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第 219 章 喜歡瘦馬嗎?(1 / 1)

頭曼單於聽了冒頓的話, 這才勉強鎮定下來。

“沒錯,我匈奴有八萬騎兵,縱然那秦有幾十萬軍隊, 可秦的騎兵頂多也就兩萬,若是拚命, 我們未必輸了他。”頭曼反複重複著這幾句話,也不知道是說給在場的其他部落匈奴王聽還是說給自己聽。

在冷兵器時代, 騎兵對步兵就是降維打擊,一萬騎兵衝鋒起來足以把十萬步兵隊伍衝散。

心神定了定, 頭曼開始展現他身為草原之主的能力來,開始嫻熟的對各個部落的匈奴王和族長下達抽調騎兵的命令。

匈奴的機動性很強, 儘管他們慢了秦人一步,可隻需要很短的時間, 就足夠他們集結了。

冒頓在營帳的一側,渴望的看著他的父親叱吒風雲, 眼中出現迷醉。

有朝一日……

隻是方才過了半日,晴天霹靂的消息就劈到了匈奴頭頂。

頭曼刷一下站起身來, 雙目充血, 呼吸急促, 死死盯著他的左丞相。

“你說什麼?部落中的馬匹有一半都達不到戰馬要求了?”頭曼憤怒的簡直像是要吃人一樣。

他一腳踢翻桌案,雙手青筋暴起,死死揪著面前老者的衣領:“今年冬天有馬病嗎?上歲攣鞮部落還能有三萬騎兵,現在你告訴我就隻剩下一萬了?我殺了你!”

左丞相瑟瑟發抖, 因為缺氧而老臉憋的通紅,他扯著自己的衣領:“單於,您自己去看看馬吧!臣也解釋不清楚……”

攣鞮部落中的成年馬匹已經都被聚集到了一處,其中有一大半的馬都十分瘦弱, 甚至還有相當一部分馬瘦的皮包著骨頭。

這個樣子彆說背著匈奴人衝鋒了,它們自己能不能跑得動都成問題。

頭曼隻覺得自己喘不上來氣,眼前一黑。

“馬怎麼都瘦成這樣了?”頭曼悲憤欲絕大喊。

馬瘦成這樣,他拿什麼去跟秦軍打仗?騎著羊去嗎?

似乎是聽到了頭慢憤怒的大喊聲,幾匹已經瘦的皮包骨頭的瘦馬懶洋洋歪頭看了頭曼一眼,而後又不急不慢的靠著圍欄喘氣。

早乾什麼去了?克扣我們的草料,難道還想讓我們依然健壯的能背著你們一百六十斤的大漢衝鋒嗎?

一陣兵荒馬亂之後,頭曼這才知道了為什麼自家部落中的馬會瘦成這個樣子。

原來是秦人大肆用鹽和瓷器換取牛羊,弄得今年牛羊的價格比往年要高出五倍,而且那些狡猾的秦人竟然不按照牛羊的數量,而是按照牛羊的重量來進行買賣。

正是因為按照的是重量而不是數量,所以讓許多匈奴人紛紛覺得自己找到了可乘之機,在這個冬天裡拚命的給牛羊喂草料,目的就是讓牛羊多長幾斤肉好和秦人換更多有用的東西。

可冬天的草原又不會長草,喂養這些牛羊的草料隻能是匈奴人在秋日裡儲存好的乾草,而這些乾草的數量又是有限的,讓牛羊多吃了那馬隻能少吃。

幾個月下來,從秦人那裡換到的好東西倒是不少,可馬也是實實在在的都餓瘦了。

冒頓聽完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之後,怒從心起一腳踢翻了那個畏畏縮縮稟告的臣子。

“一群蠢貨,我不是早就告訴過你們秦人或許有陰謀讓你們注意嗎?”冒頓看起來比頭曼更憤怒。

他覺得自己被狡猾的秦人給耍了。在一開始意識到秦人可能有陰謀之後,冒頓是親自統計過部落中戰馬數量的。可他也隻統計了數量,而沒時間去看這些馬的身體情況如何。

若是戰馬的數量在短時間內出現了大量的下降,那必定會早早引起匈奴的注意。

可那些狡猾的秦人竟然趁著冬日匈奴不騎馬的時候設計讓匈奴的戰馬數量不變而質量如滾石一樣下跌數個等級。

又在初春趁著他們的戰馬都還沒有來得及吃上今年的新草長胖的時候發兵攻打匈奴,若是說其中沒有秦人的陰謀,冒頓是堅決不相信的。

可自己竟然沒有發現秦人的陰謀。這個事實讓冒頓無比的挫敗,也讓他更加痛恨秦人。

“那個用鹽和我們的族人換牛羊的女人呢,把她給抓過來殺掉祭旗!”冒頓在曆史上本就是能殺婦送妻的殘暴之人,如今他被激怒了自然要去尋人泄憤。

被問及的匈奴人顫抖道:“大王子,那個女人十日之前就已經離開了。”

“行了,當務之急是需要先想著如何應對秦人,而不是在這裡發泄怒氣!”頭曼單於語氣有些僵硬。

他還在這裡,他這個混賬大兒子就敢繞過他去決斷事務,比起現在還沒見到影的秦人來,冒頓近在咫尺的冒犯更讓頭曼憤怒。

冒頓眼中浮現不甘,卻也知道現在還沒有輪到他當家作主,隻能冷著臉告罪了一聲就退到角落裡去了。

可惜匈奴人的倒黴消息一個接一個從四面八方傳到頭曼的帳篷中,因為貪圖占秦商的便宜,而將草料都喂給牛羊怠慢了戰馬的部落不僅有攣鞮部落一個。

匈奴的部落大大小小共有一百三十二個,其中有一百三十個部落。在面對秦人的高價酬勞前都選擇了克扣戰馬的飼料喂給牛羊。

剩下兩個部落還是因為居住在山上,地理位置根本養不了戰馬而逃過一劫。

原本以為的八萬騎兵如今連三萬騎兵都湊不出來。

可若是不用騎兵隻將這些匈奴的青壯當做普通步卒……秦人打地面戰可比匈奴厲害多了,匈奴能和秦人對抗這麼多年依靠的就是他們強悍的騎兵。

頭曼著急的大冷天嘴上卻長滿了燎泡,著急的不止他一個,匈奴中較大的三十多個部落的匈奴王如今都在他的帳篷中呆著,個個都心急如焚。

“咱們根本打不過秦人啊,要不然議和吧?”一個臉上寫滿了畏懼的匈奴王開口建議。

他的部落距離九原關比較近,每次和秦軍打架都是要死傷一批青壯,要是再這麼打幾回,他的部落都要打乾淨了。他可不願意再和秦人打架了,吃力不討好的事情誰願意乾誰去乾唄。

頭曼單於的眼神一亮,儘管表面上他還維持著匈奴單於的尊嚴不願意表示自己對秦朝始皇帝低頭的意思,可實際上頭曼覺得比起打仗來,向秦朝始皇帝低頭就低頭唄。這個仗隻要打起來,無論輸贏,他身為單於都落不到好果子,倒不如對秦朝稱臣,讓他也能過個幾年安穩日子。

此言一出,頓時遭到了更多匈奴王的反對。

這些匈奴王的理由也很充分,匈奴就是馬背上長大的民族,凶悍無比,這一次又是秦人先招惹他們,若是他們面對秦朝得寸進尺的進攻依然忍氣吞聲,豈不是說明他們怕了秦?

冒頓就是反對派中最激進的一個。

他認為匈奴不去攻打秦,秦都應該感恩戴德了,如今想要讓他們匈奴主動對那些繁弱的秦人議和,對冒頓來說,這嚴重觸犯到了他的尊嚴。

所以最後儘管頭曼單於看起來並不樂意和秦人硬剛到底,可匈奴是部落製度,頭曼一個人說起來不算。匈奴人又人人厚度加上,相當一部分匈奴王自是甚高認為自己這一方即使在缺少戰馬的情況下,依然有打贏秦軍的可能。

所以最後結果還是“戰”!

匈奴儘管被戰馬不足打了個措手不及,可反應過來以後屬於遊牧民族的靈活強激動性天賦就展現了出來。

他們采用了匈奴一貫最常采用的小股部隊掠奪的方法,在總體上由頭曼單於統領的情況下每個部落各自為軍,派出小股部隊對已經出發的秦朝大軍展開乾擾。

蒙恬也有煩心的事情。

不過倒不是因為軍隊周圍出現的,時不時過來騷擾一下的匈奴軍隊,而是因為他家陛下的要求。

不息公主已經主動提出要率軍出擊七次了,就現在看來,想要讓公主學會一個合格的領導者,應當善於使用將領,而不是自己衝鋒陷陣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

按照陛下信中所寫的意思,應當是讓他想辦法挫一挫趙不息的銳氣,讓公主受到打擊老老實實跟在他身邊學如何指揮將領。

於是蒙恬就鬆了口,允許趙不息帶著她手下的一百騎兵在秦軍周圍抵禦匈奴派過來的小股騷擾隊伍。

反正離得近要是當真,有什麼事情他也來得及派兵去救。

想必不息公主吃兩次虧就知道匈奴強悍,不再總是想著上戰場和匈奴對戰了吧。

蒙恬想得很好,隻是事情的發展軌跡和他意料之中有“億點點”差距。

第一次趙不息帶著她手下的人出擊。

人是早上離開的,五十匹戰馬和五十三個匈奴首級是下午送回來的。

“哎,還有好幾十個匈奴跑得快,我沒有追上,可惜了那些好馬。”趙不息拎著自己血淋淋的長戟可惜道。

蒙恬:“……”

行吧,升官,從百將升到五百主。

第二次趙不息帶著她手底下的人出擊。

人是早上離開的,戰馬和三百個人頭是第二天一大早送回來的。

蒙恬忍不住問趙不息:“公主您是用什麼方法斬首了如此多的匈奴呢?”

匈奴難殺就難殺在就算他們打輸了,可是也依然能憑借自己的高機動性一逃了之。

蒙恬常年鎮守邊關,對匈奴到底有多難殺再了解不過了,他曾經不止一次打敗過匈奴的小股騎兵,可是匈奴每次都是一戰敗就跑,秦軍根本追不上。

怎麼到了趙不息這裡說殺就殺了?

趙不息十分平靜:“哦,這些匈奴看到我們人少就衝過來非要圍攻我,然後我就把他們都殺了。”

蒙恬:“……”

這說的是人話嗎?他們圍攻你,你就把他們都殺了?

趙不息聳聳肩,沒辦法,項羽有的天生神力她也有,甚至她還有項羽沒有的天可汗技能。

縱觀曆史上,從來就沒有幾十個人就敢去圍攻項羽的事情。怎麼換算過來,幾十個匈奴想要圍攻她,被她輕鬆殺了,這不是很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