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 皇後 坤寧宮請安。(1 / 1)

慈寧宮當天異樣的氛圍, 祖孫兩個很默契的誰也沒有再提起。

玄燁仍是隻要有空就來給太皇太後請安,噓寒問暖一如往常,太皇太後煩心個兩天也就罷了。

都是些無解的陳年舊事, 糾結於此,徒增煩惱。

兩人都是聰明人, 自然不會去鑽這個牛角尖。

是以這麼些年,即使偶有個磕磕絆絆,也從不會真正影響他們的關係。

玄燁永遠是太皇太後最喜愛的孫兒,太皇太後也永遠是玄燁最敬愛的祖母……

今年玄燁還特意下了諭要大辦重陽節。

一來正好趕上大封六宮, 新立了皇後,宮裡應該好好過個節,以示慶賀。

二來重陽節是老人節, 有感恩敬老的意思。現在民間還叫它‘女兒節’,到這天女兒都要回家探親的。

玄燁想著到時候請兩位姑母進宮過節,也能讓太皇太後好好樂嗬一番。

宮裡之前因為國喪, 很多不要緊的節日已經幾年沒辦了。

今年的重陽作為鈕祜祿氏正位後的第一個節日, 坤寧宮自然是嚴陣以待,務必一點兒差錯都不能有。

六宮主位收到諭旨,第二天都早早地來坤寧宮請安了。

沈菡也不敢怠慢,挺著大肚子來參加早會。

鈕祜祿氏一進堂屋,就看見了中間站著的大肚婆。

她一皺眉, 先免了眾人的禮,賜座。

見沈菡好好坐下了, 才對她道:“這是德嬪吧?不是說了你就不必特意過來了嗎?讓你的宮女過來聽聽就行了。”

沈菡連忙起身:“謝娘娘關懷。娘娘諭旨, 不敢怠慢。且我還有兩個月才臨產,不妨事。”

鈕祜祿氏:“你身子不便,坐著說就行了, 在我這兒不用這麼拘謹。”

沈菡心裡一暖:“是。”

沈菡以前一直沒和鈕祜祿氏打過交道。

冊封之前,她隻在乾清宮家宴上遠遠看過一眼。

沈菡在西,鈕祜祿氏在東,隔著乾清宮大殿,也看不太清。

冊封之後,後宮所有人隻在第二天來集體拜見過皇後,行完大禮,走完流程,皇後就叫散了。

當時沈菡站在第三排,能夠清晰地看清鈕祜祿氏的樣貌。

她對鈕祜祿氏的感覺就一個——好漂亮!

鈕祜祿氏的美和烏雅氏清雅溫婉的美完全不同,她是一種張揚到極致的美豔,十分具有侵略感。

厚重的皇後冠服不但沒有削弱這種美豔,反而更加凸顯出她淩厲的氣質,襯得她高貴且威儀。

簡而言之,她像一個“天生的皇後”。

這次請安還是眾人第一次近距離接觸她。

因為之前鈕祜祿氏下了諭旨,道宮務繁忙,她每日還要去給太皇太後和皇太後請安,各宮主位不用天天來坤寧宮,初一十五過來一趟就行了,有事會另外傳諭的。

像沈菡這種大肚子的,她更是乾脆直接道“彆來了,在宮裡歇著吧,等出了月子再過來,有事會通知你的。”

顯然,鈕祜祿氏不是個喜歡繞彎子的人,她一開口就是正事:“今年的重陽,皇上說要大辦。初一至初九,宮內的晚膳都要分食花糕。各宮都有小廚房,也需要承擔少量份額,所需米糧一律由會計司和禦膳房供應,你們記得囑咐下面人去領。重陽當天,宮內會在慈寧宮設菊花宴,在京的公主、王公貝勒的福晉都會進來,各宮主位都要出席。”

說完,鈕祜祿氏還特意對沈菡說了句:“你身子重,原該讓你在宮裡休息,隻是此次宴飲頗為重要,不來對你不好。”

沈菡忙道:“謝娘娘關懷,我沒事。”

冊封後第一個正式場合,所有人都要正式亮相,沈菡當然知道分寸——隻要沒生,她就必須得出席。

鈕祜祿氏點頭,又問眾人有沒有問題。

眾人面面相覷,大家都是第一次和這位新皇後打交道,都沒想到她竟然是這麼個風格。

沈菡:好像領導開會。

眾人一時不知道該說什麼。

最後都隻道:“悉聽娘娘吩咐。”

鈕祜祿氏點點頭,繼續說第二件事——皇子的撫養製度定下來了。

沈菡心裡一緊!渾身緊繃起來!

鈕祜祿氏把皇上的意思一說,滿座嘩然!

太好了!

沈菡高懸的心終於落地了!她幾乎要喜極而泣了!

但當著這麼多人,她絲毫不敢露出異樣,隻能拚命壓抑住自己激動的心情。

其他人不知內情,倒沒這麼多顧慮。

榮嬪差點直接站起來,好在最後忍住了沒有失儀:“真的?!”

真的不會再抱走了嗎?!

惠嬪也很激動,不過她更沉穩一些,努力平靜道:“娘娘的意思是,直到阿哥七歲,都可養在生母身邊?”

鈕祜祿氏看她:“是,保清快要開蒙了吧?皇上的意思是把東所收拾出來,以後上午讓保清乘車去東所念書。孩子還小,先念半天就行了。”

惠嬪高興道:“是,謝娘娘!”

鈕祜祿氏又道:“至於公主們,出閣前隨著生母住就行了,皇上道不用再挪動了。”

榮嬪有子有女,聞言十分欣喜:“是!謝娘娘!”

鈕祜祿氏又單獨對榮嬪道:“永壽宮住著兩位公主,偏又沒有主位看著,很是不便。我想著讓兆佳貴格格和張庶妃帶著公主們挪到鐘粹宮,三位公主在一起,互相也有個伴兒,不知你意下如何?”

榮嬪一愣——皇上沒跟她提過這事。

不過轉念一想,現在有皇後了,這些事務本就是皇後職責所在,皇上應該不會再管了。

兆佳氏和張氏都是安靜沉穩的人,兩位公主挪過來,對和卓也好。

榮嬪起身應下:“悉聽娘娘吩咐。”

鈕祜祿氏說完了事情,又問各宮可有要務回稟。

自然是貴妃佟佳氏先開口:“回稟娘娘,納喇貴格格昨日已經遷居景仁宮後殿,下人也都安頓好了。萬黼阿哥如今隨其居住。不過我已吩咐人收拾東側殿,等將來阿哥斷了奶,就把東側殿給他。”

鈕祜祿氏:“甚好,妹妹辦事沉穩,我是放心的。”

接下來是安嬪和敬嬪,她倆現在同住在長春宮,但正殿隻有一個,最後按排位讓安嬪住了,敬嬪住在東側殿。

長春宮現在隻剩她們兩個人,實在沒什麼好說的。

端嬪董氏為人十分靜默,景陽宮又冷僻,更無事可說。

榮嬪把和卓將要留頭的事說了,鈕祜祿氏沒意見。

輪到惠嬪,她想了想,試探地問道:“娘娘,保清上午隨師傅習文,不知下午可否在宮內練習一下射藝?他自幼好動,更喜習武,且提早練習也可強身健體。”

鈕祜祿氏一想:“可以,你看著辦吧。隻是他還小,小心彆傷著了。等我和皇上商量一下,看能不能讓武備院製一些合適幼童用的小弓,以後宮裡阿哥多了,也用得著。”

惠嬪起身行禮:“是,多謝娘娘。”

到了沈菡,她倒確實有件事:“稟娘娘,我與儲秀宮的戴佳氏素來要好,不知可否讓其挪至永和宮……”

在座眾人都看了沈菡一眼,沈菡隻當沒看見她們揣測、打量的眼神。

她知道在座眾人都是怎麼想的——主位往自己宮裡攬人,多半就是用來爭寵的。

像延禧宮,惠嬪雖然不侍寢了,但一來她有阿哥,二來……延禧宮後院裡一直住著幾位皇上寵愛的漢女。

皇上但凡去延禧宮,位份最高的惠嬪都得一起出來接駕。

這樣一來,就算惠嬪自己不侍寢,隻要有這幾個漢女在,她見皇上的機會就多幾分,說不定還能有機會和皇上說幾句話。

人嘛,多見見就是情分。

現在聽說沈菡要把戴佳氏挪進永和宮,眾人自然以為沈菡這是自己奉禦不便,想靠戴佳氏爭寵呢!

德嬪有孕,之後還要哺乳,有這種想法眾人倒也不覺得奇怪,她們奇怪的是——這戴佳氏聽說還挺小吧?生得好像也隻是尋常,這能頂什麼用?聽說儲秀宮現在最出色的叫覺禪氏,怎麼不挪覺禪氏呢?

鈕祜祿氏對這種爭寵的事向來不在意:“你自便吧。”

她想了想,又道:“你們都是一宮主位了,往後下頭的庶妃若有想換宮苑住的,隻要兩方商量妥當,各自願意,派個人來坤寧宮說一聲就得了,不必特地請示了。”

這些算計她不感興趣,彆亂了套就行。

沈菡起身行禮道謝。

鈕祜祿氏瞧見沈菡的肚子,倒又想起一件事兒來:“對了,你這也快生了,該吩咐太醫院派人來上值了,回去記得讓下人收拾屋子。”

沈菡:“是,謝娘娘關懷。”

鈕祜祿氏:“伺候你的媽媽裡可還順手?”

沈菡:“媽媽們都還算警醒,永和宮前院的耳房已經收拾出來了,前幾日媽媽們就開始輪值了。”

鈕祜祿氏:“那就好。另則乳母和保姆也該看起來了,雖說現在都是生母哺育,但我聽姑姑們說,孩子剛下生,生母的奶水常有不足,還是該備上幾個,以防萬一。回頭我讓會計司帶人去,你挑挑。還有收生姥姥,也該撥過去兩個一起值夜了。”

沈菡得她如此悉心的關懷,心中很是溫暖。

之後眾人便沒什麼要說的了,宜嬪年輕,又是剛進來,並無要事稟報。

鈕祜祿氏一招手,一溜宮女端著托盤上來。

鈕祜祿氏:“前幾日四川和河南的督撫貢上了最新的藕粉、百合粉和山藥粉,安徽督撫還貢了珠蘭茶、鬆羅茶和銀針茶。皇上一並都給了我,各宮的份額已經分好,都在這裡了,你們帶回去分賞眾人吧。”

眾人身後的宮女上前接了托盤。

大家都起身行禮:“是,謝娘娘。”

出了坤寧宮,眾人目視佟佳氏上輦。

佟佳氏:“那我就先走了,諸位姐妹自便。”

“恭送貴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