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8章 觀音再次迷茫(1 / 1)

佛門之中,燃燈古佛作為曾經追隨過西方二聖的存在,其無論是資曆還是實力,其實都不弱於如來。

不過他個人比較隨性,從不理會佛門的事情,如果不是這次西遊劫難和佛門息息相關,他很有可能會一直閉關。

先前,他曾被安排找看唐僧師徒,以防止彌勒佛對其出手,在確定對方不會出手後,他就回到了靈山,一直到上前和楚浩見面。

眼下,他聽到西遊之行又出了問題,也是不由驚訝:“莫非是那魔道出手?”

如來搖頭:“古佛,此事重大,和那獄神楚浩有關。”

說著,他示意觀音將下界發生的事情講述了出來。

聽完後,燃燈古佛卻並未表現出不悅或者其他表情,他神色悲憫,一直默然不語。

等到觀音講完,他才緩緩道:“獄神楚浩真讓人猜不透。”

這句話說的有些不知所雲,但眼下不是討論這些的時候,如來直接說了自己的打算:“古佛,此次還請你幫忙拖住那楚浩。”

聽聞此話,燃燈古佛抬頭望向對方,一雙眸子泛著點點佛光:“佛祖覺得如何拖延才是好?”

“不要讓他參與到此次劫難中。”如來認真道。

對此燃燈古佛沒有說話,隻是行了個佛禮然後退出了此地。

“佛祖,古佛他?”觀音不知對方何意。

“不用理會,他已經答應去做了。”如來道。

聞言,觀音這才放下心來,她又問道:“佛祖,那我們接下來該怎麼辦?”

對於此事,剛才的如來一直都在思考,現在他心裡已經有了答案,隻見他出聲道:“既然唐三藏師徒無法說服那國王,那就讓其他人去。”

“其他人?了這恐怕會引起某位存在的存在。”觀音道。

他說的某位存在,就是道德經創造者,那位已經跳脫於三界的外聖人。

即使聖人不理俗事,但這種事既然已經涉及到了聖人層面,他們就不得不考慮。

西遊之行,說到底就是權利的交鋒。

佛道之間,雖然表面和平,但暗流湧動,雙方都現在這場劫難中,瓜分那天道的氣運,然後壯大自身的勢力,擴大影響力。

觀音不敢直呼聖人名諱,甚至都不敢提及,隻說是某位存在。

這也恰恰說明,聖人其實一直在默默地注視著一切,隻是礙於道祖的規則,而無法出現。

聽到這話的如來也知道此事重大,要是處理不好,很有可能會造成難以預計的災難。

所以他思索再三,忽然道:“本座得請示聖人、”

“謹遵法旨。”

觀音十分識趣地離開了這裡。

等到她離開之後,如來雙眼一閉,準聖境界的氣息爆發而出。

下一秒,他渾身冒出無儘金光,金光浩蕩,籠罩了全身,而這時,在他的體內浮現出了一層玄妙的光幕。

光幕自其丹田處湧出,隨即衝出體內,席卷了整個房價。

轟——

刹那間,虛空顫動,整個房間猶如置身於一片金光燦爛的特殊空間,空間之中,彌漫著聖潔的氣息。

同時,又有靡靡佛音湧現,充斥其中。

如來雙手揮動,結出一道道佛印,每一塊佛印落入那片空間中,就會掀起一道激昂的氣息。

那磅礴氣息猶如海浪般,滾滾而來,不斷地衝擊著周圍的空間,仿佛要打開某處被封印的屏障。

如來臉上露出了虔誠的表情,房間裡,更是響起了厚重佛音。

他的四周,金蓮顯現,經文遊蕩,金色的長河貫穿虛空,顯現出無比浩瀚之景。

在那特殊空間中,如來的意識緩緩醒來。

在他醒來的時刻,空間驟變,無儘的金光不斷壓縮,最終形成了一個點,而這個點,就是溝通聖人意誌的關鍵所在。

當如來意識回歸的那一霎,那一點就出現在了他的面前。

如來意識沉入其中。

……

外界,觀音看著靈山的優美風景,臉上卻沒有半分舒適之色。

這次劫難,比之先前,更加凶險,尤其是背後涉及的力量,比先前的更加強大,不能隨意對待。

她聽著山中傳來的佛音,美眸閃動,望向那虛空深處。

此刻,觀音的心裡不由想起了楚浩說的那句話。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以及他對滅法國國王提出的罪惡之法。

都讓這位觀世音菩薩產生了一絲迷茫。

這種迷茫讓他陷入了一種深深地懷疑中,讓她不由地思考,自己的佛法到底是不是對的,自己到底有沒有領悟真經。

從前,她對自己是極為自信的,可她忽然覺得,自己也不一定是對的。

看花是花,看水是水。

這種純粹簡單的見解,又豈是那麼容易做到的。

就在這時,虛空中的燃燈古佛正要離開靈山。

或許是心有所感,他望了過來。

“觀音尊者,你迷茫了。”

觀音的耳邊,傳來了燃燈古佛的聲音。

作為西天佛派的第一人掌門,燃燈古佛的實力深不可測,對於佛法的研究,也頗為深刻,和靈山其他佛陀相比,完全不在一個檔次。

僅僅一眼,他就看出了觀音的彌漫。

觀音朝其行禮:“還請古佛解惑。”

“你的惑源自劫難之氣,想要解還得靠你自己。”燃燈古佛的聲音悠悠傳來,隨後他就離開了靈山。

觀音微微搖頭,這種影響豈是並非朝夕,而是在長久以往地見證下,才慢慢形成的。

而這一切的始作俑者,正是楚浩。

雖然楚浩每次都在阻攔西天,但他有時候提出的一些道理,落在觀音耳中,時常能產生一些其他心思。

正是因為這些心思,她才會產生迷茫。

“觀音尊者,進來吧。”

就在這時,如來的聲音傳了出來。

觀音走入居所中,這裡和先前一樣,沒有絲毫變化。

如來端坐在哪,似乎心中已經有了答案。

他看向觀音:“你覺得應該派遣誰去好呢?”

觀音道:“佛祖,我想去。”

她之所以想去,正是因為心中的迷茫,想要下界親身感受一下,才好做出抉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