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3 章 兩周時限(1 / 1)

手塚的事在發生時引起了不少爭議,解決的方式也同樣。

中途仁王起到的作用沒有傳開,但參加集訓的人大多從自己的教練那裡得到了消息。

邏輯線是這樣的:教練告訴自己的球員,在青訓營如果好好表現有機會和職業俱樂部的訓練營選手進行對決,甚至被推薦去職業俱樂部試訓,球員問為什麼,怎麼突然就有聯係職業俱樂部的渠道了,那教練就隻能說,因為總教練MASA君為了這次訓練營聯係了德國的俱樂部,還向德國的俱樂部推薦了手塚君,甚至手塚君確實被看中了,結果這個關頭手塚君受了傷……

這故事不就和之前的“事故”聯係上了嗎?

故事的結局也很符合大家喜歡的傳統“口味”,是俱樂部在猶豫的時候MASA教練親自出面,給手塚爭取了一次機會,而手塚自己和家裡人也支持他。於是手塚直接出國去德國治療傷勢,療養,並爭取在這個過程中表現出讓俱樂部看中的特質,或者退而求其次得到去俱樂部試訓的機會。

而這個故事連帶著的流言,還有“龍崎教練因為這件事被剔除出了青訓營的教練名單”,和“青訓營因手塚君退出所以空出了一個名額,教練組現在在進行名額商定”。

教練們和球員們……好吧,說起來參加青選的球員並不多,現在隻剩下二十個了,去掉本身立海的八名正選,就隻有十二個了。

榊教練是不會和自己的球員說這些八卦的,但跡部有消息源,本身也有德國的人脈,聽說這件事後單獨去找了榊教練確認,而榊教練糾正了一些流言裡太過誇張的內容:“不是因為這件事才把龍崎教練踢出名單的。但龍崎教練原本確實在考慮範圍內。”

“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流言說得也很有道理。”跡部挑了挑眉,“如果按二十一個人來算,剛好分成三隊,一隊七個人,和團體賽名單能合上。但現在集訓人數隻有二十個人了,還會是同樣的分組方式嗎?又或者是我一開始猜測的就不對?教練,您這裡有具體的消息嗎?”

網協公開教練名單是在這件事之後,這本身就有些反常。跡部理智認為教練名單應該更早定下,又無法解釋公布教練名單的時間點,這才來問榊教練具體情況,想要確認一下這次青訓營的“水位”。

而榊教練沉默了兩秒,有些不確定道:“規則還沒完全定下,我也還沒收到具體消息。至於公布名單的時間問題……大概是MASA的惡趣味吧。”

“……啊恩?”跡部眉頭跳了跳。

榊教練卻覺得沒什麼:“年輕人,又是職業選手,個性分明不是很正常嗎?”

跡部:“……”

六角的老教練消息靈通,和龍崎關係也很不錯。他本身是六角的老人了,一輩子都在六角工作,對六角很有感情,也很受六角學生和老師的尊重。他之前就發現了龍崎的困境,也勸過她。隻是他意識到,龍崎教練和青學都困在“越前南次郎”這個魔咒裡,而世界網壇有許多人都困在那個男人和

那個名字產生的連帶影響中。

因地理位置和學校定位關係,六角的校風和學風都很樸實。老教練了解青學的情況複雜,但他自己職業環境很不錯,也沒辦法以自己為例子去幫龍崎教練。而這件事發生之後,他很明白這件事龍崎教練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

“她如果能更清醒一點也好。”他自語道,“南次郎給她留下了太多,影響也太深了,好的壞的都有。”

伴田教練的思維又和另外兩位教練不同了。他認為千石和亞久津都有進軍世界職業圈的機會,而月見和唐澤如果要打職業,更可能留在國內。他也很坦然將弟子們聚集起來,將這件事的前因後果都講清楚了,也澄清了流言虛假的部分:“總之,MASA教練是能很敏銳看清楚一個人的天分和努力的,在青訓營好好表現吧。”

“老爺子你也會是訓練營的教練吧。”千石說。

伴田教練點了點頭:“是的,但我也不知道訓練營會是怎樣的訓練方式。”

聽著聽著就有些不耐煩,但因為輸給了真田所以還是按捺著性子來聽說教的亞久津,對“職業”沒有任何興趣。他隻是又一次確認道:“這次集訓,那個真田也會來吧?”

伴田教練看著亞久津,想起自己和仁王提過,亞久津有天分卻始終不肯訓練的事。

仁王說,讓亞久津去青訓營,他有辦法讓亞久津乖乖訓練。他網球部也有人想要逃訓,都被他按在訓練場裡了。

希望MASA教練能夠管束住亞久津吧,我的老胳膊老腿是真的不行。伴田教練想。

總而言之,以上三位教練基本體現了他們所執教的三所學校的風格。

除前四名學校以外,本身入選青訓營的就隻有青學的選手,這讓其他沒進入全國大賽的學校都很關注青學,青學又出了這樣的事情……甚至因為手塚爺爺格外果斷,又真的去走了校園霸淩的調解程序,因此連帶著青學前兩年網球部也有類似情況的流言也沸沸揚揚起來。

當然,這就是青學校方要解決的問題了,和仁王無關。

仁王也沒有像其他人想的那樣,在苦惱“少了一個參訓人員”這種事。

他沒打算再選人了。之前就絞儘腦汁才湊夠了人,本來以他的標準大石都不能入選的,但考慮到大石以後也是U17國家隊的“副隊長”,和同樣也屬於一年級正選,就讓大石進了正選名單,也想看看大石在入選後會面臨怎樣的局面。

現在手塚因傷出國治療,原本背著很多流言,在最開始被前輩欺負還閉口不言甚至主動認錯,讓前輩都覺得窩囊和懦弱的大石,此時卻展現出了驚人的韌性,被議論也沒有動搖,依然能夠溫和地笑著,有條理表達自己的意見。

他不是懦弱,而是本身就屬於忍耐力很強的性格,像是能夠被不斷壓縮的彈簧。在手塚離開後,他展示出來的姿態,讓許多暗地裡關注的人都明白,他為什麼同樣會是一年級正選,同樣成為被看好的對象。而這也對應上了仁王的期待。

觀察到這

個的仁王,晚上回去就用將大石和手塚的事當做例子講給小仁王聽,算作休息時間的“人生小故事”。小仁王沒給出什麼回應,仁王也不需要他寫一篇小作文來表達一下自己的感想。他隻是確認小仁王聽進去了,就繼續做當天的特訓。

於是訓練結束時,猜到仁王並不打算再選人的小仁王,抬頭看他一眼:“叔叔,你應該不會再選人進入青訓了吧?”

“嗯?為什麼那麼想?”差一點將口癖說出口的仁王用鼻音代替了口癖,微微側頭。

小仁王說:“已經有了你很看重手塚君的傳言,那麼將這個傳言坐實,不僅能表現出你的‘有教無類’,連不是自己學校的學生都傾囊相授,還省掉了再選人的麻煩,而手塚君也會再記你的恩情……puri,能打贏真田的人應該很強吧?”

表演就要演全套,手塚出事時真田是什麼焦慮又憤怒的表現,仁王晚上幻影真田時就會怎麼表現。

真田表現得這麼明顯,自然正選非正選都漸漸知道了“真田曾經輸給過手塚還是打敗”這種故事……甚至不是彆人傳的,是真田自己在言行中透露出來的。

白天在網球部看到真田生悶氣,晚上打練習賽還變成了發泄對象,仁王當然狠狠記住了手塚。手塚甚至還是左撇子!他私下裡想辦法找到了手塚的比賽錄像,也在研究手塚的打法,進行學習。

他不知道他的對手真田其實就是仁王,因此他的學習進度在仁王眼裡一覽無餘。他還以為自己隱瞞得很好,能在之後的正選選拔賽給仁王一個“驚喜”呢。

殊不知仁王早就等著他的“驚喜”了。

不動聲色的仁王看了一眼小仁王:“‘有教無類’不是這樣用的,但確實,我不打算再召人入選了。”

甚至小仁王猜測的他的思路,對了90%。該說不愧是自己嗎?連思維方式都這麼相似。沒猜到的,是仁王打算繼續拿著這件事,去在德國俱樂部的人面前表演一番,也算是給職業網球界展現自己“醉心網球初級教育”的一面,以及可以拿手塚刺激集訓的其他球員,甚至以後還可以拿這件事去和越前南次郎“探討”教育理念。

一舉多得,一石多鳥,仁王的算盤打得響亮。

他看著小仁王:“集訓時間是兩周,這兩周的中途我會回來兩次,檢查你的進度。等會兒我會更新你的訓練單,這兩周是假期,你直接按照訓練單上的時間節點和訓練量進行訓練,不管是拉伸還是按摩時間都不能省略,不要讓自己在正選選拔賽之前受傷……如果之後沒能進入正選,我會失望的。”

“那我也會失望的。”小仁王抬頭看著仁王,“正選們都去了青訓營,在那裡,進步也會很快吧。”

“是啊,最近你連對手都沒有了,所以這對你來說也是嚴峻的考驗。以及,我給你的訓練單,大概算是一次‘魔鬼基礎能力短期提高訓練’的訓練單。就通過這兩周的訓練,讓我看看你的覺悟吧。”

說了些很官方的話。

類似“覺悟”這種詞彙,是老師們都很喜歡用的詞,仁王在當教練以後不知不覺也用了起來。他將定製的負重留給了小仁王,又仔細端詳了自己面前的少年。

和最初做數據對比,會發現現在的小仁王增重了大概六公斤,身高也長了三公分,身上的肌肉線條變得明顯了,整個人看上去結實了一圈,像是個運動員了。更重要的是,小仁王的眼神。

仁王對他的訓練方式,不管是包辦訓練單,還是變成“真田”去和小仁王打練習賽,又或者是包攬三餐,在改變小仁王身體的同時也無時無刻不在錘煉小仁王的意誌力。

還有他在特訓時總會做的“精神力壓製”。他控製在了不會傷到小仁王,卻會讓小仁王隱約有壓迫感的程度。

而他的成果斐然。小仁王身體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而精神力,也開始逐漸萌芽了。現在還隻是萌芽狀態,但繼續下去的話……啊,我確實在精神力上有天賦啊。仁王意識到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