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黎塞留的曙光(1 / 1)

6月4日的中午,一輛雙駕馬車橫衝直撞地疾馳在巴黎通往凡爾賽的碎石大道上,如入無人之境一般飛速行駛。

險些受到衝撞的馬車和行人們先是眉頭一皺,不過當他們看清楚那輛馬車上的徽標之後也就默不作聲了——那可是外交大臣的公務座駕。

而那些消息靈通的路人在看見這輛疾馳而去的馬車後,也差不多明白到底是什麼事情能讓一位內閣大臣如此焦急。

兩天之前發生在加萊港的英法軍事衝突,這無疑是當下巴黎內外的政客們最為關注的事件。

就連巴黎各大報社在今早的晨報中,也都整齊一致地用了一整個頭版版面來詳細描述這起極為突發罕見的軍事衝突。

法國本土的報社對此次事件的報道基本上都口徑一致,采取了駐守部隊指揮官卡維爾中校的說辭:

英國人將數艘載滿士兵的軍艦偽裝成商船靠近加萊港,意圖不宣而戰直接奪取這個戰略要地,所幸這一切都被英明的卡維爾中校識破,雙方陸軍在城市區域進行了激烈交戰,並與英軍戰艦持續交火了一整晚,最終成功粉碎了英國人的卑鄙陰謀。

這一套說辭得到了許多商人和加萊市民的證實,他們確實目睹到了英國人在城市內與法軍交火,以及皇家海軍戰艦與岸上炮兵持續了一整晚的互相射擊。

因此法國民眾們對此也是深信不疑,在讀到報道之後要麼是義憤填膺,當街怒斥英國佬試圖打碎和平的戰爭企圖;要麼是憂心忡忡,擔心戰爭的陰雲再一次籠罩法蘭西。

但英國國內以及法國政界的高層得到則是另一番說辭:所有的攻擊都是法國軍方主動進行的,而且根據對被俘英國水手的連夜審問,法國高層也確信英國人密謀奪取加萊港的計劃純粹是子虛烏有。

作為一切始作俑者的卡維爾中校也在審問完英國水手之後主動向軍方高層秘密認罪,表示是自己誤判了英國海軍的行動,願意為此承擔一切責任。

而由於這起事件的外交影響還遠遠沒有結束,再加上卡維爾中校如今在民眾之間有著崇高的威望,人們都認為他是挫敗英國佬狼子野心的英明指揮官。

因此法國軍方暫時也沒有對卡維爾中校這位名聲大噪的、所謂的戰爭英雄進行任何處理。

到了6月4日,消息已經傳到法蘭西島的這一天,為這起事件焦頭爛額的可就不隻是法國軍方了。

完全可以說,整個宮廷與政府都為這始料未及的突發事件而亂成了一團。

...

“果然是要變天了。”

勞倫斯也同外交大臣韋爾熱衲伯爵一起坐在馬車內趕往凡爾賽宮覲見陛下。

他的手上拿著一份外交部關於加萊港事件的一手密報,外交大臣自然是有資格知道這起事件的全部內幕的,勞倫斯也就借用韋爾熱衲伯爵的情報網獲知了所有信息。

韋爾熱衲伯爵更是身心俱疲、滿臉憔悴,他也沒想到他這個新任外交大臣上任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接連蹦出來這一連串的重大事件。

當然,韋爾熱衲伯爵也不會有絲毫怨言,在食髓知味地品嘗到了權力的甜美之後,一切困難阻礙都顯得不值一提了。

“您怎麼看?”韋爾熱衲伯爵等待勞倫斯看完了外交部的報告,歎氣詢問道:

“英國大使貝圖拉男爵已經趕到凡爾賽宮了,這件事想安撫好英國人恐怕很難,貝圖拉男爵必然是要獅子大開口,唉,但如果處理不好的話,南意大利的戰事還沒有一個定論,我們就要先和英國人兵戎相見了。”

勞倫斯沒有妄下定論,在看完外交部的內幕彙報之後又將巴黎市面上幾份主流報紙的報道也一並讀了一遍,沉吟片刻之後才開口道:

“各大報社幾乎都認定了英國人的侵略行為,雖說這可能是軍方高層為了掩飾錯誤而特彆授意的文過飾非,但是在這一番輿論造勢之後,民間的反英情緒估計會來到一個高潮吧。”

“確實如此。”韋爾熱衲伯爵很是讚同。

“換句話說,在民眾的眼中...”勞倫斯扶著額頭,面色凝重:

“我們已經成功挫敗了英國人的陰謀,接下來應該是全面反擊的時候,至少,也要讓英國人為此付出代價才行。”

韋爾熱衲伯爵瞳孔一震,恍然大悟,不禁倒吸了口冷氣:

“但是宮廷之中在商議的都是如何對英國做出賠償讓步以平息事態,但民眾認為我們是戰役的勝利者,是肯定不會接受在這種情況下政府和宮廷反而做出了喪權辱國的決定。”

勞倫斯微微頜首,閉目歎氣道:

“最樂意於看到這種情況的是舒瓦瑟爾公爵無疑了,而這一次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民間輿論的操控,我想也是出自於他的手筆吧。”

隻要民間的反英情緒高漲到頂峰,在這洶湧的民意裹挾下,舒瓦瑟爾公爵想要挑起戰爭的企圖無疑就更加容易達成了。

“您的意思是...”韋爾熱衲伯爵皺眉道:

“加萊港炮擊事件是舒瓦瑟爾公爵製造的?”

勞倫斯遲疑片刻,卻是搖了搖頭:

“這不太像是公爵的作風,太過激進了...但確實又能讓他的戰爭計劃前進一大步,罷了,幕後黑手到底是誰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

韋爾熱衲伯爵心領神會,點頭補充道:

“國王陛下認為是誰。”

......

午後時分,凡爾賽宮。

法蘭西的各部大臣與幾位身世顯赫的公爵都齊聚在了作為禦座廳的阿波羅廳,甚至連國王陛下都久違地從病榻上起身,親自坐在了阿波羅廳的白銀禦座上。

所有人都神情凝重地看著阿波羅廳內唯一一位外國大使——英國大使貝圖拉男爵。

而眾位大臣與英國大使聚在這裡的原因自然隻有一個,與英國大使商議解決前兩日的加萊港炮擊事件。

能夠看出來,路易十五對此次事件極為看重。

倘若是尋常的外交事故,隻要外交大臣與對方大使談判協商即可,路易十五隻需要在最後的談判協定上蓋章署名而已。

但是在今天,路易十五不僅將接見貝圖拉男爵的地點定在了最為華麗莊重的阿波羅廳,連參與談判的人員規模都完全比得上一場小型禦前會議了,更彆提今天還是抱病在身的法王陛下親自出席,足以看得出路易十五的重視。

以科西嘉王國首相的身份站在諸位大臣之中的勞倫斯也能理解路易十五的重視,國王連南意大利具有潛在風險的小型內戰都不想參與其中,更彆提是與大不列顛的英法戰爭了。

路易十五也是要借用這次最高規格的接見來向貝圖拉男爵表明自己無意擴大局勢的誠意。

在參會人員基本到齊之後,路易十五看著貝圖拉男爵,儘力忍著病痛擠出了一絲友好的微笑:

“下午好,大使先生...”

路易十五親切地與貝圖拉男爵寒暄了一會兒,緊接著說了一套關於英法友好以及和平寶貴的陳腔濫調,最後才將話題轉到了加萊港的炮擊事件。

貝圖拉男爵也是不卑不亢地與路易十五客套著,假情假意地問候了好幾個來回之後才開出了自己的條件:

“我很高興能從您的口中得知這起駭人聽聞的事故隻是一場誤會,陛下,但是在我國內部,人們都極其憤怒地認為這是貴國的一次挑釁,白廳與英王陛下也都十分關注此事,如果貴國不能妥善賠償我國的損失,我國恐怕很難原諒貴國的冒犯行徑。”

路易十五點了點頭,他當然知道法國需要主動讓步來換取局勢的穩定,於是也直接示意貝圖拉男爵繼續說下去。

雖然具體的最終條約肯定不會是在今天的會議上就能敲定的,但路易十五至少也要先聽聽英國人到底是何態度。

貝圖拉男爵得意地笑了笑,看來他也早就做好了獅子大開口的準備:

“首先,針對在這起事件中受到侵害的我國民眾,貴國需要一次性支付一筆不低於六千萬利弗爾的賠償金;其次,為了防止類似事件再次發生,我們要求貴國的軍隊撤出加萊港及其周邊地帶,將加萊港設為非軍事區,僅保留警察和海關人員;第三,英國商船在加萊港應該受到免檢免稅待遇,以防止貴國再次以檢查的名義刁難我國商船;第四...”

英國大使十分流利地向路易十五報出了他的條件。

然而,聽著這一連串不帶停的讓步要求,不僅是路易十五,就連在場的諸位大臣的臉色也都逐漸陰沉了下來。

貝圖拉男爵的要求已經不隻是嚴苛過分了,簡直是到了難以接受的地步。

光是那所謂的六千萬利弗爾的補償金就足以讓財政赤字極為嚴重的法國政府為之大流血,簡直比得上一場小型戰爭戰敗之後的戰爭賠償金了。

更彆提後面那些所謂的將加萊港設為非軍事區、允許英國商船在加萊免檢免稅的要求,幾乎是到了喪權辱國的地步,那樣的話,英國人日後如果真的想奪取加萊港就就完全是易如反掌。

彆說是場上的將軍元帥和各位大臣,就連不問政事的路易十五也知道,貝圖拉男爵的要求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一旦接受這種條約,不止是英國人,整個歐陸恐怕都會重新審視一番法蘭西的真實國力,各國宮廷都會思考他們眼中的西歐巨人實際上是否外強中乾、軟弱不堪。

“大使先生...”路易十五的臉色已然多出了幾分不悅:

“我帶著十足的誠意與您會面,但您似乎沒有回報對應的誠意。”

貝圖拉男爵依然不卑不亢,毫不退卻:

“實不相瞞,大不列顛皇家海軍已經開始在多佛港集結,英王陛下也在前日夜裡下令,開始將美洲的三支艦隊調遣至本土,並命令五個步兵師團動員備戰...陛下,大不列顛已經做好了準備。”

作為英國大使,貝圖拉男爵當然知道如今路易十五和舒瓦瑟爾公爵的政治鬥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因此,貝圖拉男爵也完全可以肆無忌憚地使用戰爭威脅來向法國宮廷施壓。

儘管大不列顛也在竭力避免與法國開戰,但許多時候,欲擒故縱、以進為退才是最大收益的選擇。

而路易十五的臉色也完全黑了下去,光是被英國大使當著一眾大臣的面當面威脅,這種奇恥大辱就已經讓國王陛下勃然大怒,此刻隻是在強行忍著心頭的怒火而已。

一旁的幾位大臣見狀也都連忙上前與貝圖拉男爵交涉,包括韋爾熱衲伯爵也上前據理力爭,極力表明貝圖拉男爵的要求完全是無稽之談、毫無誠意的表現。

甚至連艾吉永公爵也裝模做樣地對貝圖拉男爵怒斥了一番,直言他對國王陛下毫無尊重之意。

但是不論法蘭西的各位大臣如何費儘口舌,貝圖拉男爵卻始終不為所動,沒有在談判條約上做出半分讓步,甚至就連那六千萬利弗爾的賠償金都沒少下來一個銅子兒。

整場談判一共進行了將近兩個小時,貝圖拉男爵與一眾大臣們都有些口乾舌燥了,但是談判的進度卻沒有絲毫進展。

最終,在雙方幾乎都有些無話可說的情況下,路易十五滿臉陰沉地宣布了會議結束,派人將貝圖拉男爵送回了英國使領館。

隨著貝圖拉男爵的腳步聲漸漸消失在回廊中,阿波羅廳內也陷入了一陣寂靜,暴風雨來臨之前的寂靜。

大臣們皆是緊緊低著頭,連大氣都不敢喘一聲,默默等待著國王陛下的指示。

路易十五掃視了一圈台下的大臣們,慍意未消地問道:

“各位,有什麼看法?”

國王的聲音回蕩在禦座廳內,卻久久沒有大臣站出來出言獻策,畢竟誰也沒有把握能夠從貝圖拉男爵那裡拿到一份更好的條約。

而正當路易十五失望透頂地準備宣布散會之時,艾吉永公爵忽然站了出來:

“臣下有一個想法或許能夠妥善解決此事,隻是不知道提出來合不合適。”

路易十五頓時眼前一亮,這種危急關頭也根本不計較艾吉永公爵曾經冒犯王儲殿下的事情了,立即允許他當眾提出來。

艾吉永公爵站出隊伍,用餘光瞥了一眼面無表情的舒瓦瑟爾公爵,大聲提議道:

“咳咳,實際上,我的叔父黎塞留公爵與那位英國大使有不錯的私交,叔父很早就和貝圖拉男爵討論過英法互不侵犯條約的事情,雙方對此相談甚歡,如果由黎塞留公爵出面與貝圖拉男爵談判,說不定不隻能解決此次加萊港炮擊事件,還能進一步得到兩國之間的互不侵犯條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