能幫襯就幫襯點。”

兩人在村頭分道揚鑣。

周嘉妮快走到惠惠家時才碰上趙梅,趙梅忙過來問道:“怎麼樣?是不是累壞了?孫萍同誌和於晚霞同誌呢?”

周嘉妮點點頭又搖搖頭:“沒看見她倆。”

張惠惠已經早回來了,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回來幫她爹做飯。

見媽媽跟周嘉妮一起進門,忙跑前跑後的幫她們打水。

“謝謝惠惠。”

周嘉妮彎腰洗臉,拘了一捧水都撩不到臉上去,感覺胳膊不打彎了。

孫萍跟於晚霞也拖著腿進了門,兩人都累木了,臉色也不太好看。

孫萍捧著手給周嘉妮看,她左手虎口的位置又紅又腫,不知道怎麼著還蹭破了一點皮。

於晚霞坐在那裡發呆,一臉想哭的樣子。

周嘉妮笑著鼓勵大家:“以前沒做過重活,乍一下是適應不了,過幾天就好了。”

趙梅幫她們把早飯端到屋裡,安慰道:“吃點東西,再歇會兒就好多了。”

吃飯途中,於晚霞手裡的筷子無意識地滑到了地上,她整個人都驚呆了,愣了半晌才彎腰撿起來,再低頭的時候眼淚大顆大顆的掉了下來。

桌上的氣氛一時有些沉默,孫萍含著一嘴窩頭趴到桌子上悶聲哭了起來。

周嘉妮兩手捧著碗,一口一口的喝著棒子面粥,半晌沒開口。

吃完飯,大家情緒也平複下來了,隻是眼神還有些發木。

時間緊迫,該辦的正事還要辦,周嘉妮輕聲問道:“你們要不要買草帽?”

她說了劉翠雲的建議,於晚霞和孫萍點點頭,抽了抽鼻子,悶聲道:“要,去那個張大爺家吧。”

周嘉妮也傾向張老四家,看看工藝,也混個臉熟。

作者有話要說:  下章周三更新,就不放請假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