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9 章 比賽前半(1 / 1)

柳來立海大時還想著不要再打雙打了,但他的打法確實是適合雙打的,他在雙打上也有經驗有天賦。定出賽名單時,也考慮到其他人的實力。單打能力強的人有很多,那麼柳就很難排上單打的出場位。

仁王知道柳其實沒有那麼排斥打雙打,說不要打雙打也有賭氣的部分。後來他在立海大也沒少打雙打……反正柳沒有找到他說“寧願替補也不打雙打”,他就默認柳其實是能接受雙打的。和國外選手比賽也是一個很好的交流機會,拓寬視野,能上場仁王都會安排他們上場。

打數據網球的柳,對自己隊友的了解很深。他知道真田的習慣性打法,也能很好配合真田。而真田打得順暢的同時也會想要配合柳。他們的雙打看上去非常流暢,相互之間也默契十足。

伴田教練看著柳:柳君真的不考慮在雙打上深入發展嗎?”

榊教練:“MASA應該不會願意自己的學生隻打雙打。”

伴田教練可惜地歎了口氣。

德國隊的這對雙打組合,實力並不算太強,但他們的優勢在於,他們是確定了要往雙打方向發展的選手,一直參加的都是雙打的青年賽,因此一開始他們的配合也給真田和柳帶來了很大的麻煩。好在實力擺在這裡,一番苦戰以後,真田和柳還是打贏了比賽。

第一場就輸掉對德國隊來說並不那麼容易接受,而他們雙打二出戰的球員,是個人實力更強,隻是最近在考慮往雙打方向發展,因此在嘗試進行搭檔的兩位青年選手:斯科特和瓦倫。

而日本隊這邊出場的雙打一,是毛利和千石。

仁王上次發現,比起自己單打,如果帶著一個後輩,並且實力比他弱一些的後輩比賽的話,毛利會更專注一些。大概是被激發了“前輩責任心”?沒辦法通過大和去刺激毛利,平等院的打擊似乎也不足夠,那麼仁王就想嘗試看看,讓毛利帶著後輩雙打會不會有“曲線救國”的作用。

按理來說是和毛利配合過的大石更好一些,但千石的雙打能力也不弱,畢竟是伴田教練教導的學生。而且既然大石是替補名額,那麼非必要情況下還是讓他在替補位會好一些,畢竟是按照排位定的代表隊名單。

在觀眾席的渡邊修,有些驚訝地直起身:“……雙打?”

走出場的毛利,讓他有了陌生感。

或者說,剛才他看到列隊的毛利,就很陌生了。

在四天寶寺時毛利是個小個子,才剛剛一米五(新生入學的體檢就是一米五),瘦瘦的,又是紅頭發,頭發還有些偏長,到處亂竄的時候就像個野猴子。後來頭發留長了,就用發繩紮起來,紮成腦後的小馬尾,看上去利落一些了,個子卻還是很小。

是全國大賽結束之後開始長高的,也慢慢變得成熟。渡邊修那時候已經做好了計劃,毛利會被當成下一任部長培養,副部長就是原哲也。

結果毛利新學期開始沒多久就變得神出鬼沒的,說是家裡發生了一些事,去家訪才知道毛利父母

分開,家裡人決定帶著他搬家。

毛利走了之後他才知道毛利要去立海大的,那時候他還有些生氣,想帶了毛利一年,也不說一聲。隊裡的其他人也不知道毛利要去哪裡。但很快關東大賽就傳出了毛利出賽的消息,還說毛利開始打雙打。

雙打?!

立海大,雖然拿了很多年的關東大賽冠軍,但把毛利這個等級的選手放到雙打位置,這麼奢侈的嗎?

渡邊修原本就聽說了立海大來了新教練的事,也從網協得到了一些信息。他原本覺得毛利能夠轉學到立海大其實也很幸運,但知道毛利在打雙打時他還是有些困惑的。這次有觀賽機會,他就收拾收拾來了東京。

來了才發現毛利已經不是記憶裡的毛利了。

離開四天寶寺時毛利雖然長高了一些,但也就一米六出頭,現在的毛利看上去快要一米七了,整個人變得高大了很多,肩膀也變寬了。雖然和他的搭檔看上去差不多高,但要說是“小個子”……還能算是“小個子”嗎?

心情突然變得非常複雜,渡邊修索性擺好了姿勢,準備仔細看看毛利會怎麼打這場比賽。

要說雙打技巧,毛利學了不少。他原本就是天賦出眾的人,天生擁有很好的比賽的能力,也能很快理解教練講解的戰術。此時搭檔換成了千石,他也沒覺得會很辛苦。他原本就不斷更換搭檔比賽不是嗎?

“我會好好照顧你的哦。”想起上一場和大石搭檔的毛利,一本正經地和千石說。

千石:“……好的,前輩。”

仁王的感受其實沒錯,毛利現在確實是處於一種責任心覺醒的狀態。雖然僅限於“要好好做個負責人的前輩”。他在和大石的比賽中突然想明白,自己已經不是一年生了,是二年級,要成長起來。

要怎麼做個負責人的前輩呢?他的參照物自然是從前四天寶寺的隊友,和現在立海大的隊友。而平善之和狄堂,二枝,都是既心胸開闊又有責任感的人,毛利自然認為他也要這麼做。

其實這樣的心態也不太正確。如果後輩是更強的人呢?比如幸村,毛利是很難有“我需要照顧幸村”這種想法的。那麼他現在建立起來的責任心其實並不穩固。但這隻是開始,仁王已經意識到了毛利的想法和進步,自然會想辦法刺激他。

這場雙打比賽,在開局日本隊就陷入了苦戰。

能夠被職業俱樂部看好的人的實力不會弱,德國的俱樂部還特彆看重基本功。於是德國隊的雙打以嚴謹的打法,穩步推進比賽。

千石被他們當做了弱點。而日本隊的攻擊則被他們密不透風地防守了下來。

大概是發覺千石表面風輕雲淡下的在意,毛利也握緊了球拍:他可以的!帶領後輩拿下這場比賽!

當毛利試圖爆發時,觀眾席上的教練們都集中了注意力。德國隊的教練也咦了一聲,像是看到了什麼新奇的東西一樣。

毛利的打法當然是不符合“主流”的,有點憑借身體天賦亂來的意思。他打球時會利

用自己靈活的關節,在彆人想不到的地方進行攻擊和防禦。這種“反運動人體學”的攻擊方法,讓更偏向於學院派的對手一時間陷入了混亂中。

這個角度可以回球?為什麼?這是脫臼了吧?怎麼一下子就回去了?

這時候德國隊的教練反而重新坐了回去。他對自己的球員們說:這種打球方式太消耗身體了,不能長久。MASA肯定也發現了問題,不過,他難道是管不住自己的學生嗎?還是剛當教練還是太心軟不敢下手管?←”

仁王在交換球場時提醒了毛利,不要再這麼打了,會受傷。但毛利想要贏,如果想要贏,現在的他能選擇的最便捷和快速的方法就是用這種方式打球。

千石也意識到了這一點。

他喊住了毛利:“前輩,真的沒關係嗎?”

“我想要贏,你也想贏的吧?”毛利這時候倒是有了一種其他人對勝利的渴望也疊加在了自己身上的感覺,“我會儘量保護自己的,但是有勝利可能的時候,還是要拚一把吧?”

仁王感受到了毛利的這種意誌。

他原本想要阻止的,這時候反而不攔了。在這個時期如果因這件事受傷說不定反而是好事,隻要把控住傷勢的程度。

不過,毛利的對手還不至於讓他受傷。在毛利認真起來以後,他也帶著千石漸漸追上了比分。

一起搭檔的前輩甚至寧願受傷都想要贏,這種意誌也反向刺激了千石。千石其實是很有主見,個人意誌很堅定的人,隻是表現得有些懶散。此時他完全將雜念拋開,將自己放在輔助位置和誘餌位置上,同樣寧願自己受傷也要讓毛利找到進攻的空間。

這場比賽他們打得很艱難,但最後還是贏下來了。

這場也贏下來以後,德國隊那邊的反應不是很好。雖然他們確實是從青訓營裡挑選了看得過去的選手,而沒有選擇太拔尖的那些,本質不太看得上日本的球員,也不想讓場面太難看以至於讓仁王面上不好看……但這樣的結果也太一邊倒了吧?

給輸掉比賽的兩組雙打都在心裡打了低分,德國隊的教練喊了下一個人。

“貝爾蒂,到你了。”

貝爾蒂,兩年後的職業選手。現在青訓營的排位大概在中段,因其是博格的弟弟而格外惹人注目。他走出來後,見到日本隊出場的對手後,露出了然的表情。

“果然,你很可能代表出場。”他說。

跡部:“啊恩?你認識本大爺嗎?”

“你在英國有留下不少痕跡,資料比起你可能的隊友們更好收集。”貝爾蒂笑道,“隻要是可能的對手,能搜集到的資料我都會去搜集的,也不會花太多時間。”!

拿鐵不加冰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