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第 184 章 賑災二(1 / 1)

電視台的人早就等在了碼頭前, 碼頭因位於吳城縣和烏江市之間,不光縣裡來了電視台的記者,市台的記者也來了。

這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宣傳的點, 能夠坐上領導位的, 就沒有幾個智商低的,自然知道,一年前考上京大, 拿到國際奧林匹克競賽金獎的一中學子, 不忘家鄉父老, 在一年後的今天,得知家鄉發洪水,用她這些年的獎學金購買物資,回饋家鄉……

他們都還沒見到江檸呢,腦中就已經構思好稿子,有的甚至為了搶占最快時間報導,甚至提前把稿子都寫好了,為了將稿子寫得更加的感人, 他們還腦補了很多, 比如江檸在學校省吃儉用, 艱苦樸素,省下的每一分錢……

可他們看到站在船頭的江檸,穿著雨披, 站在淅淅瀝瀝已經下了兩個月的風雨中,身後那巨大的、壘的高高的, 用油布蓋著,後面還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艘差不多的船,船體有大有小, 都是江檸和京大、清大的學子們,想儘一切辦法,發動自己的關係,去調動租借來的船隻。

這些物資,並不是江檸一個人的,還有來自京大學生們發動社會好心人們一起捐贈的,來到烏江市的這一批,便是由江檸帶隊。

江檸也將賑災的一切具體要注意的事情,整理成冊,給其他幾個隊的誌願者們,為了安全,還給每個人都準備了救生衣。

很多誌願者,僅憑一腔熱血義氣,隻這樣跑去災區,是非常危險的,現在出現在船上的誌願者們,每個人身上都穿上了救生衣。

記者和前來迎接救災物資的領導們,看到浩浩蕩蕩的船隊,都有些驚呆了,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居然是這麼多物資。

又轉頭看向宋書記,見宋書記臉上帶著微笑,仰頭眺望緩緩行駛而來,已經快到岸邊的船隊。

近看這些裝滿物資的船隊,更加壯觀。

這這這……這得花多少錢啊?

船靠岸停下,船上的誌願者們都穿著救生衣和雨披下船,哪怕在洪災之中,一切就簡,沒有什麼繁冗複雜的儀式,記者和鏡頭們,也都如實的記下了這一幕。

為首的兩人,正是出自吳城一中的江檸,和吳城高級中學的宋培風。

宋培風是吳城書記家的兒子,這件事吳城電視台記者們都知道,畢竟在去年宋培風提前被清大錄取,他們想要去采訪宋培風時,就已經知道了,哪怕時隔一年,他們都還記得這個面容清俊的少年。

所以在看到宋培風的那一刻,這些震驚於賑災物資之多的乾/部們,望著宋書記臉上毫無震驚的臉,隻以為宋書記是老早知道了,有這麼多捐贈物資,也以為這些物資是他兒子宋培風想辦法弄來的。

可宋書記第一時間,卻沒有問候自己兒子,而是握住了江檸的手,熱切而激動地對江檸說:“早聽培風說起你,我代表吳城人/民/政/府和吳城的父老鄉親,感謝你給家鄉,捐贈如此多的賑災物資。”

又去一個一個去握那些同為京大誌願者的學子們的手,一一感謝。

對於宋書記第一個握江檸的手,這些人也毫不在意,因為這次的賑災發起人,就是江檸,江檸一個人就包攬了一半的物資捐贈,剩下的那些,才是他們四處奔走,獲得社會捐贈的物資,雖然他們每個人都出了錢出了力,可他們捐的,和江檸捐贈的,不過九牛之一毛。

記者和同來迎接的乾部們這才知道,這一船一船的物資,居然有一半都出自這個才從吳城出去不過一年的十六七歲的小姑娘之手,通通震驚了。

尤其是去江檸老家采訪過的女記者,她可是看過江檸老家房子是什麼樣的。

在一眾樓房之間,那個黑灰色的,低矮的老房屋,看到過江檸那狹小陳舊的,房間牆壁還是土牆一天之中,也就隻有傍晚時,才能照進一點陽光的灰屋子。

可出身如此貧窮的她,竟然在出去一年時間,就為家鄉捐贈了如此多的物資,這還不隻是社會捐贈,而是一半都來自於她的個人捐贈。

在拍完領導與誌願者們的握手照片後,記者也開始采訪江檸,風雨中,江檸並沒有多說,隻回答了記者們問的問題,鼓勵家鄉人民,要眾誌成城,共同抗災!

之後就趕緊加入到抗洪賑災的事情中,記者們還想再采訪些什麼,想將這一切專門做成一期抗洪救災專欄,可江檸哪裡有時間?

發放賑災物資,並不是到了地兒,把東西放下就行的,為了防止遭哄搶,船的物資外面,全部用防水帆布給蓋上了,用粗麻繩緊緊捆住,船也沒有在碼頭上停留太久,更沒有像前世的賑災人員一樣,用大卡車拉往下面的各鄉鎮上,東西留在鎮子上,人就走了。

誌願者們都以為東西都送到鎮子上了,和親自送到災民們手裡有什麼區彆?

區彆大了。

在這個依舊貧窮的年代,永遠不要高估人們的貪婪和底線,哪怕這些物資對鎮上縣裡的人來說並非必需品,也不妨礙他們去搶免費的東西。

現在又下著大雨,也不適合往下面的鄉村派發物資,親身經曆過本地老船長因裝上電線導致觸電落水身亡的她,十分清楚,此時的河面有多危險。

她帶著這些人來,是賑災的,不是讓他們送命的,她好好的將滿腔熱血的他們帶來過來,就得全須全尾的將他們再帶回京城。

江檸作為吳城本地人,還要去安排同來的誌願者們的住宿問題。

不過這一點並不難,吳城就有招待所,還有十幾天就高考了,招待所裡已經住了一些前來陪考的家長,不過這些家長大多都是在學校附近租房子住,即使來招待所,最多也隻住一兩天。

因為是江檸親自安排他們住宿,縣/政/府那邊也安排了人過來,招待所的人都還記得江檸呢,畢竟她被京大錄取和獲得IMO金牌那些天,電視上天天都能看到江檸的采訪和縣電視台做的一起專訪,一直到現在,縣一中的大門樓上,還掛著江檸的名字呢。

招待所的人見到江檸,那是老親切了,聽說他們是京城過來支援他們家鄉賑災的誌願者後,招待所還免了這些誌願者們的住宿費,給他們提供熱水和餐食。

江檸將這些全部安排好,和宋培風還有幾個誌願者小隊長,和宋書記一起,去縣/政/府商量賑災的具體事宜。

宋書記面容略微有些嚴肅,和上一輩子見到的宋培風較像,許是好些天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眼下青黑,面容看上去更為滄桑些。

他完全沒想到,江檸居然給了他如此大的一個驚喜,這麼多的救災物資,不僅可以安撫百姓們的情緒,更是能大大緩解縣/政/府對於這次救災的財政問題。

不光是對吳城,她捐給部隊的那二十萬件救生衣,也解了部隊的一時之急,雖然對洪水早就在做防範,但還是沒有想到,洪水厲害了到了這種程度,為了抗洪,人/民/解/放/軍/們,用他們的身體,去扛一袋袋的沙袋,去堵堤口,用他們弱小的身體,硬生生去對抗大自然的天災。

哪怕他們已經準備的救生衣,卻依然不夠,還有許許多多的軍/人沒有救生衣,江檸準備的救生衣,真真是及時雨一般。

宋家也沒有搶占江檸的功勞,這對他們家來說,並沒有什麼作用,反而因為江檸將這件事交由他們宋家來做,用他們宋家的渠道,將這些救生衣捐贈給部隊,就已經讓宋家在這件事中獲取了政治收益,當然,收益更多的,還是江檸。

京大學生千千萬,但能夠直接在京城頂級的大佬圈,掛上名字的,極其稀少,江檸完全是憑借自己的一己之力,在這些大佬們中掛上了名字。

有人以為她是出自豪富之家,見她捐贈了如此多的物資,順便問了句:“是哪家的後輩?”

宋老早已經將江檸的事情了解的清清楚楚,這才感慨地說道:“是南方偏遠小山村出來的農家女,山窩窩裡飛出來的金鳳凰,去年以滿分成績在國際奧林匹克拿到金獎,被京大提前錄取,今年年初,她將手裡的錢都投入到了股市裡,上月月底把錢提取出來,買了這些物資。”

上面大佬這一輩子什麼事什麼人什麼樣的天才沒見過?但聽到宋老說到這,也不由露出了詫異的表情:“你說她毫無背景,在去年的金融風暴中,還敢把錢投入到股市中,然後賺了錢,用在股市賺來的錢的買了這些物資?”

宋老臉上也露出意味深長的表情,點頭說:“現在的這些孩子們呐,不得了哦。”

他又說了,江檸關於對專利布局、國家將來可能會面臨了科技製裁的事,和領導說了。

這件事已經落實下去,上面大佬們還都以為這事是出自宋老和宋家人,此時聽了宋老說才知道,這樣一個對未來二三十年甚至更為久遠時間的大布局,居然是出自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

相較於這樣長遠的目光與格局,她一個農村出來的毫無背景的小姑娘,敢在去年和今年導致無數家庭破產的亞洲金融風暴中,果斷將錢投入,還能從中賺取這麼多錢財,並捐出來捐贈給災民這件事,都在她的大眼光和大格局面前,顯得微不住道了。

還有人事後回去,叫下面的人,“去了解一下這個人。”

說好聽點是了解,實際上就是調查,誰都不會因為彆人隨便說兩句,就全然信了的,很多人還是難以想象,這是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姑娘能做到的,但宋家也沒理由耗費這麼多物資和現撿的功勞不要,去捧一個與宋家毫無關係的人上位,宋家又不是沒人了。

彆的不說,宋家小兒子,不是還在南方某偏遠小縣城嗎?宋家小一輩中,出色的人也不少。

很快,關於江檸的更為詳細的資料,被放置在一些人的桌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