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一下。(1 / 1)

覺得還是得解釋一下關於選女主的考量。

第一點,婁曉娥性格好,單純善良,也簡單。她這樣出身的女孩子,對物質並不十分看重,婁家也不需要。

馬上就是那三年了,普通人家都艱難。如果是秦京茹,或者其她尋常女孩子,李源往李家送糧,她們絕不會高興。要送肯定連她們娘家也一起送,可送不起啊,也容易送出問題。

她們甚至還會追問平時吃的東西是哪來的。

婁曉娥就不會,說她單純也好,說她傻也好,但在物質方面很容易就擺平,因為她不在乎,婁家也不在乎。

第二點,長遠考量,特彆是對孩子的長遠考量。

風雖然隻刮十年,可實際的影響至少有十五年,留在這邊,孩子連學都沒得上。大院的孩子都在四處撒歡,更何況尋常百姓家的孩子。

我認為,還是要讓自己的孩子接受正常的教育。

而且就算改開之後,普通人想正常經商,也隻能是小打小鬨,開個小館子,雇工不能超過八個,要到八七年才算廢除這一條,但又因為兩年後的事,一場大倒春寒,讓普通人行商之路幾乎斷絕。

但如果是港資,那就完全是兩回事了。

並且,港資還能助力李家。

說的直白點,港資投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對官員的晉升都能起到極大的推動作用。能拉來投資,能提高GDP,就能上去。

還有就是行動自由一事上,在八六年身份證製度推行之前,老百姓去哪都需要審批後開介紹信,沒介紹信寸步難行。

那個時候李源都快五十了,雞兒都美不了幾年了……

這種種考慮,讓我覺得,選婁曉娥比較合適。

至於風險肯定是有些風險的,但問題不大。起風前送走,報給街道、派出所、工廠,名義上脫離關係。

以李源和李懷德的關係,在單位上不會有什麼事的。

那會兒披人也不是隨便來一夥人就披,主要是單位和街道上的人披。

李源又不涉及全力上面的鬥爭,中醫也可以轉成西醫,再憑他三代貧農的出身,做了那麼多好事,沒什麼問題的。

我是真沒想到女主問題會引起不少書友的爭議,其實看我上面寫那麼多,都是輔線,書的主線就一個,就是日常生活,小樂嗬。

女人的戲份有,但就是點綴。

還有書友說婁曉娥太醜……

她在四合院裡的扮相醜,我在章節彩蛋裡發了兩張照片,怎麼也說不上一個醜吧?

至於會不會攻略其她女人,不好說,沒想好呢,但中醫推拿針灸肯定會有。

寫這本書還是想寫的歡快些,作者寫的快樂,讀者看的也快樂。

真沒法接受,那我隻能給這樣的書友道聲歉,對不起,讓您失望了。

最後,再厚著臉皮求一嗓子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