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38 章(1 / 1)

第138章古番外之12完美

永盛帝突然就這麼禦駕親臨葉大將軍府,眾人其實也都是呆的,之後一個個反應過來,連忙就要上前跪拜。

至於剛才那“罰酒三杯”的副將,他整個人傻在那裡,一時不知道如何是好,見眾人上前跪拜,這才反應過來,趕緊也上前要跪。

永盛帝卻道:“諸位免禮吧,今日正值中秋佳節,本是諸位的假寧日,我又是微服出宮拜訪親友,就不提講究什麼君臣,更不要那些繁文縟節了。”

眾人聽著,還是拘謹,哪裡敢不跪。

一旁葉天卉卻笑道:“他既過來這裡,自然是來送佳節禮的,你們也是,大家遇到一起,你們是客人,他也是客人,若是再分什麼君臣,倒是把我這裡當成了朝堂,又有什麼意思,大家隨意就是了。”

大家聽葉天卉這麼說,這才免了禮,一時重新落座。

不過落座後,自然不如剛才自在,說話間也小心起來。

葉天卉感覺到了,明白大家面對永盛帝這頂頭上司放不開了,便故意問永盛帝:“今天不是正忙著,怎麼過來我這裡?”

她這一問,所有的視線全都齊刷刷地望向永盛帝。

平時大家見永盛帝,都是看永盛帝身著龍袍尊貴非凡,看他高居於龍椅之上,或者端坐在那禦書房書案後,那是手執生殺予奪大權,一念之間可以決定多少家族命運的帝王。

甚至就在一個時辰前,眾人還在那豪華奢靡的宮宴上見過這位,當時的他可是端肅威儀。

現在,一個時辰後,這位君臨天下的帝王就坐在自己身邊,仿佛很隨和的樣子,和自己手執同樣的杯盞,品嘗著同一個案幾上的糕點……

頓時覺得自己身份矜貴起來,有些飄飄然,不過心裡又有點發虛,覺得自己不配。

永盛帝神情卻是頗為隨和的樣子,頗為平易近人的樣子:“剛才你們在喝酒?這是桂花酒吧?”

旁邊眾人連忙道:“是,陛下,我們在喝酒。”

陳涵機靈,又解釋道:“隻是我們喝,葉大將軍可沒有喝,我們也不敢讓她喝。”

大家紛紛點頭稱是。

永盛帝卻笑道:“她確實不敢喝,不過今夜中秋佳節,隻是飲酒賞月時,你們既來了,自然要儘興,我來代替她敬你們幾杯吧。”

這話一出,眾將頓時受寵若驚,帝王要來敬他們幾杯,這哪是他們消受得起的?

葉天卉聽著,也是意外,雖說這些也都是他的臣子,不過他平時絕對沒有現在這麼隨和,如今來自己府上,倒是平易近人起來了?

永盛帝似乎感覺她的心思,眸中含著笑意,就那麼掃過去,很有些安撫的意思。

葉天卉見此也就不說什麼了,她多少明白這男人心思了,這是特意跑來她和她昔日屬下面前,要彰顯他和自己關係如何親近。

……也夠幼稚的。

永盛帝收回目光,笑對諸將道:“

今年中秋宴上用的月餅是禦膳房特意用了湖州進貢的新米,用了不外傳之秘方烤製的,諸位覺得味道如何?”

他這一說,大家忙道:“這月餅精巧彆致,甘而不膩,香酥可口,確實是從未吃過。”

另一個也道:“我們剛才還說呢,那月餅隻吃的意猶未儘!”

這倒不是故意奉承他,宮中禦膳房月餅那是每年中秋宴的點睛之筆,文武百官都以能嘗到禦膳房月餅而為榮,若是誰能拿到一盒子禦膳房月餅送人,那更是有排面。

永盛帝笑道:“既如此,恰好我命禦膳房額外另做了一些帶過來將軍府。”

一時卻對葉天卉道:“卉卉,把我帶來的那些分放在諸位同袍的回禮中吧,這樣也好請諸位家眷都嘗一嘗。”

眾人聽得,受寵若驚,忙起身謝恩。

不過待坐下後,再回味剛才永盛帝的話,不免覺得有趣。

心想這還沒正式封後呢,這皇帝已經把自己當做男主人的樣子了。

於是視線在葉天卉和永盛帝之間晃蕩了一圈之後,也才終於確切意識到,原來昔日的大將軍真要嫁給昔日他們的頂頭上司了。

這時候大家回想起剛才葉天卉提起永盛帝那句“讓他進來吧”,那隨意的語氣——

嘖嘖嘖。

有尋常夫妻的那味兒了。

*********

燕京城達官顯貴皇親國戚們,都在翹首以盼,天子登寶位十年一直後宮空懸,坊間也不是沒有一些奇怪傳聞。

如今永盛帝竟以雷霆之勢,突然就娶妻封後了,突然就要當爹了,這怎麼能不讓一眾人驚訝。

而驚訝之餘,也都想看看,這位昔日沙場點將的大將軍是怎麼當皇後的,以及——

這兩個人,一個威儀四射疏淡矜貴,一個手握兵權翹勇善戰,這樣的兩個人湊在一起,大家無法想象他們怎麼當夫妻。

特彆是大家回憶,似乎昔日坊間還有些流言蜚語,什麼天子忌憚葉大將軍,什麼葉大將軍擁兵自重,大家就更納悶了,這兩位怎麼相處?

大家的好奇除了一些人之常情的八卦心,當然還有一些更深的打算,比如葉大將軍入了後宮後是不是就要放下兵權,那樣的話,大昭兵馬布局也將隨之改變了吧?

以及,葉大將軍行軍布陣自然是無往不利,但是她能籠絡男人心嗎,皇帝是不是還需要一個溫柔和順的妃子呢?

然而,這些打算在封後大典的宴席上,便徹底摔在地上成了碎末,大家是想都不敢想了。

其實最開始永盛帝是擔心葉天卉如今身子越發重了,怕她不能經受封後大典繁瑣的禮儀,不過葉天卉倒是覺得沒什麼,她身子還算輕鬆,現在每日都會在府中散步,並不覺得疲憊。

永盛帝見此,便按照計劃進行封後大典,這封後大典雖然匆忙,不過依然隆重奢華。

於是這一日,在經過繁瑣冗餘的禮儀後,此時已經大腹便便的葉天卉穿著寬鬆卻華麗的皇後朝服,頭戴

鳳冠,在身邊侍女的隨同下步入太極殿,正式進行了冊封大典。

她抬眼看過去,太極殿三道宮門大開,登殿坡道兩側是朝服簇新的文武百官,而就在大殿的儘頭,是佩戴冕旒龍袍肅穆的永盛帝。

隔著三層台基,六十九道台階,葉天卉和永盛帝的視線對上。

永盛帝抿唇輕笑。

這時候管弦樂響起,鐘鼓齊鳴,葉天卉踩著那鼓點上前,一步步踏上台階。

十年君臣,她曾經無數次身披鎧甲走過這樣一條路,隻是如今她鎧甲變嫁衣,從此君臣做夫妻,共效於飛。

正走著間,突然間,就見永盛帝竟然撩起袍角,邁步走下台階。

這顯然與禮不合,眾臣大驚,一旁儐者,尚宮,司讚掌讚面色煞白,一時茫然。

他們沒見過這樣的,根本不知道該怎麼應對。

永盛帝已經行至第二層台基,在眾大臣震驚的目光中,卻是朗聲道:“皇後懷娠之體,萬千金貴,朕身為人夫,身為人父,怎忍心看皇後負重登台?”

說著間,他已經走到葉天卉面前。

於是在百官眾目睽睽之下,永盛帝挽起自己皇後的手,笑著道:“請皇後隨朕一起入庭。?_[]?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葉天卉其實也沒想到,沒想到他竟然走下台階來接自己。

按照封後禮儀,應該是儐者陪同自己上那三層台基六十九道台階,之後在尚儀引導下行跪拜之禮,再之後才能授以寶綬冊封皇後。

誰想到永盛帝竟然不拘泥於俗禮。

秋日的陽光溫煦地灑落,灑在他俊朗五官上,冕旒之下,那深邃眉眼中浮動著熱烈的溫柔。

她抿唇輕笑,用低到隻有兩個人能聽到的聲音道:“夫君。”

永盛帝聽得這聲,身形微僵,之後,他側首看過來。

於是葉天卉便覺,他眸中迸射出灼人的光彩。

一時這滿朝文武,這宮廷禮官,還有這鑼鼓之聲便全都遠去了。

蒼穹浩渺,萬劫極長,今生有幸,修得這太極殿下攜手相望。

*************

封後大典上的那一幕很快不脛而走,傳遍了燕京城。

滿朝文武百官全都目瞪口呆,所有皇親國戚達官顯貴紛紛聽傻了。

這還是他們昔日那位唯我獨尊的帝王嗎?

在這封後大典上,竟然跑下台階過去親自迎他那皇後?

這個時候,大家再想起昔日流言蜚語,那真是驚出一身冷汗,一個個連忙反思,自己和誰說過,自己上過什麼奏折?

挑撥人家帝後感情,這不是找死嗎?

大家後怕之餘,又想起之前的心思,自然全都歇了。

如果說之前的時候大家還存著爭一爭皇後位置,就算爭不到皇後,貴妃或者其他妃子也能搶一搶,畢竟帝王後宮空懸,如果真要設置後宮,那是需要大量女子充塞後宮的。

但是如今葉天卉一出,大家都覺得沒指望了

若是其他人的話,大家還可以求一個雨露均沾,但是這麼一位,誰敢與她爭鋒?

人家在沙場上就沒遇到過敵人,如今當了皇後,想和她鬥,這是找死嗎?

是以燕京城達官顯貴皇親國戚紛紛放棄,再不敢提讓自己家族中女兒入宮之事。

這時候,朗曦郡主也是鬆了一口氣,比起自己的亡夫以及女兒,她的想法還是保守一些,她希望自己的女兒能有一樁好姻緣,如今永盛帝對女兒情深,女兒母儀天下,這自然是最好的結局了,至於葉氏其他人等自然也都喜聞樂見。

就在萬千期盼中,葉天卉於這年深秋時分順利產下胎兒,是一位小公主。

永盛帝見到這小公主喜歡得要命,當即大赦天下,免稅賦三年。

他對這小公主自是千嬌百寵,恨不得把天底下最好的都給她。

葉天卉身體底子好,生下小公主之後,出月子已經恢複如初,開始利用職權之便乾活了。

按照她和永盛帝的約定,她打破了皇後不乾朝政的慣例,負責兵役改製,大刀闊斧地在軍隊中廢除了世襲製,將葉家軍的功績製向全軍推行,任人唯能。

除此之外,她還就戰馬,兵器,禁軍,民兵操練做了改革,同時征用能人,開始研發火器,並設置了火器局。

經她一番整治,大昭兵強馬壯,武器精良,又有火器這種讓人談之色變的神器,自然是征討四海,無往不利。

經過這麼一番大刀闊斧變革後,葉天卉也略鬆了口氣,開始專注於輔佐帝王,也開始儘量儘到母儀天下的責任。

她原覺得皇後隻是統領後宮罷了,如今卻發現,她可以做到的還有很多,比如設置育嬰堂,撫養那些無父無母的孤兒,專門設置女學堂,可以供女子讀書等,在她的倡導下,在永盛十六年,竟然還真有一位十三歲小姑娘參加了科舉,並考中了童生,此事震驚朝野,葉天卉便接見了那女童生,對她進行鼓勵褒獎,並約定來日請對方來自己身邊做女官。

此事傳為美談,一時有更多女子用心讀書,女子讀書之風便也起來了。

如果說最開始大家對葉天卉這位前女將出身的皇後多少存著戰戰兢兢的疑慮,那麼到了如今,隻有敬服,滿朝文武大臣更是歌頌帝後功績千秋萬代,天下百姓提起皇後更是感恩戴德,女子皆以皇後為楷模。

對於這些讚譽之詞,葉天卉聽多了,並不以為意,不過心裡也慶幸,慶幸在那怒海之中,她終究掙紮出一條性命,也慶幸那日在驛站,永盛帝攔住了她。

如今夫妻恩愛,兒女聰慧,四海承平,她也覺得,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

光陰流逝,倏忽間這一日又是除歲,葉天卉身為皇後,從一大早便忙起來,要接見各路皇親國戚家眷,又有太常寺卿過來彙報儺舞團的安排等等。

她這麼忙著,一直到黃昏時候,突而問起來:“怎麼沒看到觀瀾幾個?”

這些年,她和永盛帝還算恩愛,

陸續又生了兩個孩子,幾個孩子調皮得緊,趕上過年那更是沒法沒天,不知道跑去哪兒了。

今晚看了儺舞後,還要喝花椒酒守歲,雖說孩子小,但圖個吉利該做的也得做。

底下幾個女官聽了,忙回稟起來,說剛才長公主帶著弟弟妹妹在房中玩,轉眼就不見人影了,她們也正在找。

葉天卉見此,也就讓她們下去,幾個孩子調皮她素來知道的,便也沒有為難底下女官的意思。

她當即過去後殿,幾個孩子總愛湊在那裡玩。

這時候,幾個小娃兒正蹲在那走馬燈旁,各自戴了一張面具,在那裡擺弄著一堆瓷盤玩過家家,姐弟幾個玩得不亦樂乎。

這麼玩著間,小皇子好奇地皺著小眉頭,看著那白瓷筆筒:“這是母後日常要用的,你竟拿來,母後知道了,我們要挨揍了!”

小公主:“玩過後再放過去就是了,母後又不會知道!”

一時拿著那大海螺:“你們看這個,這麼大,顏色也好看。”

幾個孩子都湊過去看,果然,那海螺在走馬燈下反射出各色光來,神秘莫測,看得人挪不開眼。

正看著,卻聽到葉天卉的聲音:“你們在做什麼?”

三個小孩兒一聽,立即站起來,齊聲道:“見過母後!”

小嗓子尚帶稚氣,不過三個孩子齊齊整整,一聽就是訓練有素。

葉天卉很滿意,道:“等下要看儺舞了,你們快去裝扮好,不然你父皇回來看到你們淘氣的樣子,怕不是要打你們屁股了。”

小皇子聽著,略有些委屈地扁著唇:“可是,父皇從來不打我們屁股,是母後打我們屁股啊!”

葉天卉挑眉,聲音拉長:“哦?”

小皇子忙溜須拍馬高唱讚歌:“母後最好了,母後不打屁股!”

旁邊兩個小孩頓時捂嘴笑出聲,敢惹母後,活該!

這麼說話間,葉天卉恰好看到地上扔著的海螺,海螺孤零零地躺在地上,發著幽光。

她撿起這海螺,記起這是昔年自己經過岷州過去鳳凰山下海邊時撿到的。

她便問起來:“你們怎麼拿了這個玩?”

幾個小孩子見了,一時也是好奇,紛紛納悶地撓著腦袋。

“奇怪了,我們的盤子還有杯子呢。”

“還有筆筒,筆筒明明放這兒!”

他們這麼說著,葉天卉疑惑:“什麼跟什麼?”

幾個小孩立即響亮彙報:“我們拿了幾個盤子,還有筆筒,還有杯子,都在這裡玩,結果一轉眼不見了!”

葉天卉看著地衣,地衣柔軟平整,根本什麼都沒有。

她疑惑間,隻想著孩子怕是一轉眼沒看到,不知道扔哪裡去了,當下也就道:“你們先去換衣服吧,這個回頭再找。”

幾個孩子聽了,也就不想了,屁顛屁顛跑過去換衣服看儺舞。

**************

如今大昭國四海

升平,萬國來賀,這除歲夜自然尤其熱鬨,宮中燈火晝夜不眠,紅色花燈蔚為壯觀,更有一整排一整排的巨型紅蠟燭點燃了,起沉香也燒起來,倒是把這偌大宮廷映照成了白晝一般。

晚間時,宮中設宴款待文武百官,大家齊聚一堂,高呼萬歲,待到宴席開始,重頭戲的儺舞上演了,那跳舞者全都戴了各樣面具,穿了紅黑衣褲,一個個擊鼓跳躍,氣勢如雷,更有其他各色優人表演節目,諸如相撲、雜技、馴獸、舞獅等,隻看得人挪不開眼,紛紛叫好。

?想看女王不在家寫的《七零之香江來了個大美人》第 138 章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宴席過後,永盛帝和葉天卉全都換上了龍袍,兩個人攜手過去城牆上看那滿城花燈,聽那鞭炮陣陣,又往城牆上灑了許多宮中特製的吉祥錢幣,與民同樂。

今年除歲,太常寺還命能工巧匠製作了幾座大型鼇山燈,上有山石樹木,有神仙佛像,山前設置了露台,供歌舞之戲,整個燕京城一片歡騰,熱鬨非凡。

就在這全城歡慶歌舞升平之時,永盛帝攜著葉天卉的手,回去寢宮之中準備歇息。

遠處燈火通明鑼鼓齊鳴,宮中的花燈依然點燃著,不過此時這回廊中倒是有幾分清淨。

夫婦二人握著手,走在那高牆疏枝之間,一時遠處的喝彩聲和鑼鼓聲仿佛遠去了,這世間隻有他們兩個,就這麼安靜地握著手,往家走。

永盛帝停住腳步,笑著道:“過年這幾天,我反倒覺得清淨了,孩子,百官,黎民,這些我們都不用去想,可以安心過節。”

他側首笑看著她,目光溫和含笑:“也可以多陪陪你了。”

葉天卉:“倒也是,這幾年你忙,我也忙,你哪有那麼多時間陪我!”

永盛帝:“嗯,是我的錯。”

葉天卉笑,很有些得理不饒人:“說吧,怎麼補償我?”

永盛帝手指輕撚著她的,笑道:“怎麼補償都可以,你想要什麼,都會捧到你面前。”

葉天卉便抬手,指向遠處:“來,給我把那顆星星摘下來。”

永盛帝抬眼看過去,在這滿城燈火的喧鬨之上,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他笑望著夜空:“哪一顆?”

葉天卉也是開玩笑罷了,笑道:“隨便哪一顆都行!”

永盛帝的視線卻落在其中一顆星子上:“看那顆,孤寒驕傲,卻也散發出星芒,照耀萬物,就這顆吧?”

葉天卉眉毛微動:“嗯?”

永盛帝:“我讓司天台占候者日夜觀測此星侯,寫出此星侯運行軌跡,再讓渾天監將此星以你的名字命名就是了。”

葉天卉心裡一動:“還能這樣?”

永盛帝:“最近渾天監正在編寫《大昭曆》,會編寫平朔望、七十二候以及日月每日的運行軌跡,這裡面自然涉及到命名問題,這樣《大昭曆》流傳百世,你的名字也會被家喻戶曉。”

葉天卉:“這主意好像不錯。”

永盛帝笑看一眼那浩瀚星空:“走,我們過去宮中的司天台,一起看看葉天卉星。”

葉天卉星?

葉天卉微怔了下,視線望向遠處。

晚風微涼間,遠處的鑼鼓歌舞依然在喧囂,闌珊燈火將冬日疏影映在宮牆上,身邊是陪著自己走過多少春秋的男人。

他牽著自己的手,告訴自己,一旦牽住了便不會放開。

宇宙無垠,生死輪回,她在,他就在。

她默了很久,終於笑了,道:“好,我要看我的葉天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