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果殼宇宙的第二撕(1 / 1)

今日官家不在宮中,在艮嶽。

他要在這裡見一位非常重要的臣子——不是臣子進宮見他,而是他專程出宮來見這位臣子。

一位身形極其巨大,在艮嶽的池中央站定,那頂天立地的身形立刻引來一陣讚歎。

這樣的臣子,忠心耿耿,日日夜夜鎮在艮嶽的萬石之中,為大宋謀福祉,為萬民開太平,怎麼說?大家說,怪不得官家喜愛,加封槃固侯,這樣討人喜歡的一位忠臣,應該!應該!

官家眯著眼,細細看,時不時上手摸一摸,拍一拍,收回手時撚須笑一笑。

“端儼挺立,真如真官神人,”官家讚歎道,“白樂天其言是也,嶷嶷然豈非望而畏之?”

“有真人降世,才有神石追隨,否則此石隻該仙山有,如何會不辭辛苦,來到真人面前呢?”

真人的眉眼彎彎,顯見受用極了。

“你們為槃固侯之事,也是儘心竭力,”真人歎道,“我都看在眼裡。”

李彥嗓子突然就哽咽了幾聲。

“隻要真人得證仙果,奴婢們辛苦些,又算得什麼?”

他說完這話,又偷偷看了官家幾眼,仔細觀察過臉色後,才輕輕地,也跟著歎了一口氣。

官家不是個遲鈍的人,他既擅畫,又擅字,還擅弄權,是個極其聰明,極其敏感的人,李彥一歎氣,他立刻就察覺到了。

“何事?”

李彥便小心地露出為難神色,又為難,又苦惱似的向後看了一眼,“仙童將封……”

仙童將封,但怎麼封呢?

是給她新修一個道觀,還是將寶籙宮賜給她?又或者再給她些彆的什麼東西?土地?奴仆?

當然,李彥有的是錢,他四處搞錢搞土地,兩隻手抓著金山銀山,所以給朝真帝姬再怎麼準備東西,對他而言都是九牛一毛,一點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李彥一提起仙童,官家自然就想起仙童身上還有沒處置的事。

官家那細長的眉就輕輕皺了起來,向後望了一眼。

身邊花團錦簇似的圍著的人太多,仙童的個子不夠高,根本擠不到前面來。

“她這兩日可曾又淘了什麼氣?”

李彥躬身,“資善堂回報說,仙童這兩日用心讀書,與姊妹們親善,都是極好的,隻是看著像掛念宇文讚讀,卻也沒說什麼。”

官家半晌不語,冷哼了一聲:“他是滿腹經綸,隻是太有主意了些,不當留在皇子們身邊。”

這句話一出,李彥就算放心了一半。

但隻放心了一半,李彥想,還沒完。

宇文時中有主意,亂教書,這並不是大的過失,官家可能會將他換一個位置,甚至遣出京,但也僅此而已,這事兒就算完了;

但如果宇文時中得了太子的授意,有意教帝姬這麼說的呢?

帝姬長年在寶籙宮不假,可太子的手要是伸得很長,那什麼事兒都能硬說得通啊!

李彥心裡有個算盤,想構陷太子倒也不難,除卻從宇文時中這下手外,他還有好幾步棋可以走。

不過他準備先動一動眼前不那麼重要的棋子,比如說哄騙恐嚇一個十二三的小女孩來,說點言不由衷的話。

那位帝姬說是仙童,從小到大哪得過什麼人的關心呢?

她要是個愚魯的,貪婪的,見到那一屋子金燦燦的小玩意兒,她就該感激涕零地為鄆王殿下赴湯蹈火,衝鋒陷陣;

她要是個聰明的,膽小的,在隨口同寧福帝姬聊起過財貨之事後就立刻得了這一屋子的財物,她也該明白這些東西的分量,以及鄆王殿下的分量;

況且哪需要她說什麼了不得的話呢?隻要她在官家面前承認,她所知道的關於燕雲,關於張覺的事,都是從太子和宇文讚讀那聽來的,就夠啦!

趙鹿鳴突然打了個噴嚏,曹二十五郎下意識地取出了帕子,剛想遞給她,又訕訕地收了回去。

他們也在艮嶽,仙童是要跟著來的,但官家這兩日故意冷落她,她隻要在官家深情撫摸槃固侯時跟在後面點一卯就夠了。官家不和她說話,其他人也不會故意和這個麻煩的小女孩聊天。

那艮嶽這麼大,等官家摸夠了石頭,開始和大家聊天時,她就可以抓緊時間溜走,隨便在艮嶽裡逛逛。

一逛就逛到了曹二十五郎。

池邊有柳樹垂下萬條綠絲絛,每一棵樹都是極粗壯的,一二人不得抱攏,初時這就令人感到驚訝,怎麼新修幾年的艮嶽竟然有這麼多長成的大樹呢?

但現在沒人驚訝了,有那位頂天立地,拆了城牆才能進城的槃固侯在,什麼古樹進不來呢?

曹二十五郎是專程跑來找她的,但態度就像後宮那位光獻皇後曹氏仍在一般,清清朗朗,大大方方。而且他又像是特意打扮過似的,尤其是那張臉,她怎麼看都覺得塗了粉……還挺厲害,從鼻頭到鼻翼,都不浮粉。

她這麼盯著他看了幾眼,這位美少年就臉紅了。

白淨紅潤,光澤通透,感覺是很名貴的粉,她想。

美少年似乎低頭咳嗽了兩聲,再抬頭時才恢複了溫柔親和的面容。

“我有些修真上的疑惑,想要求教帝姬。”

他說完之後,臉上露出微笑,又看向她身邊那幾名隨侍左右的女童。

“你們遠些看著就是了,”她說,“彆讓鄆王妃再破費了。”

美少年那張白淨紅潤的臉就綠了。

“帝姬在寶籙宮中行止言談,”他說,“也這般率直嗎?”

“你們求神拜佛時不是都很率直嗎?”她反問。

“僧人們也會講幾句似是而非的偈語啊!”美少年抓狂了。

她看看這娃子額頭冒青筋的模樣,倒覺得他臉上的不是粉,是不知道臨睡前刷了啥硬養出來的冷白皮。

“我們有玉清真人撐腰,”她叉腰道,“我們不用費那個勁。”

“你怎知官家會替你撐腰?”曹二十五郎急道。

進入正題。

曹二十五郎說,“你切不可再提及一句宇文讚讀。”

“不然呢?”她問。

“你就要被牽扯進極大的案子裡。”他說。

他說完這句話,覺得似乎又太重了些,呦呦是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這個年紀,她懂得什麼,又經過什麼風浪?那必定是嚇得臉色煞白,話也說不完全,隻能兩隻眼睛噙著眼淚,驚慌失措。

他是很後悔的,話一出口,就想好了怎麼溫言勸她幾句,又想到要是自己勸不好,還可以請韋娘子出面,唉,唉,還是自己不太斟酌言辭的過錯。

雖然話是那一瞬間出口的,但就在那一瞬間他已經想了很多,他甚至也想到怎麼樣準備些精巧有趣的玩意兒,悄悄求人帶進宮,算是給她賠的禮……

“哦。”她應了一聲。

曹二十五郎呆滯地看著這個梳著光溜溜發髻的青衣女童,看她烏黑的眼珠滴溜溜轉。

“你不怕麼?”他下意識地問。

“不怕,”她說,“就跟買股似的。”

曹二十五郎眼睛很緩慢地眨了眨,“‘買股’何解?”

她不答,隻用那一雙清淩淩的眼睛望著他,於是這個少年一下子意識到,她手裡是有些什麼東西的。

“你可是知道些什麼?”他問完,又急促地追加了一句,“你若是知道些什麼,更要加倍小心,帝姬,帝姬,你可知當真牽扯進來,會有何後果?!”

她搖搖頭,“你說。”

“若官家當真氣急,”他道,“他是會將你發配出京的!”

宇文時中被貶已成定局,雖然他隻是被停了課,但宮中也不隻有鄆王的耳目。

或者也有一種可能,就是那些替鄆王乾活的人,同時也在替太子乾活,兩面討好,誰都不得罪。

就在官家深情撫摸槃固侯的這天夜裡,宇文家的府邸裡燈火通明,好一群文官也開始了他們的反擊。

直接打鄆王嗎?有點難度,不說官家疼他,認為諸子之中他最類己,就說鄆王本身是個能在科舉中一路過關斬將拿到狀元的奇才,他也不可能是個揣著把柄滿大街走的人。

所以就像李彥冷不丁打了太子器重的宇文時中,東宮要反擊,也得選個鄆王器重的目標。

他們議論了一陣子,再看看鄆王身邊那幾條叫得最響的狗,並非每個人都無懈可擊,比如說李彥,他在外面撈錢撈得喪心病狂,無數百姓因為他的圈地運動而被搞到家破人亡,真如柳宗元所寫的那樣,號呼轉徙,饑渴頓踣,而後在顛沛流離的路上死者相藉。

於是有人說,咱們搞李彥吧?

蹲在家裡的宇文時中就搖頭說,寫這麼一份奏折給官家是沒用的。

官家不看,官家不信,官家覺得李彥一個小小的宦官能替他抓大大的錢,幫他安心修仙,這功勞太頂了。

至於民不聊生,至於農民起義,不是有童貫去鎮壓了嗎?不是鎮壓成功了嗎?

必須找到官家會忌諱的事——他們議論了一陣後,達成初步共識。

但這幾個宦官,還有那幾位相公,壞但不蠢,他們那不走正路的腦子都用在官家身上,哪還會犯官家忌諱呢?

宇文時中會犯忌諱是因為他壓根就不想討好官家啊!

於是話題陷入死局,直到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開口:

“我聽說……那位朝真帝姬,是位極早慧的帝姬,她似是知道些宮闈之事。”

“但問題是,如果我被發配出京,”朝真帝姬認真地問曹二十五郎,“我會去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