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 第 178 章 李斯仲父(1 / 1)

最終趙不息的爵位是五大夫, 在秦的二十爵等級中排倒數第九,這就意味著趙不息距離封侯, 還有至少十個等級的爵位。

往上還有左庶長、右庶長、左更、中更、右更、少上造、大良造、駟車庶長、大庶長,而後第十九級爵位才是關內侯,若是想要再升一步到徹侯,那就必須要有滅國的功勞了,而今在秦朝,有徹侯爵位的也唯有王賁一人了。

趙不息不太滿意這個結果,高爐冶鐵技術和馬鐙馬蹄鐵配套技術加起來, 怎麼也得給她一個少良造的爵位吧,結果嬴政最後隻給了她第九等的爵位五大夫。

當然, 按照嬴政的話說是“爵位一次不可連升四等以上”, 嬴政說白起當初初戰以少勝多, 打敗敵軍也隻升了二等爵位, 就連白起的成名之戰伊闕之戰, 白起也隻升了四級爵位,從左更升到大良造。

不過趙不息精通秦史, 很快就找出了嬴政話裡面的不合理之處。

她指出,白起一開始參軍的爵位就是左庶長, 而秦惠文王的庶弟樗裡疾更是一進入朝堂的爵位就是右更,所以自己身為始皇帝的女兒,爵位應該比樗裡疾更高才行, 至少也應該和他一樣,在右更的基礎上再升三級。

趙不息很理直氣壯,自己既然是秦始皇的女兒,那有捷徑不走豈不是傻子?

本來秦朝的軍功製度也隻是相比較而言比較公平罷了,實際上依然還是很不公平的。

畢竟封建王朝能有什麼公平可言呢?

秦朝的二十級爵位大體上可以分為士爵、大夫爵、卿爵、侯爵四級, 尋常黔首就算在戰場上再勇猛,最多也隻能升到第四級不更爵位,趙不息在被認回來之前的爵位就是不更,倒不是她不想再往上升了,而是到了不更想要再往上升到大夫爵,升遷指標就從個人軍功變成了團隊軍功,必須團隊作戰斬首三十三首以上,才能“盈論,百將、屯長皆賜爵一級”。

也就是就算趙不息抓再多的盜賊,隻要她沒有在戰場上領兵立下團隊功勞,就不可能升到大夫爵位。

至於再往上,就更困難了,要不然就要領兵作戰,要不然就要兼職官員,縣令的爵位就是爵為大夫,若是一個縣的縣令再立下功勞,就能再從大夫往上升爵了,當然這樣在官員體係內升級最多也就隻能升到五大夫的爵位,也就是趙不息現在的爵位。

再往上的爵位如何升爵,《商君書》和《爵律》裡面都沒有細說,標準就隻有一條——看君王的意思。

君王要是覺得你順眼,喜歡你,就能再升爵,若是君王不喜歡你,你就是立下再大的功勞,那也不符合標準,沒法升爵。

而很多貴族子弟,是一開始步入朝堂為官為將就有爵位的,王離、蒙恬這些人,都是因為他們父輩的功勞而一步入軍中就有爵位的,秦王室子弟就更高了,秦惠文王的庶弟樗裡疾一進入朝堂的爵位就是右更,嬴政同父異母的弟弟成蟜更是在沒有軍功的時候就被封為了長安君,自己本身一點帶兵經驗都沒有就被封為將帥領兵征討趙國。

當然,成蟜被派去為帥討伐趙國這事本身就帶有一點陰謀的意味,比起信任自己同父異母從未帶過兵的弟弟的本事,嬴政派成蟜為帥去攻打當時有李牧為帥的趙國本身就更像是逼反成蟜的陰謀,荊軻刺秦故事中那個著名的配角樊於期就是因為覺得其中有陰謀然後勸說成蟜造反,成蟜造反失敗之後樊於期逃到了燕國,這也就是為何荊軻刺秦的時候會說嬴政仇恨樊於期的原因。

話題扯遠了,趙不息從自己爹年少除掉對手的曆史記載中回過神來,幽怨的看了一眼走在她身前的嬴政。

明明按照秦國之前的先例,她現在的爵位至少也應該是右更的,但是現在卻隻是五大夫,她爹還振振有詞說什麼她其他的兄長連這個待遇都沒有,入朝甚至都沒什麼爵位,還說她那些兄長都是到了十七歲才有資格入朝的,她十四歲就能入朝已經是他給的例外了……

可趙不息無論怎麼算都覺得自己辛辛苦苦弄出來的冶鐵技術和馬具隻換到了這一點爵位都覺得十分不合算!

“下次要是再弄出來好東西,我就每次隻告訴您一點,絕對不一次全說出來了,一次全說出來隻能換三級這麼小的爵位。”趙不息用早膳的時候還一邊往嘴裡塞著飯一邊抱怨。

嬴政卻心情頗好的挑著箸,對趙不息的抱怨充耳不聞。

他隻給這逆女這點爵位的原因就是為了讓這逆女知道目光不能隻放在墨家一家之上,秦朝軍功製度之所以叫做軍功製度,就是因為“軍”之一字,他這女兒的確擅長墨家之術,可若是直一心鑽研墨家之術,隻覺得憑借墨家之術就可以升爵,豈不是因小失大。

總不能隻靠著這些墨家技術就給她封侯吧?封侯必須有擴土之功,這是不能打破的,這逆女弄出來的技術再多也最多隻能升到大庶長,這逆女的性子隨他,沒有好處的事情決計不會去做的,若是爵位隻是僅憑墨家之術就換取,那不息隻會整日和墨家弟子蹲在一起,不會思考其他的東西。

想要走這條路,隻懂墨家可不行。

這麼想著,嬴政的嘴角更加上揚了幾分,就著逆女的抱怨聲用的早膳,果然彆有一番趣味啊。

“你先去鹹陽殿自己找好位置站著,朕隨後再去。”用完了早膳,嬴政吩咐趙不息。

帝王要等到所有的臣子都來齊了以後再去,嬴政趁著這個時間會先過一遍前幾日文武百官呈上來的奏折。

趙不息扁扁嘴:“行吧,那我就自己先去了。”

嬴政的考驗從這一刻已經開始了,在進入一個新環境之後如何快速的適應環境,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處理好和官員的關係,是傻站著還是主動去找官員攀談,這些都是嬴政要看的東西。

鹹陽殿中已經站滿了文武百官,正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聊天,秦朝時候朝堂氣氛還是很融洽的,並不像清朝那般臣子要跪著聽帝王吩咐,比起後來最後幾個王朝尊卑分明的朝會,秦漢時期的朝會更像是後世開組會的模式。帝王一般也不會太過高高在上,當然,劉邦那樣在朝會上和大臣打打鬨鬨的模式嬴政還是做不出來的。

看到趙不息穿著正式官員的朝服從殿門走進來,文武百官的注意力頓時被趙不息吸引住了,大部分的大臣的表情都變得微妙了一瞬,片刻後才又恢複原樣,接著聊天。

秦並不是第一次有女子來上朝,先不提垂簾聽政多年的宣太後,單單是如今的陛下在位期間,巴清和烏氏倮就都身有爵位上過朝,甚至陛下的公主之中也有不少身有爵位的。

……隻是不是聽說這位公主今年才十四歲嗎,先前諸位公子入朝也都是十七歲以後啊。

不過這些大臣雖然好奇,可也沒有人敢打聽陛下的私事。

趙不息進來了以後卻沒有覺得羞怯,朝堂之中的墨家大臣還是不少的,而且由於墨家那個巨子大於君王的“派係規定”,所以一看到趙不息,嘩啦啦一群墨家大臣就都圍了上來,各個爭先恐後問自家小巨子有什麼需要。

最後還是朱陽發話,讓其餘的墨家大臣散開,隻留下自己一個人陪著巨子,趙不息才能從人群之中擠出來。

“朱老,五大夫應該站在什麼位置啊?”趙不息左看看右看看殿內的位置分布,詢問朱陽。

朱陽面色忽然古怪了起來。

“您隻是五大夫?”朱陽忍不住問。

趙不息幽怨地點點頭。

她是知道朱陽的爵位和官職的,少府令,爵位大良造,比她高整整七個爵位。甚至在同等官位之中,朱陽的爵位還是最低的,畢竟他從未上陣殺過敵。

朱陽斟酌了一下:“按照規定來講,五大夫沒有上朝的資格,巨子,陛下有沒有冊封您其他官職呢?”

“唉……我爹說朝中沒有位置給十四歲的未成年人。”趙不息仰面歎息一聲,明明甘羅十二歲就能拜相來著,甘羅也是她爹冊封的啊,怎麼甘羅可以,她就不行呢?

啊這。

朱陽隻能安慰趙不息:“巨子放心,扶蘇公子身上也沒有任何官職,身上已經有官職在身的那些公子公主們,也都隻是擔任禮樂相關的官員。”

說是擔任禮樂相關的官員,實際上也就是嬴政覺得他們沒什麼大用,給他們塞一個閒職領俸祿罷了。

趙不息心情這才好了一點,“是我爹讓我來上朝的,有沒有官職應該也無所謂,那我該站什麼地方呢?”

“您在這個大殿之中爵位最低。”朱陽誠實地指了指鹹陽殿最靠近殿門的那一角,“您該站在那裡。”

趙不息:“……”

合著整個朝會上,就她離她爹的距離最遠啊。

“沒事。”趙不息抹了把臉,笑道,“誰都有起點嘛,現在隻是開始,以後,我要一步步爬到最高,我要做趙……”

“十五公主。”

一道有點耳熟的聲音打斷了趙不息。

趙不息順著聲音看到了聲音的主人,儼然是面相頗為和藹可親的趙高,自己台詞的原主人公。

趙高是中車府令,和朱陽是一個級彆的官員,自然也在朝會上。

“公主是初次上朝,可有什麼疑惑?臣雖不才,可也願為公主解答困惑。”趙高笑眯眯的,看著十分可親。

趙不息歪了歪頭,指了指自己身側的朱陽:“不勞煩中車府令了,我已經有人為我解答疑惑了。”

趙高並沒有看朱陽,而是依然看著趙不息:“倒是臣晚來了一步,不過臣在陛下身邊侍候多年,若是公主有何疑惑之處,臣願意隨時為公主解答。”

隻這麼說了一句,趙高就十分識趣的離開了,仿佛他當真隻是想來給趙不息解答疑惑隻是比朱陽晚了一步一樣。

隻是趙不息卻聽出了一點討好的意思來。

在陛下身邊侍候多年,隨時為她解答疑惑。這兩點合起來,趙不息覺得有點話中有話的意思,仿佛趙高故意給她賣好一樣。

不過這又和自己有什麼關係呢?

趙不息聳聳肩,趙高這種人,自己現在不立刻殺了他,都隻是因為自己現在還沒有那個能力,能和他維持表面上互不乾擾,已經是趙不息這個秦始皇粉絲能做出來的最大努力了。

如果可以,趙不息隻想把趙高也宰了埋在鹹魚堆裡,讓他也經曆一遍自己可憐的男神加上老父親身後受到的折辱。

趙不息搖了搖頭,眼尖的看到了李斯,頓時眼睛一亮,跟朱陽耳語了幾句之後就笑嘻嘻地小跑到了李斯身邊。

李斯正納悶自己陛下這位進來最受寵的小公主為何會忽然找上自己,就看到了趙不息忽然露出了一個甜甜的笑容,然後耳邊就傳來了一聲——

“仲父!”

!!!陛下女兒喊自己仲父?

李斯頓時瞪大了眼睛,第一反應就是先抬頭看看龍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