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是醫生變了心,還是患者的心變了(1 / 1)

女子有些遲疑。

“這個……”

“陸醫生,您知道怎麼做,自然覺得簡單,像我根本沒有做過這些事情,就算是您說了是這麼做,可真當我去做的時候,就沒那麼簡單了。”

女子說到這裡,看了眼身後,除了她之外,已經沒有其他人排隊了,身後原本的幾個人,一聽到明天去惠安大藥房更加合算,可以省下一兩百塊錢,轉頭就離開了。

看到這裡,女子想了想道:“陸醫生,您看今天也沒什麼人排隊,您要是有空的話,能不能跟我詳細講講,省得回頭我弄錯了藥效達不到。”

她說著,已經將手機拿了出來,顯然是準備錄音了。

說到製作蜜丸,彆說女子了,就連一旁的季修文也是忍不住用手碰了碰陸軒,給了陸軒幾個眼神。

見此,陸軒倒也沒有拒絕。

雖然說這些會浪費不少時間,可後面沒有要看的患者,耽誤一些時間倒也沒什麼。

想到這裡,陸軒點點頭,隨後說道:“行,那我說說。”

女子臉上一喜,連忙打開了手機錄音。

一邊的季修文也沒閒著,拿出手機的同時,也是用紙筆,準備將一些重點記錄下來。

“蜜丸是中藥裡面是最常用的劑型,現在的中成藥,除了粉劑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將其製成蜜丸,也許效果不一定有現煎的中藥效果好,但勝在方便,便於攜帶不說,保質期也不是現煎的中藥能比的。”

聞言,女子點點頭,她也是聽說中藥可以製成蜜丸,才提出了這茬。

“效果差一些沒關係,大不了多吃一段時間,最主要的還是方便。”

“方便是方便,不過你回去吃了後,沒有效果或者效果不是很好的話,就不要吃了,沒什麼效果的藥吃了不僅不好,反倒會對身體造成負擔,這事你得注意一下才行。”陸軒囑咐道。

女子道:“我記住了,沒效果我會立刻把藥停了的,就是不知道到時候怎麼跟您聯係。”

“這個倒是沒什麼,一會我讓他把你拉進患者群,伱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在群裡跟我說。”陸軒說著,指了指坐在自己身側的季修文。

女子臉上一喜,連連點頭。

陸軒繼續道:“其實關於中藥蜜丸,古代醫書其實就有相關的記載,《養生方》有蜜和棗膏為丸的記載:“非廉、方葵、石韋……並以蜜若棗脂丸,大如羊矢。”此為中國醫藥史上目前首次見到蜜丸的記載。

不隻是《養生方》,即便是在中醫裡極有名氣的《傷寒論》中也記載了5例丸劑,3例為蜜丸,理中丸、烏梅丸和麻子仁丸。

至於《金匱要略》中丸劑更多,當然,其中說到的蜜雖然說蜂蜜,可用來煉製蜜丸的蜂蜜也是需要煉過的,如腎氣丸方,“右八味末之,煉蜜和丸梧子大”。”

“為何非要用蜜來製作藥丸?其他的不行嗎?”

女子想了想,問道:“比如麥芽糖一類的,這些熬化之後應該也可以用來製作藥丸的。”

陸軒微微一笑,解釋道:“之所以用蜜製丸,是因為煉蜜具有緩和藥性的作用,多用於慢性病。

同時蜜丸可防止中藥易氧化的成分變性,且煉蜜粘合力強,與藥粉混合後丸劑不易硬化,有較大的可塑性,製成的丸粒光潔、滋潤、崩解緩慢、藥力持久。”

“哦!”女子恍然大悟。

的確,如果用麥芽糖一類的作為粘合劑的話,能不能緩和藥性她不知道,可煉製的藥丸肯很容易硬化,沒有什麼可塑性,也許剛剛把化開的麥芽糖跟藥粉混和,轉眼麥芽糖就硬化了,根本沒辦法製作藥丸。

“至於製作蜜丸……”

陸軒繼續說道:“其實並沒有你想象的那麼複雜,蜜丸的製法主要分為配方打粉、煉蜜、和藥、製丸、包裝等幾個步驟。

當然,包裝對個人來說沒什麼要求,隻要夠乾淨即可。”

女子點頭將其記下。

陸軒又道:“現在就說說配方和打粉,這一步很容易,將按配方抓好的藥物細火烘焙或暴曬乾燥後,用打粉機打成細粉,製丸前裝入消毒盆內備用。

打成細粉過後,接下來就是配蜜了,配蜜即以藥粉的重量按1∶1.2到1.5的比例配好蜂蜜,如1000g藥粉,配備1200~1500g蜂蜜,若藥料中含糖質、膠質或澱粉較多的,則以1∶1-1.2的比例配備即可。

這第三步就是煉蜜,煉蜜即熬煉蜂蜜,煉蜜的目的是去除雜質,破壞酵素,殺滅細菌,蒸發水分,增強粘性。

這一步很重要,不能直接用蜂蜜,必須用煉蜜才行,這樣才能保證蜜丸的質量,不易產生細菌,破壞蜜丸的藥效,保存時間也相對會比較長。

而煉蜜時先用武火熬沸,然後改為文火慢熬,同時在旁邊放一碗涼水,並注意觀察蜂蜜的顏色,當發現蜂蜜泛黃沫時,用一根竹筷在蜂蜜中沾上一滴,然後把竹筷挪到涼水碗上方,讓蜂蜜滴入水中,如果蜂蜜在水中不散開而沉底,即我們常說的“滴水成珠”,蜂蜜就算煉好了。”

可以說,陸軒對煉蜜這個步驟講解的很詳細,生怕自己講的不過透徹,回頭女子不知道該如何製作蜜丸。

而且煉蜜這個步驟也的確比較重要,煉蜜弄不好,直接會影響藥材的藥效。

這一步,無論是季修文還是女子,都聽的很認真。

不隻是這兩人,就連李峰和陸軒的表哥都是差不多豎起耳朵,一臉認真地聽著,生怕錯過哪怕一丁點的內容。

陸軒道:“如果蜂蜜煉不到火候,就做不了藥丸,當然,太過火也不好,所以一定掌握火候。

而煉蜜分為三種,即嫩蜜、中蜜和老蜜。

怎麼解釋?

嫩蜜是將生蜜加熱煮沸直到溫度達到105℃~115℃,過濾去沫即成,其顏色變化不顯著,失水量較少,稍帶粘性,適用於含較多澱粉、粘液質、糖類、脂肪等粘性較大的藥材製丸;

中蜜是將生蜜加熱熬沸較長時間或將嫩蜜繼續加熱至116℃~118℃,泡沫呈淺紅色光澤,手撚有粘性,但不能拉成長的白絲,適用於含部分粘性或部分纖維的藥材製丸;

至於老蜜,則是是將生蜜加熱更長的時間或將嫩蜜、中蜜繼續加熱至119℃~122℃,使水分充分蒸發,氣泡呈紅棕色,有光澤,手撚甚粘,且可拉出白絲,適用於含多量纖維性或礦物等粘性較差的藥材製丸。

溫度的話可以不用考慮的那麼細,有個大概就行。

我們日常製作蜜丸的時候,大多數時候使用的都是中蜜,1000g蜂蜜大約能出煉蜜800g左右,1000g中藥粉,大約需用煉好的蜂蜜1200g左右。”

“蜜煉製好了,接下來就是調藥與和藥了,這一步相對煉蜜來說比較簡單,沒有那麼多需要注意的。”

陸軒微笑著道:“將熬煉好的蜂蜜用勺子倒入消毒盆盛裝的藥粉內,同時用粗竹筷在藥粉內攪拌,就像平時做餃子前加水和面一樣,邊倒蜂蜜邊調藥粉,當基本上看不到乾藥粉時停止加蜜,注意不能加得太多,蜜多了藥丸不易成形。

一開始加少一點,少了可以繼續加煉蜜,而多了可就拿不出來了,那個時候就隻能增加藥粉來補救。

調好後,這個時候咱們就可以跟平時和面一樣將藥和蜜在消毒盆內和成團狀。”

說到這裡,陸軒也是笑了一聲:“面和好了,接下來就就是搓條與和丸,這一步其實就更簡單了,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為避免藥團粘手或粘器具,搓條與和丸時可用少量芝麻油或花生油等點於掌心進行,這樣不僅不易沾粘,還能使丸藥圓滑光亮。”

“陸醫生,我看現在的藥丸有小的也有大的,就是那種特彆大的,我回頭製作蜜丸的話,要怎麼選擇才好?”女子問道。

陸軒回頭:“這個你可以自行選擇,製作成小蜜丸的話,一次需要服用的就比較多,大藥丸的話,一次一顆就行,相比較而言,大藥丸比較方便,沒那麼麻煩,小藥丸如果沒有工具的話,製作起來沒那麼方便,大藥丸隻要做好消毒工作,直接用手搓都行。”

女子聽到這話,頓時莞爾一笑:“好像是這麼一個道理。”

“不過,自己製作的蜜丸一般不會放什麼防腐劑一類的,怎麼才能知道蜜丸有沒有壞?”

陸軒笑著解釋道:“丸藥的保存應密閉防潮,一般情況下,置於室內陰涼乾燥處即可。但往往因為存放方式不當或存放時間過長等原因,導致丸藥腐敗變質。已經變質的丸藥不能再服用,因其已完全失去藥效,不但不能治病,還可能引起新的疾病。

識彆丸藥是否變質,可以看外觀色澤,正常的蜜丸表面應光滑圓潤,呈棕黃色或黑棕色,以朱砂為衣或金箔為衣者分彆呈朱紅色或金黃色;

而且正常新鮮的丸藥有一股特殊的中藥香味,如是蜜丸的話,還應當還有蜂蜜的香味。若藥丸有怪味、酸腐味而沒有正常的中藥味,則表示已經變質。

還有,在以上兩個方法都沒辦法作出判斷的時候,可以直接用嘴嘗,通過味覺予以判斷。正常的藥丸藥味濃鬱,變質的藥丸有酸腐味,無發粘感,晨起空腹服藥時,感覺更是如此,應立刻停止服用。”

女子點頭應道:“好像的確不是那麼難的事情。”

“本來就不難,隻是對於沒有製作過蜜丸的人來說,一聽到自己要製作蜜丸,就覺得那是專業人士才能乾的事情,不隻是你這麼想,絕大多數人都會這麼想。”

陸軒道:“可真的自己製作過一次後,其實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困難,相反,製作蜜丸很簡單,你就當作是家裡和面做饅頭包子就行,製作蜜丸,比起做包子饅頭,最多也就是多了一個煉蜜的過程。

除了煉蜜外,其他的其實相差不大,回頭你試試就知道了。”

“我記下了,謝謝陸醫生。”女子連忙說道。

陸軒道:“沒什麼好謝的,這也是作為醫生的職責。”

女子卻是不太認可的搖搖頭:“陸醫生這話就說錯了,換作是其他醫生,我要是問他如何製作藥丸,恐怕早就給我臉色看,甚至直接趕人了,哪裡能像您這般,不僅願意說,而且還說的那麼仔細。

我對中醫也有一些了解,至今為止,恐怕也就隻有陸醫生您跟古代那些救死扶傷的中醫一樣,是將患者放在心上的。

一言一行都是為了患者好,而不像是其他的醫生,眼裡隻有錢,關鍵看重錢就算了,本身還沒什麼本事,這才是最讓人痛恨的。”

女子身上似乎有不少故事,說起這話的時候,眼神也有些冷意浮現。

陸軒看出來了,不過卻沒有追問。

這些故事,跟患者的病症沒有太大的聯係,他也不好多問。

不過,說到這個,陸軒想了想還是道:“我也沒你說的那麼好,不過,好醫生還是有的,而且有很多,可能隻是你碰到的比較少。”

“也許吧。”女子沒有要反駁的意思。

跟剛開始的中年男子一樣,哪怕陸軒說了不用支付醫療費用,可女子還是付了,不說診療費用,光是陸軒跟她說的如何製作蜜丸,這個醫療費她就支付的心甘情願。

目送女子離開,陸軒則是陷入沉思,過了一會才轉頭看向季修文:“修文,你說現在的醫患關係那麼差,是醫生變了,還是患者變了?為何現在的醫患關係跟以前完全沒得比,不隻是西醫,就連中醫也有同樣的情況發生。”

季修文搖搖頭:“這個你都不知道,我就更不知道了。”

“也許是人心變了。”就在兩人都不說話的時候,坐在藥櫃那邊的李峰卻是少見的說了一句,頓時引起了三人的注意。

幾人將目光投射過去,落在李峰身上。

見三人都看向自己,李峰突然間覺得自己話有些多了,可面對三人不肯移開的目光,他隻好歎了口氣道:“以前,大家想的最多的是下一頓吃什麼,畢竟那個時候連吃飽都是個問題,甚至連生存都是個問題,哪裡會想那麼多。

這種事情,不隻是普通人,就連醫者也同樣如此。

如今生活條件好了,很少有人還需要去考慮下一頓吃什麼,不管吃的好不好,但起碼不用為生存煩惱,沒有了這些煩惱,人的心思也就多了。

醫生想賺更多的錢改變生活,患者同樣如此,現實生活中的誘惑多了,人心想不變都難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