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王看著面前神情呆滯,滿臉憔悴的吳蔚,腦海中不由得浮現出了柳翠微的身影。
那是在貞節牌坊設立的前幾日,在東方瑞和高寧雪離開泰州,前往京畿後的幾日後,宜王便找到了柳翠微,將吳蔚已經在大海中喪生的消息告訴了柳翠微。
那個時候周爺的幾位水手也回來了,有了他們的證詞,再加上吳蔚遲遲未歸,柳翠微最終還是信了。
宜王能看得出,在聽到吳蔚已經遇難的消息後,柳翠微處在了崩潰的邊緣。但她強打著最後一分理智,不肯失禮於人前。
宜王安慰了柳翠微幾句,拿出一早就擬定好的單子,上面是宜王府對吳蔚的撫恤目錄,以及周老爺子也給吳蔚準備了一份。
兩張單子上的東西,足夠柳翠微全家生活幾輩子的了。
柳翠微看過單子後,反而更傷心了,臉色蒼白地起身,想要告退。
柳翠微的反應完全出乎宜王的預料,在宜王最初的設想中,柳翠微是該傷心的,畢竟她和吳蔚的關係……但宜王覺得,他還應該從柳翠微的臉上看到“因禍得福”的喜悅才是,彆說是兩個對食的女子,就是正常夫妻,丈夫死後能得到這麼大一筆撫恤,也是一件令人開心的好事。
可柳翠微沒有,宜王甚至能感覺到她那幾欲噴發的怒意,若不是礙著自己藩王的身份,柳翠微說不定會痛罵自己一頓,正是自己的決定,吳蔚才會死在了海上。
宜王看著柳翠微轉身,直到柳翠微的一隻腳已經邁過了門檻兒,宜王才出聲叫住了柳翠微,請她回來重新落座。
看著柳翠微那猶如斷線珠子般的淚水,看著她滲出殷紅的下唇,適才還紅著眼睛不肯落淚的人,不過一個轉身的功夫便哭得這般傷心,宜王知道:這利誘的計謀,怕是不成了。
宜王歎了一聲,對柳翠微說道:“本王知道你傷心,出了這樣的事兒,本王也同樣心痛,正是出於對吳蔚的器重,本王才會派她去執行這次任務,本王對不住你們。”
扶桑之事已塵埃落定,宜王便將整個事情的來龍去脈和柳翠微講了一遍,並告訴柳翠微:吳蔚做了一件為國為民的好事兒,她成功阻止了一場對大梁的進犯,至少保住了數十萬百姓的太平日子和身家性命,她是英雄。
宜王的話和吳蔚信中的內容對上,柳翠微再也忍不住,抬起手背堵住嘴唇,嗚咽之聲斷斷續續地溢了出來。
宜王趁機對柳翠微說,眼下有一件危害清廬,清河以及泰州府三地百姓的危機正在醞釀之中,希望柳翠微也能和吳蔚一樣,為了大義站出來,阻止一場即將掀起的禍亂。
柳翠微平複良久,哽咽著問道:“王爺所說的,是什麼事?”
……
宜王回神,見吳蔚正目不轉睛地盯著自己,赤紅的眸子裡,有疑問,有悲傷,還有一份隱忍不發。
宜王主動給吳蔚倒了一杯水,推了過去。
“殿下,三娘是未出閣的女子,如何立得貞節牌坊?殿下適才說
,那貞節牌坊是為了臣立下的,還請殿下給臣一個明示。”
你離開之後,發生了許多事情,先是朝廷遲遲沒有頒布減免清廬,清河兩縣賦稅的旨意。由於朝廷後續的安置銀沒有到,兩縣的重建推行遲緩,兩縣百姓,民不聊生。於是就有人順勢而為,出了一個陰毒的主意。已經有人替你調查過了,柳翠微那個大姐夫,根本不是什麼逃荒來的災民,他本是圓山縣一個叫倉山上的土匪窩裡的軍師,兼二當家,本名李峻。數年前,圓山縣知縣勵精圖治,聯合衛所剿滅了倉山上的土匪,李峻當時並不在山寨上,僥幸躲過了一劫,為了逃避官府的追捕,混進了逃荒的人群中,一路來到了清廬縣小槐村。清廬縣距離圓山縣足有千裡,李峻看中了柳家兩老口性子老實本分,家中又沒有兒子,便做了柳家的上門女婿。立貞節牌坊減免賦稅這事兒,連本王也不甚了解,還是派人翻閱了典籍,才在肅宗時期頒布的律例中找到的。當時梁朝境內戰亂不斷,將士戰死沙場後,朝廷拿出不足夠多的撫恤,那些遺孀們為了生計隻能改嫁,有些夫家無人的,還要帶著孩子改嫁,改性。一度導致士兵怯戰,軍心渙散。肅宗得知情況後,便頒布了一條律例:若女子為亡夫守節三載,便可報告當地府衙,為其設立貞節牌坊。設立了貞節牌坊的人家,終生不用繳納賦稅,每年還能從當地府衙處領到一筆供養,同村百姓免稅三年,同縣百姓免稅一年。出了這條律例後,士兵遺孀改嫁之風漸止,貞節牌坊林立,咱們梁朝也打了勝仗,穩定了下來。貞節牌坊之事,不過是戰時的權宜之計,存在諸多漏洞,奈何君王敕令,不可朝令夕改,便沒有廢除。不過待戰事平息,朝廷縮緊了對貞節牌坊的審批,慢慢的便不再有人立貞節牌坊了。李峻對你和柳翠微懷恨在心,趁著清廬縣沒有知縣,各村群龍無首時,主動找到小槐村的裡正和村長,提出了這一建議,聯合清廬縣的吳家,各取所需。李峻在這場圈套中得了二百兩紋銀。吳家則打算利用柳翠微夫家這一層身份,吃掉柳翠微的家產。而小槐村的裡正和村長,則是為了本村的百姓,減免秋收後的賦稅。三方一拍即合,煽動小槐村的村民,做出了入泰州逼迫柳翠微就範的戲碼。?”
吳蔚隻感覺自己的太陽穴“突突”直跳,一雙手死死地攥在一起,問道:“殿下,這李鐵牛化名來到小槐村這麼多年,沿途的關卡就無人發現嗎?”雖然吳蔚也是黑戶,但她在沒有得到正式身份前,從未出過清廬縣,這才避免了身份的泄露。
後來出門的次數多了,吳蔚才知道:梁朝的戶籍製度還是很嚴格的,李鐵牛怎麼可能用一個化名,暢通無阻地行至千裡之外呢?
“李鐵牛這個身份並非偽造的,而是真實存在的。根據李峻的供述,當年逃荒的隊伍中,有一個與李峻年齡相仿的男子,就叫李鐵牛。因為二人都姓李,同命相憐。李鐵牛就把李峻當成了本家,沒用幾日李峻便把李鐵牛的底細都套了去,在得知李鐵牛已經家中無人時,李峻便動了歪心思,謊稱要帶李峻去投奔親戚,二人脫離了逃荒的隊伍後,李峻將李鐵牛殘忍殺害,李峻盜取了李
鐵牛的戶籍,遷令和證明身份的文書,獨自繼續逃難,直到在小槐村安定下來。這李峻也是個狠角色,隻因怨恨父母分家不均,當街打死了自己的親兄長,逃到倉山上落了草,李峻並非你認為的那般,他曾經讀過幾年書,又心思活泛,心狠手辣,很快就得到了土匪頭子的看中,做了軍師,又一步步當上了二當家,手上的人命沒有十條,也有七八條。”
宜王深深地看了吳蔚一眼,說道:要不是李峻有了兒子,又想放長線,釣大魚。等著日後吞沒你和柳翠微拚搏來的家產,你們兩個早就被他殺了!等他真正下定決心要殺你們的時候,卻被診斷出了時疫,被人強壓著扭送到了城外,回來以後,你們已經搬到了臨近王府的吳宅,他試圖接近吳宅好幾次,都被巡防營的人發現了,這才沒能得逞!
②想看請君莫笑寫的《女仵作》第 285 章 曆史真相嗎?請記住本站域名[(
吳蔚聽完,隻感覺一股寒意席卷全身,難怪!自己每一次看到李鐵牛都覺得很違和!
在柳翠微的口中,李鐵牛是一個沉默寡言,老實巴交的人,一切都聽柳翠翠的,可吳蔚卻總覺得,自己對李鐵牛的感知與柳翠微的描述怎麼都對不上號!
吳蔚朝著宜王行了一禮,說道:“多謝殿下,保護了三娘。”
宜王卻擺了擺手,道:“隻能說是你,種善因得善果罷了,李峻這種小人物,本王又如何時時關注?李峻那日去行凶,救下柳翠微的另有其人,不遠千裡查出這些情報,迫使李峻最後供認不諱的,也是她們。”
“她們?”
“你還不知道麼?也是了……你還沒來得及和她們見面。還記得本王當初撥給你的四個暗衛嗎?梅蘭竹菊,你留下了小梅,把剩下的三人都放走了。前些日子她們先後都回到了泰州,打聽到你出了事,特意跑來宜王府向本王求了一個恩典,想要留在泰州和柳翠微一起等著你回來。李峻的妻子和兒子死了以後,李峻就對柳翠微起了殺心,是暗中保護柳翠微的小菊發現了端倪,製服了李峻。不過由於李峻殺人未遂,罪不至死。本王本想直接把李峻處刑,她們三個卻說,若是你在,定要查明緣由再定罪。本王便把李峻的審問事宜,全權交給了她們三個。菊留在泰州秘密保護柳翠微,蘭和竹專程跑了一趟圓山縣,李峻的父母皆亡故,蘭和竹請來了李峻的大嫂,侄子,指認了李峻。李峻見事態敗露,又受不住小蘭的手段,這才招供。”
“柳翠翠和李大虎,死了?”
宜王露出了一個諷刺的笑容,說道:“大概是連老天爺都看不過看了吧。貞節牌坊立成的當天,柳翠翠買了一掛鞭炮,專程帶著自己的兒子去當面譏諷柳翠微。在剛建成的牌坊下面放了一掛鞭炮。結果那牌坊上的石板居然落了下來,當場就把柳翠翠母子倆砸死了!聽說……他們母子倆的血把石板上的每一個字都染紅了。目睹了這件事的百姓們都說,是因為柳三娘子與吳蔚,吳公子伉儷情深,吳公子看不得自己的妻子被人如此欺負,顯靈把這對惡母子給砸死了。”
“亡夫?……吳蔚?”
宜王看著完全陷入震驚中,一問三不知的吳蔚,有些後悔自
己太急著把人請過來了,就應該明日再請的,這些費唇舌的解釋功夫,應該交由柳翠微來做才是!
宜王抬手給自己倒了一杯已經涼了的茶,皺著眉頭一口飲下,這才繼續說道:“本王其實並不想逼迫柳翠微立貞節牌坊,雖然這對清廬縣和清河縣兩縣的百姓而言是一件好事,但她若執意不肯,本王就是看在你的面子上,也不會強迫她。減免兩縣賦稅的旨意遲遲不到,眼看著就要開始收稅了,百姓們急的猶如熱鍋螞蟻,各村的裡正和村長聯名上書,遞到了本王這兒,求本王替他們牽線搭橋,將此事說成,本王便將百姓們的訴求轉述給了柳翠微。”
“她答應了?!”
“是,柳翠微毫不猶豫就答應了,她表示她還可以不要本王的撫恤和朝廷今後的供養,隻有一個要求,貞節牌坊上的名字,必須要是你的。而且石板上所講述的事跡,也必須由她親手撰寫,若是本王不肯答應,她寧可死了,也不立這個貞節牌坊。”
吳蔚眼前一花,反應過來時,整個人已經從椅子上跌坐下來,癱軟到了地上。
宜王不知何時來到了吳蔚的面前,將人從地上拉了起來,看了看滿臉淚痕的吳蔚,不忍道:“你要是不舒服,就先回去休息吧,明日本王派王府的大夫再去給你看看。”
吳蔚卻搖了搖頭,唇邊口中儘是苦澀,她顫抖著聲音,沉聲道:“殿下也答應了?”
宜王想到那日柳翠微一人,面對數十個村子的裡正和村長,那纖細的身影挺得筆直,明明勢弱,卻不肯退讓半步的模樣,心裡也不由得生出了幾分敬意,感慨道:“不是本王答應了,你也不想想,你們兩個女子,如何立的貞節牌坊?這不是要全天下人都戳他們的脊梁骨嗎?可柳翠微據理力爭,寸步不讓,甚至當場掏出一條白綾,揚言說:若是他們不答應,這貞節牌坊之事,絕無可能,大不了便是三尺白綾,掛死在我的宜王府裡!咱們大梁並不限製女子改嫁,一時間讓他們到哪裡去找已經為亡夫‘守節’三載的女子?最後幾十個村子的裡正和村子,同意了柳翠微的要求,不過他們也提出了一個要求,就是柳翠微撰寫好碑文以後,他們要潤色。柳翠微想了想也答應了。”
最後的結果是:柳翠微為吳蔚立了一個貞節牌坊,石板上記錄的事跡,也是她們在一起後的點點滴滴,字字情真意切,讓每一個讀過的人都忍不住潸然淚下。
柳翠微用她的方式,成就了兩個女子的夫妻之名。
可那麼多的村長和裡正也不是吃素的,他們雖然保留了柳翠微和吳蔚的故事,卻使儘渾身解數做了“潤色”,使得全文沒有一字能體現出吳蔚的女子身份,用他們的辦法,模糊了吳蔚的真實性彆。
若不是知情人,根本就不會想到,這個名叫“吳蔚”的可憐人,竟然是女子。
也不會有人知道,那石板上記錄的,感人至深的故事,主人公竟是兩個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