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8 章 心理疏導(1 / 1)

知道幸村實力的德川,自然選擇將幸村放在對手的第一位——放在前面他還有勝利的可能,放在後面則完全贏不了了。

他和毛利打過,因此認為就算先和幸村打,再和毛利打也還有勝算。

但事情並不儘如人意。

幸村變得更強了,幸村的進步速度比他要快——這個事實對他造成了衝擊。於是在一番激戰過後,德川輸給了幸村。

之後又陸續輸給了跡部,真田和毛利。

這一組的出場順序仁王沒有指定,說讓他們五個人自己商量。除去德川強烈希望幸村第一個出場以外,剩下三個人的出場順序確實是國中這邊自己定的:跡部不想在靠後的位置出場,認為就算贏了也勝之不武,毛利則讓真田先上場,認為自己最後一個上場剛好可以收尾。

“我沒有跡部君的驕傲呢。”他玩笑一樣道,“和你們都打過,那再來我面前,我是不可能輸的。”

確實如此。

和跡部打的時候,跡部還給了德川一點恢複體力的休息時間,於是這場比賽變成了持久戰,甚至打到搶七。跡部能贏確實是因為和幸村激戰消耗了德川太多體力。而到了真田,德川的體能,力量和速度數值都驟然降低,等到他和毛利對決……

“哇,德川說什麼我們的名額要好好挑選,結果他自己輸得最慘嘛。”在雙打裡發揮出色,憑借兄弟間的默契和心靈感應無往不利的陸奧兄弟看著慘兮兮的德川,吐槽道。

其他組彆也是自行指定出場順序,並且出於高中生的驕傲,大家也都選擇讓國中生按照實力排序:不認得國中生的可以詢問場邊助教。

但其他組排在後面的幾個人,比如梶本,比如乾,比如若人……五維總數在12以下的成員有不少,這樣的成員,對高中生來說,就算是體力不支也不會輸。

古堅的五維總值也有18,算是達到了去年狄堂和三枝在全國大賽時達到的水平,其餘幾個高一熟人的五維數值也都在17和18之間,對戰五維數值在12以下的選手是綽綽有餘的。

旁觀的高中生未必看不出來德川對手的棘手——開玩笑,不管是跡部,還是真田,還是毛利,從前也都打敗過他們,甚至這次來的高中生裡有一個高二的選手,是國三時被當時還在四天寶寺的一年級毛利給打敗的。

但德川之前的態度太傲慢了,他們自己打不過德川,卻很願意看到德川被國中生打敗。你的實力也沒有強到能碾壓所有人的程度,就不要在實力不足的前提下指手畫腳了。一些人確實是這麼想的。

德川自己還打算反抗平等院呢,那不滿他的人也會想辦法反抗他。

仁王當然將高中生的眉眼官司看得一清二楚。他打算之後德川如果還要問他問題,就用這個例子作為解答:你確實可以反抗平等院,在U17訓練營踐行自己的理念,但你需要找到更多朋友,更多幫手,而不是獨自一個人戰鬥……你想要成為的是U17的領袖,那你知道U17其他成員

是怎麼想的嗎?

隻有能夠壓製一切的強者才能從始至終貫徹自己的理念。

如果實力沒有達到這個層次,那就想辦法團結其他人。

仁王做好了解答疑問的準備,但打完比賽,也輸完了全部比賽的德川似乎失去了提問的興致。他變得失魂落魄起來……該不會沒有被平等院打擊到意誌崩潰,反而因為這次的“車輪戰”而失去意誌吧?

仁王稍微有些擔心,關注了一下德川。

好在一會兒後德川恢複過來。

因為他的對手們,在球場上表現出來的對網球純粹的喜歡,和對勝負永恒的追求都太明顯了。包括上一次見到時還有些懶散的毛利,這次也認真了許多。

是啊,比起那些玄之又玄的東西,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實力,在球場上去爭奪話語權……所以自己的疑問已經有答案了。

不管自己想做什麼,都要變強才行。

德川匆匆離開了,離開前和幸村聊了聊。

“真是惡趣味呢,教練。”幸村後來找到仁王,“完全可以換一種安排比賽人員的方式吧。”

“強大的人當然要面對更強大的對手。”仁王說,“我可不想長篇大論和德川談心。”

德川認可幸村以後和幸村一直有私下聯係,而幸村日常裡也確實是溫柔的,熱愛藝術的少年。隻是在網球上,隻在網球上,他確實奉行的是勝利至上的,看起來殘酷無情的理念。他永遠隻看著最高處,讓自己燃燒的對網球的熱情變成自己向上的薪柴。

所以,是的,德川不知道,幸村其實也認可平等院的理念。

隻是在聊天中意識到德川看法的幸村沒有很明確說出自己的想法,因為幸村和平等院也打過比賽,他自認自己現在還打不過平等院,並且實力差距還有不小。那麼,在這個前提下,他沒有必要提出自己的意見,而是變強,再變強。

而這也是立海大的理念。

是幸村的,也是在仁王成為立海大教練後,潛移默化之下逐漸被大家所認可的理念。

仔細思考,這也算是一種循環吧。仁王最初會有這樣的理念,也是在自己世界的幸村的“教導”下,又在各種各樣殘酷的異世界的熏陶下形成的。他最明白如果實力不足會遇到怎樣殘酷的現實。而現在,他將自己被打磨形成的,雖然嚴格,雖然殘酷,但也不乏溫情和自由的理念帶回了立海大。

中間測評結束後,和高中生打過比賽的其他人也都對自己的實力有了大致的評估。

U17高中訓練營每年隻會給100人發訓練營的邀請函,而這100人來自於全國各個地區。數額並不算平均,但關東地區每年入選U17的也就隻有10—20人,入選率比國中的關東青選還要低。

這100個人在進入U17後會在一周內進行一次淘汰賽,由不同規則的1V1和規則篩選,選出大致50—60人留在訓練營,其他人則被送到敗者組所在的後山。

敗者組每年能夠回到訓練營

的人數不會超過12人,大概就是U17一個球場的人數。U17訓練營一共16個球場,每個球場也就十來個人,等到敗者組歸來還會進行一次名額重訂。

這樣篩選下來,哪怕是16球場,理論上U17的最底層,實力也不會特彆差。

?本作者拿鐵不加冰提醒您最全的《無所不能的仁王君》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以去年國中全國大賽的情況來看,能進入全國四強的正選實力底線大致是五維總數14,但能進入U17訓練營球場的實力底線是五維總數16,敗者組內有的實力強一些有的實力弱一些,但最強的那些肯定會被重新送回U17訓練營,這也導致了訓練營的實力底線基本是穩定的。

這次敗者組來的成員,實力也都在底線附近,那麼和他們對比,訓練營的國中生們很大一部分實力確實不足了。

車輪戰限製了高中生們的發揮,反而讓國中生們有了更好的鍛煉機會,不會因為對手太強而輸得無聲無息。

德川……算是意外。

如果仁王不給他安排那四個人做對手,他和其他人打都能輕鬆打贏四場比賽。

但如果不安排他做對手,這四個最強的人和其他高中生打也不會輸,甚至還沒什麼鍛煉機會,說不定還會讓他們對高中生的實力有錯誤的判斷。

這也算是給德川的特殊心理治療吧,仁王想。

中間測評的比賽錄像和報告作為訓練的理論課程提交給了球員們,之後又經過了一天的鞏固訓練,就是又一輪的換位賽了。

這次換位賽依然是隊伍內部自行決定出場名單。而在這次的比賽裡,橘和日吉交換了位置回到了C組,千石和忍足組成雙打打贏了鬆山和崎本進入B組,小仁王和柳生打贏了真峪和丸井重回A組。

最後一次換位賽會由教練指定名單,但肯定會參考前兩次學生們的名單。

有些球員在教練眼中還沒發揮出自己的實力,但如果他本人沒有展現出想要向上的欲望,教練也不會太直白將機會擺在他面前——那對很迫切想要向上的球員也是一種不公平。

說到底,以大部分在場國中生的水平,還沒到能談天賦的程度。真正天賦好的球員早就在A組紮根了,需要爭搶位置的本身實力和天賦也不算頂尖,那麼也就沒有過於偏心的必要。

其實A組大部分的名額是穩定的,就算是換位賽,考慮到擅長的位置,能更改的也很少。

比如,柳生如果單獨拆出來打單打,那麼B組能打敗他的人是有的,隻是他和小仁王是認真在組隊雙打,也展現出了強大的雙打能力和天賦。伴田教練一邊抱怨著他們“被MASA你教壞了”一邊又不斷給他們教導雙打技巧。

雖然他們還不會同調,但鬆山和崎本也無法穩定進入同調,訓練營裡其他雙打組合同樣不會同調,再對比個人實力,就顯得他們出類拔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