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 章(1 / 1)

宋聲往京城寄的粉條都是按份數計的,尤其是給景帝寄的最多,有好幾箱都是。

禦膳房的廚子深知皇帝口味偏好,把粉條做的格外與眾不同,味道也是他喜歡吃的。

?長亭渡提醒您《小夫郎他旺夫呀》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景帝這段時間食量本來不大,因著這新鮮的菜色,飯都多吃了幾口。

李德福瞧見了在旁邊說道:“我的陛下喲,今天總算多吃了一點,老奴總算是放心了不少。”

景帝笑了笑,“就你會說。今天的菜色味道不錯,禦膳房有功,賞!”

禦膳房的人接到皇帝賞賜的時候十分驚訝,要知道他們這些給宮裡的人做菜的禦廚可太不好乾了。

本來宮裡面的勾心鬥角就多,時不時就有哪個妃子或者皇子被毒死了的事發生,有很多都是下在他們禦膳房裡做的菜裡面了。查不出人來或者不敢再查下去的,就往他們禦膳房扣黑鍋,他們禦膳房的人也算是高危職業了。在這種情況下,能得到禦賜的恩寵那可是少之又少。

沒想到今天做了幾道有粉條的菜他們竟然被陛下誇讚了,看來這粉條還是挺受歡迎的。

用完膳,景帝又道:“馬上就要過年了,宋聲給朕寄了多少粉條過來?李德福,你瞧著給後宮還有前朝的那些個大臣發一些吧,也讓他們都嘗一嘗這來自肅昌的特產。”

景帝一發話直接把粉條定義成為了肅昌的特產,京裡那些得到皇帝賞賜的人紛紛感到好奇,這肅昌這麼偏遠又窮困的地方,沒聽說過有什麼特產啊?這粉條是個什麼東西,還值得陛下親自給他們賞下來。

抱著這個想法,底下幾個大臣開始互相約著打聽了。

這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叫做粉條的東西是原先從翰林院出去的那位宋狀元搞出來的,聽說味道還不錯。

因為臨近過年大家都不上朝了,私底下便議論開來。宋聲壓根不知道他離京城這麼遠,京城裡的官員竟然還在私底下談論著他。

玉哥兒和宋英自然也收到了陸清給他們寄的粉條,而且給他們記的分量還不少,過年吃是足夠了。

除了寄粉條之外還給他們寄了一封書信,寫了他們最近在肅昌的種種情況,說他們過得很好,讓他們安心。

信裡說了一些家常話,後面又說了一些關於粉條的做法,比如怎麼樣做著好吃,粉條可以混著白菜做菜吃,也可以單獨煮粉條吃,或者是粉條燉肉都可以。

這種吃食玉哥兒和李英之前從未見過,不過宋聲和清哥兒從肅昌給他們寄過來的應該不差。

玉哥兒現在日子過得還算不錯,隻是最近也有一件煩心事。

李滿升官了。

原本他在禁衛軍裡頭當差,經常在皇宮中巡邏。陰差陽錯的在一場後宮的爭鬥中幫柳貴妃避免了一場劫難,因為這個升了官,現在已經是四品的禁衛軍武將了。

他本來就是草根出身,如今不過短短幾年,因為先前趕上了好時候立了軍功,再加上這次巧合,一下子成了四品武將,水漲船高,

便也得到了更多大人物的關注。

玉哥兒最近憂心的一件事兒就是總有人想給李滿送年輕漂亮的哥兒過來,還有的官員為了攀關係,直接把家中的侄兒或者哥兒送過來的。

目的就是為了讓李滿納妾,好在玉哥兒頭一胎就生了兒子,不然外面嘴上說是非的人更多了。畢竟這年頭當四品官的家中隻有一個夫人的可太少見了。

日子久了免不得有人說他是個悍夫,好在李滿對他一如既往,不論彆人給他送什麼漂亮姑娘或者是漂亮哥兒,他都委婉拒絕,玉哥兒心裡這才放心了不少。

自從宋聲到了肅昌之後,李滿跟他一直都有書信往來。隻是兩個人聊的都是朝廷和京城中的事,旁人並不知曉。

粉條廠的事李滿是知道的,宋聲沒瞞著他,這次往京裡頭送粉條,有很多關係也都需要打點,這些都是李滿在暗中幫忙做的。

如今因著宋英的關係,李滿跟薛君堰走得很近,兩個人以後也算是連襟了。而且兩個人同為武將,能聊的事情也多一些,這次的事他也幫了不少忙。

晚上李滿不值班,回來的早,陪兒子玩了一會兒,才拉著玉哥兒去睡覺。

玉哥兒躺在床上有一搭沒一搭的跟他聊著天,想起家裡才收到的粉條,說道:“阿滿哥,今天家裡煮粉條吃了,我讓灶房的曹媽媽按照信裡面清哥兒說的法子做的,專門煮的粉條,裡頭放了辣椒還有醋,還有一些其他的調料,味道真的很不錯。”

李滿沒吃到,不過這兩日他在皇宮裡聽說皇上也很愛吃這個粉條,說口感很好。

李滿把人往懷裡摟了摟,說道:“嗯,好吃明天還讓曹媽媽給你做。”

玉哥兒又道:“三哥還真是厲害,竟然能做出來粉條,我以前從來沒見過這種吃食,曬乾了之後硬邦邦的,也不會變壞,還真是容易儲存呢。等到吃的時候再拿出來,煮上幾分鐘就變軟了,還能果腹充饑,真的是好方便呀。”

這話隻是玉哥兒發自內心的感慨,但說者無意聽者有心,李滿眼神一亮,方便儲存攜帶,也不用害怕會變壞,想吃的時候拿出來煮就行,這東西如果用在行軍打仗中充做軍糧使用,不是比那些乾糧更方便嗎?

當初他們行軍打仗的時候,條件一般。住的地方就不說了,直接在安全的地方安營紮寨。但在吃的方面卻很艱難,密林裡頭還能打幾隻野雞野兔之類的野物果腹。

但如果是到了冬天極寒的時候,連幾隻野物都打不到。隻能吃一些凍的乾邦邦的乾糧,咬著都費勁。

如果有粉條這種東西當做行軍乾糧,就不用怕軍隊斷糧了。這東西這麼能放,根本不用擔心會放壞,甚至放個一年都沒問題,這不是絕佳的糧草嗎?

李滿想了想,打算明天有空的時候給宋聲寫封信,問問他這個想法可不可行。

在禁衛軍裡面任職,不能大字不識一個。李滿這些年也跟著學了不少字,一封簡單的書信還是能寫的。

宋聲並不知道李滿的想法,如果說起來,這個想法他其

實早就有了,但現在一時半會兒還不好實現。

如果是用作軍糧的話,肯定需要大量的粉條才行。他們現在才剛做粉條沒多久,供應量肯定跟不上。

其次就算他們招足夠多的工人生產粉條,但原材料番薯卻沒那麼多。

今年他們這兒的老百姓有很多都轉種了番薯,這才有更多的原材料得以利用。但如果是用到軍糧上,這麼點番薯肯定是不夠的。

隻有大面積種植番薯了,再建幾個分廠,招更多的工人生產,才有可能供應得上。

他們這裡現在才剛剛起步,一口吃不成大胖子,凡事還得一步一步來。

現在他在景帝面前得臉,做事情更加要慎重一些,朝廷裡面有些人可看不得他好,行差踏錯一步就容易前功儘棄。

宋聲覺得粉條可以用來當做行軍乾糧的事不能由他來說,不然被有心之人渲染,該說他插手軍隊的事兒了。

畢竟如今宋家還有一子就在軍隊後勤任職,專門負責軍糧的采購和安排。如果被有心人添油加醋說一些中傷他們的話,很容易被人懷疑他們借由采買軍糧的事中飽私囊。

說起來宋成,如今也混得人模人樣的了。他雖然不適合上戰場打仗,但是軍糧采購分配運輸等方面他卻很擅長。

之前打仗的時候他還立了功,隻不過現在還在邊境的守備軍中任職,現在已經官拜六品了。

因為離得遠,他尚且回不了家。跟旁人服兵役的相比他有個不同之處,彆人服滿五年就能回家,他卻因為當上了正兒八經的官兒,想要離開邊境還得向上打報告申請。

一到年底申請回家探親的兵將很多,都得排隊等著。他去年就遞交了申請排隊等著了,還不知今年能不能輪到他過年回去呢。

現在的宋家村裡,人人都知道老宋家可不得了了,從他們本家出來的宋聲和宋成都已經當了官,還有一個女婿李滿更了不得了,人家在皇宮裡當官。

聽說他們家宋英二婚竟然還找了個好人家,家是京城的,就在京城附近當官,以後人家就能當官夫人了。

消息傳回宋家村說的一個比一個熱鬨,要知道宋英可是帶著兩個孩子和離的。這種情況在他們鄉下能找個頭婚的人家嫁了就已經是頂天的好福氣了。

沒想到人家英子更有福氣,直接嫁到京城去了。這潑天的富貴像是瞄準了他們老宋家似的,一個挨一個的往下掉,村裡的人羨慕兩個字都說麻了。

最高興的莫過於張杏花了,家裡的人越來越有出息,她每天心情都是高高興興的,這兩年跟她一般年紀的老人身體都相繼不好了,隻有她身子骨還算硬朗。

二伯母一家子也是相當高興的,宋聲雖然是宋家人,但卻不是他們的兒子,到底隔了一層。宋成就不一樣了,這可是他們的親兒子。

兒子這麼有出息,他們做父母的也開心。唯一不開心的就是兒子都這麼大了,從前的宋成還總是把娶媳婦兒掛在嘴邊呢,可到了現在都沒聽說什麼娶妻的風聲,還是孤零零寡人一個。

這讓趙氏沒少操心,可是兒子離得遠又不回來,就是想給兒子相親叫他娶個媳婦兒,都沒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