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 第 187 章 朕的九卿被氣走了?(1 / 1)

秦朝調節物價的手段在學過經濟學的趙不息看來有些死板粗糙。

不過死板粗糙代表的另一個意思就是好處理。

趙不息敏銳的注意到東海郡一帶的鹽價有些下跌, 下跌的幅度並不大,可將其花在折線圖上而後算了一下偏差之後這個數字就很顯眼了。

看來鹹魚對於鹽價還是有影響的。

除此之外整個天下數十個郡的物價基本上不需要太大的調控,可以延續上年的政策。畢竟秦朝的交通雖然有貫穿東西南北的馳道,比較適合商品流通, 可秦律死板繁多, 對商賈的限製也比較多, 所以秦朝的市場活力……幾乎可以說是沒有。

主要需要調控的就是糧價,但是如今才四月,地裡種下的麥子剛剛冒頭, 距離收獲還有小半年的時間,沒有新糧食湧入糧價也不會忽然發生大變化。

所以隻用了很短的時間趙不息的丞相天團就帶著一群平準丞把這幾個月的事務都給乾完了。

當趙不息帶著平準丞們去給賈孫複命的時候, 賈孫都吃驚了, 賈孫翻了翻趙不息等人統計出來的冊子,有著十幾年治粟內史經驗的賈孫微微點頭,這些東西的確都是有理有據。

尤其是在看到張蒼整理出來的那一遝圖表之後,也頗通數算的賈孫忍不住讚歎了一聲:“這幾幅畫極妙啊。”

“這……爾等今年為何這麼快?”賈孫忍不住將視線投向跟在趙不息身後那群自己的屬官身上。

聽到賈孫的詢問, 一群平準丞頓時激動了起來,紛紛七嘴八舌道。

“賈公,蕭生當真厲害啊!您不知道, 無論是多複雜的卷宗, 蕭生隻要看一眼就能理出來思路。”一個和賈孫關係比較好的老者對著賈孫誇讚蕭何。

“範公也厲害……”“還有張生……”

顯然這幾天這些平準丞各自跟著不同的人乾活, 心裡已經有了不同的偏向。

賈孫目瞪口呆看著自己的屬官們。

喂!你們還記不記得你們是老夫的屬官而不是什麼蕭生範公的屬官啊!

不過好在賈孫是一個頗為看得開的人, 他隻是愣了一下, 隨後便笑了笑。

“既然公主能將最麻煩的平準丞做好, 那想必其他事情也應當難不住公主……公主到老臣這裡來,是想學些什麼呢?”賈孫想了想自己的確沒有什麼能教趙不息的。

趙不息笑著指了指自己的四個大才:“賈公可否讓我帶著我的大才給您打個下手呢。”

賈孫有點摸不清趙不息的意思,不過他還是點了頭。

雖說是陛下下令讓公主到這邊來, 可陛下也沒說讓他做什麼,那就任由這位公主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吧。

本來治粟內史也就是稅收的那一陣最為忙碌,而今有了趙不息手底下丞相天團替自己乾活,賈孫是越發的悠閒了。

需要他做的事情隻要下面遞上來,先在蕭何和範增手上過一遍,而後就不用他再操心了,直接等著過一陣蕭何範增給他結果之後賈孫再拿著自己的官印刻一個印章就行。

“這個名叫蕭何的小子,老臣喜歡。”賈孫時間悠閒,乾脆拉著趙不息一起種地,農家人哪能不種地呢?原來是忙的沒有時間照顧自己的院子,而今有了空閒賈孫樂得在自己的小院子裡折騰花草。

這段時間賈孫已經不止一次表達出對蕭何的喜歡了。

一則是蕭何能力夠強,二則是蕭何的性子也好。

“蕭何是學道家的吧?”賈孫蹲在地上挖土,側頭問了一句趙不息。

賈孫一開始還以為趙不息會整日忙著操勞事務,結果趙不息並沒有比他忙碌多少。名義上是趙不息給他打下手可實則卻是趙不息的門客給他打下手。

賈孫也好奇過,為何趙不息不參與反而要把這些事情都分派給其他人。

“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不用事事親力親為,隻要知道誰能把這事兒乾好,然後把這個能把這事乾好的人安排到合適的位置上就可以了。”當時趙不息是這麼對賈孫說的。

然後賈孫就不敢再往下問了。人家嬴家的孩子敢說這一句話,他一個農家人,這話就和他沒什麼關係了,賈孫混跡朝堂許多年,這些年他的官場經驗就是有些事情不該他問的就不要多問。

趙不息也正蹲著挖土,聽到賈孫的詢問之後笑了笑:“您不是已經猜到了嗎?”

蕭何身上道家的感覺還是比較濃的,順其自然,心情穩定,做事總是不急不慢。

雖然同樣是擅長內政,可範增就顯得比蕭何要急躁許多了,一看就是法儒墨三家的弟子。

賈孫感慨一聲:“道家的確不錯啊。”

諸子百家之中,道家和農家的關係是不錯的,道家弟子追求功名利祿的少向往自然的多,自然和同樣和泥土打交道的農家關係要好。

“前兩日公主送給臣的農書臣看完了。”賈孫忽然提起一句。

趙不息前幾天給賈孫送了本農書做禮物,那本農書是陳長聯合其他幾位農家大賢一同著作的,裡面寫的都是這幾年來農家的舊學問和趙不息腦子裡的那些新知識結合而成的新農學。

裡面有些東西是經過實驗驗證的,還有一些東西是趙不息描述,但是目前還沒有農家弟子實驗成功的。

比如現在賈孫在做的就是趙不息提出的嫁接,還沒有形成具體的成體係成功經驗,寥寥幾次成功的例子也隻是幾個農家弟子偶爾做出來。

“用橘和枳嫁接成功的可能性應當大一些。”趙不息從自己的小腦袋瓜裡努力搜刮著自己曾經看過的東西。

賈孫更感興趣了:“用橘樹和枳樹?用橘樹的上半節和枳樹的下半節?”

“最好用幼苗。”趙不息道。

賈孫忽然有些感慨:“橘樹啊……我在鹹陽還沒有吃過很好的橘子,這邊橘樹生的都不好。”

“我老家巴郡那裡的橘子長得很好,個頭大,吃著也甜。”賈孫仿佛忽然來了興致絮絮叨叨的跟趙不息說起他的故鄉。

趙不息唯一一趟去巴蜀還是去找巴清買礦的時候。

而就在上個月巴清去世了,本來巴清的年紀也已經很大了,還有疾病,上次趙不息見到她的時候她已經重病在身了,在病榻上纏綿了幾年之後這位天下第一有名的女商人還是離開了她的巴蜀,離開了這片被她拿來當做姓氏的土地。

“你知道巴清嗎?是川蜀之地最大的女商,她家有幾十座礦,還有數不清的田地和牛羊。”賈孫談性很濃,這幾天他是徹底閒了下來,一閒下來想聊的天就多了。

賈孫甚至停下了正在挖土的手,用還粘著泥巴的手給趙不息比劃:“巴清原來叫清,我家就住在她家邊上,她家就有一棵橘樹,那橘樹又高又大,每年都有大半個枝頭探到院子外面,我就年年都去摘那橘子,一個橘子能長這麼大。”

“也不知道現在巴清家的那棵橘樹是不是還每年都長那麼大的橘子。”賈孫眼中滿是回憶。

聽起來賈孫還不知道巴清已經去世的消息。也是,按照這時候的消息流通速度,若是不特意派人打聽,隻是任由民間口口相傳,巴郡的消息想要傳到鹹陽來,少說也得兩個月。

“巴清已經去世了。”趙不息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賈孫。

賈孫愣了一下,剛才臉上還洋溢的燦爛笑容消失不見,轉而化作了無奈。

“唉,巴清的年紀的確已經很大了,我還是個孩子的時候她就已經成家了,現在我都是個老頭子啦,她也早就老的不成樣子了。”

賈孫唏噓了好一陣,才調節好心情,又和趙不息探討起嫁接來。

雖然都是擅長農學的農家大家,可賈孫和陳長擅長的領域就不太一樣。

或許因為陳長能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混在農田中,而賈孫由於官職原因隻能在院子中侍弄花草,所以陳長擅長莊稼,而賈孫則對花草和果樹研究多一些。

賈孫對雜交小麥的技術隻是問了幾句就不再多問了,反而對嫁接很感興趣,追著趙不息問了許久才心滿意足。

往後幾天賈孫乾脆把自己的事務都推給了蕭何,他自己則隻是每日心裡看一看,沒有什麼大問題就拎著鏟子和剪刀和趙不息混在一起研究嫁接。

有一天還專門帶著趙不息去看了鹹陽種的橘子樹。

“這花就小,結出來的橘必然也不大。”這個時候正好是橘樹開花的季節,賈孫是懂行的人,隻看了幾眼就下了結論。

“川郡的橘樹,每年四月都會開好大的花。”賈孫告訴趙不息。

直到時間快要進入五月,鹹陽的橘樹花已經有了凋零的跡象,賈孫更是整日都看著這幾顆小橘樹歎息。

四月二十二,依然是賈孫帶著趙不息在橘樹底下歎息的一天。

“唉,我年幼時最愛的就是每日看著鄰居家的橘樹開花結果,而後到了十月橘子熟了,我便去翻她家的牆摘橘吃。”賈孫歎息道。

趙不息倒是能理解一點賈孫的心情:“我在河內郡長大,河內郡有很多柿子樹,每年十月我也愛去摘鄰居家的柿子吃。”

“算一算,今年的柿子也該開花了,再過五個月我就能吃上柿子了。”趙不息想一想都覺得心情好了許多。

“河內郡?”賈孫有些驚奇。

趙不息聳聳肩,有些得意:“我上年過年之前就偷偷跑回了河內郡,吃了滿滿一肚子的柿子才又回的鹹陽。”

不過河內郡離鹹陽近一點,賈孫的老家在川蜀南離鹹陽就很遠了。

賈孫聞言沉默了半刻,忽然仰天大笑三聲。

“公主說的有道理,那樣好的橘子若是老夫往後再也吃不到了,那豈不是可惜至極?”

扔下這句話,賈孫竟然都不搭理趙不息就直接走了。

趙不息:?

我說他可惜了嗎?我不是一直都在說我自己嗎?

第二日。

端坐在鹹陽宮高座上的嬴政看著自己面前的辭官表陷入了沉思。

這逆女做了什麼?他的九卿之一怎麼非說自己年老力弱,要辭官回家,還推舉蕭何為新治粟內史呢?

李斯都快七十了還能當丞相,賈孫不是才五十歲嗎,怎麼就年老力衰要辭官回家養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