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8 章 我友(1 / 1)

琇瑩又等了半個月等來了阿兄派來給他分地剩下的那些現屬秦國國家公有土地耕種的秦奴隸和一些抽調了偏遠地區不好耕種,食不果腹的秦人們。

阿兄遷奴隸與秦人過來接管這部分土地,是打算讓這部人和趙人融在一起了。現在趙人對秦人的接受程度還算尚可,算是最高的時期了,目前也是遷民最合適的時機。

阿兄對趙國的形勢了如指掌,後面的事情他雖未細細交代,但琇瑩明白他的意思。

他又花了不少時間耐心與郡守們共同規劃了奴隸和秦人分配,和農家一起看了他們這批人帶來的冬麥糧種,打算在趙國再種一批糧。

他目前也沒在趙實行秦的嚴法,隻是定下了幾條律,隻說“偷者,傷人者罰,殺人者斬。”弄完了這些,他這邊也就準備放權了。

後期法的推行,他不是專研於此,但郡守們俱是推行法和主掌地方事務的好手又得了阿兄的王令,適時的離開交權給他們才是他應該做的。

他是要準備離開了,張良也看出了他目前的想法,也想著現在與他辭彆回韓。

“公子,良欲歸韓了,離家甚久,家中父母已經是擔憂非常了。”他跪坐於琇瑩側,看琇瑩在趙國大殿上烹茶。

小張良又聰明又能乾,琇瑩肯定是不想放的。

他聞言給張良的玻璃杯中添了茶和奶,示意他嘗嘗,笑意漸濃,“阿良病未愈歸韓,想來更添父母憂慮。”

見張良輕皺眉,似在猶豫,他又溫聲道,“我與阿良相交甚篤,交談間也頗為投機,更是歡喜良之才,阿良知我身份,不若隨我歸秦,我願上報阿兄,以秦之名為良請名醫,治這弱症。”

張良何等明/慧,聽得此話,琇瑩的意思已經是明白了八分,這位公子根本就不欲他歸韓,且照這公子的本事,他也勢必是跑不了了。

“良以誠相待,公子卻這般強擄良去,同那強盜有何區彆?”

琇瑩依舊是溫雅寫意,與這幾月隨他交流之時沒什麼區彆,“有區彆啊,我不要你家財,反願給你財帛金銀,誠心相邀,以友相待,甚至願為良治疾而奏明吾王。”我之誠心還不夠嗎?

張良很明白他回不去了,氣急反笑,譏諷道,“原以為公子是古之君子,雅人至深。而今竟這般無賴,倒是良錯看了。”

琇瑩不生氣,名士嘛,總有些脾氣的,他願哄著。

“好,我是無賴,阿良隨我行吧,我好不容易得個彆國的知心朋友,也是想著能與兄長炫耀一二的。”

你與我交,在我心裡掛了號,我阿兄是知道的,你現在不跟我走,哪日我阿兄若是對你感了興趣,想見你了,那便不是我而今這般小意的模樣了,便是那兵臨城下,連同你家中父祖一起遷秦而來。

你張家百年積累皆如危樓。

私情溫溫之下,筆筆是威逼,寸寸是利誘,阿良啊,你要細思量。

張良露出了苦笑,琇瑩公子勢必要把他給擄去秦了。

可歎他將虎狼之徒認成知心好友,不顧父祖阻攔,執意相交,將這難得的知已日日念在口中。

可笑而今水落石出,他竟然未有反感之意,甚至有些期待。

?本作者夕仰提醒您《[秦]說實話,我是我哥最大的粉頭》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畢竟琇瑩算是他交的少有的讓他不必遷就著,把自己放低,放愚的朋友,況且相交近三月,他教會了他很多東西,可以稱得上一句良師益友。

琇瑩,琇瑩,雅人至深,良之好友。

他歡喜他的友人琇瑩,隻是琇瑩也是秦琇瑩,他是秦王的幼弟,是秦國的公子,而他理想是為韓相,立誌以圖強韓。

我們天生便是對頭。

他要說清楚的,那怕去了秦,時機到了,他也是要歸韓的。

“良因公子往秦,可時機一到,仍欲歸故國,以強我國,良欲存韓。”

琇瑩笑著讓他看自己展開的地圖,“阿良啊,君之才何必拘一國為相呢,大丈夫可立誌,做這天下相矣!這天下土有韓土,天下人亦有韓人。”

他似乎已經漸漸地不把這些人當做曆史的人物了,過去的記憶太久遠了,而這些人太過鮮活了,他走的每一步,他的阿兄都在告訴他,琇瑩,不必拘於所謂定勢,萬事皆會變。你要踏實地過著你的生活,去主導你的勢。

於是他牽著阿兄的手已經如水一般滲入進了這時代,他已經不再想前因和後果,他就是很單純的去做自己想做的,應該做的事情。

就像他與張良交雖有目的,但若是他張良不好,縱然他在他的記憶中聲名顯赫,他亦不會與之相交。

他像了他阿兄,是十成十的驕傲無束,愛憎分明,喜怒隨心,他倆叛逆慣了。

所以勸張良是他秦琇瑩現在想做之事,他便做了。

他現在就是沒有在想張良的種種未來,他隻是在勸他的友人。

阿良啊,秦要滅了六國!韓國的位置注定了韓必亡,汝又何必死守它呢?韓國亡了,阿良還要活著啊,阿良何不著眼天下,輔佐我秦去治這天下人心呢!

他言語輕柔,帶著關切和規勸。他熱忱又坦率啊,他是最好的友人。

可張良看著那地圖中在大國夾縫中的小小的韓字,不禁眼含熱淚,他飲儘杯中溫奶茶,暖了心胃,“我張家世代為韓相,我體弱多疾,王也是關心不已,每每問詢。父祖更盼著我為相可救韓,這天下相,我不該亦不能。”

他為天下相心動了,凡讀過書的何人不為此事心動啊?

可是這天下相若伴著他韓國的消亡,那他如何肯?那是他的故土,他由生至死,難離。

“我可去秦遊玩,那是與公子交,但我不為宦,良今生隻做韓國相。”

我心恒固,隻願韓存。

琇瑩抬手與他碰杯,他笑得真誠隨意,“友人之誌,琇瑩尊重。”故人故土,都有感情了,誰願離開呢,誰願忍心看他零落?

張良若是隨他歸秦,自此之後,安享富貴,琇瑩會因他才歡喜他,可也不會再尊重他了。

一個為權財而願

意放棄一直愛著自己的國家和親人的人是不配擁有彆人的尊重的,所以琇瑩一開始便要射死郭開一樣,他告訴所有人我不喜歡,即使他為秦國打開了趙國國門,琇瑩仍然是不喜歡。

秦也有很多六國來秦的人,但琇瑩尊重他們,歡喜他們,像去歲逝去的蒙老將軍,他也為其死難過了很久。至今想來,仍然心痛。

∵本作者夕仰提醒您最全的《[秦]說實話,我是我哥最大的粉頭》儘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因為知曉他們來秦隻是因為從未得到過自己國家的寬容和溫意,阿兄給了,他們視阿兄為君父,他們在琇瑩眼中是秦人。

可是張良不同啊,他是韓國相的接班人,他生來便受儘韓人的期待,他若真因琇瑩的威脅和幾日的情誼便離了韓,那便真是讓他瞧不上了。

張子房啊,有的是骨氣,這樣他更喜歡了,更想要了。

他眼中明晃晃的顯著我知你,和我總會讓你留在秦國。

“那身為友人,琇瑩邀阿良入秦遊玩,良莫再推辭。”

張良將琇瑩又給自己添的茶水杯放低,輕輕地主動碰了一下琇瑩的杯子,“固所願矣,不敢辭爾。”既逃不掉,公子便來試試吧。

“阿良啊,我這茶好喝的。”琇瑩將杯中茶飲儘,“但此時,該浮一大白”

張良忽綻笑顏,如芙蓉初綻,琇瑩也笑,如皓月初升。

雖是注定要成為敵人,可是此時仍是傾蓋如故,可以共話桑麻的摯友啊。

良啊,年雖少卻傲骨錚錚,雖然知道自己可能來不及救國,仍要知不可為而為之,一腔熱忱,餘生孤勇,這一場相交,琇瑩歡喜之至。

琇瑩本是想安排好了冬麥的播種後,便立刻回去的,但接了阿兄的信,得知了荀先生己經識破了他們倆的詭計了,頓時嚇得要命,就回信說自己要看一下那些冬麥的生長情況,磨蹭在快要入冬的時候才帶著張良準備回秦。

若不是阿政的生辰快到了,琇瑩可能打算過了年再回去了。

但他還是一路美其名曰,遷就張良體弱,慢慢悠悠地回去,生怕回早了,先生氣沒消,就被抽了。

他是不是要問一下阿兄被抽了沒,先作一個準備吧!

雖然人是阿兄的,主意是阿兄出的。但畢竟信是他送的,人也是他調動的。

所以他與阿兄同罪。

阿政未細說,琇瑩也完全不知道那天的情形。

卻說那天他們的人接了命令一路加急從楚國到秦國把荀子連著張蒼給綁了回來,阿政按照設想的那樣派了一隊軍隊去佯裝去救他們。

結果軍隊剛到,把那群趕車的人準備帶走時,就看見了昏迷剛醒的荀子攙著張蒼的手下了馬車,沒有預想中的感謝。

白色的長須下也掩飾不了他的怒火,他冷笑道,“我就知道,一定是他使的計!”

他甩開張蒼的手,直視那為首的禾,“阿政養的圍過呂不韋家的私軍吧?”

禾不知道該怎麼說,荀子也不為難這些個孩子,隻輕輕的擺手道,“帶我去見他吧,他一路花費許多,不就是想見見我嘛,我讓他見個

夠。”

於是阿政便在章台宮見到了拿著一把長木條過來的荀子,饒是他見到此狀,也微怔了一下,他揮手讓人下去,走到荀子身邊,笑道,“先生猜到了。計劃確實是有遺漏的,先生匆怪。”

荀況不說話,直接拿木條就要抽他,阿政順著幼時的習慣立馬開始移動躲閃。

他也不反抗,也不喚人,就如幼時一般去躲。

他倆一人在後面追著罵,一人就勾起嘴角躲。

“阿政是愈發能耐了,用藥天天把我藥暈是吧,我暈了我也能猜到!”

“入你秦境,不必檢查,誰人這麼大能耐,我自認心知肚明。”

“到了你國都,軍隊來早一點無可厚非,可我們一身奇裝異服,一般來說,你是要下令擊殺的,可是你們隻是抓了他,什麼時候你秦的軍隊這般心軟了!”

阿政聞言,慢住了腳步,結實的挨了一抽,先生年紀大了沒力氣了,抽的也不疼。

至少阿政沒感覺到一點疼,倒是荀子的怒火瞬間止住了,皺眉問他,“怎麼不躲了?”

有沒有傷到?

阿政笑起來,直接乾脆承認了錯誤,俯身長作輯,“綁先生來此,實屬我應做之事,我與琇瑩蒙先生照料,今政也望能照料先生一二。”

他說的誠懇真摯,讓荀子不由放鬆了木條,後面的話卻讓荀子冷笑出聲,拳頭又握緊了。

他道,“況且先生想遇明主已久,我自認普天之下沒有哪個王比我更適合做先生的明公!”

很好,這很阿政。

“好好好,我的明公!混小子,還敢替我做決定!”荀子越想越氣,氣得用巴掌扇他背。

但那點力道對於現在這日天日地的一米九七的大巨龍,秦國真貴公子阿政就是一點感覺都沒有。

阿政攤開手,笑得明豔璨麗,儘顯王者風範。“先生,與政一同去結束這個亂世吧,我們去建一個真正的國與家吧!”

他站在那裡,便猶如那廣闊的天空,深沉著,高高在上著,可又極儘寬和,心胸大得可以裝下人間!

他與幼時沒什麼區彆,大抵更大些,更成熟些,更寬廣一些。

他已經沒有了幼時對權力的渴望,他現在便是權力本身。

不愧是六國王室雖恨之入骨但是仍望家中子皆類他,年少挑起秦國的秦王政啊。大道三千,偏行王道,不,現在是偏行帝道了。

若是還年輕,他必定是要被折服了。可他老了,活不了太久了,他跟不上這個要斬破天地的王了,真可惜啊!

他將手中的木條交給了阿政,然後扭頭離開了。

小/秦/王啊,何必管我這瀕死之人,你的木條應該伸向更年輕的人,更有才華的人啊!

阿政追了上去,主動上前擠掉了張蒼,攙著他的手,輕聲道了句,“先生,留下來吧!”

鹹陽很好,最後的時間留給我和琇瑩,好嗎?

他是秦王政,亦是待你若親大父的阿政,所以先生留下來吧,政與琇瑩很想陪你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