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測試打法(1 / 1)

試探和示弱是兩件事。

小仁王打算試探向日的側向位移速度,和在網前的擊球技巧。他當然不可能示敵以弱,那樣向日能打出怎樣的球呢?他要做的就是先用網前技巧激起向日的好勝心,繼而利用自己的能力去不斷逼迫,試圖摸清向日的極限所在。

柳生負責將球發在更適合向日回球的位置。

而如果忍足和向日換位,到前場來,那麼小仁王會馬上改變打法。

他目前最“特彆”的招數其實不是固定的某個抽擊球,或者某個側旋球,而是進入呼吸法狀態後傾儘全力回球的方式,因此他的招數並不局限於固定的位置。而他的各種基本擊球方式已經在一年的練習中被錘煉得十分紮實了。

其他人估計很難想象他是怎麼訓練基本功的。有時候他都覺得自己是不是抗壓能力太強了才讓自家叔叔不斷加壓不斷加壓,但一想到自家叔叔或許就是在期待著他的反抗,並且在那時候說一句“隻到這個程度而已嗎”,他就覺得自己還能再堅持。

紮實的基本功也讓他控製節奏的強項得到了更好的發揮。

比如現在他可以用前場型選手的打法去給向日施壓,去打短球,去用截擊不斷逼近向日的極限。

柳生通過大力發球,讓開球的節奏穩住,讓向日沒辦法直接將節奏迅速提升,而小仁王通過自己的回球來確定網前攻防戰的節奏點,一旦他認為節奏太快就猛地通過技巧去打斷,讓向日難以發揮出他高速位移的優勢——實在是向日的力量太弱了,隻要柳生或者仁王在球上加壓,或者利用旋轉改變球路,向日就無法應對。

一局的時間,足夠讓柳生和仁王摸清楚向日在力量,和網前技巧上的極限所在。

忍足也發現了這一點。

“真是難辦啊。”他推了推眼鏡,在輪到自己發球時試圖扭轉局面。

忍足的控場方式,和立海大這邊的控場方式不同。

立海大這邊,是兩個人一起在進行節奏的校準。由柳生先定調一個他擅長的節奏,而小仁王通過自己的能力在範圍內進行節奏變動,這樣兩個人能夠在範圍內進行配合和調整。

但冰帝這邊,向日和忍足的節奏舒適區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節奏飆升到向日能夠肆意攻擊的程度,那“失速”後,向日會在短時間的高強度攻擊之後消耗大量體力,後繼無力。

忍足必須把控住“度”,讓向日能發揮卻又不至於消耗過頭。但這個節奏當然不是他的舒適節奏——他更擅長慢節奏的控場流,擅長底線攻防,但那樣打向日就太難受了。

需要稍微提升節奏,讓向日得到進攻機會。

忍足認為現在這樣的節奏在消耗向日的氣勢,想要攻擊卻沒有效果,又消耗了體力又沒有打出原本能打出的球。

不能再吝惜體能了。

於是忍足開球時加上了大量的旋轉,並且控製了球上的力量,讓發球高速卻並不“沉重”。

球同樣是偏向前場,於是小仁王馬上明白了忍足的打算。

要讓向日發揮嗎?既然如此,也看看向日的那個招牌招數,到底能打出怎樣的效果吧。

這也是試探的一部分。

小仁王這麼想著,沒有再像第一局那樣去在球上加額外的旋轉和壓力,反而像是喂球一樣向斜上方回球,是打扣殺非常不順手但是截擊或者抽擊又有些刁鑽的角度。

“看我的厲害!()”在見到這一球時,向日屈膝一躍而起,整個人躍升到了空中,做了個側空翻的同時,球拍在身側畫了個圈,慣性和往下落時的重力勢能,讓這一球加上了額外的力量,回球是輕巧的,擊球的聲音聽上去卻像是大力抽擊。

月返⒊()_[(()”。

向日正想在落地後說出招數名字並且表示“我厲害吧”,然而落地後網球化作黃光從他矮下身的肩膀上方飛過,是往前場跑的柳生打出了高速正手抽擊,回了這個球。

在這個過程中,柳生和小仁王很自然地前後場換位,變成了澳大利亞陣型。

向日睜大了眼睛。

“安心。”忍足似乎猜到他的想法,一邊出聲一邊來到了球的落點。

他的回球被來到後場的小仁王擊回,並且這一局的回球很自然變成了後場的攻防拉鋸戰。忍足一邊回球一邊說:“試探對象換成我了嗎?”

這確實是柳生和小仁王的打算,他們也沒有掩飾,但就這麼被說出來就有種“看破計劃”的既視感,向日為此露出了“不愧是我搭檔”的表情。

小仁王和柳生都不為所動。

“畢竟上一次練習賽,和去年的青訓營,我都沒有參加。”小仁王一邊回球一邊道,“紙面的資料不可全信。”

“哦?立海大這邊的資料是怎麼記錄我們的呢?”忍足問。

“其他不說,忍足你……沒什麼長進嘛!”小仁王笑道。

而這句話對忍足來說毫無殺傷力,反而是向日不滿道:“你在說什麼啊!”

場邊,在小仁王說“沒什麼長進”的時候,跡部微微頷首。他這個反應被幸村發現了。幸村忍俊不禁:“跡部,你剛才是讚同了仁王的說法嗎?”

“啊恩?本大爺說什麼了嗎?”跡部不置可否,“倒是你們這組雙打,出乎意料地還挺華麗的。”

隻是兩局,跡部已經看出小仁王和柳生打法上的互補。並不是完全的互補,而是兩個人都是較為全面的打法,在全面的同時,強項又各不相同並且能夠相互配合。這是一組作為雙打沒有硬傷,拆開來分彆打單打也沒有問題的組合。

“你從哪裡給仁王找的搭檔?還是MASA教練找的?”跡部好奇地問。

幸村搖了搖頭:“柳生是仁王自己找的搭檔。”

“他去年不在網球部對吧。”跡部一針見血,“實力不差,基礎素質也不低,但一些打球習慣不太對,這種打球方式……他以前是打高爾夫球的?”

這都能看出來啊?

一旁的柳一

() 邊寫筆記一邊問:“跡部(),采訪你一下?()?[(),從哪裡看出柳生以前是打高爾夫球的?”

“揮拍間歇,握拍的位置和姿勢,以及在準備發球時的準備姿勢和擊球時的發力方向。”跡部說。

幸村點了點頭:“我明白了。我會督促他儘快改進。”

“……本大爺不是來幫你們查缺補漏的。”跡部嘖了一聲。

在他眼裡,柳生隻能算是“未來可期”,確實已經是成熟戰力,但真的不打雙打,去打單打的話,弱點和漏洞都太明顯了。相較而言,小仁王才是掌握主動權的那個,並且,和去年全國大賽比起來,小仁王擊球的方式沉穩太多,基本技巧也穩定太多了。

他剛才確實是在讚同小仁王的“沒什麼長進”的說法,因為和說出這句話的小仁王比,忍足確實沒什麼長進。

但他當然想得到,小仁王能有這種程度的進步,肯定和仁王有關。

而有仁王在,或許小仁王想不進步都不行。

我是不是應該去和MASA教練請教一下激勵球員的方法?和立海大相比,冰帝的其他人有些太散漫了。跡部想。

榊教練一直是“尊重球員”的態度,一面在球隊裡“鐵血”,對比賽結果和勝負都有極高的要求,卻又不真的高壓強製球員訓練,追求的是球員的“主觀能動性”。這種訓練模式非常符合跡部的理念,他自己也能完美滿足教練的要求。反而隊友們……

是不是應該換一種模式?但太強製就不夠華麗了。跡部有些煩惱。

跡部發現了柳生的弱點,忍足當然也發現了。

他在自己的發球局原本打算將比賽節奏提高,讓向日能夠攻擊,但小仁王反而將比賽節奏壓下來,那他也無懼底線攻防。

他試圖針對柳生的弱點。

而同樣很清楚自己弱點的柳生,將主動權整個交給了小仁王。

他在前場偏後的,整體而言算是中場的位置開始抵擋忍足的攻擊,小仁王在後場進行補防。忍足一時間居然無法打破小仁王構築出來的防禦網絡。

而當比賽節奏拉鋸到一個讓向日覺得煩躁的程度時,柳生又退到了後場,而小仁王猛地向前,在一個忍足完全沒想到的時機上網。

節奏一瞬間就拉起來了,忍足扯不回來。

而向日跟上以後不自覺被仁王帶到了失速的階段。

壓不住了……那就不要壓了!忍足在心裡歎了口氣,索性順著勢態進一步加快,讓向日能在前場進行高速進攻。

能借此得分嗎?忍足觀察著,他認為小仁王不一定能跟上向日的速度。

然而小仁王早就計劃好了,在這時候深呼吸,進入呼吸法狀態。

他跟上了節奏,並且利用進入呼吸法後的力量,打出了既快又重的攻擊,一次次突破向日的防線。

這種打法讓場邊的跡部表情都變了變。

反而是柳陷入沉思:雖然小仁王和柳生打得很好,完全掌控住了比賽局面,但是到了這個地步,柳生的存在感好像變低了?這真的是在打雙打嗎?怎麼感覺小仁王隻是需要一個工具人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