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一條導火索(1 / 1)

“您和他熟悉嗎?這位查理公爵。”

勞倫斯若有所思地盯著這位年輕的公爵看了一會兒,忽然問向莫普大法官。

莫普侯爵雖然有些奇怪於勞倫斯為何會對查理公爵如此感興趣,但還是輕點了下頭,說:

“隻是有過一些學術和文學上的往來,不得不說,這個年輕人有許多新點子,但都太過激進了,我甚至不能在這裡給您舉例子,不然被彆人聽到了傳到陛下的耳朵裡可就不好了。”

自顧自地笑了兩聲之後,莫普侯爵低聲總結道:

“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挺喜歡這個公爵的,他對我的司法改革抱有十分熱烈的支持,可惜在他繼承奧爾良公爵爵位之前,他的支持也沒什麼太大的價值就是了。”

勞倫斯聽罷也對此很是理解,已經接觸到啟蒙思想的查理公爵自然會對高等法院這個腐朽守舊的利益團體充滿厭惡,支持莫普大法官那進步的司法改革也是情理之中。

如果不是因為立場問題,連勞倫斯都很支持限製打壓高等法院的權力,畢竟高等法院是反對一切進步改革的橋頭堡。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法國大革命的爆發有相當一部分的黑鍋要丟到高等法院頭上,如果不是他們堵死了所有溫和改革的道路,恐怕也不至於釀成最後的暴力革命。

“他確實是一個有趣的貴族青年,不過您最好還是彆和他有什麼往來了。”

莫普大法官見勞倫斯對查理公爵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不禁再次提醒道:

“王儲殿下不會樂意看到您和查理公爵相談甚歡的。”

“感謝您的建議。”勞倫斯也知道莫普侯爵的提醒是出於善意。

隻不過,一位對啟蒙思想抱有相當熱忱的公爵,勞倫斯覺得他也許會和自己很合得來,至少,他肯定會和科西嘉議會的盧梭議長很合得來。

在勞倫斯與莫普侯爵交談期間,王室的成員們也按照慣例,開始緩慢地行走在地毯上同兩側的賓客們招呼致意。

很快,王室成員的隊伍便來到了勞倫斯的面前。

“哈,這張英俊的面孔不常在凡爾賽宮出現,但我卻時常掛念著這張面容。”

路易十五挽著杜巴利夫人,臉色欣喜地駐足在了勞倫斯的身前,大笑著拍了拍勞倫斯的肩膀:

“我親愛的勞倫斯,現在我得稱呼你為首相先生了,科西嘉王國的首相,真是不錯的名號;哦對了,或許也可以叫你衛士長,哈哈哈我還是你的大團長呢。”

看得出來,路易十五對於耶路撒冷聖約翰騎士團大團長的頭銜很是滿意,至少這個頭銜能夠讓他在那些主教面前顯得更加偉岸。

勞倫斯十分配合地笑了兩聲,俯下身子,謙遜地說道:

“不論是以何種稱謂,我都是您忠誠的臣下。”

“忠誠的臣下,傑出的臣下。”路易十五親手替勞倫斯撣掉衣角的灰塵,感慨不已道:

“你在馬耳他島做的很不錯,勞倫斯,你很快就會得到與你功勞相匹的獎賞,我發誓你會滿意的。”

“雷霆雨露,俱是您的恩典。”勞倫斯將身子俯的更低了一些:“又是從哪裡來的滿意不滿意之分呢?”

“哈哈哈巧言令色,我喜歡。”路易十五聽罷不禁笑得前仰後合起來,若是沒有杜巴利夫人的攙扶,恐怕都要摔倒在原地了。

在收斂了幾分笑意之後,路易十五才扭頭看向一旁的莫普大法官,和善地問候道:

“莫普,你也來了,很高興見到你和勞倫斯站在一起,你們兩人都是我不可多得的臣子。”

很明顯,路易十五非常樂於見到忠於自己的王室派內部能夠團結一致。

看到之前還劍拔弩張的莫普大法官和勞倫斯·波拿巴兩人能夠友好地站在一起,路易十五對此也很是高興,這意味著他不用再花精力去絞儘腦汁地調解二人的矛盾了,否則兩邊都是自己寵愛的臣子,調解起來也會相當的為難。

當然,如果讓國王陛下知道這兩位忠誠的臣子站在一起是為了打倒自己最寵愛的情婦,恐怕路易十五就不會如此高興了。

一旁的杜巴利夫人雖然沒有說話,但她女人的直覺還是察覺到了一絲不對勁,原本的嫵媚的狐眼中此時充滿了疑慮,目光也在勞倫斯與莫普身上來回移動著,似乎意識到了什麼。

國王與杜巴利夫人並沒有在勞倫斯與莫普兩人身前停留太久,畢竟這是一場規模巨大的晚宴,如果國王和每個人都聊上半天的話,賓客們就得在這裡站到午夜了。

緊隨其後的路易王儲見到闊彆多日的親友,上來便給了勞倫斯一個熱情的擁抱:

“太高興能再次見到你了,勞倫斯,等我一會兒結束了對幾位公爵和大臣的問候之後,我再找你好好聊聊南方的故事,老天,真想知道你在馬耳他島上是怎麼對付英國人的。”

“樂意至極,殿下。”勞倫斯同樣熱情地擁抱著王儲。

路易王儲還想說些什麼,但瑪麗王儲妃已經在催促他繼續往前走了:

“好啦,彆擋著後面人的路了...波拿巴閣下,我也很高興見到你回法蘭西,有您這樣的好人在凡爾賽,我覺得這裡的空氣都新鮮了不少。”

...

將近半個小時過後,王室成員們結束了對賓客們的招呼和致意,這裡面絕大多數人甚至都沒能和國王說上一句話,得到的隻有一次蜻蜓點水般的握手,像勞倫斯這樣能和國王聊上幾句的已經是極為難得的特權了。

隨後,路易十五在所有賓客的注視下發表了一個簡短而隨意的演講,主題也是十分尋常的,希望所有賓客能夠忘憂享樂,儘情享受在這場宴會之中。

伴隨著國王演講的結束,宴會再次回到了先前的模樣,人們繼續端著酒杯,同自己圈子裡的好友同僚們交換著有趣或是有價值的消息。

王儲夫婦則是跟隨國王一起在向幾位大貴族致以問候,這也是一種必備的政治禮儀。

而正當勞倫斯與莫普大法官閒談著打發時間時,隻聽兩人身後傳來一陣尖銳的怒喝聲,是杜巴利夫人的聲音:

“什麼?那條項鏈是國王陛下許諾給我的禮物!你們為什麼還沒有把錢準備好?!我的顏面都被你們這些無能的官吏丟儘了!”

勞倫斯與莫普侯爵同時扭頭看向杜巴利夫人,許多賓客也都投來了好奇且謹慎的目光,不知道是什麼事竟然讓國王陛下的情婦大發雷霆。

隻見杜巴利夫人正在訓斥一位藍袍官員,她似乎也察覺到了眾人的目光,意識到了自己的失態,因此在低聲放下幾句狠話之後,便匆忙端著酒杯加入到了另一場女士們的談話之中。

“那好像是王室的官員。”莫普大法官看了看此刻正不知所措、焦頭爛額的藍袍官員,皺眉說道:

“是宮廷的一位財政主管,我對他有點印象,我去問問怎麼回事。”

...

小會兒的功夫過後,莫普大法官便面帶憂慮的回來了。

“很棘手的事?”勞倫斯問道。

“是...也不是。”莫普大法官歎了口氣,簡明扼要地解釋道:

“國王陛下給杜巴利夫人購置了一條價值兩百萬利弗爾的鑽石項鏈,不過項鏈的款項至今還沒有向工匠結清,方才杜巴利夫人就是在質問那位財政主管為何遲遲沒有撥款買下這條項鏈。”

勞倫斯聽罷也忍不住搖搖頭:“兩百萬利弗爾的項鏈?我可算知道法國人的稅收都花在什麼地方了。”

“唉,問題是,財政主管手上確實有一筆資金,不過那是用來救濟巴黎周邊的貧民的。”莫普大法官也很是無奈:

“您或許不知道,每到冬天,巴黎的糧價上漲就很快,底層的貧民們如果沒有救濟是很難熬過這漫長的冬夜的。”

路易十五由於受到了重農學派經濟學家的影響,在政策上放開了對糧食貿易的管控,儘管這在大多數時候壓低了穀物的價格,不過一旦到了冬天或是遇到了災年,食物的價格便會不受管控地急劇上漲。

延續繼承了這個政策的路易十六就為此吃足了苦頭,由於1785年和1788年劇烈的旱災和風霜,整個法蘭西的糧價水平都上漲了將近50,這也被認為是1789年大革命的致命導火索之一。

“您的意思是,杜巴利夫人要拿這筆賑濟資金去購置她的項鏈?”勞倫斯看了一眼不遠處杜巴利夫人身上那條熠熠生輝的鑽石項鏈,皺眉問道:

“兩百萬利弗爾,如果這筆錢能夠全部分到貧民手中,即使是以巴黎的物價,也能保證整個冬天沒有一個人死於饑餓了。”

整個巴黎六十萬的人口,哪怕這裡面有一半的市民都需要救濟,這兩百萬利弗爾也足以讓他們活著度過這個冬天了。

莫普大法官十分無奈地歎氣道:

“在杜巴利夫人看來,錢就是錢,她可不管那些面黃肌瘦的貧民,她隻要她的鑽石項鏈,恐怕在她的耳朵裡,貴族小姐們的讚歎遠比底層貧民的頌讚要悅耳許多。”

“是嗎...”勞倫斯的目光聚焦在杜巴利夫人脖頸上那條綴有流蘇的項鏈上,緩緩說道:

“不過這或許也是個機會,讓這條項鏈成為一條導火索...”

正當莫普大法官想要詢問勞倫斯的想法時,一位侍者忽然前來打斷了兩人的交談,表示國王陛下召見他們過去。

...

路易十五正在與幾位賓客有說有笑地閒聊著,雅克·菲利普中將和艾爾薇小姐,包括勞倫斯很是在意的那位查理公爵也在國王的身旁。

杜巴利夫人也被路易十五叫回了身邊,這個方才還大發雷霆、頤指氣使的女人此刻卻溫順的像隻白狐狸,恭順地靠在國王的手臂上。

“啊,勞倫斯,你來了。”路易十五笑著對勞倫斯招招手,指著身旁的幾位貴族和女士說道:

“我剛才和幾位朋友聊到了你,他們都對你在馬耳他島的故事很感興趣,或許你可以親自和我們講講?”

雅克·菲利普中將作為一名軍人,此刻也是興趣濃厚地看向勞倫

斯;艾爾薇小姐更是滿臉期待,就差眼冒星星了。

那位年輕的查理公爵雖然一言不發,但也和其他賓客一樣緊緊盯著勞倫斯,看得出來,他也對這位聲名顯著的同齡人充滿了興趣。

勞倫斯見狀也沒有推辭,簡單地組織一番語言之後便繪聲繪色地講述了起來:

“這是我的榮幸,陛下,這一切還要從我察覺到了英國佬的狼子野心開始說起...”

在講述的過程中,勞倫斯自然而然地略去了和貝圖拉男爵的交易以及在馬耳他島上的那些小詭計,轉而將重心放在了那炮火轟鳴的戰場描述上,畢竟那些沒有上過戰場的貴族和小姐們就喜歡聽這些軍旅故事。

“...之後,我的士兵們隨著騎士一起迎著艦炮的轟擊向英國佬發起了衝鋒,就在那殘破的廢墟和漫天的雨水之中,那真是一場難以忘卻的苦戰,先生們,小姐們,你可以在那裡找到所有你對戰爭的殘酷想象,不過幸運的是,我們還是取得了最終的勝利,英國佬們像見光的鼴鼠一樣四處逃竄,但他們唯一逃跑的方向隻有那無邊無際的大海。就這樣,我成功守衛住了馬耳他島。”

隨著勞倫斯講述的結束,那幾位聽得入了迷的貴族和女士才回過神來,接連向勞倫斯投來了發自肺腑的敬佩和讚歎,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在炮火中指揮軍隊向敵人發起白刃衝鋒的。

“真是凶險的戰鬥,閣下。”

“天呐,即使事先知道了結局,當聽到英國佬卷土重來時,我都忍不住為波拿巴閣下捏了把冷汗。”

“太傑出了,我二十歲的時候連劍都握不穩呢。”

聽著身旁幾人的翼讚,連路易十五的臉上都忍不住浮起飄飄然的滿足表情,畢竟在國王看來,勞倫斯·波拿巴這樣傑出的臣子也是仰慕自己的威名才主動來投的,人們對勞倫斯的讚美越真誠,越能彰顯出自己的美名。

而就在眾人交口稱讚著勞倫斯的勇氣與智謀時,隻聽一道嬌柔的聲音忽然響起:

“波拿巴先生做的真不錯,就是不知道...您講的這些是不是都是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