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5 章(1 / 1)

一轉眼已經是臘月了,天寒地凍的,並不適合蓋房子。宋聲打算先把材料買齊,等到來年開春冰雪融化天氣轉暖之後招工蓋房子。

這個時候的張員外也已經打聽到了消息,知道宋聲已經找到了另外的合作夥伴,隻是沒打聽到是誰罷了。

張員外一邊氣的牙癢癢一邊又悔恨不已,早知道當時人家找上門來主動尋求合作的時候他就答應了,最起碼也能撈點肉湯喝,現在就是想喝湯都沒得喝了。

李員外平時總跟在他屁股後面不敢吭聲,這次因為這事兒還跟他鬨了矛盾。

後來李員外還專門去找過宋聲一次,甚至願意出五成的錢幫忙蓋粉條廠,但被宋聲拒絕了。錢他已經籌夠了,像李員外這種人,彆看平時一直跟在張員外後頭不說話,但能跟張員外共事這麼久,心思深沉著呢。

宋聲自然不敢再跟他合作,便都拒絕了。

就因為這事兒,張員外氣的好幾天沒吃好飯,偏偏自家夫人還特彆愛吃陸記酸辣粉,這個鋪子長眼睛的人都知道背後的人是知府夫人。

張員外本來就生宋聲的氣,一看自家夫人竟然還拆自己的台,一話不說直接找由頭把張夫人訓了一頓。

張夫人心裡也是一肚子氣,她就好好的吃個酸辣粉,這是招誰惹誰了?

她也不想去陸記買酸辣粉,找了廚子去偷學模仿人家做酸辣粉,可也不知道這酸辣粉裡頭到底放了什麼重要調料,廚子做的跟人家做的味道相差遠了,她也就是嘴饞了他讓人去買回來吃的。平時也沒什麼事,今天被自家老爺看到了竟然還被罵了,真是活久見。

一起合夥開廠子的事兒沒成,張員外又做不得主,宋聲是官,還是知府,再怎麼著在整個肅昌也沒人能夠越過他去,張員外隻能憋著受著。

過了臘八就是年,這是宋聲一家第一次在這麼遠的地方過年。

肅昌跟宛平還有京城都不大一樣,這裡過年的習俗多少有些不同。

不過過年貼對聯放炮竹的習俗還是有的,隻是不像在宛平那時候一樣逢年過節要炸雞炸魚,這邊一般都是煮肉,買回來一大塊豬肉,肥瘦相間帶骨頭的,直接放到大鍋裡頭煮。

煮出來的帶骨頭的肉給家裡孩子啃著吃,其他的時候撕成碎片存放起來煮肉湯或者炒肉菜。除此之外,這邊還會做一種肉丸,象征著團團圓圓。

前幾天下過雪之後,天氣放晴,一大早天才剛蒙蒙亮的時候宋老三就起來了。

一晚上過去,屋簷上結了一層長長的冰棱,他從屋裡出來先搓了搓手,到旁邊拿起一根棍子,將這些冰棱全都打下來,不然等太陽出來天氣暖和起來,這些冰棱掉下來很容易砸到人。

外頭的空氣十分冰冷,呼吸起來都十分刺鼻。還有冷風往袖筒褲筒裡鑽,宋老三把冰棱全都打下來之後跺了跺腳暖和了一下,就去找鏟子清理這些落下來的冰棱了。

宋老三在家裡乾慣了農活,在府城裡住都閒不住。雖然家中屬他輩分最

大,但他一點都不享受這知府太爺的生活,家裡的活照乾不誤。

沒過一會兒陸尋也起來了,團團和圓圓兩個孩子睡得早起得早,陸尋幫他們穿好衣服,這才把他們都帶出來。

兩個娃娃一到院子裡看到宋老三在忙,高興的撲過去說要給他幫忙,結果過了一會兒,宋老三要乾的活沒少一點反而還多了起來。

宋老三臉上掛著笑,嘴上一邊誇著兩個孫子懂事,一邊跟陸尋這個親家說讓他把兩個孩子帶遠一點,等會兒再過來玩。

今年新氣象,老百姓們一年到頭的日子過得再窮再苦,過年的時候總是喜慶的。平日裡再節省的人家也都會買幾匹像樣的布做新衣服,再怎麼舍不得吃肉的人家也會買上幾斤肉,讓家裡的孩子過過嘴癮。

這是宋聲初來肅昌的第一年,時間短,暫時還看不到什麼變化特彆大的地方。宋聲想,再有一年,等粉條廠建起來正式運行,情況一定會好轉的。

過了一會兒宋聲和陸清也都起來了,難得睡個懶覺,他們起的相對晚一些。家裡的其他下人早早就起來了,劉姑姑一早就去了集市買菜,宋喬和韓青他們則是幫忙在門口兩側各掛了一個紅燈籠,瞧著就喜氣洋洋的。

團團和圓圓鬨著要貼對聯,兩個寶貝孫孫提出的要求,宋老三這個寵孩子的怎麼可能不滿足?

他讓劉姑姑和了一團濃稠的漿糊,拿了一把小刷子就帶著兩個娃娃去貼對聯了。

大年三十晚上,宋家一家子過的還算熱鬨。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宋老三和陸尋算是家中最年長的長輩了,再加上團團和圓圓兩個娃娃,就更熱鬨了。

翻過年,初一是親朋好友串門聊天的時間。宋聲和陸清來此地也不過半年,陸清大部分時間又都在家裡忙,結交了幾個城裡頭的夫人,但並沒有特彆投緣的,所以初一也就沒出門,在家待著。

如今依照宋聲的地位,初一就算他們不出門,也有的是人往他們家來拜年。

李如成,趙遊和崔海他們幾個都來拜年了,還都是帶著自家夫人和孩子一塊來的。

還有城中一些得臉的商戶,想要在這裡好好做生意,當然要跟這裡的官員打好關係。有不少生意場上的人都派人送來了年禮。

像是開首飾鋪子的,還有綢緞鋪子的,布莊,糕點鋪子等等,基本上全都送了自家的東西過來。

這個年過完,陸清光是在家就收到了不少年禮,不過這些也都不是白收的,禮尚往來他也要給人家回禮的。

依照每家送來的東西貴重排序,陸清把這些登記在冊,哪家送來了什麼東西,他都記得清清楚楚。

他得回一樣差不多的年禮回去,這叫禮尚往來。畢竟之前在經常呆過兩三年,跟京城官員的夫人打過交道,在這方面他已經遊刃有餘了。

這方面宋聲就不如陸清了,陸清對這裡的門道門清,不出半天的時間就把事情安排的井井有條。

宋聲在旁邊看著直點頭,忍不住豎起了大拇指,“還是夫人厲害,這些

禮節上的東西做的十分周全。”

陸清朝他看了一眼說道:“在京城的時候跟著羅夫人學了很多,這方面羅夫人可厲害了,還好當時跟她學了不少,不然現在哪有這麼快把事情安排好。”

“嗯,那這麼說來還得好好謝謝羅夫人呢。等以後回京城了,咱們挑個日子上門看看她,到時候也拜訪一下羅大人。”

雖然他們離開了京城,但京城裡的奶茶鋪子一直在經營著,裡面的鮮奶一直都是依靠羅大人幫忙從牛場供應的,若是哪一天真的回京城了,可得上門好好拜訪感謝一下他。

陸清把各家送來的年禮全都收到了家裡的庫房裡,又全都讓人按照規矩還了禮。整理東西的時候他還看到有人送來了幾顆好大的珍珠,瞧著就很漂亮。

這東西一看就很貴重,他還特地問了相公,這東西能不能收。

宋聲看了一眼,說道:“沒事,收下吧。咱們給他回個差不多的年禮。這珠子好看,回頭找匠人打孔,可以做個珍珠手串,你戴上肯定好看。”

陸清搖搖頭,“這東西在手腕上硌得慌,還是算了,先收起來吧,沒準以後就能用得上了。”

宋聲看著收到的年禮,在心裡默默歎了口氣,怪不得身居高位的人容易被金錢動搖初心,她如今隻是一個貧窮地方的知府,過個年就能收到這麼多東西。還有人直接送黃金的,不過他直接拒絕了,直接送錢這不就是變相的賄賂嗎?

宋聲一家子在這邊沒什麼親戚,過完年也不需要走親戚了,隻是時不時的有人來家裡給他拜年,帶的東西太過貴重他一概不收,隻說是心意到了便可。

這個舉動不知道怎麼傳了出去,周圍的百姓紛紛說新任的年輕知府是個清廉的好官,他這清廉的名聲不知道怎麼開始慢慢的往外傳了。

一過十五,宋聲就把蓋粉條廠的事提上了日程。

買磚料之類的不需要他操心,附近就有磚廠,隻要出錢,說買多少塊磚,對方直接就能把磚拉來。

不得不說身居高位辦事就是方便,他隻是下個命令,底下就有很多人為他辦事,效率也奇高。

一月剛過,所需要的材料就買齊了,接下來就是招工了。

宋聲沒有讓下面的人去招工,而是直接讓人在城裡面的公告欄上都貼了告示,招募泥瓦匠。

一般乾泥瓦匠的都是村裡面的百姓,廠裡頭的也有,但是不多。

宋聲想要縮短工期,就要大量招募工人。十個人同時乾活跟一十個人同時乾活效率自然不一樣,反正現在不缺錢,趕緊把廠子建出來才是最緊要的。

招募泥瓦匠的告示一貼,尤其是城西集市裡的人,都燥了起來。

這是城西最破落的一個集市,也是當初魏五郎在哪裡擺攤的地方。這裡每天都會有人舉著牌子等著招工,活不好找,誰家蓋房子需要人手的時候都會來這裡挑人。

城裡出來買菜的人路過這裡給他們提了個醒:“你們去城裡看看,府衙張貼了告示,說是要招泥瓦匠去乾活

。你們這裡面有會乾泥瓦匠的嗎?會的話趕緊去吧(),去晚了就沒名額了。

這些人一聽官府在招人乾活⒓[((),先是驚訝,驚訝過後趕緊跑去確認情況。

一到府衙門口就看見已經有好些人在那裡圍著了,人群中有人小心翼翼的問道:“官府招人?有工錢嗎?該不會是今年的徭役吧?”

“當然有工錢啊!你沒看告示嗎?一天三十文,中午還管飯!哪門子的徭役有這麼好的待遇!”

這話一說,前來圍觀的人內心蠢蠢欲動,紛紛舉著手說我要報名。

不過一天的時間,乾活的人就招滿了。

被選上的人臉上十分驚喜,剛過完年活不好找,沒想到還碰上了個大的,給官府乾活竟然還有錢拿,看來他們這個知府大人還真是個好官呢!

人手找好了,接下來就是開工了。這些人身材壯碩,基本上都是家傳的泥瓦匠,宋聲讓原先一塊跟著畫圖紙的工匠跟他們說了要怎麼建,才讓他們開始動工。

不過因為天氣還冷著,隻能等到太陽出來,土地開化的時候才能乾活,不然土地被凍的僵硬要費很大力氣才能挖。

到了春三月的時候,粉條廠的大概框架已經建出來了。剩下的一些細節正在讓下面的人抓緊時間完善,宋聲又讓人貼了一則告示,全城收購番薯,價格漲到了兩分錢一斤。

建粉條廠的消息關注的老百姓並不多,但收購番薯的消息一出來,尤其是兩分錢一斤的收購價格,這讓很多老百姓都興奮了起來。

家中最不缺的就是番薯了,每年都吃不完還浪費。而且這東西還漲價了,原先賣都賣不出去,現在兩文錢一斤,可真是太好了!

官府一張貼告示,魏五郎這邊收購番薯的價格也往上升了。隻是這麼一來,就不是他獨家收購了,附近肯定也會有彆的人跟他動一樣的心思,下鄉大量收購之後再販到城裡來賣。

宋聲自然也想到了這一點,他還是很欣賞魏五郎這個人的,他腦子轉的快,算數算的也好,所以宋聲直接把他叫來了府城,讓他負責官府這邊對番薯的統一收購,按照收購的量給他算錢。

而他家中的幾個哥哥則是繼續到鄉下收番薯,按照一斤一文的價格收,他們跑遠一點收,再放到城裡來賣,能賺一文的差價。

畢竟這年頭山路不好走,再加上路不好,不是誰家都能買得起牛車,所以導致運輸困難,很多人想把番薯賣到府城本身就是一個困難的事情。

有魏五郎在府城裡負責總的番薯收購,他的幾個哥哥到鄉底下收購番薯再翻騰到城裡來賣也更方便一些。

城西的一家破落宅子內,一個上了年紀的婦人正在院子裡蹲著洗衣服,一個十幾歲的少年飛奔回家,猛地推開院門嘴裡不停的喊道:“阿奶!阿奶!我聽說知府大人的粉條廠要建成了!外面的人都在說到時候粉條廠會招工,還會給工錢!”

少年越說臉上越興奮,“阿奶,到時候我要去粉條廠裡乾活,到時候多賺點回來就可以給阿爺賣藥治病了!”

他今年十五歲,但因為身體瘦弱,城裡唯一一個磚瓦廠還不要他,阿爺的病越來越嚴重了,得掙錢給阿爺賣藥。所以粉條廠建好會招工的消息讓他興奮極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