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功德碑跟村莊養成 快樂的童年(1 / 1)

等那些半大不大的小孩兒嗷嗷叫著抱著碗筷回來的時候, 昀哥兒就讓那些婦人開始分粥跟餅子了。

這些都是淡口,因此昀哥兒還準備了一些醃醬菜分給他們。這些醃醬菜大多口感不是很好,有些苦澀, 也是今天縣丞他們從隴縣而來時帶來的。

不過這對堎底下鄉的鄉民來說,這些醃醬菜可一點不差。鹽價不便宜, 平時家裡用的鹽那都是小心又小心地拿,鹽罐子更是放得高高的。

現在就著這一小塊醃醬菜喝一口粥,還能咬一口大白蒸餅, 簡直就是神仙一樣的日子。

這樣的光景要是能長長久久好了。

昀哥兒自己也端了一碗白粥, 看那些鄉民一個個席地而坐呼哧呼哧地吃著,他都冒出了不少胃口。

“阿爹、薑叔、狗子你們都一起吃嘛, 這粥也不壓肚子。”昀哥兒笑道。

李複這人平常很注重禮儀的, 還是第一次站著端著碗吃飯。

邊吃昀哥兒邊說道:“咱們這次多了不少流民, 堎底下鄉這兒也是地多人少的, 到時候會從流民裡面編入大概五百人左右進入堎底下鄉。

這些人來了,明年開春熟田種好了之後, 咱們全村得組織一起幫他們開荒。開荒出來的土地也是一樣的,全部屬於縣裡公有, 然後分給這些外鄉人。”

隨後, 昀哥兒把上次開荒生田的稅收製度又說了一遍。

然後昀哥兒再次強調,這些流民並入堎底下鄉後,就會上堎底下鄉的簿冊,一定要將他們視為同鄉人, 不允許排外。

其他事情昀哥兒倒是很放心,唯獨這件事估計後面還得繼續強調,還得想個口號來讓堎底下鄉本地人真正接納他們。

從大學生昀哥兒的記憶來看,這個時代的人對外鄉人真的很排斥, 彆說一代人,幾代人想要真正融入都有些懸。

就像是大學生昀哥兒那兒的清代太平天國運動,當時在廣西爆發就是因為土客矛盾到達了極其尖銳的地步。其中太平天國的領軍人物石達開等人都在當地生活了有三代人的時間門了,可當地人依舊視他們為外鄉人,並且仇視他們。

有了曆史的前車之鑒,那這裡就更需要好好引導了。

隨後昀哥兒又告訴他們,冬季雖然開不了荒,不過秉著自願原則問問大家願不願意加入衛瓘老頭的工程隊。

這不是服徭役,是拿錢乾活。

這麼些流民要分村居住,那就要建造房屋還得上山砍樹,整個冬天都有得忙了。這次呂頭他們回去,但是縣丞他們又把衛瓘幾個人帶了回來,可不就是這個意思。

上次跟衛瓘簡單說過話,昀哥兒覺得這老頭還蠻有想法的,組織能力也不錯。反正新農村建設也需要工程隊,以後讓他們做‘國企’好了。

衛瓘來的時候就知道有好處,沒想到有這麼大的好處。

幾萬人的房屋啊,到時候還得挖溝渠開荒什麼的,他們根本不用擔心沒活兒乾,隻會擔心身體不要累垮。

當然衛瓘也知道,隻要有錢賺誰不想做這個工程隊呢。但在隴縣這兒,還不是昀哥兒這個小貴公子或者是縣長一句話的事兒,所以還是得馬屁拍好。

昀哥兒雖然說要快點講完,可實際上一個上午都耗在了村口。

於是又順帶還請大家吃了個午飯。

大致方向總算是讓堎底下鄉的人知道了,而到了下午就直接忙碌了起來。昀哥兒不想拖,做事就要趁熱打鐵。

因此下午的時候,衛瓘帶來了三四個人對一股腦圍上來想要加入工程隊的人進行面試。

這些鄉民有淳樸的一面,也有劣根性的一面。

他們想要賺錢,覺得這事兒有好處,再不濟沒錢也能混一頓午食,於是老的少的都要湊這個熱鬨。

那可不行。

他們工程隊乾的都是重活,要六十幾歲的老人跟十一二歲的小孩做什麼,全部回絕,倒是青壯笑嗬嗬地留下了不少。另外還招收了一些婦女,主要都是身強體壯也能乾重活或者做飯技術好的。

“女的也行呢?也給錢?”

“給。”衛瓘笑道:“昀哥兒說了,女的連田地都給,這活兒怎麼就不能乾了。”

彆看衛瓘六十幾了,按理說這個歲數的人多少很注重臉面了。可他不是,從隴縣城門外見過昀哥兒之後,這麼大年紀就一直表現得很卑躬屈膝,還有點自得其樂的味道。

書生朱能就沒法做到衛瓘這樣。

昀哥兒真的太小了,這麼點孩子讓他捧著,他一個讀書人,雖然沒讀出什麼名堂可還是拉不下臉來。

衛瓘就笑他,說他是個國姓又怎麼樣,讀書人又怎麼樣,肚子餓得咕咕叫還不是得靠李家的一碗米糠粥活命?

尊嚴當不了飯吃。

這個道理他全家都死在逃荒,就剩下一個小孫子的時候衛瓘就明白了。

捧一個兩歲小孩的臭腳怎麼了,再說昀哥兒也沒有盛氣淩人的姿態,衛瓘也是真心願意聽這個小孩兒做事的。

對方年齡雖然小,可是做事做人都有自己的道理了。這樣的孩子到了哪個家裡,那都是不尋常的,也都是會被捧在手心裡好好養的。

朱能被衛瓘懟得無話可說,隻能埋頭乾活。

而在衛瓘他們大力擴招工程隊的時候,下午薑光也帶著錢財去把那些剩下的田地都買了下來。

一整天折騰下來,昀哥兒又去山穀那兒看了一眼。

之前就讓薑光去問了,有多少人要走。如果不走,隴縣的李複李大人就會安排他們在隴縣落戶,以後再走恐怕就不便了。

這些流民確實有一部分要走,特彆是知道還提供返鄉費用跟糧食之後,這樣一兩天的時間門中陸陸續續走了大概小一萬人。隨後樂單待人又簡單統計了一下人數,這些流民大概還有三萬左右。

當天,昀哥兒也以家庭為單位分出了五百人左右,帶他們去堎底下鄉那兒,讓他們暫時在堎底下鄉中借住。

這幾天白天天氣是不錯,可到了晚上畢竟冷。

這群人一個個在山穀凍著,雖然有火堆一整夜的燒也還是不行,所以得儘快讓他們安定下來。

於是李複留在了堎底下鄉這兒,他得帶著三老跟縣軼去分田。目前的打算是以人頭為單位,一人分地八十畝。

但田有好壞,因此一定要分均勻。

最後的方法還是抽簽。

於是先將八十畝八十畝的地劃分好,然後讓各家派出人來抽,或者自己抽自己的也行。而有些地段太差的田,則剔除在外不在抽簽之中。

簽裡面上中下田基本均勻,一般人家應該也會抽得均勻,到時候全憑運氣誰也不反悔。

不過話是這麼說,事到臨頭想鬨事的肯定還有。而真到了抽田的時候,那些外鄉人也有份的話也難免嘀嘀咕咕,這些都需要李複留下了處理。

至於昀哥兒,則帶著薑光這些人開始給剩下的流民分村。隴縣之外是一大片的荒地,完完全全可以用來建幾個村,還可以讓隴縣更加繁華。

劃分人口又花了兩天,大村以五千人口為一村,小村則以二到三千為一村。最後一共建造三大村,六小村,分散在隴縣之中。

這回一共在外浪跡了十來天,昀哥兒才一頭紮進了李府。

回來的那天是晚上,昀哥兒這幾天都累壞了。雖然他自從祠堂暈倒再醒來後,精力就好得不行。

可這麼折騰還是有點傷不起。

也是看他這幾天原本胖乎乎的臉蛋都瘦了一小圈,晚上做夢的時候都念叨著彆亂彆亂,地都有,李複覺得昀哥兒真得回家去休息一段時間門了。

其實現在也走上正軌了,昀哥兒說的什麼藏富於民,那些流民分出去到指定的地方建村後,那每個人可都領到了兩個月的口糧。

當然給他們的口糧都是按照一日兩餐,兩餐稀粥算的,其中還混雜了一些大豆、米糠之類副食。

這次從馬義這兒拿到的糧食雖然多,可這糧食的用處太多,前期建設都離不開它們,省著一點做可持續發展。

不過就算這樣,馬義這兒的糧食也是一下大概分出去了五分之一,剩下一些有一部分被李複叫人挪到縣衙的糧倉中。

縣衙的糧倉是稅收上來之後,臨時用來囤放糧食的地方。現在李複借用下,反正也沒事。一部分則是就地搭建了茅草屋,把糧食都挪到了屋子裡面。

至於那些金銀財寶,除開這段時間門花費掉的,其他也都隨昀哥兒一箱箱搬到了李複的屋子那兒暫時存放。

昨天李複就派人回了李府,告訴辛娘她們說今天讓昀哥兒回來,所以一大早辛娘就在門口等著了。

從昀哥兒出生到現在都是辛娘自己在帶,驟然十幾天不見人,辛娘是想得吃不下也睡不著。

也幸虧是郭大娘她們天天出去,現在整個隴縣人交談中出現人名最多的人就是昀哥兒跟李複。

都說昀哥兒小小年紀就能識破一夥盜匪騙子,解救了一大批的流民。李大人更是仁善,不僅送流民回鄉,回不去的還一力主張給這些流民安家落戶。

這些時間門,隴縣城裡的紅布都漲價了。

因為昀哥兒叫人扯了紅布,上面寫了很多類似奉獻真愛,重建家園;天災無情,人間門有愛;一方有難,八方援助等等標語橫幅拉滿了整個隴縣。

還讓人大力宣傳說目前李大人要建造三大村,六小村,大家都可以對喜歡的村子大力捐款,幫助他們重建家園。

所有捐款的人,以後捐哪個村子就在村子門口立個功德碑,隻要村子不滅,這功德碑就一直立在那兒。同時對應村子捐款最多的人,還允許他對新建好的村子取名,隻要不是故意起侮辱性質的統統可以!

這種新奇的事兒誰聽過啊,最重要的是這樣一來,實在太爽了吧。

這個時代的人可是相當注重名聲的,這麼好刷名望的機會,大家都卷...不...大家都捐起來啊。

甚至有的人還有了‘養成’的概念,這幾天隴縣中還有兩個大戶吵架,非說自己捐錢的村一定建造得更好。

李複都傻眼了,沒想到昀哥兒隨便想了點主意,這捐款就如潮水一般湧來。之前還以為要把馬義的那些金銀珠寶都搭進去呢,結果竟然發現用得不多。

辛娘就是聽著這些話,心裡才勉為其難安心一些。而今天,昀哥兒終於是回來了。

昀哥兒到家的時候,辛娘眼睛一下就紅了。

昀哥兒原本胖乎乎的,瘦了一小圈看著還是有點明顯的,加上他眼皮子下面也有點青腫,一看就沒休息好。

“昀哥兒。”辛娘輕輕叫了他一聲,把自己的兒子抱回了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