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 七夕 夢境與現實。(1 / 1)

大約是因為南邊的戰事節節向好, 平定藩近在眼前,從今年年初起,宮裡的氛圍就格外的熱鬨。

沈菡覺得幾乎每個月都有節日要過, 有不少活動要參加。

今年過節的日程又多了一個——七夕。

這個節打仗之前宮裡就過, 而且和前朝無關,七夕純粹是後宮裡面眾人自己樂嗬。

景仁宮裡。

佟佳氏放下手裡的一堆賬冊, 揉了揉酸痛的脖子, 問明姑姑:“今晚的供桌和巧果兒都預備好了嗎?”

明姑姑道:“主子放心,一早兒就準備好了。”

佟佳氏點點頭:“巧果兒的量夠用嗎?今晚各宮的主位、庶妃們都要過來, 宮女們的用量也不少, 可彆最後不夠用了。”

明姑姑:“夠用,禦膳房送來了五十五盒,咱們自己膳房也備了一些, 永和宮還送來了不少。”

這幾年永和宮的點心和膳食在後宮裡頭漸漸有了名氣,闔宮上下都知道德嬪娘娘的花樣兒多, 永和宮的膳點新奇又好吃——還有人傳說皇上是因為愛吃永和宮的飯, 才那麼寵愛德嬪娘娘的。

這些流言聽聽也就罷了,倒是內廷宴飲, 可以擺上這些新奇的點心,添些光彩。

好在德嬪也不藏私,佟佳氏著人去與她商量,她就直接道娘娘有什麼需要, 儘管吩咐就是了。

佟佳氏自己也嘗過, 口味的確與宮中不同, 就是宮外,也沒見過這些式樣:“永和宮的點心確實是不錯,那個鬆仁瓤山楂吃著口感極好, 酸酸甜甜的,蜜酥果奶香重,最合我的口味。”

德嬪倒也大方,人家誇好吃,她就直接把方子送上,半點不怕彆人學去奪了她的寵愛。

——不過想也知道皇上這般盛寵德嬪,不會隻是因為幾盤點心,學去了也沒用。

佟佳氏囑咐明姑姑:“今年遼西的新貢和盛京的堅果都快到了,到時候你記得提醒我,多分給德嬪一些,宴飲屬她宮裡供應得最多,這上面不好虧了她。”

明姑姑應下:“是。”

佟佳氏想了想,還有什麼漏的:“讓燈火媽媽們再清點一遍燭火,把燈籠都換成琉璃燈,今晚要穿針,太暗了可不行。”

“是。”

一切都安排停當,當晚後宮眾人齊聚禦花園。

皇上太忙,沒空來,庭中隻餘女眷,氣氛反而更加輕鬆融洽。

沈菡扶著福格走到她拜墊的位置上:“晚上暗,你注意著點兒腳下。”

又對旁邊的張庶妃道:“勞煩姐姐幫我看著她點兒,她年紀小,不穩重。”

張庶妃伸手扶住福格的另一側:“娘娘放心,有我看著呢,不妨事。”

沈菡道了聲謝,走回自己的位置上。

中庭已經擺好了供桌,上供“牽牛河鼓天貴星君”和“天孫織女福德星君”。桌上的祭品除了傳統的巧果,還有滿洲特色的鹿肉、醃肉和鮮菜七樣。

宮妃及宮女們各歸各位,眾人在佟貴妃的帶領下對著供案跪下,虔誠祭拜兩位星君,希望得到織女傳授女紅的天工之巧。

祭拜完,七夕活動就算正式開始了。

除了祭拜乞巧,今天的重頭戲是賽針會,這個不強製,誰願意參加都可以報名,共分兩場,宮妃們自己比一場,宮女們比一場。

福格躍躍欲試,比針線房的繡娘她可能比不過,但和宮妃們比繡工,那她可一點兒都不懼!

沈菡瞧瞧她這大肚子:“你能成嗎?我是想著和貴妃娘娘說說,送你先回去的。”再說有孕不是有個講頭,說不好動針線嗎?

福格搖搖頭:“沒事兒,就穿個針,小意思。姐姐你等著,我給你贏個最大的巧果。”

沈菡無奈,隻好放她去了。彆的都不上心,就在這針織刺繡上要強。

“姐姐不過去試試?”

沈菡扭頭一看,是覺禪氏。

兩人也是許久沒見了。沈菡上次見覺禪氏還是在去年的除夕宮宴上,前段時間聽說她搬到了景仁宮,在貴妃的舉薦下侍寢了,不過皇上隻去過幾次,就沒有下文了。

覺禪氏對沈菡一直是很親熱的,但凡兩人見面,她都會來主動親近。兩人又有同年進宮的情誼,說實話,即使她的親近看起來有些功利,但從本心講,沈菡並不討厭這個小姑娘。

倒不是她聖母上身,實在是……大家在這裡混飯吃都不容易,女人何苦為難女人。

沈菡笑著應她:“你是知道我的,針線上一直很差勁,就不去丟人現眼了。”

覺禪氏也莞爾一笑,兩靨生花:“姐姐還是這麼坦率。”坦率的讓人羨慕。

兩人在這邊隨意地聊著,那邊的比賽準備好,要開始了。

想湊這個熱鬨的人還是不少的。

第一場是妃嬪們自己比。每人發了兩組針線,兩根簽子,兩根帶子。

明姑姑站出來說比賽的要求:“請各位主子把兩組針(細線組和粗線組)用線穿好,穿好後線的剪口要比齊,結上一般齊的扣,係在竹簽子上。套好針以後,要用彩帶把竹簽子的一端紮緊,防止針扣落下來。彩帶的結尾處,還要有個蝴蝶結,並和簽子另一端的孔雀頭對稱。蝴蝶以美麗大方為上等。”

像沈菡這種不怎麼做針線活兒的根本沒怎麼聽明白,不過妃嬪裡有的是針線好手,一聽就知道怎麼乾了,穿得又穩又快。

惠嬪、榮嬪資曆深,被佟貴妃邀請一起做個評審。

最後拔得頭籌的竟然是平日最默默無聞的兆佳貴格格(布貴人),不過福格也算不錯,評審們一致認為,雖然兆佳氏完成得最快,但福格的完成質量最高,美觀度和整齊度最好,兩人算是並列第一了。

福格贏了頭彩——最大的一盒巧果。

沈菡看那巧果:“……”這不就是她們永和宮進上來的嗎?

比起宮裡以前隻用油、面、蜜糖炸的面果子,漢廚們做的巧果要精致許多,樣式各異。

采芝花籃、太平寶錢、吉祥仙糕、仙葩笊籬、寶塔獻瑞、如意雲果、萬年洪福,都是吉祥美好的意頭。

紅棗做魚眼,黃米面做花朵,紅棗做花心,巧果的顏色也各不相同,面都用紅棉紙、紅花水、藍靛等染了色。

宜嬪湊過來看了看:“這巧果真漂亮,姐姐宮裡的人還是這麼手巧。”

沈菡:“永和宮做了不少,那邊盒子裡應該還有,不過這個就是看著好看,其實味道一般。”

再好看也還是炸面果子,還不如豆沙包好吃。

妃嬪們參加賽針會隻是圖個熱鬨,彩頭也隻是個意思。

宮女們的比賽那才是真激烈,畢竟她們的彩頭那都是真金白銀,禦製貢緞,比賽的難度和妃嬪也不是一個檔次。

七夕是宮女們難得能放鬆的日子,除了實在有活兒走不開的,都可以來禦花園乞巧參賽。

整日鎖在屋子裡埋頭苦乾的針線房姑娘們,也就是這一日能大展所長,得到矚目。

七月的夜裡縱有些清風,溫度卻還是不低。宮人們卻不嫌空氣潮熱憋悶,漸漸地聚集在亭中、空地上,伸著頭觀看比賽。

上百盞琉璃燭燈映紅了禦花園的天,哪怕隔得遠看不太清楚,宮人們依然興致勃勃。

這個說“我看緞庫的蓉姑娘有戲,指不定能拔個頭彩。”

那個道:“再厲害也比不了針線房的吧?我看還是金姑姑的手最巧,以前哪年都是她得的賞最多呢!”

“那都是多早前的老皇曆了?興許這麼些年早有人比她厲害了呢!”

“不可能!她是針線上的老人兒了,手藝隻有越練越好的,哪能比不過那幾個黃毛丫頭!”

……

熱熱鬨鬨賽了半天,決出了前甲,佟貴妃親自給頒了賞,勉勵了兩句,幾個姑娘高興的臉都紅了。

其餘人等也都有賞,七月正是瓜熟蒂落的好時候,穿針賽後向來都是例行賞瓜,其餘主位也跟著湊個趣兒,隨了一些賞銀。

比完賽,今天的大項就算結束了。

眾人湊在各個條案前,邊聊天邊分食案上的巧果,宮女們有想吃個沾喜的,也可自己上前取用。

沈菡對這個乾炸面果子是沒興趣的,她從福格贏回來的盒子裡挑了個最小的,又掰了一大半給福格:“咱倆吃一個吧。”

覺禪氏一直在旁邊站著,本想也從眼前的盒子裡拿一個就行了,結果剛伸手就讓福格敲了一下。

沈菡:“……”

覺禪氏:“……”

場面一時有點尷尬。

福格也反應過來——習慣了,一時沒忍住。

沈菡清了清喉嚨:“咳咳。”

她拿了個采芝花籃的巧果遞給覺禪氏:“這個是澄沙餡兒的,比彆的都好吃,你剛才想拿的那個如意雲果太乾巴了,沒餡兒,福格一直覺得不好吃……”

福格扭頭看燈:“嗯……”

覺禪氏面色如常地接過:“是個嗎?我以前沒吃過這個,不太知道呢,多謝福格妹妹提醒。”

福格繼續看燈:“嗯……不用謝。”

散了宴回到宮裡,卸完一身行頭,沈菡一邊泡腳一邊忍不住對紫芙道:“這七夕還是挺有意思的。”

七夕節算是她進宮以來過得最輕鬆的一個節了。而且難得的是,不但禮儀沒那麼繁瑣,宮人們竟也被允許參與其中。

在那個環境下,有那麼片刻,沈菡竟覺得仿佛回到了現代,大家好像都是一樣的人。

禦花園的璀璨燈火下,不再是巍峨聳立的紫禁城,而是一場花燈會,一條美食街,一座遊樂園……

大家在這裡歡聲笑語,其樂融融。

可惜,就隻有那一刹那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