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第 83 章 新技能get(1 / 1)

趙不息返回黑石隻帶走了蕭何和夏侯嬰一家, 夏侯嬰對趙不息這位主君再滿意不過了,直接就帶著全家人打算搬到黑石定居。

沛縣縣丞這一位置蕭何推舉了曹參,趙不息也很眼饞曹參, 這位曹參就是“蕭規曹隨”的那個曹, 他也是一位如範增一般文武雙全的人才,文上就不說了,畢竟大漢的第一位相是蕭何,第二位就是他了。

在治國理政上曹參雖說不如蕭何,可在打仗上, 蕭何就差了曹參不止一籌了,曹參是難得的出則為將、入則為相得文武雙全的人物。

不過趙不息不著急現在招攬他, 人在沛縣,早晚跑不了。

離開的那個清晨, 風有些大,趙不息的車隊比來的時候更加龐大, 龐大到了為了不引起官府注意要分多批前往黑石, 這些都是趙不息以沛縣為中心招攬到的人才,尤其多數都是楚墨,趙不息招攬了數百的楚墨為門客。

本來數量會更多,不過趙不息堅持不要那些品格差的混混, 所以精挑細選在上千人中也隻挑出了二百餘人, 分批乘車前往懷縣。

可即使這樣, 趙不息的車隊也由來的時候的三十餘人,六輛馬車變成了如今的十幾輛馬車, 上面坐著的都是趙不息找到的人才。

呂雉和劉邦等人來送趙不息,呂雉如今已經是沛縣的縣令了,自然不能跟著趙不息回懷縣。

趙不息站在馬車一側, 呂雉正專心給她整理著衣領,這大半年,趙不息又長高了一些,幾乎都快要超過呂雉了。

“阿雉,你可要好好保重,彆太努力了,政務該交給手下人的就交給手下人……”趙不息喋喋不休的叮囑著呂雉。

呂雉安靜的聽著趙不息的嘮叨,十分耐心,哪怕趙不息其實翻來覆去講的都是她前幾日每日都要說一遍的話。

忽然正在絞儘腦汁想著自己還有什麼沒有叮囑呂雉的趙不息覺得自己腰間一沉,她下意識低頭去看。

一個巴掌大小的精致香囊正掛在趙不息腰間。趙不息驚喜的抬眼看向呂雉,呂雉對著趙不息淺淺一笑。

“哇!好漂亮啊!”趙不息將香囊解下來,拎在眼前仔細看了一遍又一遍。

香囊繡的十分精致,黑底金線,正面繡一玄鳥,玄鳥昂首挺胸,振翅欲飛,一爪探出,似要擒龍,背面亦是用金線所繡,是兩個娟秀的小字“平安”。

似乎一對比自己送給趙樸的那個香囊上繡的的確有點像鴨子啊……趙不息小臉一紅,笑咧著嘴把香囊又掛回了自己腰間。

呂雉寵溺的看著趙不息,“喜歡就好。”

頓了頓,呂雉又撫摸著趙不息的發鬢:“當初你告訴我,我的手不是用來做女紅的,而是要用來握印章的,不能因為沒有其他事可以做才不得不呆在閨閣之中繡花,做女紅要為了自己喜歡的才去做。”

“我想了想,我是很喜歡給不息繡香囊的。是因為我喜歡不息才願意花很長時間去給不息繡這個香囊的。”

呂雉的臉頰染上了一層薄紅,她聲音越來越小。

如此直白的喜愛表達言語對這時候的人還是太直白了。這時候的人還是很不習慣直白的表達喜歡,而是更愛用“宜室宜家”“君子好逑”“既見複關,載笑載言”來婉轉表達感情。

“哇!”趙不息驚歎一聲,讓呂雉的臉更紅了,趙不息挑挑眉,趁著呂雉不注意偷偷用自己的臉蹭了蹭呂雉的臉,把呂雉嚇了一跳。

呂雉的臉紅的更厲害了,她嗔怒的瞪了一眼趙不息,似乎是怪趙不息太孟浪了。

“喜歡就是要貼貼呀。”趙不息理直氣壯,呂雉也沒辦法拿她怎麼辦。

自家的小主君,自己寵著唄。

趙不息臨登上馬車時忽然扭頭一笑,對著呂雉揮了揮手。

“要努力往上爬啊,阿雉!”

來的時候趙不息的身邊隻帶著一個隱瞞了身份的信,回去的時候趙不息帶走了蕭何、韓信還有一大片的領地。

坐在馬車上,趙不息看著自己腦中的造反書,上面顯示沛縣已經屬於自己的勢力範圍了,再加上招攬人才得來的成就點已經不少了。

雖說抽帝王技能還不夠。趙不息一看到帝王技能池子邊那一串高昂的成就點標價就忍不住癟嘴。

其實她想要的一點也不多,隻用給她嬴政那樣的威懾力和政治智慧,李世民那樣的文武雙全,劉邦的知人善任,朱元璋的號召力和發展本事,趙匡胤的溫和睿智果決手段,最好再有成吉思汗那樣對外擴張的能力……就夠了。

趙不息捫心自認,她要的也不多啊,怎麼想要多抽幾個帝王技能就那麼難呢。

不過雖說這帝王技能所需要的成就點不把火藥生產線完整的點出來是沒法湊夠了,可攢了這麼久,加上未來的火藥成就點,再去掉抽一個帝王技能所需要的成就點,剩下的數額也不少了。

趙不息將視線放在了一個她先前從未抽過的池子上面。

“王”——稱霸一方而未一統者稱王。

項羽、曹操、陳友諒等人都屬於這個池子。

趙不息伸出自己的右手,她上馬車之前特意跟劉邦握過手,蹭了一下曆史上歐皇的歐氣。劉邦能以一個小小亭長的出身登上帝位,實力肯定有,可運氣必定也少不了,多少次他被項羽追的宛如喪家之犬,可每次都幸運逃跑了,最後愣是拖死了項羽,成就了霸業。

一道隻有趙不息能看到青光閃過。

趙不息看著自己抽出來的技能,撓了撓頭。

【大良賢師張角——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

是東漢末年的農民起義軍”黃巾軍“的領袖,修太平道的那個。

他也算是“王”嗎?

還是這個“王”池子的評定標準不隻是看最後的名號,而是根據實際成就來的。

張角雖說最後沒有自立封王,可是他卻是東漢末年起兵造反的第一人,而且他還開創了“政教合一”的造反方式。若是他造反真的成功了,那日後這片大地上的政權可能就不是皇權至上了,而是很可能會發展成西方那樣宗教大於王權的模樣。

從這一點看,張角儘管最後沒有稱霸一方,可也是配的上“王”字的。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趙不息默念著這句話,揣摩著其中的意思。

這個看著就十分有玄幻色彩的技能,趙不息不知為何忽然想到劉邦曾跟她說過的那個傳言“隻聽憑空一聲驚雷,黑石子孤身一人千軍之中取敵首級”。

再想到張角在曆史上傳教的那些話“求雨”“符水治病”,趙不息心想,該不會真能改變天氣吧。

一直到將入夜住進驛館,趙不息還在想著這個技能有什麼作用。

入夜,夜空中一片晴朗,繁星滿天,趙不息披著外袍托著腮看天,忽然發現自己竟然隱約能懂一些天象了,今夜無雨,趙不息腦中忽然冒出這麼一個念頭。

她無語地撇撇嘴,這個用不著抽技能她也能看出來今夜無雨啊,天氣晴朗,夜空中一片烏雲都沒有,怎麼可能下雨啊,

這可是花費自己辛辛苦苦攢了一年的成就點抽出來的技能啊,總不能隻用來當天氣預報用吧,趙不息抬頭望著晴朗的夜空,心中默念:“下雨,下雨……”

念了半天好像依然什麼變化都沒有,趙不息氣鼓鼓盯著天空,一跺腳。

不管了,睡覺!

就在趙不息沉入夢鄉的同時,幾塊黑色的烏雲悄悄的彙聚。

“轟隆——”

蕭何從睡夢中被驚醒,他披著外袍推開了窗子。

暴雨打在竹葉上,嘩啦嘩啦,砸在地面上,綻開成一朵晶瑩的水花。

院外隱約能聽見幾聲人聲,在暴雨的雨聲下十分模糊,隻能聽見“馬”“馬棚”幾個字,應該是照料馬的門客冒著雨去將馬都拉到棚子中吧。

不知這雨何時能停,蕭何歎了口氣,若是下的大,那明日便不能趕路了。

索性這場傾盆大雨隻下了一夜,天色微明的時候就轉成了淅淅瀝瀝的小雨,等到天色全明之後就停了。

不過黑石車隊依然不得不在驛站多休息一日。

因為趙不息病了,病的還挺嚴重。

蕭何聽聞自家主君病了之後立刻便派人去將隨車隊帶著的醫者請過來,隨後就又加了一件厚衣才匆匆忙忙去看趙不息。

臥房內,趙不息整個人窩在被子裡,面色蒼白,嘴唇乾裂,窩在被子中雙目無神望著橫梁,時不時還吸一吸鼻子,眼睛水汪汪的,可憐的像一隻被雨淋濕的小犬。

韓信正坐在床側照顧趙不息,端著一碗湯,拿著勺子邊吹邊往趙不息嘴巴裡塞,趙不息小口吞咽著米湯,慘兮兮的。

“是昨夜凍著了嗎?”蕭何帶著醫者匆匆趕來,怕自己身上從外面帶進來的寒氣再凍著趙不息,於是隻站在三步外擔憂的看著趙不息。

醫者給趙不息把了脈,慢吞吞地摸著胡須,一副氣定神閒的樣子。

“如何?”韓信擔憂的詢問醫者。

“嘶,黑石子有些氣虛啊。”醫者摸著脈,“有一些風寒入體,還有一點發熱,不過黑石子身強體壯,沒什麼大事。”

韓信皺緊了眉毛:“氣虛?身強體壯?”

哪怕他不懂醫術,可也能聽出來這兩個詞的前後矛盾。

醫者解釋:“黑石子身體一向很強壯,身體極好。這個氣虛倒像是因為勞累和饑餓而導致的氣虛。”

“先喝上一副藥,多吃些飯,好好休息幾日應當就無事了。”醫者從自己隨身的藥囊中掏出一包藥,交給了一旁的下仆。

聽到很快就能好,韓信蕭何才雙雙鬆了一口氣。

這時候醫療條件差勁,一場風寒就能要人的命,任何小病都是需要重視的。

送走了醫者,蕭何才又來到了趙不息床邊,想要勸趙不息要以身體為重,可看到趙不息可憐兮兮的小模樣勸誡的話到了嘴邊又說不出來了。

隻能歎息一聲,親自到馬車上拿了一條厚被蓋在了趙不息身上。

“我有點熱。”趙不息窩在被子裡有氣無力的抗議。

現在剛剛七月,雖說剛下了大雨天氣要涼爽一些,可也是夏天,她身上還蓋著兩床被子,額頭上汗都熱出來了。

韓信和蕭何都隻當沒聽見趙不息的抗議,蕭何甚至還又把被角給好好掖了掖。

趙不息哼哼唧唧,嘀咕著什麼“世風日下”“門客不聽主君話”之類,卻也很沒有底氣。

畢竟是她自己試技能把自己試虛了。

人呆在被子裡哪都去不了,趙不息隻能動腦,想自己這個技能有什麼用。

澆地?那也太不值得了吧。

趙不息開始放飛想象力,倒是可以用在打仗上。

昨晚是第一次用沒有控製好範圍和強弱,下了好大一夜的暴雨才讓自己這麼虛的,若隻是下一場小雨,那應當消耗不了多少元氣……

————

鹹陽,始皇帝的車駕終於結束了數月之長的巡遊,回到了他的王都。

扶蘇和李斯來拜見嬴政,嬴政平靜地翻看完了這段時間的政務,沒有誇讚也沒有批評。

扶蘇和李斯心中都有些緊張,哪怕嬴政經常出門,他們對於處理這些雜務都已經熟悉了,可還是會在嬴政面前緊張。

“李斯,你認為有哪些青年才俊值得朕重用呢?”嬴政忽然開口。

“擬一份名單給朕。要朕沒見過的青年才俊。”

李斯恭敬道:“唯!”

李斯回到自己的辦公堂之後,沉思了片刻,命令身邊的小吏去取一份博士的名錄來。

秦朝有七十多個博士,用來管理圖書典籍和當作顧問,也是秦朝的中央官員備選人才庫。

拿來了名錄之後,李斯又詳細詢問了這些博士日常的表現如何,從中挑出了幾個比較出類拔萃的人。

“這個張蒼的名字聽著頗為耳熟啊。”李斯筆尖頓了頓,若有所思。

一側的小吏連忙道:“太尉,這位張博士也是荀子之徒。”

李斯的老師就是先秦儒家的最後一位聖人荀子,張蒼的老師也是荀子,二人算是同門師兄弟。

可李斯顯然沒有什麼同門之情,他擱下筆,仿佛隻是隨口一問,“張蒼學的是儒家還是法家?”

雖是同門,可也是競爭者,李斯不允許陛下身邊有另一個人來分走他的寵幸。

昔日的韓非也是李斯的同門師兄,嬴政十分欣賞他,甚至為了韓非發動大軍逼迫韓國交出韓非。這才是真的“傾國傾城”引得敵國君王為其一怒兵臨城下的“美人”。

韓非不願意屈從嬴政,最終被李斯一杯毒酒送上了路。

從那以後李斯就對自己的師兄弟們加倍防備,寧願打壓他們也絕對不能讓他們在陛下身邊出頭。

“這位張博士學的是道家。”小吏回道。

李斯一挑眉,略有些差異,可一想到自己老師荀子雖然是儒家大賢,可自己和韓非也都是法家弟子,就不覺得荀子之徒中再出一個學道家的有什麼奇怪的了。

“既然是如此……”李斯想了想,將“張蒼”二字添到了最前面。

他了解自家陛下,自家陛下控製欲極強,絕對不會讚同道家“無為而治”的思想,那張蒼就對他的位置一點威脅都沒有了。

倒不如做個順水人情,畢竟也是同門師兄弟,在不威脅自己利益的情況下李斯還是頗為願意提拔自己人的。

第二日一早李斯的奏折就靜靜地躺在了嬴政的桌面上。

嬴政翻開這份名單看了看,眼神在張蒼二字後面跟著的“擅長數算”一行上停了停,又在“荀子之徒”四個字上多停了一陣。

他對荀子是很有好感的,荀子雖然是儒家弟子,可身上卻沒有儒家那股木訥之氣,還教出了韓非和李斯兩個讓嬴政很滿意的弟子。韓非雖然死的早,可《韓非子》還在嬴政書案上擺著呢。

可惜就是荀子死的早,要不然嬴政早就兵發齊國把荀子搶回來了……

“趙高,你想個辦法將這個張蒼的職位罷免,送到蒙毅府上。”嬴政勾勾唇角。

所說他是說要給趙不息找一個真正的大才,可嬴政也不打算直接打包好給趙不息送去。

真正的大才和上一次送過去的那些農家、墨家弟子不一樣,張蒼是能輔佐趙不息治理一地的,必須要趙不息自己收複才行。

嬴政要做的,也隻是將張蒼扔到趙不息的懷縣中,再將張蒼是一位大才的消息透露給趙不息。

能不能招納張蒼為自己效力,這是趙不息需要去做的……

也是嬴政給自家女兒的一個小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