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 章(1 / 1)

站在蘇嶼身邊的周宇昂疑惑地看看蘇嶼,又看看賽場上重新披上外套坐到了備賽區位置上的江源,覺得有些好奇——源子想贏了?好家夥,他怎麼沒看出來?

不過蘇嶼這麼說,他姑且也就這麼信了。

周宇昂又開始在蘇嶼身邊碎碎念了起來:“那你覺得那個張兆赫能跳出什麼成績啊?”

蘇嶼聞聲看了眼周宇昂,然後轉過臉平靜地丟下4個字:“我不知道。”

周宇昂:???

他們小祖宗雙標得還挺明顯?

雖然蘇嶼沒理他,但周宇昂倒是不太介意,他還是在邊上持續輸出著:“也不知道一會兒有哪幾個能跟源子爭到最後。”

周宇昂原本沒指望蘇嶼會回應他的這個問話,結果邊上盯著賽場方向看的蘇嶼突然點出了兩個名字:“王文也、張兆赫。”

周宇昂愣了下,好奇道:“小嶼你還會看這個?為什麼是這兩個?”

此時的賽場上,伴隨著江源1.85米高度的試跳成功,緊接著1.85米高度的第二輪試跳也已經結束,在這個高度上唯一一位未能成功過杆的選手在第二輪試跳中也已經成功過杆。

與先前連續幾個高度不斷有選手被淘汰的情況不同,到了1.85米這個高度,這回竟然沒有任何人被淘汰。

由此可見,在場剩下的這6名選手都有著非常紮實的基礎和個人實力,至少從周宇昂的視角來看,除了知道張兆赫很強之外,他是看不出還有哪個選手會跟江源一起比到最後爭奪勝利。

結果蘇嶼竟然提出了在張兆赫之外的另外一個名字——王文也。

見蘇嶼沒有回話,周宇昂湊在他身邊繼續碎碎念了起來:“來嘛來嘛,小嶼你不給我說說嗎?”

蘇嶼大約是覺得周宇昂實在有點煩,扭頭看了他一眼後,直接回頭指了指賽場上的方向。

這會兒賽場上的橫杆已經在主裁判的示意下從1.85米升到了1.89米的高度,橫杆的上升幅度減少了1厘米,這也是因為主裁判根據當前賽況判斷,認為當前橫杆已經逐步到達在場絕大多數運動員的能力極限,因此橫杆的上升幅度也開始減少。

而在橫杆裁判放置並測量好橫杆高度之後,現場的助跑線前,決賽的1號選手王文也已經站在了助跑線前,正在等待新一輪的試跳開始。

蘇嶼手指的方向就是正在舉手示意自己準備好了的王文也。

周宇昂有些疑惑地看向了助跑線前的王文也,但是並沒能看出他有什麼特彆的,蘇嶼偏頭看了他一眼,大概是不想聽周宇昂繼續碎碎念,於是抿著嘴悶悶地解釋道:“王文也,他的狀態很鬆弛,除了王文也和張兆赫,其餘選手的狀態已經越來越緊繃,身體肌肉也開始僵硬,身體彈性也開始削減了。”

對於跳高這個單項來說,除了爆發力、跳躍能力之外,運動員的身體靈活性也是與最終跳躍成績息息相關的一項基礎素質。

而‘靈活性’三個

字的存在,天然地就與心理狀態的放鬆有關,一旦選手心理狀態過度緊繃,那麼在個人靈活性上的發揮勢必就會得到削弱。

“從心理狀態、個人狀態、選手的基礎素質條件上來看,有機會和源哥競爭到最後的,就是王文也、張兆赫他們兩個。”

蘇嶼一字一頓地悶聲解釋著,臉上的表情仍舊是懨懨的看起來有些煩悶,但還是說出了自己的最終判斷:“從現在的心理狀態上來看,王文也比張兆赫要更鬆弛、靈活,但是從個人能力上來看,張兆赫要比王文也更強。”

周宇昂聽著蘇嶼的解釋,全程聽得他一愣一愣的,說實話,雖然都是田徑項目,但是周宇昂對跳高這個單項的了解其實挺有限,基本就局限在知道基礎規則的程度上,關於跳高需要進行哪些訓練和需要哪方面的身體條件他了解得並不多。

等聽完蘇嶼的解釋後,周宇昂追問:“所以小嶼你的意思是?這個王文也和張兆赫倆人誰能贏來著??”

蘇嶼抿了抿嘴,吐出了四個大字:“我、不、知、道。”

周宇昂:……

咳,這確實是他有些強人所難了,比賽嘛,誰勝誰負,哪兒能真預測出來呢?但他還是有些好奇:“誒,小嶼,你以前不是身體不好沒怎麼練過體育項目嗎?你怎麼知道這麼多的?”

蘇嶼聽到這個問題,用沉默的表情看了他十多秒鐘,最後道:“你也應該知道。”

周宇昂:???

蘇嶼:“裴定山教練的課,你也在。”

周宇昂:“……”

現在說他短跑相關的課程都聽得很認真還來不來得及?

這裡蘇嶼和周宇昂的對話因為周宇昂突然的心虛暫停,但是站在不遠處的葉明浩和蔣若輝兩人卻恰巧將蘇嶼說的話全都聽進了耳中。

蔣若輝嘖嘖道:“葉子,你覺得這個蘇嶼說的有沒有道理啊?這個王文也在決賽的序號排在第一位,這不是說他在及格賽階段表現一般的意思嗎?怎麼在蘇嶼的話裡決賽階段就有機會和張兆赫一爭高低了?”

葉明浩聽著這個問題,先是沒有說話,片刻後,他示意蔣若輝看向跳高的決賽賽場——1.89米高度上,第一個上場進行第一輪試跳的王文也在這個高度上,又一次地一次性成功過杆了!

看到這個結果,蔣若輝有些驚訝:“好家夥,這個王文也是水平不錯啊!”

葉明浩點了點頭:“是,重點是就像蘇嶼說的一樣,這個王文也的心態上非常放鬆,這也有可能是因為在及格賽上他的狀態發揮不佳,能夠晉級到決賽就已經是僥幸,所以到了決賽階段,不論取得怎樣的名次對王文也來說都已經是意外之喜。”

這種心態蔣若輝倒是也知道,在過去他也聽說過一兩個這樣的例子,就是在決賽的時候心理狀態穩健,結果發揮出了超常的實力。

想到這裡,蔣若輝又將視線看向第二名上場的選手——確實,這第二個上場的選手肉眼可見的就要比王文也緊張得多,而在這種緊張的狀態下

,這個選手的1.89米高度第一輪試跳也毫無意外地失敗了。

看到賽場上這樣的結果,蔣若輝深吸了一口氣,低聲道:“臥槽,葉子,這個蘇嶼的觀察能力很強啊?”

他們這些少年隊的選手,照理來說從小就在專業教練的指導下進行學習,關於理論知識上的學習怎麼看都要比蘇嶼僅僅是夏令營40天時間學到的內容要多吧?

在田徑隊裡,短跨跳這些項目的訓練有時候重合度還挺高的,所以關於跳高什麼的,他們看的絕對比蘇嶼要多得多。

可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蔣若輝看了這麼久的比賽,也並沒有觀察到蘇嶼觀察到的這些信息。

想到這裡,蔣若輝悄悄問葉明浩:“誒,葉子,要沒聽蘇嶼說的這些,你剛剛自己看比賽有看出這些門道嗎?▇▇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

葉明浩:“……”

“咳。”

看到葉明浩這不太自在的乾咳模樣後,蔣若輝秒懂:“哦,行了,你也沒看出來。”

說著,蔣若輝用一種頗為敬畏的目光看向了不遠處的蘇嶼,讚歎道:“所以……這個蘇嶼果然是個學霸對吧?!”

“我就說,他平時這個病懨懨的樣子,看起來就不像是咱們這些運動掛的,所以他不僅是個短跑天才,還是個學霸啊!”

葉明浩:“……”

葉明浩也有些懶得理會蔣若輝了,他揉了揉自己的太陽穴,拍了下身邊好友的肩膀:“行了,安靜點兒,看比賽吧。”

雖然1.89米的高度比1.85米的高度並沒有高上太多,但就是這4厘米的差距,開始讓接下來的比賽變得殘酷了起來。

在這個高度上,除了一開始的王文也之外,在他之後的連續3名選手全部都試跳失敗了,隨著這一次又一次的試跳失敗,比賽的過杆壓力又來到了張兆赫的身上。

與1.8米高度第一次試跳失敗時候的情況不同,這一輪的1.89米高度,前面已經有了王文也這個選手的成功,這讓張兆赫臉上的神色明顯更加凝重了起來。

依照跳高比賽的規則,如果王文也第一跳成功,而他第一跳失敗,那麼哪怕在下一輪高度的試跳中王文也和他都失敗了沒能過杆,最終的勝利者也會是王文也——因為王文也在上一個高度中成功一次性過杆,而他則是第二次試跳才過杆。

也就是說,如果張兆赫不想輸給王文也的話,接下來的這1.89米高度的第一輪試跳他就必須一次性成功。

此時,張兆赫帶著這樣的壓力站在了助跑線前,他想起了在上一輪1.85米高度的試跳時,江源在前面5名選手4名試跳成功的壓力下,竟然也從容地完成了他的試跳。

不能輸給他!

這樣的念頭在張兆赫的腦子裡冒了出來。

也是此時,站在賽場邊上的蘇嶼突然悶聲道:“他要失敗了。”

周宇昂和不遠處的葉明浩、蔣若輝都愣了一下——什麼?

就在蘇嶼話音剛剛落下時,助跑線前,

張兆赫在倒計時還有四十多秒的時候就從助跑線前起跑,但是明顯可以看出,張兆赫的這一次助跑不是很成功。

如果單純從速度角度來看,張兆赫的這一次助跑其實是非常快速的,這種快速看似能夠為他提供較大的速度助力,但是這種速度已經超出了他的控製範圍。

也就是說,跳高如果想要取得較好的成績,應該在跳前階段獲得良好水平速度的同時,也憑借助跑階段調整自己的身體姿態,讓自己能夠在最後起跳時以一個良好的身體準備姿態跳躍過杆。

而張兆赫的這一次助跑快倒是快了,但是節奏明顯出了亂子,已經不在他的節奏控製範圍之內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張兆赫這一跳的失敗幾乎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了。

當所有人看著張兆赫的這一跳失敗時,跳高決賽的場地邊上,蘇嶼的表情平靜從容,似乎一切就該是這樣的,而在他的身邊,周宇昂和蔣若輝在看向他時,臉上都帶出了明顯的驚愕,就連葉明浩的臉上也是一副讚歎的模樣。

葉明浩小聲道:“他是個天才。”

蔣若輝在邊上用力點頭。

葉明浩又一次小聲地感歎道:“不僅是短跑上的天賦,他的洞察力以及學習能力和對賽事的分析能力,恐怕都是我們遠遠都比不上的。”

聽到這裡,蔣若輝有些遲疑:“他看跳高看起來是很準,可是除了跳高之外呢?如果是短跑比賽的話,他看得未必會比我們準吧?畢竟我們也練了這麼多年了……”

葉明浩聽著蔣若輝的這話,笑了下,道:“這就要看等到有短跑賽事時,我們能不能再聽到他的點評了。”

相對於葉明浩和蔣若輝低調的討論,周宇昂就要浮誇許多,他在愣愣地看了眼蘇嶼之後,大笑著伸手揉了揉他的腦袋,在蘇嶼要噴火之前,他又鬆開手笑道:“好你個小嶼,我宣布,303新的bking就是你!”

“嘖,不說彆的,你剛剛冷酷無情地說‘他要失敗了’的時候,真是帥炸了!”

蘇嶼:“……”

蘇嶼懶得理會抽風的周宇昂,此時的賽場上,第一輪試跳失敗的張兆赫臉上明顯出現了懊惱的神色,但試跳失敗已經是事實,他也隻能將視線轉向了他後面一位登場的選手,也就是江源的身上。

助跑線前,江源還在等待橫杆裁判重新將橫杆放到橫杆架上,直到橫杆裁判確認當前橫杆的高度沒有問題後,江源就冷靜地舉手示意自己已經準備完畢。

在主裁判確認江源選擇起跳後,60秒倒計時隨機啟動,時限員經過這麼多輪之後已經適應了江源的節奏,知道他不會太著急起跳,而是會在助跑線前調整一會兒自己的狀態。

果然,江源在起跑線前微微等待了一會兒之後,直到時限員又將將要舉起手裡的黃旗時,他又一次啟動了自己的助跑步伐。

從他的助跑步伐和節奏上就已經明顯看得出和先前張兆赫的不同,這回,即便不需要蘇嶼的解說,在跳高決賽場地外的周宇昂幾人也看出

來了——江源的狀態很好。

就在這已經連續有4人第一次試跳失敗的情況下,江源也仍舊穩穩地保持住了自己的節奏,在橫杆前穩穩地蹬地起跳完美地越過了橫杆。

在場的觀眾們在這一刻都忍不住地鼓起了掌。

但是與觀眾席上其他人鼓掌是單純為了慶祝江源越過橫杆不同,在場外的葉明浩幾人鼓掌,則是一部分因為江源的表現,一部分則是因為蘇嶼。

當江源第一輪成功過杆之後,1.89米高度的第一輪試跳就已經全部結束了,在這個高度上的首輪試跳隻有王文也和江源成功一次性過杆,而在這兩人之中,更是隻有江源是本場比賽迄今為止唯一一名全部高度均一次性成功過杆的選手。

觀眾席上的教練們看到這會兒之後,對於這場比賽的結果也有了自己的估量。

“男子跳高組的冠軍應該就是落在這江源的身上了。”

而另一頭觀眾席上的夏令營學員們並不懂這些,隻是在看到江源的又一次成功過杆後單純地為他的表現感到激動。

“臥槽啊,303寢室的這幾個真的是太牛了!”

“是啊,蘇嶼、周宇昂和江源……好離譜的寢室啊,他們到底是怎麼湊到一起的?”

“說起來,就江源、蘇嶼他們這樣的表現,你們說,以後303寢室不會全員進國家隊吧?!”

“?”

“呃,這是不是就有些離譜了?”

“就是,國家隊感覺好像還是有點遠啊……”

“不管了不管了,不說國家隊,至少江源和蘇嶼他們在這一次的基地賽上都能算全國頂尖了吧?”

“那大概是有的了!”

***

現場的觀眾們看得激動,現場備賽區中等待第二輪試跳的選手則又是另外的一種心態。

特彆是G省體工隊的張兆赫,他一直覺得在下午的跳高決賽中,他唯一的對手就是江源,結果現在在1.89米的高度上,居然不止是江源,就連那個王文也也贏過了他。

哪怕張兆赫明白在比賽中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可是他這會兒心裡的煩躁也怎樣都無法壓下去。

他知道,如果繼續再這樣下去的話,對自己接下來的比賽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始終控製不住自己的心態。

隨著1.89米高度的第二輪試跳開始,緊張感在賽場上又一次蔓延了開來。

而在賽場外,周宇昂則是興致勃勃地在問蘇嶼:“小嶼,這一輪的試跳你覺得有幾個能成啊?”

蘇嶼:“……”

蘇嶼覺得自己仿佛被周宇昂當成了有趣的預言點讀機,點一下給一個預言的那種。

他悶悶地先是說了劇‘我不知道’,在周宇昂有些失望地‘哦’了一聲之後,他才又悶聲補充道:“1個吧。”

周宇昂沒想到自己的‘預言點讀’還真的能有回應,當即眼睛一亮問:“那個張兆赫?!”

蘇嶼搖了搖頭:“是另

一個。”

不遠處,葉明浩和蔣若輝聽到蘇嶼的‘預言’,都有些驚訝地互相看了眼,緊接著兩人開始輪流將即將第二輪試跳的所有選手挨個兒看了一遍,隻是看來看去也看不明白到底有哪一個選手相對特彆,居然能夠得到蘇嶼‘成功跳過’的預壓。

緊接著,第二輪試跳開始,進行試跳的4個選手中,竟然真的像是蘇嶼所說的,隻有一人試跳成功,而這個人並不是張兆赫。

一時之間,和張兆赫身為隊友的葉明浩和蔣若輝都不知道應該為蘇嶼的又一次預言成功而激動,還是該為自己隊友的又一次失敗而遺憾。

“隻剩下最後一次機會了啊。”

蔣若輝的聲音裡有些緊張。

雖然他們也覺得張兆赫恐怕在今天的比賽裡比不過江源,但是他們也沒想過張兆赫會三強不入的情況。

這會兒邊上不遠處,周宇昂也在問:“誒,小嶼,你不是說那個王文也和張兆赫會和源子杠到最後嗎?!”

蘇嶼聽到周宇昂的這個問題,有些奇怪地看向他:“還有最後一跳。”

周宇昂懵逼,有些想說——那個張兆赫前面兩跳都試跳失敗了,難道第三跳就一定能成功嗎?

但或許是物極必反,在壓力真正達到一定程度之後,張兆赫的頭腦也終於突然清醒了過來。

看著即將開始的第三輪試跳,張兆赫咬著牙在心裡問自己——你可是能夠跳過2.06米高度的張兆赫!為什麼會在1.89米的高度上卡了這麼久?!

清醒一點!

正是帶著這種讓自己清醒過來的自我反省,終於,在最後一次的試跳中,張兆赫以一個非常漂亮的姿態成功地越過了1.89米的橫杆。

張兆赫,1.89米第三次試跳,過竿成功!

直到張兆赫第三次試跳成功,葉明浩、蔣若輝還有周宇昂才鬆了一口氣,這種感覺仿佛見證了一次偉大預言的成功一般。

這會兒就不說周宇昂了,邊上的蔣若輝也是滿臉讚歎地在小聲對葉明浩誇獎:“葉子,這個蘇嶼,牛逼啊!”

什麼是天才預言家?

這就是啊!

蔣若輝一臉感慨道:“我覺得吧,就這個蘇嶼,他就算不繼續短跑,去做個體育點評人大概也能爆火的。”

畢竟誰不想看神奇預言呢?

讚歎完畢,現場的比賽也已經到了新的階段。

1.89米的高度淘汰了場上的2名選手,當橫杆隨之升到1.93米的高度上時,賽場上已經隻剩下4名決賽選手了。

很顯然,四強之戰就在他們之中了。

在1.93米的高度上,率先開始試跳的自然還是王文也,但是這一回的試跳他也出現了失誤,沒能在第一跳一次性過杆。

緊接著上場的第二名選手也同樣未能過杆,倒是先前在1.89米高度上連續失敗了兩回的張兆赫在這個高度上成功地一次性完美過杆了。

在成功過杆的那一

瞬間,張兆赫興奮地揮了揮手,大大地吐出了一口氣,大約是把先前的煩悶情緒都給吐了出來。

而當輪到江源試跳時,這個迄今為止都還沒有失敗過的少年在所有人的矚目之下,仍舊穩穩地一次性越過了眼前的橫杆。

看到這裡,賽場旁的周宇昂忍不住嘀咕了一句:“我算是知道源子為什麼在前面的幾輪試跳裡都申請免跳了——後面的這些試跳次數實在是有些多,要是一開始不免跳的話,對體能的消耗未免也太大了。”

周宇昂的這個猜測倒是沒錯,像是江源這樣對自身實力有著較大把握的選手,那自然是在前面多多免跳來得要好。

隨著江源的試跳成功,1.93米的高度很快進入了第二輪試跳。

這一回,王文也大約調整好了自己的狀態,非常成功地完成了自己的跳躍,完美過杆。

但是四人中的最後一名選手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名來自Z省體工隊的小將在接下來的兩輪試跳之中都出現了失誤,遺憾的在1.93米的高度上被淘汰出局。

至此,本場比賽的前三名選手實際上也已經誕生了,正是蘇嶼‘預言’中的王文也、張兆赫和江源三人。

至於三人之中的實力強弱實際上也已經有些分明,畢竟在三人之中,除了江源之外,王文也和張兆赫都有過過杆失敗的經驗,幾人裡,惟有江源,從第一次試跳開始,一直到了1.93米的高度上都未曾失敗。

“這個江源……簡直穩定得像個機器人。”

教練區席位上,這些教練不由得這樣感慨到。

聽到這樣的評價,劉文健一邊心裡自豪,一邊又有些煩惱——穩定是穩定,隻是這小子的勝負欲實在是……

而在賽場旁,蘇嶼一邊聽著周宇昂誇他牛逼的彩虹屁,一邊看著賽場上的江源。

他能感受到,賽場上的江源正在逐漸地興奮了起來。

他覺得,或許不應該說江源缺乏勝負欲,而是應該說,想要刺激出江源的勝負欲,難度要比普通人預想得大得多。

畢竟一般14、5歲的選手,面對1.8米的高度就已經會覺得艱難,又有幾個人能夠像江源這樣,在前面階段連續成功過杆,一直等到橫杆升到了1.97米,臉上才出現興奮的意味呢?

此時,隨著橫杆的高度又一次的上升,王文也的臉上也出現了緊張的神色,這個高度已經接近了他的PB。

但是大約是在今天的比賽中打出了氣氛,王文也整個人顯得非常興奮,因而在1.97米的第一次試跳中居然也成功地一次性過杆了!

這之後的壓力給到了張兆赫的身上,很遺憾的是,在第一輪試跳中,張兆赫的1.97米試跳失敗了,而緊隨其後的江源則在所有人的注視中又一次成功地一次性越過橫杆。

到了這會兒,就連趙偉平的口中也吐出了‘可怕’這兩個字。

在江源的又一次成功過杆後,張兆赫在第二輪試跳中努力地調整了自己的狀態,總算在冷靜下來之後

,成功地越過了1.97米的高度。

但是在再接下來的2.00米的高度上,不僅是張兆赫,三人之中,包括王文也也試跳失敗了,隻有那個仿佛永遠不會疲倦和失敗的江源仍舊成功地越過了2米的高度。

至此,這塊金牌的歸屬基本上已經沒有了什麼懸念。

但張兆赫和王文也還並沒有放棄,他們兩人接下來在第二輪、第三輪的試跳中又進行了嘗試,終於在第三輪的試跳中,兩人相繼成功過杆,但是在接下來的2.03米高度上,就算是把3次的試跳機會都用儘,王文也和張兆赫也終究還是失敗了。

三人之中,還是隻有江源成功地越過了2.03米高度的橫杆,在刷新了他個人曆史最好成績的同時,也拿下了本場比賽的冠軍。

至此,本次男子跳高的前三名已經實質上誕生了。

其中,江源的冠軍實至名歸,幾乎是斷層式的實力碾壓,而張兆赫和王文也兩人之中,由於在2.03米和2米的高度上兩人成績相同,於是追溯到1.97米的高度上王文也是一次性過杆張兆赫則是第二次試跳過杆,因此最終亞軍的榮譽落到了王文也的手中,張兆赫僅僅隻是拿下了第三名的名次。

等到張兆赫和王文也退場之後,主裁判向江源提出了示意,示意江源是否要繼續試跳。

觀眾席上,劉文健一邊興奮著江源的奪冠,一邊看著賽場上的江源,總覺得這小子又要放棄繼續試跳了。

但是場邊的蘇嶼則非常篤定地道:“他會選擇繼續試跳。”

果然,江源在短暫的考慮之後,笑著朝主裁判道:“請把橫杆抬升到2.06米的高度吧。??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主裁判收到示意後,點了點頭,橫杆裁判也在主裁判的指示下調整起了橫杆高度——這是跳高冠軍的權力,在場上隻剩下他一位選手並確定奪冠的情況下,可以由這名選手來決定自己接下來的橫杆高度。

當橫杆抬升到2.06米之後,江源抬頭看了看自己眼前的橫杆高度,然後回到了起跑線前。

此時的賽場上已經隻剩下他一個人,他的起跳前限時時間已經從1分鐘變成了3分鐘。

全場的視線已經全部彙集到了他的身上,而江源似乎還是一如既往的平靜著,直到他舉手示意自己準備好了,計時器的秒針滴答滴答地轉動著,在全場觀眾的矚目下,他仍舊是以極為從容的狀態開始了他的2.06米高度試跳。

當他踩著富有節奏的助跑步伐一步一步加速來到橫杆前時,賽場旁看著比賽的蘇嶼輕輕地說了一句‘成功了’。

然後就見那個身材修長矯健的少年在空中躍出了一個完美的姿態,順利地將自己送過橫杆。

直到他在海綿包上落地之後,這個看起來總是從容平和的少年笑著對場地旁的主裁判提出了一個問題。

“主裁判,您好,請問U16的男子跳高全國紀錄是多少?”

主裁判:???

主裁判和邊上的橫杆裁判在聽到江源的問題之後,都愣了一下,半晌後,主裁判才道:“2.26米,U16的全國紀錄是2.26米。”

這是國家隊當前跳高名將孫宇航在15歲時跳出的驚人成績,這個成績已經達到了運動健將以上的標準,甚至隻差1厘米就達到了國際健將的授予標準。

當初,孫宇航是以完全斷層的水準越過的這個高度的,在那之前,國內的跳高U16紀錄要比這個低上十公分左右。

聽到主裁判的回答,江源抬頭看了眼眼前的橫杆,溫和地笑著道:“可以麻煩您將橫杆高度抬升到2.26米嗎?我想試著挑戰一下。”

一語既出,語驚四座。

在聽到這個要求的所有人之中,唯一沒有露出驚訝神色的就是蘇嶼了,看著賽場上熟悉的江源,蘇嶼在心裡默默地想到——其實,此刻這樣的源哥,才是真正的江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