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卒中前兆(1 / 1)

“之前在一院檢查過,那邊診斷為原發性高血壓,腦動脈硬化。”

“一直服用降壓藥和清腦瀉火的中成藥。”

季永豐平靜地講述著自己的病情,他咬字很慢,每說一個字都有些困難。

陸軒認真地聽著,並未著急插話。

但卻是將季永豐提及的病症牢牢記在心裡,並作出判斷,原發性高血壓,腦動脈硬化,存在語言障礙。

不過,光靠這些還沒辦法確定對方到底什麼情況。

季永豐頓了頓,似乎在回憶以往的情況,過了好一會才繼續說道:“夏天倒是還行,特彆是入冬那會,腦袋眩暈眼中,手指麻木,沒有腳踏實地的感覺,而且期間還摔倒過幾次,後面也就不敢亂動了,到了最近才起身動動。”

“對了,這兩天我嘴巴和舌頭長了不少皰疹,舌頭火辣辣的,下身膝蓋卻又感覺冰冷的厲害。”

“上周我兒子帶我去一院檢查過,沒查出原因,讓我住院,我不喜歡醫院的氛圍,直接回來了。”

聽完,陸軒也是一頭霧水。

按照季永豐描述的情況,似乎隻有原發性高血壓和腦動脈硬化,伴隨著輕微的語言障礙,可季永豐後續提到的一些症狀,又與之前的病症無法聯係上。

不過,陸軒敏銳的察覺到這個病應該不簡單。

“季老先生,我把個脈。”

季永豐將手伸到陸軒跟前:“陸醫生,能看出到底是什麼病嗎?”

“暫時還不確定。”

“不過季老先生不用擔心。”

陸軒安撫了季永豐幾句,隨後認真地感受著對方的脈搏跳動。

“這跳動……”

手指剛微微用力下按,陸軒就被嚇了一跳,跟他之前接觸過的脈弦微弱不同,季永豐的脈搏跳動勁力很足,而且博大無邊。

這種脈象,陸軒從未見過,隻是在上學的時候聽上課的老師講述過。

脈弦勁而數,則主熱邪亢盛,肝風內動之象。

這證明,患者本身存在熱邪,這一點毋庸置疑,至於有沒有肝風內動,陸軒卻是無法做出判斷。

“舌頭。”

季永豐將舌頭伸了出來。

陸軒看了一眼,舌紅無苔,再一次印證了季永豐體內存在熱邪。

按照中醫理念,舌苔是胃氣蒸出來的,如果舌頭是紅色的,沒有塗層,則主要是身體發熱、陰虛、火過旺或陰虛。

由於陰虛有肝腎陰虛、胃陰虛、肺陰虛等,臨床上應結合脈象進行辨證。

季永豐的脈象,同樣也屬熱邪。

而且,這種舌征和脈象,一般都會伴有恐慌、失眠、多夢等症狀。

如果伴有上腹部不適和胃酸反流,是胃陰虛的典型表現。

想到這裡,陸軒將手抽回:“季老先生平時有沒有出現過恐慌、失眠多夢這些情況?”

季永豐回憶一番,“恐慌有沒有不確定,不過心悸是有的,最……最明顯的就是肢體麻木,這兩天可能好一點,但還是脫離不了拐杖,沒……沒這東西,一天不知道要摔多少次。”

陸軒點點頭,卻依舊沒法通過這些做出準確地判斷。

熱邪肯定存在,但具體的病症,他接觸的太少,臨床經驗更是從上周才開始積累,再加上季永豐的情況又比較複雜,他此刻也是一籌莫展。

“看來,我還有得學啊!”

陸軒無奈歎息一聲,注意力高度集中。

自己也許無法判斷,但不妨礙這群大佬,從古至今,見過的病症比他吃過的大米都要多。

【這……應該是卒中前兆吧?】

【不懂,什麼是卒中前兆?大佬,解釋一下吧。】

【卒中有稱之為腦卒中,用很多人都聽過的話來,那就是中風,所謂的卒中前兆,其實就是中風前兆,季永豐所講述的這些情況,都是中風之前的一些症狀,之所以到現在還沒有發作,應該跟他吃的一些中成藥有關係。】

【這麼嚴重嗎?】

【不知道陸醫生能不能判斷出來,以陸醫生的本事,應該不難吧?】

這幾天陸軒的表現,它們都看在眼裡,打心底裡也認同了這位年輕的中醫師。

不過,脾氣火爆的乾薑卻是不這麼想。

【那可難說,這段時間他的表現的確還行,可大家難不成忘了他在區中醫院的情況?我好奇的是,陸醫生為什麼到了衛生院才有這樣亮眼的表現,在區中醫院的時候,明明就隻是中人之姿。】

乾薑的一番話,引起了不少大佬的沉思。

但甘草還是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興許是說的是對的,但你可能沒考慮到一個情況,在區中醫院的時候,陸醫生因為隻是執業中醫師,是沒資格坐診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做的抓藥的活,要麼就是當助手,根本沒機會出手。】

【不過,這位陸醫生的行為有時候的確有些奇怪。】

【但哪裡奇怪我一時間也想不明白。】

甘草的分析,也獲得了不少大佬的認同。

【陸醫生的行為的確有些怪異,不過他雖然年輕了些,本事還是有的,不然也不能治愈這幾天遇到的幾例怪症,特彆是那雀啄之脈,彆說他一個年輕地中醫師了,就是那些有名氣的老中醫來了,恐怕也有望洋興歎的命。】

【也許你們說的對,但我還是堅持自己的看法,你們不是覺得他陸軒有本事嗎?正好,眼前就有一例病症,卒中前兆,他能不能看出來?】

【能的話,我姑且算他有點本事。】

乾薑還是那個火爆的脾氣,堅持己見。

這時候,哪怕是陸軒,也不得不承認脾氣火爆的乾淨眼光是真的毒辣,薑還是老的辣,這話當真一點都沒錯。

眼前的情況,不正好印證了這一點嗎?

陸軒心裡笑笑,倒也沒因為乾薑這番話而氣餒。

自己什麼情況,陸軒心裡有數。

他就是一個剛畢業的中醫師,刨除掉來到衛生院接觸的患者外,臨床經驗幾乎為零,在這種情況下,能指望他有一番作為根本不可能。

不過,這也是每一個科班出身的中醫師所必須經曆的。

而現在,陸軒就在經曆這個過程。

虛心學習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