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李牧(1 / 1)

大秦嬴魚 一口香 12743 字 6個月前

異人到趙國做質子的這一年秋天,趙國邊境與秦國的上郡發生了一點點的小衝突,隻有一點點,很快就和諧的解決了。</p>

起因還是秦魚跟上郡的郡守完廩合作從趙國往秦國買糧運糧的生意。</p>

三年前,白起給秦魚從西域送來了五萬頭牛羊,秦魚頓覺錢多的燒手,想了一個從鄰國趙國以布買糧的主意。當然不是從飯都吃不飽的趙國庶人手裡買糧,而是用精美厚實抵擋風寒的布,從趙國的貴族手中買糧。</p>

但秦魚似乎疏忽了一個問題,那就是趙國本身,並不是一個產糧大國。</p>

趙國境內多山,大的山脈有燕山、太行山、陰山,比較小的山脈有五台山、恒山、呂梁山,能種糧的,也就隻有大同盆地、太原盆地等幾個群山包圍的小盆地,以及趙國的都城邯鄲周圍土地,所以說,彆看現在趙國的國土面積比韓國和魏國大,但要論產糧能力,它連韓國都比不上,更彆提占有圃田澤等黃河兩岸肥沃土地的魏國了。</p>

所以,秦魚從趙國貴族那裡大量買糧的願望,在第二年的秋收之後,基本破產了。</p>

人趙國的貴族也不傻啊,手裡的土地就產這麼多糧食,我都賣了,自己吃什麼?衣服布匹再還看,也不能當吃的呢。</p>

但秦魚並沒有氣餒,因為他知道,趙國還有一個產糧寶地,那就是前後河套地區。</p>

現在黃河最北面兩個拐角的前後河套地區,水土流失基本沒有,土地肥沃的不要不要的。</p>

之前是匈奴在此牧馬放羊,趙武靈王胡服騎射之後,這片土地被趙國打了下來,還修建了趙長城,以此來抵禦匈奴。</p>

這片土地雖然被趙國打下來了,但趙國隻是將之當成防禦匈奴的邊境之地,因為此地水草豐美,趙國的將士同樣在此牧馬,卻沒有在此耕種。</p>

前後河套這片肥美之地,直到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遷境內百姓十萬戶來此充實邊疆,並令蒙恬在此屯兵戌守之後,被黃河幾字形包圍的這塊土地,才算是開墾起來。</p>

黃河之水,也是從這個時間段開始,一日比一日的渾濁起來的。</p>

隻有開墾,沒有治理,疏鬆的黃土地不再馴服,隨著雨水的衝刷,最終流進了大河,讓河水變的渾濁。</p>

r /></p>

現在,秦魚讓上郡的百姓們大量種植牧草,大力發展牲畜養殖業,禁止開墾農田,所以上郡的民生產業極度單一,根本不具有穩定性,要想穩定,還得是農業。</p>

所以,秦魚瞄準了此時還在趙國手裡的河套地區。</p>

有了河套(平原)耕種,上郡(鄂爾多斯高原)放牧,上郡就穩了。</p>

但有一點點的小問題,那就是,這河套,還在趙國手裡呢。</p>

不過,這個問題不大。</p>

今年年初的時候,秦魚跟上郡郡守使了一個非常懷柔的政策,那就是在青黃不接的時候,讓上郡的百姓帶著全套的鐵製農具和足夠的糧食朝河套那邊移動,去跟留守在河套地區的趙軍和牧民接觸,說服他們與他們一同在河套地區耕種。</p>

此時,李氏父子正在代地與進犯的匈奴交戰呢,河套這邊有防守,但因為匈奴都被引到代地去了,河套這邊的防守就薄弱許多。</p>

而且,趙人是耕種慣了的中原人,不是以放牧為生的匈奴人,他們見到“手無寸鐵”隻有農具的秦人,雖然心裡也有戒備,但是,秦人有糧食啊,還有糧種,這糧種還是種在他們趙人自己的領土上,要是這樣都不敢和秦人接觸,讓他們在他們自己的土地上種地,那他們趙人就枉稱勇猛!</p>

當然,趙人有意的忽略了他們跟秦人“等收獲的時候平分糧食’的協議,他們隻承認,種在他們趙國土地上的糧食,就是趙糧,跟秦人沒有關係。</p>

於是,上郡的百姓以及秦魚派去的農家弟子,是紮紮實實的在河套平原種了大半年的地,開荒耕種的,不光有菽、粟、稷、麻等五穀,還有從西域引進來的瓜果胡椒等經濟作物,總之,隻要是能開荒出來的土地,就沒有一處空閒的,都種的滿滿當當的。</p>

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趙人的幫忙了,畢竟,這些秦人,可真是太會種田了,而且,種的花樣繁多,他們看的眼饞。</p>

反正都是在趙國的土地上種,種了也是我們趙人的,那就種唄。</p>

秦魚聽彙報的時候,心裡是有些小得意的,嘿嘿,中華人,中華魂,果然就沒有不喜歡種田的。種的時候和打理的時候,都挺好,隻有收獲的時候,出事了。</p>

李牧特地從代郡趕過來,驅趕已經在河套平原建房居住的秦人,禁止秦人踏足趙國的土地,收割趙國土地上的糧食。</p>

倒是沒有殺</p>

人,想也知道,李牧要是下令殺了秦人,這可就是兩國交戰了,武德充沛的秦王,定不會善罷甘休。</p>

秦趙之間因為互送質子帶來的風平浪靜,恐怕就要打破了,秦人跑到趙國的土地上耕種固然不對,但你趙人若是不同意,這些粟米瓜果,恐怕也長不成呢?</p>

這其中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是秦人傻了跑到鄰國去種地,還是你趙</p>

人暗中投敵,將趙國的土地獻給了秦國,才和秦人合作一起在這裡種糧的,你說的清嗎?</p>

要想證明清白也可以啊,駐紮在這裡的五千趙軍,全部殺了吧,反正這大半年裡,跟秦人一起種地的,他們當中,一個都不少,全都殺了吧。</p>

李牧會殺人嗎?</p>

他當然不會殺,他不僅不能殺,還得溫柔的將秦人都送回秦國境內,但即將收獲的糧食,要怎麼處置,你們秦國派個人來跟我協商吧。</p>

上郡郡守是想跟李牧打上一場,掰掰腕子的,協商什麼?誰的拳頭硬,這地裡的糧食就歸誰,這可都是多少年的老規矩了,沒差的。</p>

上郡郡守可是偷偷的去那兩塊地看了不止一回了,天老爺,他都不知道就在他家地頭,他的臥榻</p>

之側,居然還有這樣肥沃的土地?在這裡長出來的瓜,可真甜啊!</p>

秦魚:光照充足,能不甜嗎?</p>

上郡郡守摩拳擦掌的要去搶,但秦魚更想去跟李牧會一會,少年將軍啊,戰國四大名將啊,他想去看看。</p>

秦魚跟秦王打了個招呼,騎上黑玫瑰,就往上郡去了。</p>

秦魚跟李牧的第一次會面,都有些相顧無言。秦魚:這可真是少年啊,十幾了?十五六得有了吧?</p>

李牧:這小孩,這是真的小孩吧?還是哪個不長個的老油條?那也太矮了,長的也太嫩了些,有十歲嗎?</p>

秦魚看見李牧臉上狐疑的表情,就暗搓搓笑了。</p>

按說,他從被封公子開始,六國就已經開始傳他的名聲了,但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或許是為了更能取信於人,凡是傳他名聲的人,都有誌一同的模糊了他的年齡。世人隻知秦國有公子魚,但其實他們並不知道,公子魚如今隻有十歲。</p>

這也是為什麼,荀子聽了那麼多公子魚的故事,卻從來沒朝他是小孩子上想過。李牧也是一樣的。</p>

李牧,嬴姓,李氏,光看他的姓,就知道李家</p>

是和趙國國祚同長的大貴族。</p>

李家這樣的大貴族,上郡這邊自然也是同他們家做過生意的,李牧身上穿的這件窄袖斂衽衣袍,就是用櫟陽布做成的。</p>

這種布是經由粗麻、羊毛、棉花、細蠶絲經過不同配比撚線紡織而成的混合布料,夏秋穿著透氣方面還是次要的,最讓人驚喜的是,它非常結實,一般的摩擦刮傷都傷害不了它。</p>

這樣一匹布料,價值千金,沒點身份地位的人,都搶不到。</p>

李牧隻看秦魚的穿著和他騎的寶馬,可以猜測他出身不凡,但也猜不到,他就是如今享譽六國的公子魚。</p>

李牧先開口: “我叫李牧,你是誰家小兒,這裡可不是你玩耍的地方,你家大人呢?”</p>

秦魚: "我叫秦魚,嬴姓秦氏。我聽說你家是嬴姓李氏?說起來,五百年前,咱們還是同一個老祖宗,是一家人呢。"</p>

李牧皺眉: "我乃趙國嬴姓,跟你秦地贏姓不一樣。"</p>

秦魚跟個無賴似的: “都是姓嬴呢,能有什麼不一樣?不都是親戚?我見你就親切的很,咱們論論親戚輩分吧?我家祖上是獻公之後,跟孝公是很親近的兄弟,你呢?你家源頭是哪一位公子?跟趙王的關係怎麼樣?哈哈,要真這樣算的話,咱們都是公族之後呢,你叫公孫牧,我叫公孫魚,你看,這樣的話,咱們是不是就可以以兄弟相稱了?"</p>

李牧:....</p>

完廩:...</p>

這秦魚/公子魚,不是來開玩笑的吧?</p>

李牧臭著臉: "我無意與你嬉笑,讓你家大人來,說說你們秦人,為什麼要在我趙國土地上種糧食?"</p>

秦魚主動跟人家論親戚結果被無情的拒絕了,他也沒覺著不好意思,隻是慢悠悠輕笑道: “以將軍之能,應該早就知道我秦人在趙地上種糧了吧?為什麼不早站出來阻止,而是在已經要收割的時候,才急哄哄的跑出來阻止我秦人收割呢?"</p>

完廩冷笑: "是啊,為什麼啊?李小將軍?"</p>

李牧現在還是個十來歲的少年,明顯還沒有修煉出以後得老辣,他臉頰微微發燙。自從他幾個月前收到秦人竟然膽敢明目張膽的在趙人的土地上種地的消息之後,他就想帶著兵殺過來了。</p>

>但他的父親阻止了他,他父親的說法是剛才跟匈奴的一戰,損兵折將,實在是沒有餘力跟秦國起齣器了,隻要秦國不是帶兵進犯我趙國邊境,隻是安靜的種糧,種就種吧。</p>

李牧持不同看法,帶著兵進犯邊境是進犯,帶著農具和糧種在趙國的土地上種糧,同樣是進犯,都是侵犯趙國的土地,本質是上沒有差彆的。</p>

但父親說的沒錯,擔憂的也很有道理,那就是現在他們李家,確實是沒有餘力與秦國開戰的。</p>

李牧心裡憋屈,加緊補充兵員和糧草,發誓要將趙國的土地從秦人手裡“奪”回來,以及,對允許秦人在趙地上種糧的趙人怒其不爭,以及,愚蠢的貪婪!</p>

其</p>

實,李牧還是太年輕,經曆的少,他還不知道,拿著刀扛著戈矛跟秦軍拚殺,趙軍自然是不怕的,趙人的悍勇可不是說著玩笑的。</p>

但若是在和平友好的情況下,為了能吃上一口飯,其實趙人也沒有那麼不知道變通,他們跟秦人也不是死敵?</p>

此時長平之戰還沒發生,趙人跟秦人,自然還不是死敵。</p>

都是肚子給鬨的,趙人也是人,他們也有七情六欲,在餓肚子的情況下,又沒有衝突和王令,和平時期,國和國之間的界限,就被無限的給模糊掉了。</p>

而且,趙人自覺他們是將秦人的勞動成果給獨占了的,他們並沒有叛國啊,他們隻是在規則之內,占了一點小便宜而已。</p>

說到底,若是每一個人都有家國大義的概念,那麼春秋戰國時期,就不會有那麼多人放棄自己的國家,到其他國家搞發展了。</p>

都是在一個鍋內燒糊塗羹,要是在趙國活不下了,逃亡秦國,也不是不可能的?</p>

若是站在普通趙人的立場去看待這場頗有些荒唐的種糧風波,李牧或許就會懂得趙人到底是怎麼想的了,</p>

當然,李牧暫時,還不是很懂這些。</p>

李牧正在加緊練兵,打算“奪”回趙人失去的土地呢,他的父親就把他叫過去,對他說: “該秋收了,你去西邊,把咱們趙國的糧食運回來吧。記住,你是去收糧的,不是去打仗的,跟秦人好好談,彆起衝突。"</p>

李牧:....</p>

李牧有一種濃濃的不真實感。他的父親是什麼意思?</p>

將“趙國的糧”運回來,他明白。</p>

但跟秦人</p>

好好談?</p>

他要是來運糧,秦人會跟他好好談嗎?還是說,父親其實是知道些什麼的?李牧的父親還真知道些什麼。</p>

秦魚想出了個在趙國土地上種糧的荒唐法子,範雎自然要給他做好善後工作的。</p>

範雎沒有驚動邯鄲那邊,直接派人去跟管理河套的李家聯係,範雎話說的非常明白,也很友好,他說的很明白: “秦國出人出力出種地的農具和糧種,但秦隻要一部分糧食,其餘的無論是土地還是剩餘的其他糧食,乃至於開墾荒地的農具和良種,都可以給李氏。"</p>

李牧的父親自然是狐疑的,但這樣的好事,他李氏,也沒道理不答應吧?</p>

而且,現在秦國正在韓魏邊境屯兵呢,若是秦國攻打韓國或者魏國,那麼,秦國就一定不會來攻打趙國,這或許,也是一種秦國拉攏趙國的新手段?</p>

這是這手段,未免太過清奇了一些。</p>

但總之,秦人在趙國的土地上種糧食的行為,算是最上頭的老大默認了。</p>

李氏也不傻,還特地寫了一封奏章送往邯鄲,說明他跟秦國暫時定下的盟約,但緊接著,秦國送了一個非常“值錢”的王孫到趙國做質子了,這個河套地區的小小盟約,就被當做質子的附屬盟約之一,被趙王給接納了。</p>

為秦魚解決後顧之憂之後,範雎自然沒有瞞著功勞的道理,因此,秦魚對此是心裡明白。但李牧嘛,看來他是真的不知道啊。李老爹那咋想的?這不是坑兒子嗎?</p>

無論秦魚和完廩怎麼說,李牧都一口咬定,秦人要從他手裡收割糧食,門都沒有。</p>

完廩氣的要動手,秦魚忙攔住,問李牧:“李將軍是怎麼跟你說的?你可彆會錯了他的意思吧?"</p>

李牧想著父親要自己跟秦人‘好好談’的話,看來父親和對方這兩個人都是知道內情的,隻有他被蒙在彀裡不知道,他心裡憋火,乾巴巴道: “糧食不能給你們。”</p>

秦魚: “我們也不全要,隻要一半就行了。”</p>

李牧: "一半太多了,隻能給三分之一。"</p>

秦魚很好說話: “三分之一也行啊,那就三分之一。”</p>

李牧:....被套路了!</p>

秦魚笑道: "既然已經談好了,李大兄,咱們去賽馬吧?讓這些等急了</p>

的百姓去收割吧,要是變了天,糧食可就糟蹋在地裡了。"</p>

李牧黑臉: "我乃是趙國李氏,你彆亂叫人。"</p>

秦魚: "好的好的,李大兄,咱們去賽馬吧?看看是你的寶馬跑的快,還是我的黑玫瑰跑的快?"</p>

李牧:…這小子好厚的臉皮!</p>

最終,趙人確實是得到了三分之二的糧食,但是緊接著,秦魚就用遠低於趙國境內的市場價的鹽和布匹,從趙人手中換回了三分之一的糧食。</p>

若不是李牧言辭禁止,秦魚能有把握從趙人手中換取更多的糧食。看著少了整整一半的糧草,李牧看著秦魚的眼睛都要噴火了。</p>

他雖然是複雜押運糧草的將領,這些糧草也是屯兵在此的趙人種的,理論上都屬於李牧,趙人士兵無權私下交易。</p>

但李家要是這樣死板的帶兵,聽從他們給他們賣命的士兵絕對會少很多,現在,已經不流行奴隸兵那一套了。</p>

這些趙人都是良家子,他們親手種的糧食,他們是有相對靈活的處置權的。</p>

所以,李牧並不能直接下令禁止他們跟秦人交換,畢竟,用糧食交換回來的,可是鹽和布匹,同樣是一個人正常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必需品,以及戰略用品。</p>

秦魚如願以償的帶著成車成車的糧食回櫟陽了,但他給李牧卻留下了一個滾刀肉的無賴印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