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捉蟲)(1 / 1)

小夫郎他旺夫呀 長亭渡 11764 字 6個月前

裝窖之前,還得等著窖先砌好。

宋聲的二伯特地找了個村裡會建土窖的陳三叔來幫忙。

土窖建造的第一步就是取土塊,這個土塊是有講究的,太大太小都不行,大小一定要適中,這個主要看建土窖的人的經驗了。而且還要是乾燥的土塊,軟硬度適中的最好。

陳三叔經常跑著給人家建窯,這個土窖他也會建,經驗很豐富。

不過像他這種活不是白幫忙的,雖然是一個村的,但建土窖這個活不比其他的活簡單,說白了人家是個技術工,得給些辛苦錢。

張杏花給宋聲預留了八十兩銀子來支持他研究燒製白炭,所以給陳三叔的辛苦錢還是有的。

這八十兩銀子宋聲直接交給了陸清保管,原先贖徭役的時候家裡面沒錢,陸清還把他的八兩嫁妝錢拿了出來,張杏花當時說隻當是借的,等以後有錢了還他。

宋聲把這八十兩給陸清保管的時候跟他說道:“裡面有八兩是還你的嫁妝錢,你記得拿去放好。”

陸清卻道:“相公,咱們都是一家人了,雖然現在有了錢,但以後相公還要讀書,有的是需要花錢的地方。這八兩銀子我就先不拿了,還是都給相公用來研製燒炭吧。”

這炭不知道要燒幾次才會成功,中間的消耗肯定要投進去不少錢。

宋聲聞言把錢袋子放進他的手裡,說道:“這裡面是八十兩,都給你保管。你的那八兩嫁妝銀子先拿出來,你自己放著,還剩下七十二兩夠我用了,這也是奶奶的意思。”

陸清沒想到張杏花這個奶奶竟然這麼開明,一點都沒有鄉下老婆婆的寒酸苛刻勁兒,說是借的就是借的,有借有還。

陸清默了默,也好,他就先把自己這八兩銀子單獨收起來,萬一以後相公需要錢,可以拿來應急。

他拿著沉甸甸的錢袋,又問了一遍:“相公,這剩下這麼多銀子真的全都給我保管嗎?”

宋聲道:“嗯,都給你保管。之前就說過了,以後我掙的錢,都給你拿著。清清以後就是我們這個小家的當家夫郎了,我會給你掙很多錢回來,都給你花。”

宋聲說的話直白又樸實,陸清隻覺得心裡暖的不像話,像吃了蜜一樣甜。

鄉底下娶夫郎的人家,有哪家當家的願意把錢全都上交給自家夫郎保管的?自己不把錢看得跟眼珠子似的藏的嚴實實的就算好的了。

而且完全沒有收入的夫郎想要花錢還得跟婆婆或者丈夫要。哪像他家相公對他這般好,七八十兩銀子說給他就給他了。

“好,那這錢就由我給相公保管著,相公如果有需要用錢的話就跟我說,我給你拿。”陸清道。

“嗯,都聽你的。”

陸清覺得相公真的是除了在床上過分了些,其他哪哪都好。不,是最好。

陳三叔看了地方,選了個離宋家不太遠的地方建土窖,就在村子西邊一個地方。

砌土窖是個手藝活,講究的是一氣嗬成,中間不

用翻工,如此便是個中高手。

陳三叔的手藝還算可以,雖然沒有一氣嗬成,但中間翻工隻做了一次,技術還算老道。

這幾天天氣好,沒有大風,之前下的雪也都化了個乾淨,整個土窖建好大概花了兩三天的時間。但土窖建好之後不能馬上投入使用,還要再等完全凝固,尤其是底下部分,如果不夠穩定,很有可能就會塌陷。

這幾天宋聲依舊在忙著去學堂上課,家裡張杏花帶著兩個兒媳婦兒和兩個孫媳婦兒以及陸清、宋玉一塊給家裡的人做冬衣和鞋子。

人手多,衣服就做得快。

不過兩三天的時間,衣服就已經做的差不多了。一人一身,每個人都有。

等到家裡每人都換上了一身新的冬衣後,大家都樂開了花。

宋老大,宋老二和宋老三看著身上嶄新的冬衣,齊齊把宋聲又誇了一遍。

還有宋峰和宋成這兩個,他們倆已經好幾年沒穿過新衣服了,一般都是往下輪著穿,宋峰穿宋平的,宋成穿宋峰的。

大伯母和二伯母面上也都是笑容,早些年嫁過來的時候宋家更窮,那時候條件比現在還差,平時都穿粗布麻衣,就連粗布麻衣也都是補丁,算起來她們也好久沒穿過新衣服了。

全家大概隻有宋聲的衣服能多個幾件,這還是因為宋聲是讀書人,在學堂讀書要經常跟同窗一起出去,若是再經常穿著彆人的舊衣服不大好。

前幾天陸清用自己攢的錢給宋聲做了一件冬衣,這次就沒有給宋聲做。

主要是宋聲覺得這種冬衣雖然被叫做冬衣,但實際上裡面沒有棉花,不過放了一些麻布和動物毛等填充物進去,也起到了保暖的效果,可沒有棉花更保暖,再給他做一件也是浪費。

宋聲打聽過,宋家村這一片根本沒有種植過棉花,甚至連種子都沒有,他問了好幾個人都不知道什麼是棉花。

他打算回頭有機會去府學了打聽一下,看看有沒有人見過哪裡種的有棉花,看能不能弄些種子回來。

宋聲在想著棉花的事情,宋家一家子卻還沒太從縣老爺賞賜宋聲的事情裡緩過來。

那天縣裡官差來的時候,村裡大部分人都瞧見了。一開始大家嚇得不行,以為是宋家犯什麼事兒了。後來聽見官差說宋聲立了功,縣老爺獎給了他一百兩銀子和三匹絹布,酸的牙都要掉了。

尤其是劉翠琴,她向來跟張杏花不對付,兩個人是從一個村嫁過來的,從小就認識,她性子好強,什麼都要跟張杏花比,必須得高她一頭心裡才舒坦。

張杏花死了丈夫成了寡婦,她心裡不僅沒有同情,甚至有些惡劣的想著自己家庭美滿,丈夫兒子都在,比她強多了。

如今聽說宋聲得了縣老爺的嘉獎,心裡酸的當天晚上連飯都沒吃幾口。

小兒子過來說要吃肉,她劈頭蓋臉罵了一頓,說道:“人家的兒子就能讀書上縣學,你怎麼就那麼笨?連個書都不會讀!現在人家還得了縣老爺的青眼,你瞅瞅你,一天天的無所事事,

像什麼樣子!”

不過村裡的人酸歸酸,他們村裡出了一個被縣老爺誇獎的人,說出去也是有臉面的。

尤其是姓宋的人家,宋聲也姓宋,四舍五入他們都是一家人,說的仿佛宋聲真是他們家的人一樣。

這幾天宋家的人出去可有臉面了,尤其是宋老三,腰杆挺得筆直筆直的,前幾日服徭役受的苦好像不存在一般,整個人精神的不行。

彆人隻知道宋聲得了縣老爺嘉獎,卻不知是因為什麼受到了嘉獎,所以跟宋老三打聽的人很多。

一到快吃晚飯的時候宋老三就出去溜達去了,這個時候旁人總會問起宋聲,宋老三笑的臉上的褶子都擠到了一塊兒,露出兩排有些泛黃的牙齒樂嗬嗬道:

“我們家三郎呀,那個腦子就是跟彆人不太一樣。他的想法旁人都想不到,就連縣老爺都來急匆匆的看我們家三郎做出的那個東西呢。”

一旁的人問道:“縣老爺還親自去啦?宋老三,你見過縣老爺長啥樣不?”

他們這些平頭老百姓從來沒見過縣老爺長什麼樣,大家都很好奇。

宋老三裝作高深的樣子道:“我當然見過!不過嘛,那天我站的遠,隻看見了一個背影。縣老爺看著挺年輕的,高高瘦瘦。我們家三郎就在他旁邊站著,兩個人還站得特彆近在那說話呢。”

“你們家宋聲真了不起啊,現在都能跟縣太爺說上話了。”

“是啊是啊,不像我們家的臭小子,從小就隻知道玩泥巴,現在長大了,連大字兒都不識一個。”

大家又開始七嘴八舌的誇起宋聲來,這是宋老三最愛聽的話了,他就愛聽彆人在誇他家宋聲多麼多麼優秀,誇他生了個好兒子。

……

陸鳴這邊回去之後趕緊把這個消息跟家裡人說了之後,薑氏高興的滿臉都是笑意,晚上都多吃了一碗飯。

她一向心疼陸清這個外孫,如今看到他嫁過去後宋家越來越好,跟陸尋誇道:“誰說咱們家清哥兒是個小掃把星了,我看呀,這明明就是個福星。你看他嫁過去之後,這宋家日子過得是不是越來越好了?”

說完她又道:“一真大師算的就是準,改天我再去一趟,讓一真大師給算算你二哥啥時候能成親。”

陸尋也高興,宋聲這個郎婿也算他們陸家半個兒,如今他受到縣太爺的嘉獎,他們陸家也沾光。

被縣太爺嘉獎這可是件大事,一天的時間就傳遍了幾個村。

之前一直說陸尋是個掃把星的人家現在看到他都變得客氣了許多。

人家陸家和宋家可是親家,這宋聲可是得了縣太爺的青眼的,沒準以後有啥事還能仰仗人家幫忙說句話呢。

就連嫁到上西村的宋英都知道了,娘家弟弟一下子得了縣太爺的獎賞,婆婆和丈夫對他的態度都轉變了許多,即使沒有生個兒子出來,她說話也多了幾分底氣。

至於宋冬就更不用說了,一向是個扶弟魔的她,每次拿東西回娘家都要被婆婆嘮嘮叨叨的嘟囔好幾天

,這次婆婆竟然主動給她準備了東西,讓她帶回娘家去親家道個喜。

不過被宋冬拒絕了,弟弟得到縣太爺的嘉獎她固然高興,這是件好事,她知道就行了,還不至於專門跑一趟去道個喜。

若是弟弟考中了秀才,那她才要趕緊回去道喜呢。

宋聲知道這兩天村裡都在議論他縣老爺嘉獎的事,就連夫子都知道了。

今日下學的時候夫子特地跟他說莫要被眼前的一點兒小贏小利迷了眼,切不可驕傲自大之類的。

夫子想起原主十歲時被人誇做神童的事兒,可不就是跟現在境遇十分相似。八年前的原主就是因為名聲遠揚後心境發生了變化,導致之後泯然眾人。他就怕現在的宋聲學業好不容易有些起色,又重蹈曾經的覆轍。

宋聲再三保證自己絕不會因為這點嘉獎就飄飄然,忘了自己讀書的初衷。

夫子這才放心不少,最後語重心長地說:“亂花漸欲迷人眼,你啊,要記住,你的目標是讀書參加科舉成為國家棟梁,切記千萬不要被這個通往成功路上的鮮花迷了眼睛。”

“?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件事情之後,宋聲更加專注的讀書。每天都在學堂跟家兩地往返,如此幾天之後,他突然請了兩天假。

之前建好的土窖能用了,他白天上學都沒空,隻能請了兩天假來研究燒製白炭的事。

白炭的燒製第二個步驟就是裝窖。裝窖可不是把砍好的木柴直接放進去就行了,這個放法也是有講究的。

首先要把之前弄好的木柴按尺寸進行分類,把長六尺的的木柴豎立在窖中間,然後把四尺半長的木柴沿這土窖的四周一根挨一根的緊密立在窖壁上,一定要立得牢固一些。

最後再用差不多長為四尺和三尺半的木柴把土窖的空隙塞實,而且所有木柴都要把小頭朝下,大頭朝上放置,做成裡寬外窄的樣子。

土窖有些大,需要的木柴也多,宋老大他們怕木柴不夠用,專門多劈了好多存在了柴房裡。

然後按照宋聲說的擺放木柴,幾個人一塊幫忙擺了小半天才弄完。

第三步是十分重要的一步,那便是築窖。這個築窖跟陳三叔砌窖可不同,這要把窖的四周用濕土糊一遍,外面做成一個形似棺材的窖身,窖頂做成棺材蓋的形狀,在窖身前面的外側部位留兩個一尺左右的小門,窖身裡側的部位留一個三尺左右高的門,窖頂兩側要留十一個孔,窖尾還得立兩個煙筒。

煙筒是讓陳三叔砌土窖的時候就砌好的,這會直接就能用。

這些準備工作做好之後就要進行最關鍵也是最重要的一步了,那就是點火。

這是燒製白炭的重要一環,如果這個燒火的過程沒有控製好,有可能會燒成灶炭,也有可能連炭都燒不出來。那這麼多木柴就全都燒廢了,一切就得從頭再來。

宋聲讓宋成把先用準備好的乾柴拿了過來,然後放在窖尾大門裡,開始用火石點火。

點火之後中間

得燒一天到兩天的時間,這個中間火不能滅,得有人看著。

宋聲請了兩天假,明天不用去學堂,他道:“今天晚上我在這裡看著火,你們先回去吧。”

看現在日頭很盛,萬裡無雲,明天應該是個好天氣。

而且這個地方背風,晚上隻要一直添柴看著火,應該沒什麼問題。

宋聲話剛說完,陸清立刻說道:“相公,晚上天冷,我陪你一塊。”

宋老大在旁邊道:“晚上你們都回去睡覺,我來看著火。夜裡外面冷,你倆這身子骨,惹上風寒可怎麼得了。”

現在在宋老大這個大伯眼裡,宋聲金貴的很,這可是他們宋家的金疙瘩,哪能乾這種燒火的粗活?

而且夜裡寒涼,還得熬一兩晚上,要是染上了風寒,估計他老娘連帶著家裡的其他人都得把他教訓一遍。

宋聲二伯也在,他道:“你大伯說的對,我們都在這呢,哪能讓你們在這裡燒火,我倆在這輪換著吧,上半夜就你大伯來,後半夜我來,中間燒火有什麼注意事項,三郎你給我們說說。”

宋聲想了想,同意了大伯二伯的建議。不過這兩晚上他也不好睡,過兩個時辰就得來看一遍。

他叮囑道:“那大伯二伯,就辛苦你們了。這個火不能停,還得時刻看著點。等燒到窖頂那個孔開始冒火的時候,要立刻用濕土封實了,一直到窖頂十一個孔封完。到時候孔快封完的時候如果我不在,記得提前叫我。”

宋老大和宋老二沒想到燒個火還有那麼多講究,讀書人就是懂得多。要是讓他們燒火,他們就隻會往裡面填木柴,彆的啥都不知道。

建土窖的這個地方在宋家村後方的背坡上,就在宋家村西邊,從村子西邊的小路直接過去,大概需要兩刻鐘的時間。

白天宋家幾個男丁都在土窖旁邊忙著用茅草和木頭搭建一個簡易的臨時休息屋,張杏花給他們準備了兩床被子,怕他們晚上凍著了。

頭一天晚上很順利,宋聲隻睡了半個覺,心裡放心不下,二半夜的時候他穿著衣服出了門,到了土窖的地方看了看。

後半夜是二伯宋老二在看著火,宋老大已經在旁邊的茅草小屋睡著了。

看到宋聲過來,他小聲道:“三郎,你咋過來了?天這麼冷還出來,這火沒事,我都看著呢。”

宋聲道:“我心裡擔心,睡不著,乾脆過來看看。”

他起來的時候小心的很,沒多大動靜,就怕把陸清驚醒了。

他看了看火,窖頂那十一個孔都還沒冒火,應該要等到白天或者明天夜裡了。

宋家這一係列的動作瞞不過彆人,村裡人消息靈通的緊,有什麼風吹草動都知道。

宋聲帶著一家人忙著燒製白炭的同時,村裡人也在打聽宋家人在做什麼。

天冷了張杏花很少去河邊洗衣服,她出去的次數也少,彆人很少能碰到她。

這天早上張杏花剛好去村東頭宋三嫂家裡買豆腐,出來的時候碰到村裡的周嬸兒,

周嬸兒叫住了她,

打聽道:“杏花嬸子,

我聽說你家宋聲最近在家裡搗鼓著燒炭呢?是真的不?”

宋家跟周家平日裡關係不賴,周嬸子跟她打聽,她也不好瞞太死,但也不能說那麼具體。

她道:“老周家的,我也不瞞你,三郎確實在琢磨著燒炭的事。你也知道,我們家三郎啊,他讀書多,想法總跟彆人不一樣。我跟他爹都勸他不要弄這個什麼勞什子的炭,他非不聽,這縣太爺好不容易獎賞了一百兩銀子,為了折騰這個炭哪,錢都快花沒了,我這個愁的呀!”

張杏花說的半真半假,也沒透露出什麼其他的事情來,不過證實了宋聲的確是在琢磨燒炭的事。

他們家在村裡最西邊,按理說乾什麼事村裡邊的人是不會這麼快知道的。

但畢竟之前建土窖時請了陳三叔過來,村裡沒有不透風的牆,不過一天的時間,全村都知道他們家要燒炭了。

雖然宋聲是縣太爺都誇獎過的人,但燒製炭這個事情,大家壓根不信他能燒製出來。

那要是隨隨便便就能燒出來,那炭不就爛大街了?咋還會這麼貴嘞?

而且人家燒製炭的都是大家族,這秘方可是人家家族吃飯的家夥,都是握在人家自己手裡的,哪能隨隨便便就泄露出去?

有些等著看宋家笑話的慣會說風涼話,尤其是王嬸子,經過上次的事情她已經徹底撕破臉皮了,這會兒正跟人家悄悄議論道:“我站在遠處看了,就那麼大點一個土窖,弄的跟個棺材似的,這能燒出什麼炭來?”

旁邊有人道:“也不一定,縣太爺都誇宋聲有頭腦,說不定真的能燒出炭來呢?”

王嬸子又道:“能燒出來炭那也是灶炭,幾文錢一斤,值當花錢專門建了個土窖弄?我看縣太爺就是看錯人了,他賞的那一百兩銀子,估計都花的差不多了,可真是敗家子兒!”

這不就是在說縣老爺眼神不好?

旁邊人看她說的越來越過分,也覺出來味不對了,慢慢離王嬸子遠了些。

萬一人家宋聲真的搗鼓出了好炭呢?都是鄉裡鄉親的,買起來肯定要便宜不少。那可是縣太爺承認過的,說宋聲腦子聰明,縣太爺的話在他們這些小老百姓的心裡還是很有分量的。

這邊的宋聲壓根沒在意村裡的傳言,他一心撲在燒白炭上,已經一天一夜沒合眼了。

等到第二天晚上的時候,窖頂的孔終於開始冒火了,宋老大和宋老二一直記著宋聲的囑咐,看到冒火的那一刻,立即用濕土封實了,一直到窖頂十一個孔封完。

封完之後宋聲趕緊道:“大伯二伯,在窖尾大門這裡放一部分濕木柴,一定要塞滿中間的空隙,塞完後趕緊把大窖門和小窖門都封牢,千萬彆鬆動了。”

今天晚上是關鍵時期,宋平和宋峰也來幫忙了,這會兒聽見宋聲說的,趕緊幫忙把大小窖門封牢。

下面隻需要靜等著木柴的火燒儘,然後出炭上衣就行了,不過出炭上衣也有具體的注意事項。

一旁的宋平忙的臉上都染上了黑色的炭灰,這會兒看大家都在旁邊等著閉火,他忍不住問道:“三郎,這真的能燒出來炭嗎?”

這句話一問,其他人都看著宋聲,雖然他們支持宋聲的想法,但他們心裡一點兒底都沒有,這會兒都在等著宋聲給一個準話,讓他們有些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