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回家(1 / 1)

“這……”

許久,王友慶才從震撼中回過神來,忍不住問道:“院長,我沒聽錯吧,你是說將中醫科獨立出去組建中醫院,而小陸擔任院長?”

“你沒聽錯。”

胡美蕎道:“前段時間我提交上去的中醫院項目已經通過審核了,半個月內床位設備都會安排好,現在唯一有點麻煩的就是人員。

普通的護士,負責抓藥的藥劑師都沒問題,這些人員都比較好解決,各大醫院調,再從實習生中選擇小部分就能解決了,就是坐診醫師這個不好弄。”

說到這個,胡美蕎也是有些頭痛。

中醫院項目是通過審核了,可後面麻煩也是一大堆。

特彆是坐診中醫師,這個最難解決。

總不能隨便調幾個中醫師過來吧?

那完全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砸新組建中醫院的招牌。

就算醫術不如陸軒,但起碼也不能差太多了,一些常見的病症總得能辨證開方,不然人要來了也沒用。

王友慶似乎也意識到了這點,點頭道:“這個的確是一個難題,不過……院長,組建小型中醫院這麼大的事情,之前我們怎麼也沒聽到什麼風聲,還有這到底什麼時候的事情?您不是說找上面要點錢要點人嗎?怎麼突然間變成組建中醫院了?我現在腦子都聽的有些漿糊了。”

彆說王友慶腦子漿糊了,其他人也都是一臉懵逼。

這個消息對他們來說,實在是太過震撼了。

甚至於,就連即將擔任代院長的陸軒本人,此刻也是神情呆滯。

衛生院中醫科日後的發展和規劃,他平時也沒少琢磨,最好的還是能夠搬進後面那棟大樓,再提供一些床位,針對疑難雜症甚至一些急症,他才好收治,不會出現因為怕擔責任就不敢收治的情況。

可即便是這樣,陸軒也知道實現的可能性不大。

地方和資金都好解決,反正衛生院這邊都有現成的。

最難辦的還是人員問題,衛生院這邊不可能都招編外的,沒有編製的話,也不會有人願意留下來。

而要解決這個問題,難度就不是一般的大。

胡美蕎之前就找上面提過,不過卻是被臭罵了一頓,

之後,陸軒也就沒再抱太大的希望了。

能成大吉大利,成不了對他看病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影響。

這段時間,陸軒其實都已經放棄中醫科能夠發展壯大的問題了,能夠在他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救治更多地患者,他也就很滿足了。

可現在,胡美蕎卻是告訴他。

中醫科不僅要發展壯大,而且還要獨立出去,成立一家小型的中醫院,地方、資金、人員床位全部配備到位,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坐診中醫師。

這如何不讓陸軒驚訝。

甚至有些狂喜。

陸軒正要詢問,這個時候,就聽到王友慶追問道:“院長,這到底怎麼回事?之前不是說人員都搞不定嗎?怎麼突然間連中醫院都能成立了?難不成你找了什麼人不成?”

其他人雖然沒說什麼,可此刻也是滿臉的疑惑。

中醫科獨立出去組建中醫院,這難度比之前胡美蕎提到的可是要大的多的多,甚至可以說根本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一件事。

然而,今天胡美蕎卻是說之前提交上去的項目已經通過審核了,這如何不讓王友慶詫異。

胡美蕎臉上露出神秘一笑:“這事跟我可沒什麼關係,真要能找人,上次的申請就不會被我那位老領導給打回來了,中醫科能夠獨立出去組建中醫院,這事出力最大的還是小陸。”

“小陸?”

王友慶愣住了。

其他人也是一臉異色。

“我?”

陸軒指著自己,比其他人還要茫然失措:“我沒做什麼啊?”

他這話,讓王友慶這些人更加疑惑了。

一個說陸軒功勞最大,一個又說自己什麼都沒做,這到底怎麼回事?

見陸軒一臉茫然,胡美蕎知道這家夥恐怕也沒想那麼多,於是解釋道:“你忘了你上次救了誰?”

聽到這話,陸軒微微一愣,但很快就恍然大悟。

救了人,然後還能讓中醫科獨立出去組建中醫院的,除了季歡還能有誰?

“是這樣啊!”陸軒苦笑一聲。

“之前我也沒提這事啊!”

胡美蕎微微一笑:“你可是那位的救命恩人,人家想要知道你的事情,根本不用張嘴自然就有人會把所有資料查清楚,知道了你的情況,你又救了那位,那位這要是沒點表示,也太小看他手裡的權力了。

正是因為有那位開口,這件事才暢通無阻。

原本我隻是想著能夠要點人手的,沒想到那位直接給一步到位了。

所以再過一段時間,咱們可就平起平坐了。”

說完,胡美蕎還不忘打趣了一句。

兩人旁若無人的交談著,讓得其他人都是好奇無比,程高雯忍不住問道:“小陸上次到底救了誰啊?”

“你們還不知道嗎?”胡美蕎詫異地看著程高雯。

程高雯聳了聳肩膀:“這事都沒人跟我們說過,我們哪裡知道?再說了,現在小陸被邀請去當飛刀的次數越來越多,我們總不能打破砂鍋問到底,什麼都好奇地問一下吧。

而且院長您也知道的,小陸本來話就不多,這種事情換作是其他人,怕是恨不得鬨的人儘皆知,可小陸生怕彆人知道,我們不問的話,那肯定不會說的。

您不講,他不說,我們從哪裡知道這事?”

胡美蕎一想好像也是,於是說道:“上次小陸救的其實就是分管咱們醫療係統的那位。”

“市衛生局的那位?”程高雯猜測道。

“我猜應該是季大副吧。”程高雯話音還未落下,一邊,王友慶的嗓音便是悠悠響起。

“還得是老王,一針見血。”胡美蕎笑著道。

而隨著胡美蕎話音落下,程高雯幾人便是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氣。

“季大副?”

程高雯咽了咽口水:“難怪中醫科可以獨立出去組建中醫院,那位開了口,這個項目基本上就是全程綠燈了,唯一比較麻煩的,就是坐診中醫師的人選,一般的中醫院咱們要的沒用,有本事的大概率也不來,人家真不願意來的話,即便是那位也不能強求。

這事吧,還得你情我願才行。”

“所以啊,我也正頭痛這事呢。”胡美蕎扶著額頭。

“寧缺毋濫!”

王友慶接話道:“組件中醫院是好事,不過做大做強了,如果僅僅隻靠小陸一個人的話,怕是很難將中醫院發展壯大起來。

而且,一旦有患者住院的話,總不能每天都是小陸一個人值夜班,一兩天還沒什麼,時間長了,鐵打的身體也受不了,到時候自己身體都得拖垮了。”

“這個我也知道,不過組建中醫院這個項目來之不易,就這麼放棄肯定不行。”

“放棄是不可能。”

胡美蕎轉頭看向陸軒:“小陸,關於坐診醫師的話,你有沒有什麼好的想法?”

所有人都將目光移到了陸軒身上。

陸軒沉吟一聲,這才抬頭說道:“返聘一些已經退休的中醫師呢?”

“比如?”胡美蕎眼睛微閃。

“老黃老張這些人。”陸軒說道。

“老黃老張?”

胡美蕎眉頭一皺:“誰啊?”

“黃北山,張景才、葉海申這幾位,如果能這麼操作的話,我倒是可以嘗試著讓這幾位抽出一個上午來這邊坐診,至於夜間值班的話,我直接住中醫院就行。”

“國家級名中醫黃北山黃老?”

“張氏內科繼承人張景才張老?”

“葉老?”

“聯南中醫會館坐診的那幾位?”

胡美蕎都懵了,她本以為陸軒說的人跟陸軒自己年紀相差不大,就算比陸軒大一點,可也大的有限,可她萬萬沒想到的是,陸軒竟然打算將甬城中醫領域的幾位大佬都給請來。

關鍵是,陸軒竟然如此稱呼這幾位。

這面子,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

想到這裡,胡美蕎深吸一口氣,滿臉喜色道:“那可太好了,返聘問題不大,這事上面肯定同意,而且這幾位都來坐診的話,沒準還真能請到幾位醫術不錯的中醫師過來,組建中醫院最大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以就行。”陸軒也是鬆了口氣。

隻要可以返聘,拉幾個人來坐診他還是能做到的。

而胡美蕎則是在心裡歎了口氣。

從他托關係讓陸軒去聯南中醫會館坐診以後,這個年輕人,就已經走上了一條康莊大道,他的人際關係,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其他人還在為了能夠多積累一些臨床經驗的時候,陸軒已經能夠跟黃北山這些人稱兄道弟了。

這巨大的差距,彆說季修文這些人了,就連胡美蕎也都是心情複雜。

……

時間一轉即逝。

九月底,中醫院項目已經如火如荼的在開展著,不斷地有設備進場,床位也在迅速地增加。

不得不說,有時候政府部門的辦事效率還是極高的,特彆是在這種上下一效的情況下,幾乎沒有任何拖泥帶水,中醫院的籌建幾乎是一天一個樣,這一點,哪怕是坐在診室裡的陸軒也是看在眼裡,隱隱有些激動。

這份激動,倒不是因為即將擔任中醫院的院長,而是一旦中醫院成立的話,他就可以大展拳腳了,以往遇到一些急診患者,可能還需要考慮一下能不能收治,讓患者將藥帶回家服用會不會存在一些風險,而這些風險,可能會導致患者留下嚴重地後遺症,甚至去世都說不定。

而且,還有一點,那就是患者一旦真的出現什麼問題,患者家屬還不講理的話,他這個主治醫生可就倒黴了。

可中醫院一旦成立了,那就完全不同了。

情況危及的患者,完全可以讓對方辦理住院,由專業的人員進行處置,而他也住在這邊,一旦有什麼緊急情況,可以及時施救,不會因為患者出現什麼情況而沒辦法及時得到救治。

當然,擔任院長肯定也是有好處的。

畢竟,整個中醫院日後如何發展,他說了算,這也讓他對將中醫發揚光大有了莫大的信心。

當然,組建了中醫院,他這個代院長肯定也得承擔起其他的管理職能,比現在光治病救人可就要分擔出更多地經曆。

累是肯定的。

不過想到可以借助中醫院這個平台實現自己的抱負,陸軒也就沒想那麼多了。

組建中醫院這事,陸軒作為日後的代院長自然是欣喜無比,激動非常。

而作為陸軒助手的季修文,心底裡也是替陸軒高興。

之前陸軒打算留下衛生院中醫科,他其實覺得有些浪費了陸軒這大好的天賦和醫術了,哪怕去了聯南中醫會館坐診,能夠讓陸軒的名聲更大,可衛生院畢竟是衛生院,哪有大醫院那麼名氣大?

遠的不說,真要介紹的時候,說陸軒是衛生院的坐診醫生,不認識不熟知陸軒的人,恐怕都會不屑一顧。

畢竟,在衛生院混的醫生能有多厲害?

而有這種想法的,恐怕也不隻是一兩個,甚至於絕大多數人都抱著同樣的想法。

可若是陸軒擔任中醫院院長的話,那身份地位可就大不相同了。

甭管組建的中醫院級彆高不高,不高那也是中醫院。

哪怕陸軒隻是代院長,那也是院長。

身份放在那裡,就不是中醫科負責人能比的。

傳出去,誰聽了不得懵?

畢竟,陸軒現在太年輕了。

二十多歲的中醫院院長,誰聽了不迷糊?

不管怎麼樣,組建中醫科總比當中醫科的負責人要好的多,而且,季修文可是知道陸軒的抱負的,這這條路,絕對比當什麼中醫科負責人要快得多。

從西醫手上搶東西,可不隻是醫術高就行的,還得在醫療界有足夠高的地位才行,不然中醫存在這麼多年,也不乏一些杏林聖手,這些人難道就不想讓中醫發揚光大嗎?

不想從西醫手上搶回第一賽道嗎?

不想壓西醫一頭嗎?

想。

肯定都想。

哪怕黃北山這些人,怕是也都會抱著這樣的想法。

可沒辦法,黃北山這些人雖然醫術高超,但又沒有達到陸軒這個高度,在醫療界的確有些地位,可也僅僅隻是在甬城罷了,走不出去,一樣不會有太大的影響。

而陸軒不同,這家夥現在太年輕了。

二十多歲的院長,鬼知道日後會成長到什麼樣的第一地步?

反正季修文已經想象不到了。

隨著中醫院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著,時間很快來到了十月。

國慶七天長假。

陸軒拜彆了衛生院的眾人,跟聯南中醫會館那邊也請了假,踏上了歸途。

不過,這次回去陸軒卻不是一個人,同行的還有季修文。

用這家夥的話來說,那就是作為陸軒的助手兼學生,怎麼也得去看看陸軒的父母才行,陸軒無奈,拗不過這家夥,隻能同意了下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