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第 184 章 誰還不是丞相啦(1 / 1)

嬴政沒有搭理趙不息的嘀咕, 反而將手中的信交給了趙不息。

“按照韓信的主意,隻需要二十萬軍隊就可以攻下百越,不過朕還是打算再調三十萬軍隊過去以保萬全。”嬴政儘管覺得韓信的諫言十分有道理, 可也不會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個十六歲初入軍中的少年身上。

“這些是王賁向朕要的東西, 你看看。”

趙不息迅速瀏覽了一遍,二十萬人呆在原地不動和動起來所花費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王賁倒是沒客氣,該要的東西都開口要, 就連帳篷裡燭火不夠亮想多要兩根蠟燭都寫上了。

“還得多送一些消暑的草藥, 百越那地方很熱的。”趙不息見王賁寫的都是軍糧和兵器一類, 補充了一句。

嬴政哂笑:“聽你的話倒像是你曾去過百越一樣。”

我還真去過,頂著四十度的大太陽在室外走個半個小時就差點被曬暈。

趙不息看出來了嬴政對此不以為意,這樣正常,嬴政這輩子到過最遠的地方也就是東海郡, 根本算不上熱, 一個沒感受過四十度高溫的人很難想的出來四十度的溫度能熱死多少人。

“我有幾個藥材種植園,裡面種了一些消暑的藥材, 都送去百越好了。還有蚊帳, 也得讓紡織廠倒班做一批送過去……”趙不息絮絮叨叨數著自己要送去什麼。

她在這裡告訴嬴政了就省的日後還要再向嬴政解釋了。

總歸也不是什麼不能見人的東西,沒什麼好瞞著她爹的。

“我知道了。”嬴政點點頭,看了還在盤算自己還能再往邊關送些什麼東西的趙不息, 忽然開口。

“不息的確是長大了。”

唉?趙不息懵了一下, 抬起頭不知道她爹怎麼忽然說起了這個。

嬴政笑了笑:“若是前幾年, 你這小貪財鬼可舍不得送這麼多東西出來。”

“給開疆辟土的將士送東西我一直都很舍得。”趙不息不滿頂嘴。

她爹這個意思仿佛先前她是什麼小吝嗇鬼一樣。

“將士是為我大秦開疆辟土保家衛國,大秦是嬴家天下,這些將士現在效忠的帝王是我的父親,我給他們送再多東西也是應該的。”趙不息真誠道。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 現在效忠的帝王是她的父親,未來效忠的君王當然就是她啦。

嬴政負手而立,表情不變:“是啊,這大秦是嬴家的天下。”

他忽然看向趙不息:“你去找李斯,該往王賁那邊送什麼你和李斯一同協商。”

這是嬴政交給趙不息的第一件差事,先前這幾個月趙不息一直隻是跟著上朝,偶爾厚著臉皮跟著嬴政呆在鹹陽殿聽嬴政和他幾個心腹謀臣商量正事,隻要嬴政不讓她避嫌她就厚著臉皮正大光明聽軍政大事。

趙不息還專門打聽過之前扶蘇都在乾什麼,結果從扶蘇的舊幕僚口中得知扶蘇也就隻是到處打雜,跟著幾個臣子學一學理政,甚至因為扶蘇臉皮薄不好意思總黏在嬴政身邊的緣故,扶蘇對朝政還沒她知道的多。

主要是嬴政勤政權力欲望還重,先前用竹簡的時候一天批改一百二十多斤竹簡,現在改成紙折子了也是一天批閱好幾堆,恨不得把天底下的活都乾了,哪有什麼重要的政務留給子女啊。

所以乍一聽到嬴政讓她和李斯一起準備軍需,趙不息竟有了一些終於等到了的感動。

趙不息一下子就精神了,挺胸抬頭的模樣活脫脫一隻開屏的孔雀,跟嬴政打著包票:“爹,你放心,我肯定把這事完成的漂漂亮亮的!”

嬴政看著趙不息高高翹起的下巴不禁無奈起來,這逆女總是不懂什麼是謙虛,每次他覺得這逆女總算長大了的時候她總會用行動告訴自己想多了。

等陪著嬴政吃完了午膳,趙不息就一抹嘴跑了。

她當然不是自己一個人去找李斯,她爹的話是她和李斯一起負責此事,那就說明她和李斯是平等的地位。

當然也很可能她爹的意思是讓她給李斯打打下手,長長見識,不過趙不息覺得自己年紀小書讀的少,理解不了她爹話中的深意,她就隻當做是她爹讓她和李斯一起做此事了。

所以趙不息並不是一個人去的丞相府,而是帶上了範增、蕭何和張蒼,拿出了自己最完備的後勤供應體係。

李斯看到趙不息和她左右跟著的三人之後陷入了沉默。

“仲父,父皇讓我同你一起籌備大軍所需的軍需。”

當趙不息笑盈盈的向李斯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李斯不禁懷疑起難道是自己的理解出了偏差,陛下的意思不是讓十五公主跟著自己學習嗎?

怎麼看趙不息的模樣倒像是要和他一起處理軍需呢?

忽然從導師和學生的關係變成了同組成員的關係讓李斯有些不適應。

不過李斯也沒有多說什麼,他的性子謹慎,總歸也隻是軍需這點無傷大雅的小事,既然趙不息想要多分擔一些,那就多讓她做一些也無妨。

於是李斯乾脆讓人在自己對面擺了張桌子。

“那公主便先負責清算所需軍糧數量可好?”李斯和藹詢問。

李斯已經不年輕了,他的年紀甚至比範增還要大上幾歲,這位六十多歲的老人看起來十分和藹,仿佛就和尋常黔首家中的大父一樣。

趙不息對李斯的評價是老狐狸一個,手段狠辣心性狡猾,能輔佐秦始皇統一天下的能有什麼善茬,從儒家被他坑的這麼慘就能看出來李斯現在也沒有隨著年紀變大而變的心慈手軟。

比如現在李斯就很明顯是在應付她。

趙不息更想看的是人口冊子和糧食儲量冊子以及相對應的兵器儲量等有用的東西,要想分撥軍需,肯定需要從各地的糧倉中調糧食,也需要從軍庫之中調兵器,這些才是秦朝核心的民生軍事資料。

可是李斯現在隻讓她清算軍糧數量,而不讓她看看這些軍糧要從哪裡撥出來。

趙不息聳聳肩,也不再往下細想到底是李斯覺得她年紀小不堪大任或是其他原因。

剛進一個單位總要從底層事務做起嘛。

清算軍糧數額並不難,有張蒼這個修繕《九章算術》的數學大佬,再加上精通後勤的範增蕭何,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趙不息就算出了準確數字。

當趙不息把計算過程和得出的數額送給李斯的時候,李斯顯然頗為詫異。

他也沒想到趙不息算的這麼快。

趙不息微微一笑,指了指坐在桌後的張蒼:“多虧您的師弟,張先生精通數算,我才能這麼快就算出來所需的軍糧數額。”

李斯這才注意到張蒼,想了好一陣才隱隱約約想起來似乎自己是曾經有這麼一個師弟。

荀子的門生遍布天下,李斯和張蒼年齡又差的較多,二人也沒有什麼交集。

不過到底是還有一點同門的情誼,既然這個師弟擅長的是數算那對自己的地位也不會如昔日的韓非一樣造成威脅。

在沒有利益矛盾的情況下,李斯還是願意照顧一下自己的同門的。

“那便再勞煩公主將此七郡內能調動的儲糧彙算一下可好?”李斯指了指自己右手邊的一遝厚厚的簿冊,他身邊隨侍的長史十分識相的將其搬到了對面趙不息的桌子上。

這些應當夠這位公主整理個三五天的了,李斯估算了一下,心滿意足。

可惜僅僅過了兩個時辰,趙不息又笑眯眯地來給李斯彙報了。

李斯有點懷疑趙不息是不是胡亂編造的結果,可當趙不息用足足一個時辰來給李斯解釋了她是怎麼得到的這個結果,為何要從這個地方調糧,好處和缺點各是什麼之後,李斯就打消了這些結果是趙不息胡亂編造的可能。

趙不息給的結果和理由都很合理。比如南陽郡應當出糧三十六萬石,是因為南陽上一年風調雨順,且南陽郡內有五嶺道這條馳道直通長沙郡,長沙郡緊挨著百越可以減少沿途糧食損耗,還有南陽郡內各個郡縣應當承擔多少份額,發動多少運糧的車馬和征夫……縱然是李斯親自規劃,也不會比這規劃的更好了。

對此,趙不息微微一笑。

你李斯是丞相,難道我的大才們就不是丞相了嗎?你李斯能成為丞相是因為你編撰秦律,擅長的還不是後勤民生,可我的範增蕭何可都是因“撫百姓、不絕糧道”而出名的啊,秦末都窮成那樣了,民不聊生十室九空的時候範增蕭何都能想辦法給項羽劉邦擠出來打仗的糧草,如今天下太平糧草充足,讓他們規劃一下內需供應豈不是太輕鬆了。何況還有秦朝版人型計算機“計相”張蒼,隻要給他輸入數據,他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數百人才能完成的數據處理彙總。

隻是讓他們規劃糧草怎麼從糧倉裡撥出來罷了,甚至都不用他們親自想辦法從黔首手中要過來,跟秦末的地獄難度比起來現在就是簡易難度,這豈不是輕輕鬆鬆完成?

不知怎的,李斯看著趙不息,忽然有一種懷疑自己是不是的確年紀大了,比不上小年輕的感歎。

原來陛下的意思當真是讓自己和這位十五公主一起合作供應軍需,而不是隻讓自己帶著她熟悉政務啊。看來是自家陛下早就知道了這位十五公主的本事,所以才會讓她和自己共事。

想明白了以後,李斯慶幸了一下幸虧自己謹慎,先前沒有直接反駁趙不息“共事”的說法。

在想明白了陛下話中的意思之後,李斯對趙不息的態度又變了,若說先前還帶有一點長輩看小輩的感覺,如今卻是認真將趙不息當作了和自己平起平坐的同僚。

李斯能成為嬴政最信賴的臣子的原因之一就是他很有分寸,儘管趙不息無論是年齡還是官職都遠不如他,可既然陛下說讓公主和他共事,那李斯就十分認真的將趙不息當做自己的同僚。

甚至還專門讓一個長史給趙不息從頭到尾解釋了一遍流程,讓趙不息自己看著插手就行。

李斯、範增、蕭何、張蒼加上趙不息,這個當今最頂尖的後勤處理大才小組迅速發揮了他們的本事,隻用了短短三天的時間就規劃好了所有的軍需,並且將調令文書分發到了各地,在往後的半月內,秦朝完備的運輸係統會源源不斷的將軍需從四面八方沿著規劃好的道路送到戰場上。

嬴政召見了李斯,顯然他對於此次籌備軍需的效率也頗為滿意。

“卿真為秦之棟梁也。”嬴政誇了一句李斯,又仿佛不經意隨口問道,“不息這幾日跟著你表現如何?”

小孩考完了試,當父母的總要問問老師自家小孩表現的好不好嘛。

然後嬴政就聽了足足一炷香李斯誇讚趙不息和趙不息手下的大才,並且李斯還小小拍了個馬屁表示陛下英明,教女有方,給他找的新同僚果然能力非凡。

嬴政:“……”

朕的意思是讓你當不息的導師,教一教她這個項目該怎麼做,怎麼到頭來反而她成了第一作者你成了第二作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