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你們不是想看真相嗎?(1 / 1)

43

一個人在心裡留下美好的印象,不會被輕易抹掉,還會隨時間的推移變得珍貴;馬曉豔在秋生心底印下的清麗脫俗,伴著他的成長,如今的亭亭玉立,陪著他的腳步;美不僅能夠給大地披上彩衣,還能給心靈栽上可以開花的樹。她在兒時飄動的小辮,如今變成烏黑的長發,撩動眼前秀麗的眼簾,隨風飛散吸引讚美的眼光;美吸引彆人的注意,是征服人們挑剔的眼神;美進入人的心靈,是抓住人們躍動的靈魂。她那嬌嫩的小臉,變得白晰動人,在燦爛陽光的照射下,散發著迷人的氣息;一雙靈動的眼睛,閃爍著青春的色彩,洋溢著靈秀的光芒。美有愛更有魔力,愛有美更加感人。她在幼時是天使,讓人難以忘懷的靈秀;長大成女神,讓人細細品嘗的風情。她一身自然的打扮,賞心悅目,讓秋生不敢直視;人最好沉浸在美中,美能幫人完全地感受快樂。

她端著一盆衣服向小河邊走去。他隨著她去河邊。

河邊青青的綠草,倒影在清澈的水裡,與映射在河裡的竹枝一起,成了一副畫的構圖;中間點綴著嬌豔的鮮花,與一起並肩成長的綠葉,豐富了畫的意境與內涵;隨風蕩漾的輕波,借著陽光的魅力,層層水紋向四處伸張。

“曉豔呀,你將來想找什麼樣的婆家?”

“秋生哥,你真討厭。人家還小,怎麼這麼小就想婆家的事呀?”人都需要愛,所以不要在愛面前彷徨。

“你騙人。我現在就想自己的媳婦。在這件事情上男的與女的都一樣。”身體需要熾熱的愛,心靈需要火熱的情。

“嘿,秋生哥真是有點怪頭怪腦的。你自己想媳婦,就說彆人也跟你一樣。”把經驗當作真理是常犯錯誤。

“反正你瞞不了我,你們女孩那點事。”嘴上很清楚的人,心裡往往是漿糊。

“秋生哥將來想找什麼樣的媳婦呢?”

“我呀,還沒有確定。不過找一個跟你一樣的就行了。”愛情之箭要射準方向,不然會偏離軌道。

兩人沉寂了一會,隻聽到水聲與搓衣服的聲音;唯有好心的波紋,在風兒的推動下,映入兩人的眼簾,閃閃波光投入兩顆萌動的心靈;善良的鳥兒,棲落在竹子的枝丫,為秋生的率真縱情歌唱,趕走阻礙兩人之間不和諧的音符;愛美的魚兒,見馬曉豔飄浮在水面的倩影,升上水面一爭明豔,吸引秋生清亮的目光。

“我將要找一個我喜歡的人。”

“我呀,我要找的是彼此相互喜歡的人。”愛情要對方留出一定的空間,收藏**。

“秋生哥呀,你心裡有人啦,誰呀?”人不僅對自己愛的人好奇,也會對愛自己的人好奇。

“那好。我告訴你我喜歡的人,你也告訴我你喜歡的人。”心裡的秘密可以交換,得以信任為前提。

“好,一言為定。”

他停一會兒,說道:“我喜歡的人遠在天邊,近在眼前。”

馬曉豔也停一會兒,說道:“那躍進哥怎麼辦?”

秋生有一種挫折感,不過終於證實自己先前的揣測;長期在情感糾纏中折磨,失敗可以讓人放下,放下有助於走進一個全新的世界。他不在為情感的皈依而煩惱,不在為靈魂的躁動而糾結,輕鬆地奔向自己的前方,實現人生的另一個夢想。

“曉豔,我送一首詩給你。”

“好呀,什麼樣的詩?”

“你聽著,

我是一條小河,

在你身邊歌唱,

用儘各種方法,

唱不出高亢的聲音,

得到你的欣賞,

隻能靜靜地收拾疲憊去流浪……。

我是一條小河,

在你身邊流淌,

使出所有力量,

掀不起壯美的波濤,

吸引你的目光,

隻能輕輕帶著你的倩影去遠方……。”

44

兩人沉寂了一下,心裡都不好受。此次的告彆不知何時才能相聚,此次的暢談不知何時才能重敘;離愁會埋在心田成為記憶,在未來都會有閃亮的日子,明天都會有屬於彼此的精彩與美麗;旁邊的小樹能記住一個春心波動少男的真情告白,真情能化為絲雨滋養焦渴的心靈,緩緩流淌的水流帶走這片刻的愁緒,讓一個沒有品嘗蘋果的少年不去憂傷,讓一個沒想傷害彆人的少女不在惆悵。

她蹲累了站起來伸腰;再次蹲下去的時候,不注意把腳邊擰成條狀的衣服給碰進水裡。馬曉豔竭力伸手去抓,水流太快抓不住,夠著身子想把它撈起來,順勢一下,整個人“撲通”一聲掉進水裡。

他飛速過來,儘力伸手去拉馬曉豔;她整個人被淹一大半,沒有拉著。秋生情急之下,一邊喊:“救人喲,救命喲;”一邊自己瞬間跳入水中。

幸虧是一條小河,河水一些地方深,一些地方淺;秋生費不了多大的勁把曉豔弄到水淺的地方。

兩人相視一笑,一起上到岸邊。

作為一個朋友,能救人會有無限的忠誠;

作為一個夥伴,能救人會有持久的陪伴;

對於一個愛人,能救人容易捕獲對方的芳心;

作為一個人來說,救人是一種責任;

作為一個男人來說,救人是一種義務;

作為一個殘疾人來說,救人是一種福報。

秋生這一下在村子裡出名,眾人都給他讚美;尤其是馬家的人,對秋生萬分感激,專門設宴款待他。

“學藝關鍵之一是要把師父找好,找不好師父會誤人子弟。”人的技藝貴精不在多,貴專不在全。

“是的。像錢師父這樣就很好,”秋生談及師父就有點神傷。“可惜他老人家走得太快。”

“當師父的就喜歡你這樣的徒弟,人死還常惦記著。你放心,憑你這份對師父的孝心,一定有人願意收你為徒。仁義走天下,孝在仁之前。那這樣,馬叔幫你找一個師父。此人技術高,但脾氣不太好;脾氣古怪之人必有獨到之處。他已經有許多徒弟。他的徒弟都在帶徒弟了。你準備要學的那個磚瓦匠,並不適合你。那門手藝累,需要力氣,這都不符合你的身體狀況。我找的人這門手藝,比磚瓦匠輕鬆很多,非常適合你。”

“是什麼呀?”

“漆匠。”

馬曉豔的爹一說,秋生心裡一亮。

第一次感覺到運氣開始光顧自己,雖然沒有帶來實質的好處,在秋生的心裡是一種鼓勵;人受到鼓勵會使行為繼續與重複,行為的繼續與重複易成為習慣;習慣不隻是一種行為,是一種心理的定式,是一種思維的慣性,是一種精神飛揚的軌道,是一種**需要相同的滿足,是一種神經需要重複的刺激。漆匠是秋生最想學的,過去是愁沒有門路,沒有機會,現在兩樣擺在他前進的路邊,伸手就可撿起。秋生同時提醒自己,還沒有成功就開始歡喜,成功會怎麼樣?樂極生悲;如果不成又會怎麼樣?十分傷悲。成與不成皆可能傷悲,自己怎麼啦?

45

程躍進想去學漆匠,家裡的人齊聲同意,馬曉豔的爹答應助一臂之力。沒人引路也要闖蕩,有人指引更要拚搏。在馬叔叔的心裡,躍進與秋生都是比較中意的女婿人選。在他的帶領下,一行人匆匆地趕向江寧縣城,找馬曉豔的姨爹,江寧名師李師傅。在他的建議下,自己先去拜訪,秋生與躍進留在旅店裡等候佳音。即便是親戚,也講禮節;禮節存在於人們的習慣中,習慣存在於你的行為裡。雖然馬叔叔打過包票,兩人一定能拜師成功,秋生的心裡還是七上八下;在好事來臨之前的忐忑,屬於年輕人的特征。在青春的路上有太多的誘惑,質疑屬於人成長中的必然;在成熟的途中有太多的選擇,疑惑是成才中的一種習慣。秋生疑惑,像李師傅這樣的江寧名師,收徒弟不苛刻,他的家怎麼能裝下那麼多的人?即便是熟人,門檻也不會因此降低。

“你們為什麼找我學呢?”李師父問秋生與躍進。

秋生正在努力思考如何回答,躍進搶先答道:

“師父是江寧縣技術最好的。我來就是要學最好的技術。”

“還有呢?”很少有被人誇還不開心的人。

“師父是江寧縣名氣最大的。名師出高徒。”人都喜歡被恭維,它讓人開心。

“還有呢?”帶給彆人觀點快樂不如帶給彆人思考。

“師父有菩薩心腸,有菩薩心腸的人長命百歲。師父長壽,做徒弟的就能長期伺候師父,也能長期受到師父的教誨。”拍馬屁而不會讓人討厭,需要悟性;因為沒有人教你拍馬屁。

“哦。”李師傅像一座木雕一樣坐在椅子,看著跪在地上的躍進與秋生,問秋生,

“你怎麼不回答呢?”

“我還沒有想好。”沉默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獨特之處。

“那我等等你。”

秋生心裡有點亂,不停地對自己說不要慌,剛剛組織好的語言還是亂了。他真有點看不起自己,在關鍵時候掉鏈子。

也許這一慌,把這個黃金機會錯過;

也許這一亂,把自己的人生旅程顛覆;

也許這一急,把自己的人生目標改變;

也許這一擔心,會造成人生最大的遺憾;

也許這一片刻的鎮定,把先前的丟分給找回來;突然間,秋生開始回答李師傅的問題。

“我有兩個理由。一個是我沒有更好的出路。由於身體的問題,我做農活有困難;所以想選擇學好一門手藝,找飯吃。”用心找尋的道理,總會有說服力。

“還有呢?”興趣一般會帶來探求。

“二是在整個江寧縣,有許多技藝精湛的漆匠,可是沒有多少在外地打得響的,隻能在本地找飯吃。理由很簡單,他們思想狹隘,目光短淺,沒有把視角放在全省,更不用說全國;我就要以長遠的視角與全局的觀點來打破這樣的局限性。”用心思考的問題,總能觸及彆人的心裡。

“哦。”李師父停頓一會,問:“你會怎麼學?”

躍進搶著回答:“聽師傅的。師父說什麼都對,師父叫做什麼就做什麼。”

“那你呢?”李師父對著秋生。

“用心學。”能用獨特的思維解決常見的問題,是一種創新。

“用心怎麼學?”創新不一定討人喜歡,尤其在觸碰到人們習慣的時候。

“用心理解,用心領悟,用心總結,用心創新。用心理解是把心投入到自己從事工作的中心,不要流於表面;用心領悟是要由此及彼的心靈啟示;用心總結是獲得有益的經驗,經驗讓人成熟;用心創新是善於突破常人的思維,開創一片嶄新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