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6 章 比賽計劃(1 / 1)

“沒想到居然是我和你一組。”毛利說。

他和小仁王隔著球網面對面。

已經很熟悉的兩個人深知彼此的軟肋,因此毛利伸出手,並掌將自己的手掌放在頭頂,又平移出去:“我們第一次見面的時候身高差有這麼大嗎?看來沒有好好吃飯啊,仁王醬。”

小仁王則抬眼看過去。他不做表情時嘴角稍微下撇,配合上唇角的痣和逐漸長開後不再圓滾滾的眼睛,就讓人覺得冷淡:“前輩記得和我第一次見面是什麼時候嗎?應該連我們第一次比賽是什麼時候都不記得吧。”

“那不至於。”毛利馬上反駁道。

於是小仁王提問:“那麼,前輩,第一次和我比賽的比分是多少?”

“這個嘛……”毛利瞳孔震動,沉思再三實在想不起來,便癟了癟嘴,“不好意思。”

他是真的在道歉,因為“不被記得”和“被忽視”在他自己的社交理念裡是很嚴重的。他已經把小仁王當成朋友,便認為自己應該鄭重地記得這些事。但小仁王其實是不在意這個的,所以他才會將這件事當作對付毛利的“垃圾話”。

小仁王確實已經將毛利摸清楚了,包括性格喜好和底線。

無端在賽前問候的時候弱了聲勢,毛利走到底線才反應過來:等一下,剛才那個不會是仁王的垃圾話吧?

猜球的結果是第一局由小仁王發球。

對毛利很了解的小仁王沒打算在短時間內結束比賽——他也做不到。他的五維數據比毛利前輩的數據低了不少,想要贏就要把握好機會,抓住弱點,謹慎布局。

而毛利,身高穩定,身體狀況也穩定下來的毛利,最大的弱點就是轉變的打法。他剛學習網球的那一年,和去年都是靈巧型打法,但隨著長高,隨著增重,現在的打法在逐漸轉變為全場型打法。

穩住。小仁王對自己說。

他深深地呼吸,沒有壓榨自己的狀態,而是讓自己的呼吸保持在可以恢複體力但不至於過於透支的程度。

去年下半年的時候,小仁王也意識到,他自己的存在似乎變成了毛利的刺激源。

就像他和叔叔說的那樣,他知道叔叔希望毛利前輩更專注,不浪費那一身天賦,也知道自己的實力進步成了刺激毛利前輩不再逃訓的因素之一。但毛利前輩還是很強,隊內隊外的實力排位也很穩定,因此哪怕受了刺激,毛利前輩在網球部裡還是顯得有些散漫。

小仁王其實知道,這是因為立海大其他正選都太拚了,對比顯得毛利前輩散漫。他和白石交換聯絡方式後偶爾聯絡,也會聊到網球部的訓練,大概知道四天寶寺的練習氛圍。

可那又如何呢?

這隻代表著,毛利還沒有完全融入立海大的氛圍中,還有一部分自我隻活在自己的小世界裡,雖然對網球專注但程度還不夠。他現在是三年生,實力又是三年生中的No.1,理論上是可以參與網球部的管理的,但更關心網球部狀況,參與管理也

會和幸村一起討論網球部發展的,反而是在正選中實力墊底的真峪和池岩。

他們很自然地在成為正選後就背起了“前輩”的責任,一部分是從前狄堂和三枝成了他們的榜樣,一部分也因為法國之行仁王對國家隊那些人的發言給了當時在球隊裡的真峪觸動。球隊裡每一個人都對球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資曆還是實力都不是將責任推給彆人的理由。是一個團隊,所以每一個人都是團隊的一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

他將當時他看到的和感受到的說給池岩聽,池岩也能感同身受。又或者是,作為前輩的他們親眼看到了後輩們是如何努力的,他們才更有“不能輸給後輩??[]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的覺悟。

前後輩之間的等級有些時候是糟粕,是霸淩的源點,但有些時候也會是動力。在真峪和池岩看來,作為前輩的他們理應做得更好,理應站在後輩們面前引領後輩們前行。是前輩要做得更多,這種概念反而讓他們在成為正選後也咬牙做所有自己能做的,去承擔他們認為的“前輩的責任”。

有真峪和池岩做對比,小仁王自己又是個絕佳的對比案例,自然在真田和柳眼裡,毛利有改變又還是不足,像是有些遲鈍的“朽木”。

而這在小仁王看來,是他的機會。

想要讓毛利前輩更進一步產生領悟?不,他才沒有這麼好心。他當然知道自家叔叔對毛利前輩的關注,但叔叔想要改變毛利前輩當然要叔叔自己努力,他不打算幫忙。

他隻是打算利用這一點。

利用毛利對他總有些彆扭的態度:很在意卻又忍不住靠近,總想要和他“爭”叔叔的關注卻又不是真的要爭,在緊要關頭反而會退後一步。

他會在比賽中利用毛利的態度,想辦法激化毛利的情緒,讓毛利發揮失常,再找準機會自己爆發實力。

他想要贏。

毛利當然不知道小仁王的計劃。

小仁王開球很穩,並沒有用爆發型打法。在毛利看來這種發球更像是對他的試探。

比起半年來五維進步很快的小仁王,毛利的五維總值在這半年沒什麼變化,隻是五維的分項目數值有了很大的變動。

他的速度是4,力量是4,體能是3,精神力是4,技術是4,總值是19,整體看上去很均衡。

在他剛來立海大的時候,他的五維分項,是速度是5,力量是2,體能是3,精神力是4,技術是3,總值是17。

比較起來,他的速度變慢了,力量因肌肉量增強而有了增長,體能則是先因身體平衡被打破而變差再因訓練而恢複,技術的增長是因為穩定了基本功。

精神力這一項,他來立海大的時候其實是發揮不出來的,反而因為心思沒放在球場上而顯得有些精神渙散。現在他在球場上是專注的,但他的精神力屬性與小仁王,與幸村都不同,沒有開發出什麼既定的精神招數。他的精神力屬性表現在,精神力強度不超過他的人的精神力招數對他沒有任何用處。

大概是因為他因家庭變故而

轉學,生活環境的改變讓他的精神狀態不夠穩定,但度過那個階段後他反而變得堅定下來,於是在那段時間發育的精神力反而變成了被動的形態,精神力強度的表現形式變成了精神抗性。

說得直白一點,就是他本能想要保護自己,因此精神力自動變成了保護他的“盾牌”。

這樣的五維數值,不管怎麼看都全面壓製了小仁王。

但小仁王認為自己並不是毫無機會。

他打算穩定比賽節奏,掩飾自己速度上的劣勢。轉變打法的毛利本身也不會將比賽節奏再提起來,因為在長高那段時間,他每次提高比賽節奏都會因身體平衡被打破,重心位置發生改變而身體難以自控導致發揮失常,久而久之毛利也會刻意將比賽節奏慢下來。也是因此他才轉變成全場型打法的。

在幾個月的時間裡完全轉變了自己的打法並且彌補上了破綻,毛利無疑是個天才。但小仁王現在就是在賭毛利在轉變期時意識不到用原本的打法才是更有利的方式,也是在賭現在的毛利還沒辦法在兩種打法中肆意轉變。

而力量上的劣勢,主要來源於兩個人的體型差。不過小仁王能夠強行利用呼吸法達成一段時間內的爆發,於是關鍵點就在於爆發的時機了。

小仁王讓自己的開球像是試探。

他不斷揣測毛利會有的反應,並且調整自己的擊球方式。

毛利的習慣是開局不會馬上集中精神進行攻擊,因此他就算用試探的打法也不會第一時間處於劣勢。同時他將比賽節奏穩定在一個比較慢的頻率裡。

在毛利看來,這個節奏雖然慢,但在他能控製的範圍中,正好他最近就在練習控場型打法,而小仁王如果要爆發就必然會提速,那這種打法對他來說也是有利的。

他不像小仁王那樣,在仁王的“感染”下已經習慣了細致分析並且精準建模的打法,隻是憑借自己的網球感知在打球。小仁王開局的打法和對比賽節奏的控製對他的感知產生了迷惑效果,毛利沒有感覺到危險。

甚至第一個發球局,在拉鋸過後,小仁王逐漸表現出了“劣勢”。

幾個來回後,有兩個球反而是毛利得分。

第一局的第一個賽點,毛利也重新追上了比分。

之後小仁王稍微提了速,展現了一定的攻擊力,還是保住了自己的發球局。但毛利的發球局,他似乎又沒辦法像毛利那樣進行反擊,也沒辦法搶回賽點。

這在旁觀的人看來,是小仁王從比賽一開始就處在下風,差點被破發,仿佛沒辦法應對毛利的攻勢。

“仁王應該不會毫無辦法吧?”來觀賽的丸井有些擔心。

前幾天才輸給小仁王的切原則非常納悶:“為什麼這樣打球?和我對打的時候他不是攻擊性很強嗎?”

“對毛利前輩不能那樣打啊。”丸井說著,看著切原,“你還不了解毛利前輩吧?他很擅長控場,和你不一樣。如果對他用那種打法,反而會被找到破綻。”

“主要是毛利前輩能夠抵抗住仁王的攻勢。”他說。

切原聞言露出炸毛的神情:“什麼叫做和我不一樣?”

而站在更遠一點,同樣來看比賽的幸村,則沉吟道:“我覺得仁王另有計劃。”

“光從數據上看,仁王的數值相比毛利前輩處在劣勢,但並不是毫無機會。”柳翻著筆記本,“他的爆發狀態的數據我沒辦法搜集,我認為關鍵點就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