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四合一)(1 / 1)

男子百米的測試結束後有大約15分鐘的休息時間,然後才是男子200米的測試。

邊上的裴永勝在蘇嶼的測試結束之後,朝他招了招手,將人叫到了身邊——冬訓這兩個多月的訓練,對蘇嶼來說最大的轉變就是在百米測試之後,他已經不再像是從前那樣虛脫到無法直起身了。

在越過終點線後,蘇嶼的臉色仍舊能夠看得出不太好,但比從前已經好了太多。

蘇嶼在緩了一口氣後,抬頭就看到了短跨跳項群的總負責人裴永勝在朝他招手示意他過去,他略微平複了呼吸之後,蘇嶼就朝著裴永勝的方向走了去。

“裴指導,孫指導,教練,鄭教練。”

蘇嶼和裴永勝還有邊上的孫高樹、裴定山等人都挨個兒打了個招呼。

幾人都笑著朝他點了點頭,最後還是裴永勝開口問了話:“小嶼,剛剛比賽開始前,我看你狀態好像有點一般?”

蘇嶼愣了下,然後點頭:“是。”

裴永勝幾人互相對視了一眼——蘇嶼說是,那就是確有其事了,他們猜的沒有錯。

孫高樹沒忍住問了句:“但是剛剛的比賽裡,你的狀態看起來很不錯?”

通常來說,賽前找不到狀態的選手孫高樹他們見得多了,不管平時成績再好,隻要比賽中找不到狀態,那身體就跟灌了鉛似的,一點兒也找不到用力的點,哪怕知道自己該怎麼做,憑借經驗知道應該怎麼做,可是就是覺得提不起那口氣,就是差了一點勁兒。

這幾乎是每一位找不到狀態的選手都會給出的統一反饋,區彆就隻在於有的人覺得身上肌肉太緊,有的人覺得自己找不到節奏,有的人注意力無法集中而已。

但很顯然,蘇嶼今天的表現又衍生出了一個他們過去所沒有見識過的新鮮流派——簡稱‘跑得更好’派。

就很離譜,離譜到讓教練組都想好好了解一下蘇嶼是怎麼辦到的了。

面對眼前教練們好奇的神色,蘇嶼遲疑地沉默了一下,抬頭看了眼裴定山。

裴定山在蘇嶼這一眼注視中莫名地輕笑了一下,然後對他道:“沒關係,你照實說就好。”

裴永勝聽著這話瞪了眼他侄子——你小子說的什麼胡話?難道蘇嶼還要糊弄他們不成?!

聽到裴定山的這句話,蘇嶼點了點頭,然後對著教練們照實說了出來。

“剛剛的百米決賽前,是我第一次感受到比賽即將開始,狀態卻不夠興奮的感覺。”

“一開始我有一點慌張,但是教練安慰了我,讓我不要緊張,照常比賽就行。”

裴永勝:???

等等,你在說什麼?

定山那小子什麼時候安慰你了?!

裴永勝的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覺得這事情有哪裡不太對勁,他隱約記得他家大侄子就隻是對著蘇嶼的方向做了個簡單的手勢而已——就這個手勢意思就是安慰蘇嶼,讓蘇嶼不要緊張照常比賽嗎?

裴永勝沉默了兩秒,他倒是知道有些教練和運動員之間默契很深,互相之間會有一些默契的常用手勢來替代語言進行安慰。

但默契能到這種地步的教練和運動員到底還是少,像是他帶了孫宇航十多年,看到那小子還是隻想給他當頭一個暴栗。

而且他侄子和蘇嶼,這才帶了多長時間?半年不到吧,就能有這樣的默契嗎?

裴永勝心裡不太相信,但是事實卻又擺在了他的眼前。

在深吸了一口氣後,裴永勝問:“然後呢?”

蘇嶼繼續平靜地給出了答複:“在教練安慰我之後,我略微冷靜下來了,我覺得教練說得有道理——在過去的訓練中,我已經反複磨練過自己的技巧,我的身體肌肉已經形成了較為成熟的肌肉記憶,我知道自己的每一步從起跑開始應該怎樣逐漸加大步幅,也知道進入途中跑階段之後我應該保持怎樣的足部落地和怎樣的前進方式。”

蘇嶼想了想,道:“我在想通了之後也覺得,其實賽前的競技狀態雖然能夠幫助我更好地進入比賽狀態,但實際上這一切仍舊源自於我自己的基礎能力。”

“既然這樣,那就沒什麼好擔心的了。”

教練們:……

不,不是這樣的。

隻是你自己覺得不需要擔心而已。

在場包括鄭勝還有後來湊過來的劉欽龍等人在聽到蘇嶼的回答之後,都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說實話,如果所有選手都有蘇嶼的這個想法,那教練們也不需要為如何調動選手的競技狀態而感到煩惱,而傳統競技運動心理學的研究也不會成為讓教練們瘋狂拔頭發的內容了。

當然,如果說前面的這些內容還隻是讓教練們瘋狂拔頭發的話,那蘇嶼在後半部分說出來的信息,則更是讓教練組的眾人無言以對了。

蘇嶼在表示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之後,就以比賽時自己的狀態給出了佐證:“我覺得,賽前的競賽狀態不夠高漲,其實從某些角度來說也不算壞事。”

裴永勝:???

蘇嶼在思考了一下,繼續總結道:“是這樣的,過去考試時,老師也總是讓我們要保持冷靜理智,我覺得比賽也是一樣的道理。”

孫高樹:……?

蘇嶼沒有太注意教練們臉上的神色,而是繼續道:“之前我的競技狀態非常飽滿的時候,對比賽的期待值會非常高,在比賽開始時,我滿腦子想的都是比賽即將開始,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衝刺了。”

教練們點了點頭,這沒錯,選手在競技狀態高漲的時候,對於比賽的期待感是非常強烈的,都是一股子恨不得立刻開賽的勁兒。

但是與此同時,其實這股勁兒也是非常容易散去的,在教練們日常的工作中,就有一項是要提醒選手們賽前稍微收著點勁兒,狀態彆爆發得太早,否則一早狀態爆發得過了,等到了真正比賽的時候就完了,狀態爆發早了,等比賽時沒勁兒了。

所以教練們實際上從某些角度是同意‘競技狀態未必一定

都是好的’的這個觀點的,但絕大多數情況下,教練們是認為與運動員的勝負欲、競技狀態與運動員在某場比賽中的實際表現是息息相關的。

這些念頭在教練們腦海中繞了一圈,但沒人開口說什麼,都在等蘇嶼繼續往下講他的想法。

蘇嶼仍舊在一邊梳理回憶一邊講述自己的想法:“高漲的競技狀態會讓情緒作為主體更多的影響我的整體技術,在競技狀態高漲時,我的技術細節就會沒那麼準確一些……”

裴永勝:……

不,你之前的技術動作就已經很準確了!

有哪個運動員能在比賽的時候做到100%動作準確到位啊?!

但蘇嶼並不知道裴永勝心裡的吐槽,還是繼續道:“但是今天,在情緒沒有那麼飽滿的情況下,我能夠感受到自己的頭腦更加地清晰,而清晰的頭腦對於我掌控自己的肢體和技術細節又有很好的幫助。”

孫高樹:……

他這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競技狀態不飽滿反而是好事’的歪理邪說,可聽蘇嶼這麼講,感覺好像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的樣子。

蘇嶼的講述還在繼續,他著重提及了自己在比賽中的細節感受,甚至包括自己和對手之間的距離感以及在比賽實操中計算如何追趕對手的速算方式。

邊上,馮曉峰還有葉明浩距離蘇嶼都不遠,這會兒也在邊上聽完了蘇嶼講述的全程。

兩人就覺得很沉默。

馮曉峰試探地看了葉明浩一眼——真的假的?

葉明浩:……

葉明浩:應該是真的。

他們倆人,馮曉峰就不說了,他是個非常標準的體育生,爭強好勝但是腦子沒那麼好使的那種,不說完全不學,但是學習成績確實不太行。

葉明浩的話,因為家學淵源,哪怕他走的是體育這條路子,但實際上他的文化課成績也非常好,是即便稱不上學霸,也絕對算得上優等生的水準。

否則他的家裡人此前也不會一直想要讓退役轉走學業的路子。

但即便是這樣,葉明浩在這一刻仍舊也還是覺得——有的時候吧,人和人的腦子還有天賦之間,確實是有著巨大鴻溝的。

就比如現在的蘇嶼在講述的一切,就已經超出了他的理解範圍。

作為一個相當有天賦的短跑選手,競技狀態對於葉明浩來說同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指標。

有的時候成績好不好就是和自己的狀態好不好硬性關聯的。

就像是當初他差了一點點沒能打開全國紀錄的那一場比賽,他就是覺得自己狀態差了那麼一點點,包括後來他在蘇嶼的提醒下,全力衝刺大獎賽的那一場決賽——一直以來的願望和堅定的信念,還有對於自己未來的期盼,種種因素融合在一起,讓他在那一天的比賽中激發出了前所未有的狀態。

那一場比賽,哪怕最終成績還沒出來的時候,他心裡其實已經有了預感——成功了。

說實話,他還從來沒有在哪一次的

比賽中,一邊覺得自己的競技狀態不飽滿,一邊又跑出絕佳成績的。

蘇嶼正在和教練們說的這些內容,對葉明浩來說,已經是有點離奇的程度了。

?想看亡靈大菜菜的《我不是天生冠軍[競技]》嗎?請記住[]的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馮曉峰自覺自己腦子不好,更加無法理解蘇嶼的這些講述。

主要蘇嶼在回顧的過程中,時不時還會引用一些技術上的專有名詞和比較學術性的說法——都是裴定山給他額外加的課裡學到的內容。

蘇嶼在面對教練組的詢問時,下意識地感覺像是在面對自己曾經的導師和其他教授們的提問,於是他幾乎是在以講解課題思路的方式在對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進行的複盤。

就脈絡清晰,邏輯嚴明,同時還帶點論證以及引用內容。

裴永勝:……

如果不是知道剛剛自己是臨時起意把蘇嶼喊過來的,簡直要以為這小孩兒已經就這個問題提前寫好了一篇論文。

他知道自家侄子的腦子就很好,從萊爾斯學院回來之後,就直接就著在萊爾斯學院學生到的內容,整理了不少僅供他們內部的文章和經驗——主要也是這些經驗類的內容在國內還沒多少教練學者做過細致的研究探討,缺少實證樣本,所以也就是他們內部來看看。

他原以為這樣就挺不得了了,結果今天這一看,就他侄子帶的這個蘇嶼,腦子簡直比他裴定山還要好使!

這麼想著,裴永勝腦子裡莫名閃過了一個念頭——裴定山這小子,收徒弟不會是看腦子好使不好使再收的吧?

這頭,不管教練們內心究竟有多麼地震動驚詫,蘇嶼還是平靜地講解完了他的全部思路和想法。

而在場的教練和邊上給聽到了蘇嶼這些內容的選手們,不管是聽懂了還是沒有完全聽懂的,幾乎都沉默了。

隻有裴定山點了點頭,抬手揉了一下蘇嶼的腦袋,誇到:“不錯。”

周圍的所有人:……

就蘇嶼這個表現,你隻有一句不錯?!

但蘇嶼好像對裴定山的誇獎沒有什麼感到不滿的地方,隻是看了裴定山一眼,然後‘嗯’了一聲。

裴永勝:……

這麼好哄的小孩兒嗎?!

裴永勝酸了,覺得自己侄子怎麼運氣就這麼好,能撿到個這麼好的徒弟啊?

周圍其他人這會兒臉上也是神色不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的。

但是因為一會兒女子組的200米要開測了,所以教練們也沒有繼續拎著蘇嶼追問更多的內容,而是讓蘇嶼到邊上去稍微喝點體能補充飲品,給身體補個液,然後快速調整一下狀態等待下一場的200米測試。

***

一直等到蘇嶼走得有點遠了,裴永勝才問孫高樹:“老孫,你怎麼看?”

孫高樹一臉的一言難儘:“什麼叫我怎麼看?蘇嶼的這個情況……我覺得恐怕還是個孤例。”

邊上的鄭勝和劉欽龍互相看了一眼——誰說不是呢?

就蘇嶼的這個情況,截止目

前為止他們就沒見到過第二例的。

畢竟誰家選手在競技狀態不好的時候反而會在心裡慶幸狀態更理智了的?還覺得狀態不好的情況下對身體的控製更加得心應手了……

就,道理是這個道理沒錯,但能做到這件事的又有幾個人呢?

就比如那些競技狀態不好,就很難集中注意力的選手,他們狀態不好的時候,起跑反應甚至會到0.17、0.19甚至0.20開外,可蘇嶼的所謂‘狀態不好’,直接開場的起跑反應時就直接是0.125秒。

光說他狀態好與不好的起跑反應時差距——基本沒有。

裴永勝又想了想蘇嶼在剛剛比賽中的表現,問身邊的工作人員:“今天的測試有準備側跑錄像嗎?”

田徑隊的訓練場上,常備著各種錄像設備,就是為了在訓練中能夠方便教練和運動員使用,及時地將訓練和測試中的選手狀態拍攝下來,以便在複盤的時候可以根據選手的表現做針對性的分析。

就比如先前陳培傑狀態不好,讓他後續複盤也是這個意思——等回頭側跑錄像出來,研究組那裡的學者還會根據這裡錄製的視頻綁定骨骼做出跑姿正確與否的對比,另外也會有整個百米過程中,每10米一個分段的不同分段成績分析報告。

這些研究和複盤內容對下面的省級隊伍來說是很難擁有的資源,但是在國家隊內則是必備的支持性內容。

果然,在裴永勝問過之後,邊上的工作人員就直接給了回複:“有的,側跑視頻以及正面俯視視角的視頻都有。”

裴永勝點點頭:“那行,回頭測試結束之後,就直接傳輸到研究組那裡,請那裡的學者老師們優先做一下蘇嶼的視頻分析內容。”

工作人員點點頭表示明白記下來了。

那說實話,這件事很難記不住,畢竟剛剛蘇嶼在那裡和幾位教練講話時,工作人員就已經在邊上聽了全程,他也是對於蘇嶼的回答感到十分震驚的人群之一。

反正等聽完蘇嶼講的那些內容後,這個工作人員的腦子裡忽然冒出了一個古怪的念頭——就,有這樣的腦子,那不說做運動員了,恐怕要做什麼事兒都能成。

同時,這工作人員腦子裡的另外一個無厘頭的想法則是——就蘇嶼的這個腦子,如果要放在運動員裡,是不是腦子最好使的一個了?

當然,這種事情並不好論證,反正蘇嶼今天的表現算是給在場所有國家隊成員又留下了一個十分清晰的形象痕跡。

***

接下來,蘇嶼得到了大約10分鐘的休息時間,他一邊補液一邊調整著自己的狀態,儘可能地保持著自己的身體熱度。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早有研究證明,運動員的身體熱度往往和運動員的競技表現息息相關的,正是因為如此,運動員的熱身以及相應的熱身準備技術才會始終是競技體育的重點研究項目之一。

在蘇嶼備賽200米的時候,邊上的朱鬆峰和高樂強看了蘇嶼一眼,覺得他們的熱身準備比蘇嶼

衝鋒,蘇嶼又剛剛跑完100米的測試沒多久,體能消耗跟他們不一樣,他們這會兒和蘇嶼比感覺好像有點欺負人。

朱鬆峰試探著問了下蘇嶼:“你的狀態還行嗎?”

蘇嶼我喝了口手裡的體能補充飲品,點了點頭:“嗯,可以。”

蘇嶼平時就不是多話的人,剛剛跟裴永勝他們講解自己的競技狀態有些類似於學術報告的狀態,從那個狀態裡脫離之後,蘇嶼就又變成了平時那副模樣——有些病懨懨的神情,看起來脾氣不太好,不想說話不好惹。

朱鬆峰:。

高樂強:。

這倆人互相看了一眼,覺得蘇嶼大約是不太想和他們講話,於是紛紛決定算了算了,反正隻是一場隊內測試賽,問題不大。

朱鬆峰和高樂強迄今為止還不太清楚蘇嶼目前在200米上的具體成績表現,他們隻在冬訓開始的首日測試中看過蘇嶼的200米表現,雖說那一次蘇嶼跑出了21秒95,讓他們十分震撼,但是這個成績距離他們兩人的成績還有不小的差距,對於他們來說並沒有太大的壓力。

這段時間的訓練以來,他們當然也注意到了詹佑銘和蘇嶼兩人之間越來越熟悉的模樣,但是兩人也都沒有往蘇嶼的200米成績有可能超過自己的方向上想。

畢竟蘇嶼100米強是強,可也不是每一個100米選手都能兼項200米跑出好成績的,畢竟兩者的體能消耗水平不同,有的選手就是做不到這麼好的快速恢複能力,以至於100米選手跑前100米的時候速度可以很快,但後半程就直接開始斷崖式下跌。

雖說蘇嶼日常的200米定速測試他們也看過,但定速訓練中,裴定山要求的是24-25秒區間內跑完200米,這種情況下,朱鬆峰他們確實也難以察覺到蘇嶼的200米實際能力。

***

賽場上,在100米的兩組測試結束之後,現場的工作人員就迅速地將道標放到了200米的彎道起跑線處,女子組的200米選手們很快也來到了起跑線的位置,進行最後的起跑測試和對起跑器的位位置前後調整。

在女子組的選手們做好相應的調整之後,15分鐘的時間也差不多過了,女子組的200米比賽於是率先發槍。

正如所有人所預料到的情況一樣,女子組的姑娘們對於此次的測試賽十分重視——畢竟除了郭閔貞占據絕對優勢之外,餘下的選手水平差距不大,就隻能通過平時更努力的訓練和各項測試之中更加穩定的發揮,來提升教練組對自己的印象分。

於是,在這樣的心理驅動之下,女子組的選手們在這一場的測試之中也是全力以赴,拿出了各自最好的狀態。

等到女子組的200米測試成績出來之後,總計6名女子組的選手,其中本次世青賽的4名試訓選手加郭閔貞一個國家隊的正選選手,也就是總計5名U20的青年選手中,就有3人跑進了21秒90的世青賽女子達標成績範圍內。

邊上的鄭勝在看到女隊的表現之後

,痛苦地撓了撓自己的頭——害,他們這女隊的姑娘們是真的拚,又拚天賦也又不錯。

雖說因為黃種人的局限,天賦上追不上那些黑人血統的選手,但在亞洲範圍內,這些姑娘們是真的已經很強了。

而男隊這裡……

人才還是太稀缺了啊。

這樣想著,鄭勝又將期待的目光給放到了不遠處的蘇嶼身上——也不知道蘇嶼在這一場200米的測試中究竟會有怎樣的表現?

但就是這一抬頭,鄭勝愣了一下,問邊上的工作人員:“蘇嶼在最內道?”

工作人員點了點頭:“是,抽簽抽到的。”

鄭勝沉默了,蘇嶼這都是個什麼運氣。

在200米的比賽中,雖然運動員所跑的彎道部分距離都是一致的,但是事實上不同道次上的選手所受到的向心力影響是不同的,如果以1、4、8這3個道次來作為比較的話,運動員所受到的向心力影響就是逐個道次遞減的——當然這並不是就說第八道會比較好,在最外道上運動員還會有另外的影響。

所以對於運動員來說,相對中心的道次會是更為理想的位置。

但不論怎麼說,最內道選手受到向心力影響最大,這是可以肯定的。

而且最內道運動員由於受到的向心力影響,也會使得運動員需要采用更為極端的身體傾斜角度來對抗這種向心力。

簡單來說就是——不好跑。

他們有做過研究,同一個選手在不同道次上的平均成績會有微小的差距,但總體來說結論就是最內道的成績相對會比較差。

鄭勝他還想要看看蘇嶼可以在這一場測試賽中能跑出個什麼成績呢,結果前有100米測試,後有蘇嶼抽簽抽到第一道的道次。

鄭勝這會兒算是沉默了——就這個道次,再加上蘇嶼今天狀態沒那麼好,不知道200米跑的時候還能不能維持他100米跑時候的那種狀態……

總之在這一係列的想法之下,鄭勝很有一些頭疼,也不知道一會兒蘇嶼的200米究竟能跑出個什麼成績來。

但不論他再怎樣頭疼都沒有用,抽簽都抽了,這已經是既定的事實了,鄭勝也不可能因為想要看到蘇嶼拿出一個更好的成績,就插手讓工作人員把蘇嶼的道次給改了——如果那麼做還像什麼話?

於是他隻能帶著緊張的心情,在邊上看了起來。

反倒是劉欽龍拍了拍鄭勝的肩膀,樂嗬嗬道:“這啊,說明蘇嶼合該是我們400米的人!”

話音剛落下,邊上的孫高樹就乾咳了一下——作為短跑組長,孫高樹同時是100米的負責教練。

這個乾咳就是在對劉欽龍他們說——行了哈,什麼200米的人400米的人,這是不把我們100米看在眼裡了嗎?

教練組這裡的‘波雲詭譎’影響不到選手們那裡的備賽情況。

賽道上,蘇嶼同樣已經做好了比賽的準備。

雖然在學習彎道技術之前,裴定山就

已經帶著他分析過不同賽道上的向心力對選手們的影響了,他也清楚的知道自己在最內道上對自己的200米測試並不利,但這仍舊沒有對他的情緒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

9條賽道,就算最內道不啟用,從第二道到第九道,這8條賽道仍舊都會有選手需要站上去,不是現在的測試賽,就是以後的正式比賽。

就算他可以一次兩次不需要站在最內道上,難道他永遠都能避開最內道和最外道嗎?

想也知道,這不可能。

所以蘇嶼對於自己身處在哪一條賽道上並沒有什麼所謂。

此時,他站在最內道上,依照自己的想法,調整了起跑器的位置、角度和前後踏板,然後站在原地,看向眼前的彎道。

相對來說,最內道或許確實並不好跑,但是並不妨礙蘇嶼在腦內提前搜索回憶自己在不同道次上的身體傾斜感覺,在他的記憶裡,他清晰地翻找出了在200米階段的身體記憶,同時在所有人的準備階段,他也微微閉上了眼,開始回顧最內道的身體傾斜感和跑動感。

賽場旁,鄭勝看到蘇嶼閉上了眼,愣了下,剛想說點什麼,就見詹佑銘不知道什麼時候也湊到了他們這幾個教練觀賽的位置旁邊。

詹佑銘看了看蘇嶼的狀態,摸了摸下巴,笑道:“這蘇小嶼,狀態還不錯嘛!”

鄭勝:。

鄭勝看了他一眼,問:“我看了康複指導醫生給的康複報告,你恢複得差不多了,打算什麼時候去海外訓練基地?”

詹佑銘一臉‘你這就要拋棄我了’的戲精樣兒,誇張道:“老鄭,你這是有了新人就忘了舊人嗎?”

鄭勝沉默了兩秒:“……就你這舊人,是挺讓我腦仁兒疼的。”

詹佑銘直接擺爛:“我不知道,我聽隊裡安排。”

鄭勝也懶得理他——其實是隊裡也已經就詹佑銘的情況考慮過了,原本也是定下了這兩天要跟詹佑銘說赴海外訓練基地訓練的事情,這會兒鄭勝跟他提一嘴,算是提前說了讓詹佑銘可以稍微調整一下狀態。

詹佑銘擺爛了一會兒,又湊到了鄭勝的身邊,問他:“誒,老鄭,你這是在擔心蘇小嶼的成績?”

鄭勝:“……那不然呢?”

詹佑銘拍拍他的肩膀:“害,彆的項目我說不準,但反正蘇小嶼的200米吧,你就放心100個心吧。”

鄭勝:“……”

詹佑銘拍拍胸口,笑道:“200米,我可是權威。”

鄭勝沒忍住吐槽他:“是是是,權威,不小心把自己腿部肌肉給拉傷的權威。”

其實詹佑銘的腿傷當然不隻是拉傷這麼簡單,這其中涉及到長期的訓練習慣所帶來的影響還有一些暗傷和應力性的傷害,這一次不小心受傷實際上反而算是好事,把過去沒有察覺到的問題給提前找了出來,避免了後續更大的傷害。

但這當然也並不妨礙鄭勝吐槽一下自己的這個徒弟。

詹佑銘嘿嘿笑了下,沒有說話,他也知

道自己受傷這陣子老鄭有多擔心,所以任由老鄭怎麼說都無所謂——不就是嗶嗶兩下嘛。

但嗶嗶完了之後,詹佑銘還是又繼續道:“真的,老鄭,我眼光超好,你信我。”

鄭勝沒理他,因為這會兒負責執裁的教練已經給出了‘各就位’的指令聲。

男子200米這裡參加測試的選手,比女子組的要少了3位,因為詹佑銘身體原因,而且他個人的水平在這兒,不需要他參加測試,於是隻有200米的另外一位國家隊正選選手高彥鬆以及朱鬆峰、高樂強這兩位為了世青賽征召的試訓選手,最後就是臨時被鄭勝從100米那裡挖來兼項測試的蘇嶼了。

四名選手,9條賽道,最內道沒有啟用,僅啟用了第二道到第五道,高樂強在第五道上,朱鬆峰和高彥鬆依次在第三和第四道上。

此時4名選手已經依次來到了各個賽道的起跑線前,蹲身蹲踞到了起跑器上,兩手撐地,膝蓋彎曲點地,等待著裁判進一步的指令聲。

照理來說,第五道應該是本次比賽之中最好的一個道次了,雖然對於這一場測試來說算是最外道,但實際上第五道的道次一貫是比賽之中的‘黃金位置’,隻有在預賽或半決賽中取得前四排名的選手才有機會被隨機安排到的中間道次。

隻是此時高樂強蹲踞在第五道的起跑器上,他隻能在朝左後方回頭時才能看到他的對手們,在他的前方沒有其他的對手在,他自己就是處於這條彎道起跑線延長線的最前方。

雖然他也知道,這隻是一場測試賽,沒有什麼好緊張的,但是那種緊繃的感覺以及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被左後方的對手超越的恐慌,這些負面的情緒在比賽還沒有開始時就已經將他籠罩了起來。

賽程旁,鄭勝幾人在看到高樂強的狀態後不由得擰緊了眉頭。

鄭勝擰著眉道:“這個高樂強,抗壓能力有點問題啊。”

平時的訓練中,高樂強的表現其實還算不錯,幾次高樂強和朱鬆峰兩人之間的隊內200米測試,高樂強和朱鬆峰也是互有勝負。

因此平時鄭勝並沒有覺得高樂強的狀態有什麼太大的問題,而且經過這兩個多月的訓練,高樂強的實力是有所提升的,如果狀態好的話,很有機會在達標窗口期內打開21秒40的世青賽達標成績。

但是此時,隻是一個隊內測試賽,高樂強在實際上應該屬於黃金道次的第五道位置上,整個人卻呈現出了非常明顯的緊繃感。

這隻能說明高樂強絕對不是一個比賽型選手——這甚至不能說他不是大賽型選手了。

邊上的孫高樹點了點頭,但是暫時還沒做更多的點評。

畢竟成績還沒出來,還是要看看具體的表現再說——說不準這個高樂強賽前緊張但是比賽的時候能緩和過來呢?

過去也不是沒有出現過這種類型的選手和表現。

鄭勝也點了點頭,將注意力放到了眼前的賽場上。

第四道的起跑線上蹲踞著的國家隊200米單項上的

另外一名正選選手高彥鬆,他也是目前國內除了詹佑銘之外的另外一個200米好手。

在之前結束的2017賽季中,高彥鬆的最好成績是20秒62,沒能打開20秒60的大關,但整體表現算是不錯的,他的成績比較穩定,隻是在突破上一直有難度。

?亡靈大菜菜提醒您《我不是天生冠軍[競技]》第一時間在[]更新,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至於第三道上的朱鬆峰,目前看起來狀態尚可,沒有高樂強那樣明顯的僵硬,實際的表現還是要看最終的成績再說。

要說所有人之間,看起來狀態最放鬆的,大概就是蘇嶼了——或者也不能說他狀態放鬆,而是他沒有表現出以往那種非常明顯的競技狀態高漲的樣子。

要知道,平時的比賽中,教練會一直跟選手強調‘適度的緊張感’,這就是為了調動選手的競技狀態,同時讓選手不要過度緊張使得身體肌肉僵硬缺乏彈性。

可看著眼前賽道上蘇嶼的模樣……

嗯,在剛剛‘各就位’之前,蘇嶼也是有認真地在做準備的,他拍了拍自己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同時還在原地騰空跳躍放鬆——還真彆提,蘇嶼的那個跳躍呈現出的身體彈性力量是真的強勁。

總之就是,蘇嶼看起來好像沒有太大的緊張感,但是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一樣,他能夠非常冷靜從容地依托自己對身體的了解,然後在場上做出應有的身體調節。

很離奇,但似乎確實是事實。

賽道旁,教練們在關注著賽場上選手們的狀態,而賽場上,選手們則在等待著現場裁判的指令聲。

終於,在選手們準備完畢之後,裁判給出了新的指令——

“預備。”

當賽道上的4名選手同時兩手撐地後臀抬高,緊接著就是‘砰’的一聲發令槍聲,比賽開始了!

賽道上,4名選手在彎道起跑線前相繼起跑,雖然可以看得出蘇嶼的起跑反應速度仍舊很快,但第三道和第四道上的朱鬆峰、高彥鬆的起跑反應速度也不慢。

四人之中,隻有第五道上的高樂強在起跑階段出現了明顯的落後。

而這種起跑階段的落後無疑給高樂強帶去了更大的精神壓力,以至於他在起跑階段就出現了明顯的爆發力缺失和核心不穩的情況。

可以看得出,他是帶著一些慌張的情緒起跑的,所以在起跑之後的整個狀態就明顯要差上一些。

賽道旁,鄭勝等人在看到高樂強的表現之後,都搖頭歎了口氣。

僅僅是一次測試而已,高樂強跑出的這個狀態,很顯然會影響國家隊這些教練對於他的評價——沒辦法,實在是這些教練在國內,已經見識過太多狀態不穩定的選手了。

有許多選手,在國內賽的時候還不怎麼能顯得出來,但到了國際賽場上,由於實力和對手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心理上天然就有了一些抗拒和畏縮,以至於在比賽之中的表現就格外的糟糕,可能國外的選手還沒和他拉開太多的距離,他就先一步覺得自己跑不好要輸了。

國家隊的這些教練們實在是苦這些‘內戰選手’良久了。

像是詹佑銘和鄭天錫這種在內戰外戰都能發揮出全部實力的對手,才是國家隊的教練現在所渴求的人才——就算退一萬步來說⒍_[]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你隻能打內戰,那你好歹也把內戰的狀態穩定了吧?

就今天這麼一場隊內測試賽你就緊張成這樣,那就彆說外戰了,這是連內戰都指望不上的節奏啊!

孫高樹幾人在心裡無聲地搖著頭,覺得實在是可惜——當然,這不是說他們這立刻就要放棄高樂強,隻是心裡對於高樂強的評價肯定會下降,後續怎樣,還是要看高樂強之後經過心理疏導和調整,能不能自己立起來。

機會他們會儘量給,但也得選手自己爭氣才能行。

而略過最外道上明顯狀態不行的高樂強,二三兩道上的朱鬆峰和高彥鬆則稱得上狀態穩定了。

在剛剛的起跑階段中,朱鬆峰的表現不錯,經過這段時間在國家隊內的訓練,他的彎道起跑技術比從前得到了不小的改善,鄭勝幫他改掉了過去起跑階段起身過慢的毛病,讓他能夠在彎道起跑過程中快速抬升身體高度,更好地銜接彎道起跑和彎道加速這個過程。

第四道上的高彥鬆則毫無疑問是四人之中的最強者,在這一場測試中,高彥鬆跑得相對鬆弛,他知道這場比賽的重點並不在他,而且即便他稍微放鬆一些,場上的3名小將說實話也很難超越他。

而在賽場上,狀態最為穩定……又或者說穩定過了頭的,無疑就是最內道上的蘇嶼了。

從聽槍起跑開始,蘇嶼就給出了不輸以往的起跑反應速度,同時在經過了兩個多月的訓練之後,即便他的訓練重心仍舊是在100米上,但各類彎道起跑和彎道技術的提升仍舊刻印在了蘇嶼的腦海之中。

這彎道上,他的身體向著內側傾斜,他每一個腳步的蹬踩都不像是直道跑那樣的落地,而是將受力的重點放在了更接近圓心的腳掌內側,包括他在跑動過程中的擺臂動作也與直線跑道上的擺臂方式不同。

就如先前蘇嶼對裴永勝他們所說的一樣,他是真心覺得在現在的狀態下,他的頭腦和狀態是更為清醒、清晰的。

在現在這樣的狀態下,他能夠更加準確地控製著自己的肢體,就比如此時左右手之間的擺臂不同的程度,以及右手擺臂過程中需要從斜切角度產生一種向內橫過身體的趨勢。

在他的腦海之中,幾乎每一個動作都固化成了一個模型循環,他的大腦就是他身體最高的指揮官,調節著他的呼吸、他的技術動作細節以及他前後程的速度體能配比以及他的每一點體能的消耗。

賽場旁,看著賽道上蘇嶼近乎可以用‘精準’來形容的表現,詹佑銘‘嘶’地一下倒吸了一口冷氣,說:“我突然想起來,萊溫頓之前跟我說過……我想想他是怎麼說的?‘正確的姿勢……’哦,還有‘正確的技術’。”

詹佑銘看著賽場上蘇嶼一點點前進的節奏,最後幾乎是用詠歎調般的預期在複數國家隊海外訓練基地的200米教練萊溫頓所說的那句話——記住,詹,這些是你完成200米比賽的

關鍵。

詹佑銘當然知道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他也是認真地按照萊溫頓的話來做的,但是直到這一刻,他看著賽場上蘇嶼那堪稱精準的技術動作與表現,忽然之間又更深地了解到了這句話背後的意義。

——正確的姿勢和正確的技術。

這不僅能夠保證他完成200米的比賽,同時還能夠保證他在狀態不那麼好的時候,讓自己的成績也能夠維持一個足夠高的水準。

啊哈,你說這是誰說的?

事實上,此時隻要是看著賽場上蘇嶼表現的所有人,都能夠給出同樣的答案。

當然……

詹佑銘腦子裡同時又冒出了另外一個念頭——對於其他選手來說,在比賽的時候缺乏競技狀態和熱情不是什麼好事,但是在蘇嶼這樣的腦子下,保持這種理智且精準的比賽狀態……這樣也能算是競技狀態不好嗎?

唔,這或許就未必了吧?

總之,賽場上的蘇嶼並沒有在意周圍觀賽的眾人是怎樣考慮的,在賽場上,即便是在公認並不好跑的最內道上,蘇嶼也流暢而漂亮地跑完了他最內道的彎道部分。

而隨著蘇嶼彎道部分的結束,當他從彎道部分銜接到直道部分時,此時蘇嶼已經逐漸進入了他的最大速度之中,原本基於彎道階段的限製而沒能提升到的最大速度也在這一瞬間開始拔升。

對於第三道上朱鬆峰的超越,幾乎就是一瞬間的事情。

第三道上,雖然朱鬆峰也知道,隨著彎道部分的結束,蘇嶼一定會向他逼近,但是他也沒有想到,蘇嶼對他的超越會是這麼的輕而易舉以至於讓他毫無反抗之力。

接下來的直道部分,蘇嶼正是裹挾著這股一往無前的氣勢——又或者說,純粹是他冷靜的頭腦給他帶來的精準計算以及‘應該全力保持最大速度’的指令。

在接下來的直道部分裡,蘇嶼甚至已經在一步一步地靠近高彥鬆的位置。

不過高彥鬆不愧是國家隊的正選選手,並沒有真的給蘇嶼這種超越自己的機會,最後他仍舊是以第一名的排名越過的終點線,在他之後過線的第二名正是蘇嶼。

在親眼看著蘇嶼過線之後,賽道旁的劉欽龍忽然說了一句:“……這場比賽繼續跑下去,後半程的200米,高彥鬆未必會是蘇嶼的對手。”

沒辦法,這個小孩兒對於整體節奏和體能分配的調控能力實在是太強了,令看完比賽的劉欽龍不免心中更是一熱。

而在這一場比賽之後,大約是200對蘇嶼的體能消耗仍舊還是太大了,他的臉色狀態看起來比100米結束的時候要差了不少。

沒等劉欽龍想清楚這些對蘇嶼的影響,就聽到邊上的鄭勝‘嗷’了一聲,叫到:“達標了!蘇嶼……21秒35!!!”!

亡靈大菜菜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

:,

:,

:,

:,

:,

希望你也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