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第 198 章 “去吳城接物資的時候……(1 / 1)

“去吳城接物資的時候我沒去, 紅軍紅兵他們去了,七八艘大貨船的物資,聽說一多半都是檸檸個人捐贈的, 光是送到我們臨河大隊的物資,就有一大船,大隊書記帶著會計親自去接、親自發的,每家每戶都發了一兩百斤的大米和衣服,衣服是全新的,還有鞋子、書包, 光這些都值不少錢,何況是兩船物資, 聽說隔壁的前水大隊、向前大隊、紅旗大隊全都捐贈了物資,村裡一些能乾的小子,跟著京城來的誌願者們, 一起出去監督分發物資的船隊,把整個烏江市的受災地區都跑遍了!”

江大伯越說越嘖舌。

他因為自己沒有看到那些物資, 都是聽村裡跑去跟著賑災的小子們說的, 尤其是他們家三個小子, 回來後吹牛吹的眉飛色舞, 把八艘大貨船的物資都快吹成二三十艘了, 他知是知道了,但對這些錢,沒有太深的感受,也沒有江檸花出去的錢是錢的感覺。

他們就像在聽一個離他們很遙遠的故事一樣, 故事裡的江檸,不是他們從小一起看著長大的江檸,而是他們聽的評書裡, 傳奇故事的主角,距離他們遙不可及。

江大伯說的眉飛色舞,和他幾個回來吹牛的兒子們沒有絲毫區彆,現在臨河大隊江家村,山窩窩裡飛出去的金鳳凰,回來賑濟家鄉,為家鄉父老們帶回賑災物資的事,已經傳遍了烏江市的每個角落,就連鄰市、隔壁市,乃至省城的人們都聽說了這件事,羨慕烏江市的百姓羨慕的不行。

誰不想自己的家鄉也出一個這樣的人物,惠及家鄉父老,惠及鄉民。

而且這件事還不是假的。

不光是吳城電視台,烏江市電視台,鄰市電視台,連續播放了好些天的新聞,以此正能量的故事和新聞,來安撫受災民眾的情緒,給他們希望,省電視台每天傍晚的新聞六十分,也花了一分多鐘的時間,專門報導了此事。

所以,全省人民都知道了,烏江市出了這樣一個女大學生,考上大學飛出去一年,就給家鄉帶來了這樣的變化。

實際上,江檸給家鄉帶來的變化還不止這些。

今年因為洪水,所有的田地都被淹,臨河大隊受災的人除了每天趁著沙河的魚流入他們的稻田裡,整天忙著網魚外,就沒彆的事情做,江鎮長和江國泰回來,和臨河大隊部的人商議,在山上種茶樹。

臨河大隊後面最高的山峰,本就是一座巨大無比的茶山,山上一望無際全是茶,加上山上水源豐沛,兩山夾一水,光照充足,山上的茶葉衝泡過後,本就茶湯甘美,湯色清澈,是當地人走親訪友的送禮首選。

但五公山上的茶,也隻在當地人中有名,名氣並沒有傳到市外,甚至是吳城縣之外的很多算是當地人的人都不太知道,很多人隻知五公山,五公山上五公廟,卻不知五公茶。

他們後面的這座山其實也不是五公山,而是距離五公山很近的支脈,因山頂有一座巨大的天然石塊,錯落有致的形成的類似於‘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中‘小火爐’形狀的天然巨石,當地人遠遠朝山上看去,就是一隻小火爐坐落在山頂之上,無論他們離家有多遠,都能遠遠看到雲層之間那座永恒不變的小火爐,因此當地人又稱此山為‘火爐山’。

小時候很多小孩子不懂,在讀到蘇軾的‘不知廬山真面目,隻緣身在此山中’時,都以為此爐山是彼廬山,漸漸的,‘火爐山’就成了‘爐山’

當地也隻有火爐山山頂是種滿茶樹的,但周圍的山脈,都是各種雜草雜樹,江鎮長和江國泰他們回來,就是先從第一件事開始做起。

種茶!

想要在山上種滿茶樹,並不是上下嘴唇一碰就可以的,先要大隊部開會,其它村子如果不願意加入,那就他們江家村自己先開始,反正後面一大片山脈都屬於江家村的,彆的村有彆的村的山。

江家村的人如果同意了,就要交錢,由村裡大隊部統一去省裡的農業大學、省農業局請專家回來,找適合的茶種,在專家的教授下科學種植茶樹。

光是這一點,就遭到了村裡很多人的反對,因為江家村,乃至隔壁的石澗鄉,附近所有的村子,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了茶葉,少的一兩株,多的五六株,每年自家茶樹上的茶葉都喝不完,賣又賣不掉,茶葉本就多到浪費了,再種茶葉,還是花錢種茶葉,他們並不樂意,況且,種茶還要學習的嗎?還要請專家的嗎?種茶,那不是有手就會的事情嗎?

茶葉,不是放在那就會自己生長的嗎?

讓他們花錢種茶,很多人家都不願意。

江鎮長和江國泰原本是想帶著整個臨河大隊一起種茶的,結果其他村子都不願意參與,江鎮長還去說了幾回,連在大隊部當乾部的大隊乾部對這事都不熱衷,江國泰也無所謂,反正他心裡隻有江家村,至於彆的許家村、施家村、吳家村,跟他有什麼關係?

確定隻有江家村後,種茶的事在江家村的展開也不是那麼順利。

江國泰可沒有那麼好的脾性和耐心和他們講道理,直接就說:“這事是檸檸牽的頭,檸檸你們是知道她本事的,天上的文曲星下凡,我們村真真正正的金鳳凰。”

這麼離譜且迷信的話,在江家村,在江國泰嘴裡說出來,居然無人反駁,人人敢信。

江國泰尤其迷信。

江家村原本還不太想跟著種茶樹的人,一聽是江檸的建議,是她牽的頭,且村裡最出息的江鎮長和江國泰都同意,來搞這件事了,他們這些人沒江鎮長、江國泰厲害,他們說能乾,那就乾吧。

江鎮長和江國泰都是三房的人,所以在三房一呼百應,三房一下子全部都同意,恨不能立刻乾起來,尤其是江紅軍三兄弟,摩拳擦掌,特彆積極。

其他房的人,和三房走得近,信任江鎮長和江國泰,主要是迷信江檸的二房村長,第一個拍板決定支持江檸、江鎮長、江國泰的決定,他帶領著他家三個兒子第一個簽字同意了此事,二房的人見村長一家都同意了,那必然是好事啊,也都簽字同意了這事,隻剩下大房和四房的一些人還在猶豫。

二房三房的聚居地因為離的最近,關係最好也最熟悉,大房和四房,分彆聚居在村子的兩頭,中間隔著二房和三房,四房的人一向是村裡的小透明,什麼事都不參與,村長說啥就是啥,大隊書記說啥就是啥。

見二房的村長帶著二房,江鎮長帶著三房都千字同意,四房的小透明們也搞不清事情是好是壞,家裡有餘錢的就隨大流,圓滑些的就想再觀望觀望,看他們到底搞什麼名堂。

隻有大房的人,一直很團結的遊離在村子之外,覺得自己是大房,是最牛逼了,一直不太服氣其它幾房,回去商議了一陣之後,覺得這事沒搞頭,不願意加入,也就不願意出錢。

不過也不是沒有聰明的人家,比如專門負責臨河大隊水電站的電工一家,還有在大隊部任大隊乾部的家裡和他的兄弟們,都加入了進來。

江鎮長說:“既然你們都同意了,那後面的事情,我和國泰來辦,你們到時候該交多少錢交多少錢,不會多要你們的,這事既然是我們江家村的事,就不委托大隊書記來做了,我們自己來。”

大隊書記畢竟是許家村的人,許家村的人不加入茶山種植計劃,那大隊書記也就不方便參與進來了,畢竟涉及到很多錢的事。

江鎮長說:“這事我和國泰,還有村長他們都商議過,先按人頭分,家裡有孩子的都算上,每家每戶,每人一畝地,抽簽決定,抽到哪塊是哪塊,後續的茶葉品種和種植都是統一在一起的,沒意見的話,事情就這麼辦了。”他看著江家村的人,大家都沒有意見,也有婦女舉手說:“那我們分的山地不在一起,能不能相互換一換?”

江鎮長看了她一眼,又看向在座的其他人說:“換當然是可以的,但換過之後,要是誰再反悔,這邊是不認的。”

江鎮長這麼一說,有些想著到時候把茶葉地換在一起方便打理的,也都收了小心思,畢竟種過茶樹的人都知道,茶地是向陽還是背陽,茶葉的口感就是不同的,雖然還沒抽簽,彆到時候把自己家好茶地,換成了不好的茶地,哪怕當地人的舌頭天天喝茶,一天沒有茶葉都不行,都喝不出其中區彆,可他們就是覺得有區彆。

這事定了後,洪災期間的江家村就開始風風火火的去清理山林了,因為八月到十一月,正是茶葉種植的時節,他們要種茶樹,這個時節正好。

他們也沒有瞎清理,而是圍繞著‘火爐山’,向周邊清理,先是一叢一叢的荊棘,這些生長了多年的老荊棘,全都是成片成片的長著,密密麻麻。

清理完荊棘,樹木都沒急著處理,而是去除山地表面的各種碎石。

另一邊,江國泰也讓自己的兒子兒媳去省城的農業局和農業大學去尋找專家,來測量他們這裡的土質,看適合種植什麼品種的茶樹。

這一點江家村的人其實都很不解,他們這茶山上,這麼大片的茶樹,當然是種植現成的了,還選啥彆的品種?

可這是江檸提的意見,江國泰就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