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1 / 1)

臨到出發了,村裡送彆的人哭得更厲害了。

玉哥兒看著四哥跟阿滿哥越來越遠,剛才沒掉眼淚,這會兒哭的淚珠大顆大顆的往下掉。

宋聲心裡也很不是滋味,都說戰場殘酷,刀劍無眼,他還是第一次親身經曆這種事。

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乾雲霄。去時裡正與裹頭,歸來頭白還戍邊。

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濕聲啾啾!

也不知這場戰事何時能結束。

點兵的人敲鑼打鼓的一路西行而去,這些兵丁們手無寸鐵,所以還要先到城外的營地裡集合,根據人數分發刀刃兵器,到了戰場上用。

征兵的事情剛結束,宋聲隻在家待了一天,就帶著陸清回了府城。

書院裡請的假也夠久了,還是得先把這幾日的課補上。

半個月之後,張杏花從裡正那打聽到了消息,他們家宋成跟他們村的虎子一樣,都去了後勤處,不用上戰場打仗了。

張杏花聽完之後連說了幾聲老天保佑。

最近去館裡上香的人特彆多,有很多都是保佑自家去服兵役的男丁能夠平安回來的。

張杏花還有宋成的爹娘也都去上了一炷香,保佑兒子平平安安的回來,最好能分到不用上戰場殺敵的地方,沒想到還真的應驗了。

玉哥兒也去觀裡求了,私心裡他並不想要李滿上戰場殺敵,建功立業,隻要他能平平安安回來就好。

所以他求的時候希望他能夠跟四哥在一處,最好也能夠去後勤處,能夠安全一些。

可是他的祈禱沒有應驗,從裡正那得回來的消息說,李滿被長官挑中,去了先鋒營。

玉哥兒一聽腿都軟了,先鋒營是什麼地方?那可是衝鋒陷陣的小隊,上戰場肯定是要衝在最前面的。

阿滿哥去了先鋒營,那豈不是很危險?他實在沒忍住失聲痛哭了起來。

……

書院。

平日裡一塊上課的同窗們都發現這次回來的宋聲跟從前有些不大一樣了。

至於有什麼不大一樣的,具體表現在,他在書院學習更努力了,中午也不怎麼回家吃飯了,在書院的食堂裡吃完之後就回座位前寫字看書,勤奮的讓人咋舌。

大家都知道他家裡有人去服兵役了,他心裡難受,所以大家都理解。

最近書院裡討論最多的就是打仗的事兒,如今臨近端午節,本來應該舉行的活動都被臨時取消了。

宋聲聽著班上的幾個人在討論這次的戰事情況。

“聽說忠勇侯帶的援軍快到了,此前去雲關的兵力不足八千,已經連敗三次了,希望忠勇侯去了之後能夠做一做敵軍的銳氣。”

“聽說皇上還派了一名皇子作為監軍隨忠勇侯一道出發了,另外又從河西道守備軍處調了一萬精

兵過去。”

“運往前線的糧草也都準備好了,聽說不日就會押往前線。這次的糧草行軍路線很機密,應該沒什麼問題。”

“如今有了充足的糧草,還有這麼多兵力,咱們肯定能贏的。”

……

宋聲沒有參與這次討論,隻是依舊準時買官府的邸報來看。

前幾天家裡給他來信,說是四郎被分配到了後勤軍裡,應該沒有什麼危險。等到戰事一結束,肯定就能回來了。

隻不過信上還說,李滿被挑去了先鋒營,恐怕是凶多吉少了。玉哥兒在家裡難受的吃不下飯,眼睛都哭腫了。

說是讓宋聲寫封信回來安慰一下玉哥兒,說他都懂得多,說的話管用。

宋聲看完之後歎了口氣,回了封信,安慰了一下玉哥兒。

然後起身走到窗邊,看著窗外霧蒙蒙的天氣,心裡頭也在為他們揪心著。

陸清給他倒了杯水,端了過來,說道:“相公,夜深了,早點睡吧,明天你還要早起去書院讀書。”

陸家這次去服兵役的人是陸鳴他大哥,也就是陸清的大舅舅。

他們已經分了家,薑氏跟著陸鳴一起過日子,家中如今隻有陸鳴一個男丁,而陸老大家中除了他,還有一個已經成年的兒子,大舅母王是舍不得讓兒子去,隻能是陸老大去了。

雖然邊境在打仗,但除了邊關城池的老百姓之外,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們還是照舊過日子。

畢竟對於他們來說,敵人沒有打到關內,他們的日子依舊是平靜的。

宛平書院也是一樣,平時讀書上課學習跟從前沒有什麼兩樣,隻不過夫子在給他們授課的時候,會多說一些關於軍事上的謀略教習。

日子匆匆走過,轉眼就是半年之後了。

距離上次征兵已經過去半年了,這半年的時間裡,家中走的親人都杳無音信。這對於老百姓的來說,有好有壞。

因為每一個戰死沙場的人,軍隊打掃戰場後都會清點死亡人數和名單,然後把這些名單報給朝廷,朝廷會根據這些名單發放撫恤金給他們的家人。

名單上沒有的人,有可能就還活著。所以即便是杳無音信,也還存在著生還的希望。

這半年裡也大大小小的戰事無數,不過每次來下放撫恤金的名單中,都沒有宋成和李滿。

宋成其實還好,家裡人隻知道他去了軍隊後勤處的,應當沒有太大危險。所以家裡頭的人最擔心的人其實是李滿,那可是先鋒營啊!

玉哥兒一開始愁容滿面的,到如今也能淡定的去看下放撫恤金的名單了。

每次沒有在名單上看到李滿的名字,他心裡就鬆了一口氣。

一直到入冬頭兩天,有一場大的戰事他們打贏了,消息傳回國內,全國上下都歡欣鼓舞。

要知道這半年內,雖然大大小小的戰事不斷,但他們打贏的次數很少。這時候勝利的喜訊傳來,無異於是一劑良藥。

也就是在這一天,宋家忽

然收到了一封家書。

打開一看,

是宋成寫來的。

一看這字跡就知道不是他寫的,

應當是軍中的人代筆寫的。

宋成先問候了一下家中的親人,然後立刻報了平安。後面又說自己如今正在為籌集下一批軍糧做準備,隻是自己到底身在哪,不能告知他們,是為軍中機密。

說完這些,又說了一些關於他在軍中遇到了一些有趣的事,還說他過得很好,外面的世界很廣闊,他很開心,說讓家裡不用掛念他。

最後又說道如今他所在的地方買不著棉花,馬上就要過冬了,軍隊裡發的棉衣不夠穿,說是能不能讓家裡給他寄一身棉衣過去。

然後又感謝了一下奶奶有先見之明,走的時候給他揣了包銀子,派上了很大的用場。

一封信寫了大概有兩三頁,話語簡短,但一聽就知道是宋成的口氣,家裡人都放心了不少,知道他平安無恙,不用那麼操心了。

隻是宋成寄了一封家書回來,村裡人還有彆的人家也收到了家書。

玉哥兒左等右等,都沒等到李滿寄來的家書。

陸清安慰道:“四郎是負責運送糧草的,不用上戰場,寫家書也方便一些。阿滿就不一樣了,那可是先鋒營,軍隊的紀律肯定也要更嚴格一些,說不準再過一陣子就能看到他寫的信了。”

宋成在信裡說想讓給他寄一套冬衣過去,家裡人想著一套哪裡夠,剛好今年整個村子都種了棉花,大家都不約而同的做了兩套棉衣,然後給官府那邊專門負責寄送東西的人拿了過去。

經過檢查無誤之後,就會有專門押送這些東西的人把東西送到士兵手中。

轉眼就到了過年,玉哥兒還是沒能收到李滿的家書。

宋聲書院裡已經放假了,今年已經過完,來年八月份他就要參加鄉試了。

如今在書院的每次大比中,他幾乎都是他們這一屆的第一名。

不僅策論寫得好,引經據典在拋出論點,結合現有的實際情況進行闡述,讓崔夫子越來越欣賞他了。

除此之外,通過在書院學習,他作詩也有了很大的長進。雖然比不上那些世家子弟,但勉勉強強也算是有才華的了。

宋家在開春的時候種了不少棉花,因為去年種的棉花長勢好,收成的時候沒有下雨,去歲冬天家裡每個人都蓋上了厚厚的大棉被,還給每個人都做了一身冬衣禦寒。

村裡的人十分羨慕,有一些一開始並沒有種棉花的人家,今年也開始跟宋家買種子種棉花了。

如今府城裡的棉花價格不再居高不下,下面的村子裡也幾乎都能穿的起棉衣蓋的起棉被了。

宋家種的是最多的,而且有宋聲時不時的指點,家裡的棉花長得也最好,想著等收棉花之後,可以賣出去,也能掙上一筆錢。

五月農忙的時候,玉哥兒依舊沒能收到李滿的家書,但最起碼每次官府發放撫恤金的名單中沒有他的名字,玉哥兒心裡就踏實許多。

如今一家人都在田裡忙著收麥子,忽然村裡頭裡正的小兒子過來了,著急忙慌地喊道:“宋伯伯,有官差來你家了,我爹讓我趕緊叫你回去呢!”

宋老大一聽,官差來了?急的趕緊走到田埂處,一把擦了擦頭上的汗,然後奔著家走去。

在地裡忙活著的宋家人哪裡還乾得下去活,翻翻收拾收拾就朝著家走了。

一路上張杏花問裡正家的小兒子道:“石頭,你知不知道官差來我們家是乾什麼的?”

石頭搖搖頭,說道:“不知道,不過他們趕的牛車上放了好多東西。”

張杏花兩眼一黑,該不會是他們家四郎出事了,官府下發的撫恤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