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 章 測試(1 / 1)

隨著發令槍的一聲令下,同一起跑線上的8名學生同時應聲而動。

賽道旁,正在觀察的短跑組教練們也收起了剛剛的閒聊談笑,轉而認真地看向了賽道上的這8名正在參加測試的小學員。

事實上,對於這些看慣了國內高水平賽事的教練們來說,像是夏令營學生的這種比賽實在是很難有什麼看點。

就拿起跑來說吧,學生們普遍沒有接受過專門的起跑反應訓練,在聽槍起跑時不僅容易分神而且並不會那麼及時地給到自己反應,也就是俗稱的身體跟不上腦子。

這種情況即便是現役的運動員也會偶爾出現,更彆提完全沒有接受過相關訓練的普通學生了。

如果依照職業運動員的優秀標準來看,起跑聽槍反應需要在0.15秒以內才算合格,而眼前這些沒有經過聽槍反應訓練的學生們通常就得到0.3秒,如果有個彆愣神兒的時間還得更長。

其次,在場的這些學生們對於起跑器的運用不熟練,準備動作不到位,絕大多數在起跑時都沒有達到姿勢前衝的起跑爆發預備效果,更甚者有不適應的學員在起跑時還會搞不清自己應該哪條腿發力蹬踩前衝。

以上這些,甚至都還隻是這些學員們起跑階段所可能存在的部分問題。

更彆提跑動時候的送髖動作,跑動時候的身體重心落點,跑動時候的擺臂姿態等等,總之用這些教練員們的眼光來看,這些學員們的比賽簡直渾身上下都是破綻。

當然,要是這麼說的話,教練員們看夏令營學員的測試就毫無意義了。

事實上肯定並不是這樣的。

對於這些未經雕琢的學員們,教練們看的肯定不是一些針對成熟運動員才需要考量的技巧,更多的還是這些學員們天然呈現出的速度能力、力量感、身體彈性和身體外形上的天賦條件。

這些教練們原本也是打算拋開這些學員們的技巧表現,單純來看一看學員們的天賦情況的,結果這一場測試一開始,仿佛就出了一點意外。

在現場的發令槍響起的那一瞬間,兩手撐地目光專注於眼前賽道的蘇嶼就迅速蹬踩啟動,他的預備姿勢與同組的測試選手相比已經較為標準,當發令槍響起的那一瞬間,他的身體已經有了一股天然向前的趨勢衝動。

雖然明顯看得出蘇嶼的爆發力和力量不強,但憑借著他起跑階段專注敏銳的聽槍反應和流暢的起跑動作,就足以讓他在起跑階段贏得一定的優勢。

“嘿,你們看,這個蘇嶼的起跑反應還挺快?”

有教練點點頭,但仍舊對蘇嶼不太看好:“爆發力和力量太弱了。”

先前的玩笑歸玩笑,教練們畢竟有自己的判斷。

起跑階段蘇嶼憑借著自己出色的起跑反應和起跑動作比同組的學員有了大約0.5秒的優勢,這部分優勢讓他比同組的選手們有了大約4米的領先幅度,但是這種領先幅度並沒能保持太久,他的爆發力和力量都還太弱了,在其他技巧雖然不完備但身體天賦條件出色的學員面前,這些學員很快就能夠憑借身體天賦的力量將起跑反應階段和前三步時落下的距離追回來。

……

咦?

等等?

說好的追回來呢?

或許是與蘇嶼同組的學員們自身天賦水平也一般,雖然在察覺自己落後之後這些學員們也挺努力地向前追,但在起跑銜接加速跑的階段,竟然也沒有哪個學生追上了蘇嶼?!

或者說,有學員在加速之後已經逼近了蘇嶼,但是蘇嶼在自身爆發力和力量明顯偏弱的情況下竟然保持住了自己的優勢?!

“這個彈性力量……這是彈性力量的反饋吧?”

有教練反應了過來,看著蘇嶼的表現嘖嘖稱奇。

“而且這個跑動中的動作姿態,保持得很好啊!”

很明顯,蘇嶼的整個跑姿是所有學員中最接近標準的一個,不論是積極主動的送髖還是雙腿的交替下壓與身體重心的落點,甚至於他的擺臂動作都幫助他在整體跑動過程中可以借助最少的力量和體能上的消耗,來達到更好的速度表現。

一直到測試過了半程,這些在賽道旁旁觀的教練們才驚訝地發現,蘇嶼不僅能夠有相對標準的技術動作,而且他似乎是有在本能地利用跑道的地面彈性?

賽道上,正在測試中的蘇嶼並不知道周圍的教練正在觀察他的表現,從他的雙腳踏上起跑器踏板的那一刻起,他的注意力就已經全部放到了眼前的賽道上。

在他將自己的注意力專注於賽道時,同樣站在賽道旁觀察的裴定山也微微頷首。

另一邊,周宇昂同樣也觀察到了蘇嶼的專注表現,當即眼睛微微亮了起來,在等到看到蘇嶼的一係列起跑動作之後,周宇昂更是狠狠拍了江源的肩膀一下。

“怎麼樣,源子!我就跟你說咱們小祖宗很有天賦的!”

周宇昂的聲音裡帶著興奮。

而江源沒有理會周宇昂的話,他同樣在專注地觀察著賽道上的蘇嶼,看著賽道上的蘇嶼雖然有些青澀但是專注而投入的測試時,他的心裡才真的生出了一股‘小嶼好像真的非常適合這個賽道’的念頭。

當發令槍響起的那一瞬,周圍的一切嘈雜聲就已經離蘇嶼而去,他的精神高度集中,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在體能、力量、爆發力等方面的弱勢,但正如在場教練與周宇昂所觀察到的一樣,他憑借著自己在這兩天所逐漸熟悉的技巧,儘了自己最大的可能性利用自己所能夠利用的力量。

他的左腿在起跑蹬踩爆發的那一瞬間傾儘了全力,再加上起跑預備時的重心前移所帶來的前衝勢能幫助他在起跑階段更好地起步,而在其他學員還不太適應起跑器起跑時,他已經流暢地在起跑爆發階段連續三步爆發前衝並迅速銜接起身加速。

他將每一個前進的步伐都儘可能地納入自己的掌控之中。

他的腦海之中還記著裴定山在這兩天的訓練中所提及的簡單要點——送髖、腳步下壓、感受地面的彈性力量,然後利用它。

——如果你的力量不足夠送你很好地向前,那就讓地面的彈性力量幫助你更好的前進。

噗通、噗通。

是力量高速爆發與體能快速消耗之後的心臟砰砰跳動聲。

在這短暫的十數秒時間裡,蘇嶼緊咬著牙關,他的耳中已經聽不到任何更多的聲音,隻有胸腔裡激烈的心臟跳動聲以及每一個腳步踏到地面上所帶來的踏地聲。

他能夠隱隱察覺到,身後似乎有人在逼近他,但他所能夠做的也隻是不斷地向前再向前,借著地面給他的反饋力量,借著前程爆發所帶來的餘勢,借著每一個倔強保持的擺臂動作所帶來的前進的動能。

僅僅隻是幾秒鐘的時間,這前所未有的爆發式奔跑已經給蘇嶼的身體帶來了極大的負擔,蘇嶼腳下所跨出的每一個步伐都令他感受到身體在逐漸脫離他的掌控。

一步、兩步、三步……

身體力量的快速流逝讓蘇嶼在之後每一步的奔跑都要愈加艱難,但不論他的身體在怎樣地叫囂,他都堅定地保持著自己所能保持的動作姿態,然後更加堅定地向前。

賽道旁的教練們原本還覺得蘇嶼或許隻能憑借著起跑聽槍反應和起跑前程三步的表現勉強和其他學員拉開距離,到了加速跑結束途中跑開始,他就會被逐漸落下,但沒想到測試過半之後,原本逼近蘇嶼的學員們竟然又再漸漸被蘇嶼拉開了距離。

“這個途中跑的能力……”

“很穩定?!”

“這小孩兒,韌性很足啊!”

一直到最後的衝刺跑階段,蘇嶼都沒有任何因為身體的疲憊所帶來的放棄的念頭。

哪怕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他的身體確實已經極端疲憊,但他仍舊咬著牙關身體姿態前傾加大擺臂幅度,以儘可能的衝刺姿態越過了這一場測試的終點線。

“本組測試優勝者——十二中,蘇嶼同學。”

“最終成績:14秒32(風速-0.02m/s)。”

在蘇嶼衝過終點線的那一刻,邊上正在候場測試的夏令營學員們先驚呼了出來。

“臥槽,怎麼是他啊!”

在候場學員們的驚呼聲中,有些沒在關注這一組短跑測試的學員也好奇地轉過了頭來,紛紛詢問發生了什麼事。

“怎麼怎麼?誰贏了啊?怎麼這麼大的動靜?”

“蘇嶼!那個蘇嶼啊!”

“槽?蘇嶼?”

“是那個身體很弱的蘇嶼嗎?不是吧,這一組測試的都什麼水平啊?連蘇嶼都跑不過?”

等跟在蘇嶼身後的第二名、第三名成績出來後,在場的學員們都愣住了。

“第二名14秒47、第三名14秒59,擦,這成績也不弱啊?”

彆看大眾熟悉的百米短跑成績都在個位數,差不多也在10秒多,但那是成年組而且是水平較高的職業選手,事實上男子12秒64的成績都夠得上國家三、級運動員的標準了。

而從初中階段整體的體育測試標準來看,13秒5就是優秀水平了,16秒及格。

與蘇嶼同組的這些學員成績普遍在15秒以內,都是初中階段良好水平,再加上這些學員對於起跑器起跑和聽槍起跑的不適應,將這些情況再結合最後的成績綜合來看的話,這些學員實際都不差了。

結果他們居然都輸給了蘇嶼?!

那個公認是來夏令營劃水的弱雞?

“不是吧……我記得之前有人報過蘇嶼的成績的啊,他的百米最好成績不是17秒多嗎?艸,所以他就來夏令營兩天,成績躥了3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