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章 初次見面(1 / 1)

第4章

幸村是在晚上接到狄堂的電話的。

“網球部部長變更這件事還沒有經過社團部的審批,所以學生會那邊先聯係了我。”狄堂說,“幸村,你應該是知道,我們網球部其實有教練的吧?”

“有教練嗎?”幸村笑道,“怎麼加入網球部兩個星期了,都沒有見過教練呢?”

“我加入網球部兩年多了,一年也就見教練一次吧。”狄堂不太客氣道,“立海大是綜合性學校,網球教練是共用的。雖然一共有兩位教練,還有輔助的助教,但同時負責大學部,高中部和國中部。平時教練們都跟大學部的球員們一起訓練,高中部每年遴選OB球員和定秋季個人賽參賽人選時,他們會去高中部,至於國中部……大概就是每年換屆部長的時候?”

“所以這一次,教練們要因為前輩你將部長位置讓給我,而出現嗎?”幸村問。

他語氣很和緩,內容卻挺尖銳的。

狄堂聽著忍不住笑道:“你真是和外表不太一樣呢,幸村君。”

“前輩應該知道的才對。”幸村輕聲道。

於是狄堂唔了一聲,沒說是也沒說不是,隻是接著說下去:“這次不是原本的教練。我們校長似乎聘請了一個新的教練……是特彆的教練。那個教練據說對‘網球啟蒙教育’比較感興趣,所以會來國中部看一看。”

“‘看一看’?這種說法的話,是把國中網球部當作參觀的地方嗎?”幸村聽出了狄堂話語裡的重點。

狄堂大概在電話那頭搖了搖頭:“很難解釋清楚。幸村,你認識‘欺詐師’嗎?‘MASA·FRAUDSTER’,那個據說擁有日裔血統的職業選手。”

“幾年前拿過法網冠軍和溫網冠軍的人嗎?”幸村思考了一會兒,“這幾年很少參加比賽,好像突然就銷聲匿跡了。國際上有各種猜測,也出了很多新聞,不過他本人回應說那都是謠言。”

“但是沒有解釋為什麼會不再參加比賽,並且在去年年末的時候退役了。”狄堂說。

“這麼出名的職業選手,我怎麼可能不認識。”幸村有些納悶,“但為什麼會提到他?”

“因為,要來國中部看一看,據說會成為我們新教練的,就是他。”狄堂說,“欺詐師先生。”

“欺詐師”是綽號,實際上最開始這位選手嶄露頭角,開始在ATP排名上力爭上遊時,他的性命是被媒體開玩笑說是“騙子”的,也因為血統被惡意揣測過。但那都止於他拿到四大滿貫獎杯之前。

拿到四大滿貫獎杯後當然也遭遇了媒體的惡意揣測,也接受過各種機構的檢查,但最終證明沒有問題,那就是欺詐師先生本身的實力。於是“欺詐師”就成了這位選手的綽號,也有“欺騙了小看他的觀眾們”的意思。

這是仁王為自己準備的背景身份,參考了上個世界,但稍微控製了一下,沒讓“自己”的經曆像上個世界那麼悲慘。

正常選手也不會“莫名其妙經曆車禍”,“和地下世界

有牽扯”吧?把和組織有關的那部分去掉,就做個純粹的職業選手好了。

而實質上,“不怎麼參加比賽”,“不出來回應”的理由都很簡單,因為這並不是他真實經曆過的事,而是他不久前做的設定。隻有這樣,才會出現一個“有一些名氣卻不那麼有名”的職業選手身份,也會被人臆測遭遇了不好受的事,因此回國成為一所私立學校的教練便也不那麼違和了。

但這些事,幸村和狄堂當然不可能知道。

世界法則已經更改了他們對世界的認知,也更改了世界上所有人對世界的認知。這是隻有“背景設定”時才能做的事,也有相應的限製。仁王的身份設定看起來很自由,那是因為他在原本世界已經在網球的巔峰了,他確實可以做到他設定的一切。哪怕仁王再設定四大滿貫ALLIN,成為傳奇選手,也是行得通的,因為這就是他曾經做過的事。

眼下,幸村的想法自然而然發生了轉變。

畢竟,這可是個職業選手。還是個拿過四大滿貫獎杯的職業選手。

職業選手成為教練?

“哪怕隻有幾分鐘,也會有收獲吧。”還稚嫩的十二歲幸村這麼想,也這麼說道。

“我也這麼認為呢。”同樣還是少年的狄堂語氣也輕快起來,“我覺得可能是我們校長獲得了什麼讚助,又或者是什麼商業活動,總之,欺詐師先生不可能長期做我們教練的吧?但也沒到參觀的程度。他那個級彆,來國中的網球部,看到什麼,才算是參觀呢?”

“什麼啊,前輩,我們會讓他另眼相看的。”幸村說,“我可是很強的。”

狄堂聞言感歎出聲。

“用了‘我們’這個代詞嗎?既然說了這樣的話,那我也不能落後了。”他說。

他將後半句話咽了回去,是“總不能部長的職位讓了出去,就連雄心壯誌和野心也隨之煙消雲散”。他是這麼想的,但不能和後輩說這樣的話。會被當作是在陰陽怪氣吧?他本意不是這樣的。隻是他確實沒有表現出來的那麼不在意被幸村連續打敗的事實,也沒有那麼不在意部長這個位置。

這都是他自己消化就行的事。

狄堂沒有將自己的心理活動表示出來。他隻是放輕語調,在講完這件事後把社團部的聯絡方式,和校長的聯絡方式都給了幸村,並告訴幸村通常社團接收通知的方法和一些固定活動。

“迎新會是一年生和二年生共同組織的,沒有社團節目。”狄堂說,“下學期的海原祭就會有社團攤位了。按照慣例,運動社團還需要準備額外的節目,會對節目進行評分。社團部有專項經費,如果在評選中獲得前三名,會分彆獲得不同額度的經費。”

“正常來說社團經費是由上一年的成績決定的。去年網球部是全國四強,拿到的就是四強這一檔的經費。”狄堂加重了語氣,“幸村,要帶領立海大拿到全國冠軍啊。足球部拿到社團經費以後甚至翻修了一下足球場,重新鋪了草。”

“網球部到現在還沒有發球機呢。”狄

堂嘀咕道。

“我當然會帶領大家獲得全國大賽冠軍。”幸村則說,“前輩?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我今天的發言,並不是模式化的演講。那是我的真心。”

仁王並不知道幸村和狄堂的這番對話。或者說,他並不知道自己會成為教練這件事,會提前被幸村和狄堂知道。

他國中畢業就去打了職業,高中和大學都是在國外讀的,雖然都順利畢業,但實際上去學校的時間很少,隻是保證了學分和作業,再通過了考試而已。真正的校園經曆,對他來說,確實也隻有國中在立海大的那三年。

他對正常的職場生活不太了解,也隻是想要教導自己的這些“故人”才想辦法去當教練的,為此做的背景設定也隻是“教練”的前置準備。

他第二日如約到達立海大時,見到了迎出來的學校運動社團方面的負責人和學生會的相關負責人。這讓他有些驚訝。

這是值得興師動眾的事嗎?

實際上這隻是名人入職的正常流程。普通教練入職也會需要辦理手續的,隻是見學校相關負責人這一部分就不會在公眾場合而是在辦公室裡了。

這稍微打亂了仁王的計劃。

仁王本來打算去網球部,直接接受所有人的車輪戰的。把所有人打趴下,拿到話語權,再順理成章改變原本的訓練單和訓練量。

但現在要走程序……難不成在學校其他老師和學生會其他同學面前把網球部車輪戰一遍?

仁王認真思考了這個可能性。

當然,這個設想沒有真的被實現。大概是認為,如果自己留下來,會被仁王以為“對沒有教練經驗的人不信任”,而心生不滿,學校負責體育運動內容的老師們在向仁王簡單介紹了立海大三個學部的網球社,並帶他看了一圈後,重新回到國中部的球場外,打了招呼就離開了。離開前還告訴仁王,在今天嘗試過教練工作,確認沒問題後,第二天可以按照上班時間辦理入職手續。

而提前來通知的社團部的學生也已經離開,球場內是接到通知,也在等待的時間裡完成了熱身,進行了一小部分體能訓練的網球部的成員們。

很多普通成員並不知道仁王是誰,隻是有些困惑為什麼學校會這麼重視一個新來的網球教練。

正選中有的人隻是聽說過仁王的綽號,並不了解仁王的“職業經曆”,也有的人看過仁王的比賽錄像。對大部分網球部的人來說,加入網球部隻是因為立海大規定需要加入一個運動社團,而運動社團的學分會影響高中入學測試的分數。他們並不真的執著於網球。

真正對網球執著的那幾個人,和至少對網球有著超乎尋常熱愛的人,當然會去網絡上搜尋網球選手的正式比賽,繼而知道“欺詐師”這個人。

仁王一眼望去就能區分這兩類不同的人。他很自然地先在心裡給他們打了標簽。

網球並不是容易上手的運動,而在國中這個階段,愛意是真的可以影響網球比賽的發揮的。

當然,仁王也感受到了一道與眾不同的視線。他看過去,對著小仁王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