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百症皆可致危,獨咽喉之症,為危中之危(1 / 1)

陸軒回到甬城。

對安江的患者來說,不亞於一場晴天霹靂。

特彆是那些還沒看上病的患者,在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後悔的捶胸頓足,後悔沒早點得知這個消息,後悔沒有早點來惠安大藥房看病。

至於那些已經找陸軒診治過的患者,則是有些患得患失。

他們擔心自己的病吃上一周的藥不會好,到那時候,總不能跑到甬城去看吧?

不現實。

雖然臨走前,大家都加了群,群裡能夠谘詢一下,可有些東西,不是患者自己就能說清楚的,說句不好聽的。

舌苔還可以靠著拍照,但拍照也很難派出自然光下人眼所看到的照片,照片與真實情況往往會有一些出入。

自身的一些症狀,則是可以通過口述的方式說出。

不過這種方法,也有很多注意不到的點。

比如臉色什麼的,自己就說不出一個所以然,而有經驗的中醫,可能一眼就能知道到底什麼情況,特彆是從陸軒在惠安大藥房義診時展現出來的情況來看,哪怕患者不說,他用望診的方法也能判斷出不少病症。

這些其實還好,開視頻也可以解決問題。

最麻煩的還是脈診。

中醫望聞問切,脈診是最難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種診斷手法,這個就跟西醫的那些精密儀器差不多,少了脈診這個環節,很難做到精準辨證。

辨證不準確的話,自然而然沒辦法開藥。

沒有哪個醫生會在線上診治的時候給病人開藥,辨證不準備沒關係,最怕的就是開錯藥,把人給吃壞了。

這種情況,患者們都知道。

所以得知陸軒回甬城後,大家都是聞著傷心,見者流淚。

沒辦法,按照現在的情況,除非跑去甬城,不然就隻能等陸軒過年回安江才行。

可過年回來,大家都在走親戚,藥房都得關門,就算是回來了,也很難進行義診,更彆說給他們看病了。

這思來想去的,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另外一個人身上。

張廣禮,這位縣中醫院的院長。

他們可都是知道,陸軒義診的這幾天,這位張院長一直都是以助手的身份存在的,而且每看一名患者,都會將患者的情況一一說的清楚,甚至於其中涉及到的醫理都會講的非常透徹。

大家一想,作為縣中醫院的院長,陸醫生如此耳提面命般的講解,起碼也學到了一些吧,哪怕醫術沒有陸醫生厲害,但給他們看看病總不會有太大的難度吧?

一時間,縣中醫院院長張廣禮在網上的號被瘋搶,這是張廣禮本人都沒預料到的。

原本一周隻出診兩天的張院長,一下子給自己排了四天,而且上下午都在,這才緩解了一部分掛號的壓力。

張廣禮院長的火爆,也導致去縣中醫院看病的患者急劇增多。

很多科室的負責人都紛紛找到了張廣禮,說明了情況,得知是因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時,大家都是震撼不已。

同時,也是欣喜無比。

這可是好事。

誰能想到,中醫竟然在安江這樣一個小縣城崛起了。

不過,仔細想想,那位李老先生所在的縣中醫院,不也是同樣的情況嗎?

一念及此,大家都是忍不住感慨萬分。

當一個人的醫術高到一定程度的時候,真的可以改變太多東西了。

陸軒的離開,對安江人民來說是一件無可奈何的事情。

可對甬城的患者而言,卻是欣喜若狂。

親愛的陸醫生又回來了。

而且,大家都看到了,在裘市街道衛生院後面的那棟大樓,一件在如火如荼的準備著,還有那塊命名著陸軒中醫院的牌匾,讓無數患者明白,他們心中親愛的陸醫生再過一段時間,可能就要高升了,要擔任陸軒中醫院的院長了。

所有人都替陸軒感到高興。

以陸軒的醫術,留在衛生院實在是暴殄天物,大家都有些替陸醫生感到不值。

可現在,那種感覺沒有了。

陸軒中醫院不大,可怎麼說也是擔任院長,這足以彌補很多東西了。

每一個走進陸軒診室的患者,第一句話就是恭喜。

陸軒已經不知道自己是第幾次感謝了,反正從上班的第一天開始,就沒停過,整個人都有些麻木。

……

“陸醫生,您的事情我聽說了,恭喜啊!”

孩子媽媽帶著小孩走了進來,進來便是道喜。

陸軒客氣的回應著,然後看向小孩:“孩子怎麼了?”

“扁桃體腫大兩三度,一直這樣,去醫院吧,醫院讓做手術,我不太想做,扁桃體這東西吧,雖然西醫說是沒有什麼用,還老喜歡發炎,但我想著,人體的東西就沒一個沒有用的,真要沒用,在幾千年的進化裡,早就消失了,還有,那就代表有用不是?”

孩子媽媽說到這裡,看向陸軒道:“陸醫生您說是吧?”

陸軒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頭。

當然有用。

事實上,人體的任何一處器官都有它的作用,一些器官平時看起來沒什麼作用,甚至直接割掉好像也沒什麼大礙,可真正需要它的時候,作用就體現出來了。

不然就像對方說的那樣,真要沒用的東西,早就被進化掉了。

沒進化掉,那就代表還有用。

隻是這作用,平時看起來不是那麼明顯。

甚至於,平時所看到的,就隻是它會給人體招來的各種麻煩。

比如扁桃體就是如此。

西醫對於扁桃體腫大,特彆是三度以上的,基本上都是建議手術切除掉,一些國家甚至在孩子出生的時候就直接給切掉了,省得日後出現扁桃體發炎的情況。

可扁桃體一旦被切除,人的身體就少了一個天然屏障。

之前,身體出現問題了,扁桃體會發炎,會提醒身體出了問題。

可扁桃體沒了,自然也就沒這方面的預警了,也許隻有到了嚴重的時候,身體才能感受的到。

作為人體重要的免疫組織,扁桃體不可能沒用。

那些鼓吹扁桃體沒用的醫生,甚至上來就是手術切除,多多少少對患者有些不負責任。

“咽喉是經脈循行交會之處,與五臟六腑關係非常密切,也是防禦外邪侵襲的重要門戶,這個自然不能輕易切除,最起碼不到萬不得已,也不能切除。”陸軒還是非常認可孩子媽媽這番話的。

“人之一身,百症皆可致危,獨咽喉之症,為危中之危,不煩黍間斃可位俟,雖近良醫之門,旋發旋治,猶恨晚矣。

咽喉既是飲食氣息出入之門戶,又是賊邪入內之關,是生命活動中的一個要衝。

如果咽喉失和則導致諸病叢生,危害很大。

咽喉疾病起病急,變化快,故有“走馬觀喉風”一說,臨床診治中生死易如反掌。

咽喉與臟腑、經絡關係密切。咽喉不僅是經脈循行交會之處,而且亦與五臟六腑關係密切。

咽喉雖居方寸之地,卻位在五臟之上,內連臟腑,為飲食氣息出入之門戶,為後天營養精微傳輸之通道,故與臟腑關係密切。

咽喉發病多伴有臟腑之症候,五臟六腑之病變也多引起咽喉疾患。

它們在生理上相互關聯,病理上相互影響。根據文獻記載和臨床體會,咽喉與肺、脾、胃、肝、腎的關係更為密切。

除足太陽膀胱經間接與咽喉相連外,其餘各經脈、經彆都與咽喉相通。

咽喉是“清陽出上竅”的必經之路,在人體生理病理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咽喉與十二經脈、任衝二脈、陰維脈和陽蹺脈均有直接或者間接的關聯,這些經脈又連接著五臟六腑。咽喉與臟腑經絡的這種病位相關性勢必影響咽喉疾病和臟腑經絡疾病的病理相關性。”

陸軒說完,給孩子把了脈,看了看舌頭,也順帶看了眼肥大的腺體。

的確有兩三度的大小,不過還不算太嚴重,因為不痛,對生活的影響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大。

陸軒想了想說道:“這樣,我給你開副藥,你帶回去讓孩子吃上一周看看情況,下周再來。”

“謝謝陸醫生。”

陸軒微微一笑,將方子寫好交給了季修文登記。

裘市街道衛生院中醫科這邊又新招了兩三個人,都是在中藥房抓藥的,後面陸軒中醫院一旦啟用的話,這些人也算是陸軒中醫院的第一批醫護人員了。

至於其他人員,還在加緊的招聘當中。

畢竟這麼小的中醫院,想要招到人真不是一件簡單地事情。

孩子媽媽拿著藥方去抓藥去了,她一走,季修文便好奇的問道:“這病很難治嗎?”

“不算難治,但很容易複發。”

陸軒道:“現代中醫對於扁桃體炎的研究與臨床資料其實一件比較豐富,臨床上中醫對於急性扁桃體炎的療效可靠,特彆是對有西藥耐藥性的患者,中醫療效比西醫療效更好。

但由於慢性扁桃體炎的局部病理比較頑固,不僅西藥很難奏效,往往中藥亦難根治。

而且扁桃體發炎其實也分很多種。”

“多少種?”

季修文好奇的問道:“再多可能也就三四種吧,總不可能有五六種之多吧?”

“那你還真猜錯了。”

陸軒頓了頓,方才繼續說道:“其一,急性扁桃體炎,其初起多因外感風熱,邪毒侵犯咽喉所致,或風熱壅盛,邪搏咽喉所致;

亦素有脾胃不足,痰濕內生,外感引動痰濁,搏結咽喉;表邪失治,一則可致邪入少陽、陽明,引起少陽陽明合病,邪搏咽喉為患;

更多者則致肺胃熾熱,痰涎壅盛,痰毒搏結咽喉,氣血壅滯,甚則熱勝肉腐化膿。

若外感濕溫之邪,易致邪入脾胃或少陽,濕熱內困,邪壅咽喉。亦有體質不足,呈亞急性病態者,多屬正氣不足,邪毒壅咽。

其二,慢性扁桃體炎急性發作,往往有濕熱內蘊或痰濕內蘊,複因外感風邪、外感溫熱、煙酒過度,引動痰濕或痰熱,上結咽喉而成。

其複發之初的證型則有風寒侵襲,痰熱阻咽,或風寒侵襲,痰濁阻咽;表證失治,亦致裡熱壅盛,邪搏咽喉。亦有女性患者,每於經期出現慢性扁桃體炎急性複發,可表現為肝經火鬱,熏蒸咽喉。

其三,慢性扁桃體炎,症狀有輕有重,輕者多不被患者所重視,常難以堅持服藥,致療效不鞏固。因此臨床報道很少,但其證型卻是不少。

當然,這三種說法都來源於西醫,接下來我要說的則是中醫關於這方面的一些記載。

在中醫理念裡,關於扁桃體發炎,也分很多種,甚至種類比起西醫隻多不少,之所以分類比較多,不是說就一定比西醫更加科學,但一定更加容易對症。

這第一種便是風寒侵襲,邪阻咽喉證,這種情況多見於肺脾不足,素有痰熱內蘊或痰濕內生者。

證見畏寒發熱、頭痛,周身不適,並伴扁桃體明顯腫大,苔白,脈浮滑。

治宜疏風散寒,化痰利咽,可用六味湯,即桔梗、甘草、薄荷、荊芥、僵蠶、防風加減。

酌加半夏、前胡、浙貝母之類化痰散結;扁桃體充血明顯者,當兼痰熱搏結,酌加射乾、馬勃或山豆根之類解毒化痰。

其二,風熱侵襲,邪犯咽喉證。這種情況多為急性扁桃體炎之初起者。

證見發熱,微惡寒,口渴,舌質偏紅,苔薄,脈浮數,咽部充血,其扁桃體腫大在非化膿性者多為Ⅰ-Ⅱ度腫大,在化膿性者多為Ⅱ-Ⅲ度腫大,多有化膿性之病理改變。

治宜疏風清熱,解毒利咽。可用疏風清熱湯,即荊芥、防風、牛蒡子、甘草、金銀花、連翹、桑白皮、赤芍藥、桔梗、天花粉、玄參、浙貝母、黃芩進行加減。

若表邪未清而裡熱已甚,證見便秘、扁桃體已經化膿者,宜酌加瀉火解毒利咽之品,如大黃、馬勃、山豆根之類。”

說到此處,陸軒拿著水杯喝了口水,正準備繼續說,沒想到季修文卻是比較著急,追問道:“還有呢?

伱不是說中醫的分類比西醫多的多嗎?這也才兩種啊?”

“彆急,這不正準備說嗎?”陸軒沒好氣的道。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