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宮權 臨走之前。(1 / 1)

妃嬪行禮結束, 沈菡讓紫裳按照之前擬好的單子,賞賜眾人,這一天的流程就算走完了。

緊接著, 沈菡的阿瑪威武被封為一等承恩公,烏雅家賓客盈門, 也是熱鬨得很。

塞和裡氏瞧著屋裡堆得東西犯愁:“也未免太張揚了些。”

威武被人灌了太多酒,有些頭疼, 但腦子還算清楚:“這會兒上門的都是來道賀的, 不好推拒。回頭找個借口還回去就是。”

塞和裡氏:“過了這茬兒, 該閉府冷一冷。娘娘這馬上就要生了, 咱們家太惹眼了對娘娘不好。”

威武點頭:“你說的是。”

於是臨近年關, 剛熱鬨了沒兩天的烏雅家突然閉門安靜起來, 不管是遠支還是近支, 鮮少有出門應酬的。

有人不死心上門遞帖子, 門子不肯接, 但話說的很客氣:“不是我們家不給您面子,實在是家裡老太爺前兩日受了點兒風, 正臥床休養呢!我家公爺和福晉都是極孝順的,長輩病了,哪裡還有交際應酬的心思,您說是吧?”

皇上以孝治天下, 來人當然不好說什麼,隻能含糊道:“是,是……”

烏雅家的事沈菡暫時沒空打聽,因為封完後緊接著就是過年,承乾宮上下包括沈菡本人都忙得不可開交。

臘月二十三,坤寧宮正門大開, 玄燁攜沈菡,率一眾妃嬪在殿內舉行了祭灶儀式。

暖閣中設了供案、安神牌、香燭等物,玄燁和沈菡先後到坤寧宮佛前、神牌前、灶前拈香行禮。

然後眾人分食胙肉,這一次終於不是半生不熟的水煮肉了。雖然隻放了一點兒鹽,沒滋沒味,但炒的總比煮的好下咽。

站在隊伍末尾的小妃嬪們悄悄討論了兩句:

“今年怎麼是炒的?”

“比之前好吃多了,早就該炒炒了。”

“就是,說實話以前我都咽不下。”

……

祭完灶,緊跟著就是各種宴會——乾清宮的除夕家宴,元旦太和殿的筵宴,正月十五上元節的元宵宴……連軸轉。

這是沈菡晉封皇後的首個新年,這等重要的大宴她不露面實在說不過去。所以沈菡隻好挺著孕晚期的肚子,勉力支撐著。

第一次冬至大宴後回來,玄燁看沈菡面色疲倦就想說,要不算了,彆去了,在宮裡歇著就行。

沈菡搖頭:“才封了皇後就連家宴都不出席,指不定外面會傳出什麼離譜的話。”

在高位上坐久了就能明白,底下人無時無刻都在琢磨高位者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沒事他們尚且要琢磨出點兒事來,上面的人又哪裡敢有片刻的鬆懈。

她不欲因為自己的些許疲憊引起外界無意義的揣測,讓玄燁為難:“何況我隻是坐在上面用膳,又不是做體力活兒,累不著。”

玄燁伸手給她捏腰:“怎麼會不累,久坐本就傷腰……”

她這般顧全大局,玄燁卻不舍得她這樣勞累。所以轉頭就給內務府和光祿寺下了旨,說宮裡每年接連大宴,耗資甚巨,實在太過靡費。讓他們立刻刪繁就簡,去掉沒有意義的禮儀流程,縮短宴飲時間。

接到旨意的官員不明所以,這流程都用了這麼多年了,怎麼突然要改?

不過皇上既然這麼說了,那他們還是趕緊辦吧。

……

好不容易熬過新年,沈菡的肚子進入了最後的猛漲期,行動越發不便,體力也有些跟不上了。

玄燁想帶她回園子:“你這快要生了,要是生在宮裡,就得在宮裡坐月子。孩子出生後暫時不好挪動,到時候朕出去北巡了,你豈不是要自己悶在宮裡了?”

所以趁著還沒動靜,趕緊回去吧。

沈菡當然沒有異議,住在宮裡哪有住在園子自在。何況宮裡人多,心思多,危險也多。園子裡卻隻有她自己,清淨,也乾淨。

而且孩子這一出生,她至少得有一年的時間脫不開身,在園子裡有公主和王妃幫著她處理宮務,要清閒很多。

但在宮裡就沒有這麼輕省了。

這麼一想,沈菡又想起來:“那咱們回去了,宮裡這邊的宮務怎麼辦?”

——之前愨惠皇貴妃過世,玄燁急著回園子處理軍務,宮裡這一塊兒就暫時沒顧上。

雖然平時大小事務都有內務府管著,不用妃嬪親自操持,但仍然需要有這樣一個總負責人,萬一後宮妃嬪出了什麼事,內務府不能做主,隻有主位可以處置。

沈菡常年住在暢春園,紫禁城這邊兒肯定無法親力親為。按照資曆和位份來說,皇後不在,往下就是僖貴妃了。

正旦時眾人來給皇後請安,沈菡和僖貴妃說過話。

兩人聊起十阿哥,僖貴妃笑得開心:“胤俄之前在宮裡,每年冬天都要生幾次病,這些年跟著娘娘在園子裡,卻一直身強體健,連傷風咳嗽都沒有過。這都是多虧主子娘娘的照顧,我要謝謝娘娘呢。”

這個謝沈菡受起來是不心虛的。

小孩子養起來很不容易,一個不小心就要傷風感冒。特彆是男孩子,皮起來一點兒數都沒有,磕磕碰碰更是尋常。

阿哥們都在她眼皮子地下住著,沈菡是半點兒不敢鬆懈。

尤其是九阿哥和十阿哥這倆小的,皮得要命。一個不留神兒,不定作出點兒什麼事,沈菡每天都得讓人去問上兩遍才放心。

給人家看孩子,真是比給自己看孩子累多了,擔責任啊!

和僖貴妃說話並不累心,這姑娘半點兒野心都沒有,除了老十萬事不過心。兩人聊聊衣裳首飾點心,氣氛還是挺好的。

但打理後宮這件事真是不能指望她的。

雖然她看起來比從前顯得更成熟了一些,在人情世故上也不像以前那麼懵懂了,但她沒有真的理過事。

——僖貴妃當年進宮的時候,鈕祜祿家給配了四個精明強乾的仆婦,永壽宮一直都是這些人在打理,她自己萬事不管。

玄燁也知道鈕祜祿氏的個性:“那你的意思呢?這些事情本就歸你管,你看想怎麼安排都行,朕都聽你的。”

沈菡想了想,雖然玄燁和太後、皇子公主都不在宮裡住,但紫禁城還剩下這麼多嬪妃,宮務不是個小事。

何況現在她是皇後了,若是再發生上次克扣妃嬪份例的事,哪怕她遠在暢春園,也脫不了乾係,所以宮裡這塊還是得好好管起來。

剩下的四妃裡,惠妃資曆最長,但顯然她對自己有敵意。

宜妃和她隻是面子上的和氣,說有交情算不上,說有仇更談不上。

榮妃倒是對她沒有敵意,兩人多少也算有點兒交情,但叫她全然信任榮妃是不可能的。

沈菡能相信、能依仗的隻有福格,但偏偏福格資曆太淺。論家世不如僖貴妃,論年紀資曆不如惠妃和榮妃,論能依仗的兒子數量,又不如宜妃。

如果沈菡不在宮裡,單靠福格自己掌管偌大的後宮,很難服眾。

沈菡斟酌道:“不如這樣吧,讓僖貴妃擔著總名頭,榮妃與成妃一起協理六宮事務。有什麼事情兩人先商量著辦,每月以僖貴妃的名義給我遞份兒折子上來,寫明白宮中近來的大小事務都是怎麼處置的。我看過後會批下去發還給她們,每半年我再親自回宮一趟看看。”

其實沈菡感覺現在的後宮跟個公司差不多吧。玄燁是董事長的話,自己現在算是升到執行總裁的位置上了。

雖然董事長徹底放權了,但她這個總裁因為種種原因隻能遠程辦公。

總經理僖貴妃是關係戶,不愛管事但背景硬,扯過來當大旗正合適。

她想安排自己心腹的部門經理代管,但偏偏這個心腹資曆淺,那就再給她搭配一個有資曆,還不會跟她對著來的平級一起乾。

讓她們定期彙報工作,每半年再召開一次全體會議,做一下工作總結,查漏補缺。

玄燁心裡多少有點兒意外——想得挺周全,思路也挺新奇的。

他點頭:“這法子不錯,就這麼著吧。”

他想了想,又加了一句:“你留個心腹太監在承乾宮,若是宮裡出了急事,你也能及時知道。”其實就是監察的意思。

沈菡一頓,是,應該留個人:“……好,我明白了。”

臨走前姐妹倆見面,沈菡把這裡面的思量說給福格:“我留下季綸的徒弟季泉在承乾宮看攤兒。一來,若是你遇上什麼難處,他手裡拿著暢春園的牌子,能夠儘快傳訊給我。必要時,他身上帶著皇後的戳兒,也能站出來幫你撐撐場面。二來,還得防著有人害你……”

人都知道成妃是皇後留在紫禁城的一隻眼睛,代皇後行權。但這並不代表想要權力的人就認命了。

以前有皇貴妃獨攬大權,皇上的親表妹,有人瞧著權力眼熱卻不敢妄動。

但現在掌權的成了榮妃和成妃,還不許人家動動腦筋嗎?

搞不動皇後,但她們完全可以單挑榮妃和成妃。隻要扳倒這兩個,讓她們無法掌權,沈菡又不能守在紫禁城,到時候便是不想分權給她們也不行了。

沈菡給她說這裡面的事:“榮妃此人,咱們處了這麼多年都知道。她識時務、知進退,應該能看明白我點她協理宮務的意思,所以大概齊是不會給你添亂的,但旁人可未必。所以我走後,你要小心,遇事一定要多思量,周全、謹慎,不要衝動。遇上犯難的事兒,叫季泉速來告訴我。”

對於枯坐在後宮的女人來說,宮權是多麼誘人!

到了四妃這個年紀,皇上的寵愛已經如水中之月,思之無益了。

那麼剩下的,要麼是為子嗣打算,要麼就是想讓這枯井一般死寂的日子變得鮮活一些罷了。

不管出於什麼目的,福格和榮妃作為現在的既得利益者,都將成為眾人針對的目標。

福格低頭沉思,姐姐的意思她明白了——如果說這宮裡現有的妃嬪誰看姐姐這個皇後,四六阿哥這倆嫡子最不順眼,那無疑就是惠妃了。

福格:“姐姐放心,我會小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