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脈見雀啄(1 / 1)

“院長!”

兩人趕到跟胡美蕎打了聲招呼。

聽到喚聲的胡美蕎轉過身,看到陸軒和王友慶都趕來了,稍稍鬆了口氣。

而這個時候,患者的家屬也注意到了陸軒,紛紛迎了上來。

“您就是陸醫生吧?”

患者的妻子上前拉住陸軒的手臂,哀求道:“陸醫生,求求你救救我老公吧。”

說著,作勢就要跪下。

“有事好商量。”

陸軒被嚇了一跳,連忙將對方扶了起來。

胡美蕎也是被女子的行為嚇了一跳,忙上前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吳女士,我很理解你現在的心情,我相信,換作是其他人也會做同樣的事情,不過您也知道,你丈夫現在的情況,已經屬於急救性質了,我們衛生院真的無能為力。

對,小陸醫生上次的確救治了一位誤吞螺絲的十個月大嬰兒,但畢竟是中醫,對急救根本不擅長啊!”

胡美蕎儘量不把話說的太難聽,患者家屬現在本身就處於崩潰當中,一旦她說的太過,很容易就激怒吳女士等人。

這個度很難把握。

一個人面對一群人,胡美蕎也是雙拳難敵四手。

勸說吳女士的同時,胡美蕎也是給了陸軒一個眼神。

解鈴還須係鈴人。

這事想要完美解決,還得陸軒站出來才行。

她說的再多,恐怕都沒陸軒一句話有用。

興許陸軒搖個頭,都比她說一大堆要有用的多。

此時此刻,胡美蕎是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陸軒身上了。

而一旁,生怕陸軒沒明白院長示意的王友慶,故意用手臂碰了一下陸軒,壓低聲音道:“小陸,恐怕現在還得你出馬才行,不然這群人不會走的。”

陸軒自然知道現在的情況,不過他的注意力倒是沒有放在吳女士等人身上,而是對耳邊的心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這個衛生院的院長說話有點過分了,什麼急救是西醫的專屬,咱們中醫的急救水平可是有點都不比西醫差,甚至領先了不知道幾百年了。】

【就是!】

【我要是陸醫生,這個時候肯定要站出來反駁她的。】

【不過這個人的情況的確不容樂觀,心臟衰竭,這可是要命的病。】

【附子大佬呢,它中醫急救方面的專家,怎麼這麼長時間都沒動靜?】

陸軒能夠在腦海中想到一個畫面,所有人的目光都彙聚在一個人身上的那種。

大家一臉期盼。

陸軒也同樣如此。

好在,大家口中的附子並未沉默太久:

【西醫方面的東西我不太懂,不過觀患者端坐呼吸,頻咳暴喘,喉間痰鳴漉漉,嘔吐涎沫,面色灰暗,神情萎靡,唇顯暗紫,全身水腫清晰可見,想救怕也不是什麼容易的事情,不然西醫也不會搶救了數日最後選擇放棄了。】

【這個我們知道,不過附子大佬,難道就沒有什麼辦法了?中醫畢竟是傳承了數千年的瑰寶,西醫救不了的人,不代表中醫做不到,我們見識淺薄,你是急救方面的專家,能跟我們說說這種情況該怎麼治療嗎?】

也不知道是誰問的,陸軒覺得對方問到了自己的心坎上了。

這個世界的人,對中醫偏見很多,一直覺得中醫不擅長急救,可從另外一個世界來的陸軒卻是知道中醫的博大精深。

急救,的確也是中醫的拿手本事。

陸軒豎起耳朵,等待附子的回應。

【現在還不好說,等陸醫生脈診再說吧,不過這種急診,陸醫生不一定敢接。】

脈診?

陸軒眼睛轉了轉,從能聽到中藥心聲開始,他這還是第一次知道這些中藥所知曉的脈診結果,需要自己進行了脈診才行。

“所以,我能聽到中藥心聲,其實是有聯係的?”

陸軒心中想著,隨後徑直來到患者面前,伸手搭在了患者的手腕處。

“小陸……”

陸軒的動作,讓胡美蕎心中一驚,上周孩子誤吞螺絲的事情還曆曆在目,雖然最後結果是完美的,陸軒也用他的能力證明了自己。

但眼前的患者可不是誤吞了螺絲。

妮妮的情況,市婦兒那邊隻是不敢動手術,可這名患者,那是被市一院下了死亡通知單的人,胡美蕎哪敢讓陸軒出手診治。

這不是信不信任的問題,也無關陸軒的能力。

從上次妮妮誤吞螺絲,到院裡程高雯這些醫生對陸軒的極度推崇,胡美蕎知道,這個被區中醫院內科主任劉榮趕出來的實習生,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實習生能治的好嬰兒誤吞螺絲?

能讓衛生院程高雯那群醫生提到陸軒時眼睛都是亮的?

反正胡美蕎是不信的。

哪怕知道小陸可能從小就浸潤中醫,在中醫領域的造詣不低,可胡美蕎還是用眼神不斷地示意。

王友慶看著陸軒,眯著眼睛的同時,也是搖頭提醒。

陸軒豈能不知道兩人的意思,可現在的情況,他不出手,患者家屬不會走的,不管治不治,該做的他得先做了,實在救不了,他也隻能放棄,建議患者去其他地方試試,於是硬著頭皮迎上胡美蕎嚴肅的目光:

“院長,不管怎麼樣,我先看看,您看如何?”

胡美蕎以為陸軒明白自己的意思了,再看看圍著自己一圈的患者家屬,沒有多想就同意下來:“行,那小陸你試試。”

“不過……”

胡美蕎看向患者的妻子吳女士:“吳女士,我能理解伱的難處,您來找小陸醫生,對我們衛生院和小陸醫生來說,都是莫大的榮幸,但有一點我也必須跟你說清楚,衛生院本身就沒有治療您丈夫這個病的能力,如果小陸醫生沒把握的話,我們還是希望您可以去其他醫院看看。”

吳女士雖然來自農村,但並不是一個不講理的人,沒有多想便是點頭應下:“胡院長您放心好了,我丈夫的情況我知道,市一院都通知我們準備後事了,隻是我實在不想就這麼放棄,哪怕多活上一兩年也是好的。

小陸醫生真要沒把握,我也不會為難您和小陸醫生。”

聽完,胡美蕎鬆了口氣。

對方還算理性,不像有些家屬,家裡人有點事就跟天要塌了似的,在這裡鬨個沒完,就好像治不好完全就是醫生和醫院的責任。

當然,現實中不乏沒有職業道德的醫生,但這畢竟隻是少數。

就像眼前的情況,顯然已經完全超出了衛生院的能力範圍,收治的話,隻會害人害己。

“謝謝理解。”

話落,直接看向陸軒:“小陸,那你看看吧!”

不用胡美蕎提醒,陸軒早就進入到了脈診狀態。

他在將自己認為的脈診結果與中藥附子說的進行對比,這無疑是一個極好的學習機會,陸軒豈會放過?

【這是……脈見雀啄?】

【雀啄之脈?】

兩聲疑問,陸軒甚至都能感受到耳邊傳來倒吸涼氣的聲音。

“這就是十怪脈之一的脈見雀啄?”

陸軒心中一驚,作為中醫學碩士,診脈的時候他也許無法準確判斷出脈見雀啄,可對這種脈象了解的卻是不少,這也是每一個中醫所必須了解,甚至要做到倒背如流的脈象。

來而數急,曰雀啄,是心絕死脈也。

主脾經穀氣已絕,胃氣無所榮養,其脈來指下。連連指數急,殊無息數,但有進而無退,頓絕自去,良久準前又來,宛如雞踐食之貌。

但數日之壽也。

雀啄之脈,亦可稱之為中醫的七死之脈。

什麼意思?

雀啄脈,十怪脈之一,常是解索脈(房顫脈)的先兆。

脈在筋肉間,連連急數,三五不調,止而複作,如雀啄食之狀,主脾氣已絕。

換成西醫的解釋,跟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相合。

元代著名醫學界危亦林就曾言:“脾之穀氣已絕於內,醒者十一日死,困者六七日死”。

當然,以雀啄之脈判斷一個人的生死期限或許有些太過,不過有一點卻是能肯定的,那就是這種脈象無論發生於什麼樣的情況,都可以說明心臟有嚴重的器質性病變。

雀啄之脈,再加上一院的判斷,足以說明患者現在的情況到底有多嚴重。

陸軒眉頭緊皺,十怪脈他隻是在學校裡聽講課的老師聽過,這還是第一次遇到,好奇的同時臉色也是有些凝重。

不說患者其他病征,光是一個雀啄之脈都能讓他頭皮發麻。

“舌頭伸出來看看。”

陸軒示意患者將舌頭伸出來。

患者這時候意識還在,使出吃奶的勁將舌頭伸出。

陸軒看了一眼,就知道這名患者不是自己能救的,就算是一些極有名氣的老中醫遇到,恐怕也隻能暗自搖頭歎息,不敢開方。

舌紫暗,滿布紫黑色淤斑,在聯想到雀啄之脈,幾乎已經是必死的征兆了。

這還能治嗎?

彆說保數年,陸軒都懷疑,能保上十天半個月都是一件幾乎不可能的事情。

脈象和舌征都知道了,陸軒抬頭看向了吳女士:“能跟我說說患者發病之前和發病之後這幾天的情況嗎?”

吳女士哪敢遲疑,事無巨細,一一道出。

陸軒靜靜地聽著,一直到吳女士說完,他臉上才露出複雜的情緒。

很難想象,這麼嚴重的病症,竟然會源於一次感冒。

“這次,恐怕難了。”

“不知道它們有沒有什麼辦法。”

陸軒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附子身上。

【雀啄之脈,這是必死之相啊!】

【怎麼樣,能治嗎?】

大家都在等著附子的回答。

陸軒也是。

過了一會,陸軒耳邊才想起了一聲歎息:

【難!】

【但不是沒有希望,患者正氣尚存,又正值壯年,還有一線生機。】

【從脈象推斷,應是初病失表,致外邪深入五臟,正虛無力驅邪外出,伏於血分,漸致陰竭陽亡。】

【而且剛剛患者妻子也提到了一點,此次患病皆有感冒而起突發心衰,這感冒便是生死關鍵,凡病皆由表入裡,表既是邪之入路,亦是邪之出路。】

聽到這裡,陸軒眉頭一下子皺的更深了,他雖然對中醫學有過係統性的學習,可對附子提到的這些,卻是知之甚少,或者說無法理解其中的病理。

不過,此刻並不是思考的時候,他隻能將這些話牢記心中,等有空了再去深入研究。

而這時,耳邊附子的心聲再次響起:

【今病半月,仍憎寒無汗,乃表氣閉塞,外邪欲出無路,這也是患者氣化冰結,全身水腫之主因。】

【少陰與少陽同病,可使麻黃附子細辛湯,溫裡寒,開表氣,門開邪自去,這時候就有了轉機。】

【轉機一旦出現,後面的事相對就容易了不少,不過依舊危險。】

【如果轉機沒出現呢?或者說短時間內沒出現呢?】

【必死!】

簡單地兩個字,卻是讓陸軒心中一寒,作為醫生,最怕也最不想聽到的就是死字。

“陸醫生,怎麼樣?”

“還……還有希望嗎?”

眼見陸軒已經陷入思考長達十餘分鐘,吳女士實在有些忍不住了。

“小陸,行不行你倒是說句話啊!”胡美蕎在一旁催促著,原本他想說不行你就直接告訴患者家屬好了,也省得浪費大家的時間,不過看到患者那張哪怕沒有任何血色,依舊年輕地臉龐,到了嘴邊的話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陸軒此刻才回過神來,看著十幾道目光都彙聚在自己身上,心情愈發的複雜。

行嗎?

有希望的。

不過,也僅僅隻是有希望而已。

患者的情況實在太過嚴重,就算轉機出現了,後續的治療依舊有很大的壓力,就連這方面的頂級專家附子都不敢打包票,他哪裡有勇氣說行。

不過,讓陸軒放棄他又覺得太可惜了。

替患者可惜,畢竟實在太年輕了,不到三十的年紀,白發人送黑發人,兩個家庭恐怕都會因為患者的逝去而支離破碎。

陸軒不忍看到這一幕。

救死扶傷是醫生的天職,這是成為一名醫生時的誓言,陸軒至今牢記心中,不敢忘記。

同樣的,這樣一例病症,對他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哪怕治病開方的不是他,而是一群中藥,可陸軒很清楚,能夠參與到這樣的救治過程中,對任何一名中醫來說,都是彌足珍貴的機會。

如果能夠參與到全過程中,甚至救治好眼前的患者,對他的眼界、醫術以及對中醫的深入理解,都會有一個難以想象的提升。

一邊,是天職。

一邊,是提升自我。

除了存在一些風險之外,陸軒想不到自己還有什麼拒絕,或者說放棄的理由。

心中頓時有了決定。

所以……

陸軒抬起頭,看向眾人,聲音中帶著一往無前的堅決:“我想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