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第 95 章(1 / 1)

在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4月,高麗恭讓郡王:王瑤,自感高麗開國忠義伯:李成桂,實力強大!為求自保便與高麗守門下侍郎:鄭夢周,商議密謀處高麗開國忠義伯。

然而由於高麗忠義伯身在軍營內,所以導致刺殺失敗!反被高麗開國忠義伯派人將其暗殺於開城府的善竹橋上梟首於市,並抄沒其家。

7月12日高麗右侍中:裴克廉,等大臣以武力脅迫高麗恭湣王妃安氏廢黜,之後在高麗右侍中:裴克廉、高麗判三司事:趙浚、高麗奉化郡忠義君:鄭道傳、高麗同知密直司事:南訚,等親信的勸進下,讓高麗開國忠義伯:李成桂,在開城府開京城壽昌宮內即位,從此開創了李氏朝鮮王朝五百年的基業。

高麗新王:李成桂,建國以後就確立了對大明的基本國策,他當即遣高麗知密直司事:趙胖,到大明帝都應天府向禮部上表稱“高麗定昌府院君:王瑤,權署國事至今四年,然昏迷不法疏斥忠正、昵比讒邪、變亂是非縱於酒色、聚會群小謀害忠直,又令高麗守門下侍郎:鄭夢周,等潛成奸計欲生亂階,乃將勳臣:李成桂、趙浚、鄭道傳、南訚等譖於權署國事,令有司論劾以致謀害國人憤怨共誅夢周,權署國事尚不悛改又謀殺戮,舉國臣民實慮社稷生靈俱被其害惶懼失措無可奈何!鹹以為若所為難以主斯民奉社稷。故此洪武二十五年七月十二日以高麗恭湣王妃安氏之命退居私親自禦駕奉天門(禦門之內),讓百官行叩頭禮,待禮畢才分班序立,以儀禮司依次讚某衙門奏事,奏畢複入班,伺各司奏畢俱退。

若明太祖親自禦駕奉天殿內,則奏事官員穿著朝服按照等級排列,正四品以上升殿以次奏畢先退,其餘官員不能入殿,隻能候在中左、中右門外兩廊等待,奏事官出則皆出。

若明太祖入文華殿啟事則穿袞服,以詹事府在先,其餘衙門官員均穿公服按照等級排序,凡晚朝唯有通政使司、六科給事中、守衛官奏事,其餘各衙門有軍情重事方許奏聞,其餘皆不許。

明太祖還模仿周禮製度沿襲曆朝曆代皇帝服飾,並下令全國男子戴「網巾」還下令規定宦官永世不得乾政,並對外宣布〔皇明祖訓〕中的15個不征之國分彆是;李氏朝鮮、室町幕府、大琉球國、小琉球國、安南國、暹羅國、占城國、蘇門答喇國、西洋國、真臘國、爪哇國、彭亨國、白花國、三弗齊國、渤泥國,並且發布(禁海令)規定除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福建水師能在泉州衛統治下的泉州衛市舶提舉司,以及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明州衛統治下的明州衛市舶提舉司活動外,就隻剩下廣東承宣布政使司的廣州府統治下的廣州府市舶提舉司了。

對內明太祖還打壓貪官汙吏規定無論王公貴族還是朝廷大臣,隻有受賄二兩銀子就被定罪奪官職,貪汙六十兩者立刻斬首。

其次明太祖統治期間把國家治理得很好,尤其是下令善待百姓得到一致好評,還設立全國都司衛所,明洪武年間總計有;547個衛、2563個守禦千戶所與備禦千戶所,並規定各地招募軍戶實行屯田製度以此補充兵力加強地方防禦。

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6月24日,71歲的明太祖在應天府死去,被葬入〈明孝陵〉上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簡稱;大明太祖吳王高皇帝。

之後由皇太子既(明皇太子:朱允炆)即位改次年年號為〈建文元年〉是為「明惠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