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 章(1 / 1)

晚間沒有多忙,將中午剩下的飯菜熱了熱,再把謝景行摘回來的野菜涼拌了一些,就應付了一餐。

野菜收獲了眾人一致好評。

吃完飯後,大家正在院裡歇涼,就聽見外面叫人的聲音:“謝景行,我給你端羊奶過來了。”

剛開始他還不知道謝景行的名字呢,總不能還叫‘傻子’吧,回去問了自家阿父才知道。

他還給家裡人講了謝景行今天給他施展的那神仙本事,方家人聽得也是合不攏嘴,心裡暗想著,他們村裡不定是真來了個福娃娃,不然怎麼會有老神仙看中教本事的?

謝景行一直以為是古代村民見識少,所以容易被這神鬼之類的騙到,實際上還有些大炎朝的民俗他還不清楚,以前謝定安和周寧不放心他,總是將他放在身邊看著,他了解外界主要是通過聽身邊人的閒聊,但有些事是潛移默化下形成的,沒出事村裡人也不會主動提及。

大炎朝立朝後,忽然出現了天乾地坤,底下百姓根本找不到原因。

百姓們就想過上好日子,天乾地坤比著普通人日子過的好很多,加上前朝末期上天不喜前朝末帝作為,降罪於萬民的傳言,民間逐漸就又傳出了天乾地坤是上天賜予大炎朝的福氣,不然不會這麼湊巧,偏偏在大炎朝立朝之後出現了,而且天乾的能力明顯高於普通男子,哥兒更是先前從未出現過的,甚至就連天乾地坤之間信息素的相互吸引都是聞所未聞。

大炎朝的第二任皇帝就是天乾,其人頗有手段,將大炎朝上下治理了一番,地下百姓的日子好過了許多,最起碼大多地方溫飽無憂。

那之後大炎朝上上下下便越發信鬼神一說了,大炎朝前幾任皇帝都頗有遠見,對民間鬼神之事進行了嚴格規定,眾人禮神拜佛都得去正規的寺廟道觀,鄉裡那些神婆道人如被抓住行騙,一律發配。

寺廟和道觀的數量也有規定,一個縣城至多各有三間,這倒是公平,連其中僧人、道士乃至廟田、道田的數量都有限製,普通百姓想要剃發為僧、束發為道,都需經過一定手續,官府批準才可。

嚴格管控下,大炎朝各地寺廟和道觀儘管較多,卻受官府管轄,如此雖是繁盛,也沒鬨出什麼亂子來。

這樣的大環境下,民間湧現出許許多多奇事,都被說成是神仙賜福,百姓聽說得多了,便越發相信。

之前,謝小妹就是因為這被謝景行唬住的,當然現在的方安成也是,連帶他家裡面人聽了後也信以為真,不然誰也說不清,為何一個十年的傻子怎麼就突然變得這般聰明伶俐,還會那般神奇的術法。

外祖母趕忙起身去迎,接過方安成手中的羊奶,“辛苦你跑一趟,怎地突然想著端羊奶過來了。”

謝景行沒等方安成回話,自個兒先說了,“我跟他說的,我想著試試看能不能煮了給弟弟喝。”

聽見這話,外祖母笑看了他一眼,說:“那你還不快謝著些方家小哥。”

謝景行也聽話,對著方安成道謝,“謝謝,你要不要進來坐坐?”

方安成忙擺手,“不了,我跟家裡說好的,送過來就回去,不耽擱了。”

外祖母趕忙說:“那你等等,我先把碗給你騰出來,你帶回去。”說著趕忙把羊奶端進廚房。

想起今天謝定安今日說,要花錢買羊奶,謝景行趁外祖母還沒出來,問道:“你家羊奶每日都有多的嗎?”

方安成回想了下,“對,每日都有剩的。我娘每日都去擠出來給我們喝,可是那味道太腥膻了,大家都不願喝,數量也不多,不值當專門跑鎮上去賣,再說鎮上買羊奶的也少,有的時候隻能倒掉。”

那不正是巧了,謝景行忙說:“我家弟弟剛好需要喝這羊奶,我每日去你家買可行嗎?”

方安成猶豫著沒回話,他可不能當家做主,“我得回去問問我父親。”

謝定安在一邊接話,“那你回去問問你阿父,剛好我們今日晚上試試,看孩子能不能喝羊奶,要是能喝的話,明日我去找你阿爹商量。”

這時,外祖母也將碗拿了出來,方安成接過後招呼了聲,轉身就跑,外祖母忙喊道:“慢著點,彆摔了。”鄉間小路不平整,少不了這裡有個坑,那裡鼓個包,這急急忙忙的,一不小心就得摔。

“好嘞。”安定成的聲音遠遠傳來。

剛剛外祖母進去騰碗時,就將羊奶倒進小鍋,用火爐煮著了,爐子每日都要熬藥,總留著火種,不多時就已煮好,待涼了後,大家一起端著羊奶進了周寧的房間,兩個小孩兒正躺在床上抓著手腳玩,周寧在一邊看著。

見大家一起進來,他也知道是為了什麼,謝定安跟他說過這事,將謝景君抱進懷裡,這孩子感覺吃啥都很香,先將羊奶喂給了他。

果然他喝得很香,比著小米油看著倒是更喜歡羊奶,這邊還沒舀第二勺呢,那邊就已經張著嘴伸頭湊了過來,一副急不可耐的模樣。

見謝景君這副樣子,大家失笑,這麼能吃,以後定是能長得壯壯的。

謝定安也俯身將謝若抱了起來,外祖母用調羹舀了一勺,在嘴邊吹了吹,才送到謝若嘴邊,謝若在周寧肚子裡憋了好一段時間才生下來,身體比謝景君更弱,吳老大夫之前診脈時,也說小的這個要更嚴重些,家裡人待謝若更是小心翼翼。

謝若的動作很是秀氣,先是靠近聞了聞,大家屏氣輕聲地看著,畢竟這羊奶確實有股子膻味兒,也不知謝若能不能受得了。

沒成想聞了味道後,謝若居然張口喝下了,也沒有其他反應,眾人頓時鬆了口氣,看這樣子,倆孩子都是能喝羊奶的。

周寧很是高興,這倆孩子早產了快一個月,身體定是比著其他孩子要弱,他現在身體不好,沒條件哺乳,每天隻能喂兩個孩子喝小米油,他心裡總是擔心,隻是說出來也沒用,便隻在心裡憋著,現在有羊奶可吃了,總算是能放心點。

畢竟吳老大夫隻是跟他們說能養成,但能養成可不代表能養好。

看著兩個孩子羊奶吃得歡喜,邊上眾人都很是開心。

許是因著周寧的身體在慢慢變好,兩個弟弟的夥食有指望,謝定安一家也總算是在周家村安定了下來,謝景行感覺日子平順,安寧的古代生活唾手可得,當晚早早便入睡,還難得做起了夢。

夢裡全是上輩子的各種場面,一會兒在黑煤礦裡挖煤,一會兒又被黑工廠老板追著鼻子罵。

上輩子他起點低,為了不落於人後,他拚命努力。

少年時代彆人都勸他,早點出去打工,日子過得還輕鬆點,他梗著脖子沒聽,為了讀書拚命兼職,成天饅頭就開水,就為了多省點錢,日以繼夜地熬著,總算是掙紮著讀完了大學。

畢業後選擇了記者這行當,記者界沒點人脈關係,可不容易混,他一個孤兒,光是要站在彆人的起點就費儘了全力,哪兒來這些東西。

為了出頭,他隻能去做最艱辛的臥底記者,在各種不同的地方臥底,最後總算是有了些成果,身體也被熬壞了。

一時間,被夢魘住的謝景行都分不清到底哪裡是夢,哪兒是現實,天亮後,好歹才在外面傳來的聲響中醒了過來。

六月天亮得早,外面的光透過窗戶照射進來,謝景行睜開了眼,一道光線順著沒拉嚴實的蚊帳門射了進來,心裡各種情緒翻江倒海,躺著好一會兒沒動,那道光也慢慢移動,照在了他眼上,一隻眼微眯,謝景行倏忽伸手向上,五指張開直直地順著光而去,光照在手心,謝景行一把握住。

上輩子早已過去,“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這輩子才開了個頭,從此刻起,未來可期。

精神抖擻地爬起床,謝景行收拾好了床鋪,推開門走進了院子。

院子裡謝定安正抱著柴火往廚房走去,抬眼就看到了他,“這麼早就起床,怎麼不多睡會兒?”

“睡不著了,我來幫著做早食。”

昨晚就說好了,現在謝定安一家已是安定好了,不能總是讓周廣德一家來幫忙,他們也有自己的活兒要做,接下來謝定安一家的事兒還是自己來,反正他家地都還沒定下來,也沒什麼活,隻是家裡的事情,謝定安和謝景行應付得了。

將洗漱用具找出來,謝景行快速打理好了自己,走進了廚房。

廚房挺寬敞,一般來說,農家的廚房蓋得都和正屋的大小差不多,進門就能看到一個黃泥砌的土灶,土灶呈 L型,一端緊靠牆壁一側,灶體和牆體相連,一端正對門口,土灶和牆壁之間圍成了一個正方形的空間,靠近牆體的地方碼著剛剛謝定安抱進來的柴火,還堆著有一些小木棍和枯草紮成的小柴火塊,剛好能讓火鉗一鉗子夾住,塞進灶膛裡。

灶台對面左側牆壁,同樣用黃泥砌了一個桌子形狀的案台,上面放著有菜板,籃子,菜刀這些用品,站台寬約六十厘米 ,靠著牆放著有一個木頭打製而成的櫃子,裡面放著有調料這些金貴些的廚房物品,免得放在外面受潮,還可能被碰倒,農家這些調料本就是省著用的,要真是撒了可來不及心疼。

最靠近門這邊挨著案台,還放著一個大櫥櫃,不常用的小鍋和碗筷、鏟子這些放在上面,最下側放著兩個大陶罐,一個裝著豬油,一個裝著清油,農家多是豬油和清油混著吃,隻用豬油舍不得,隻吃清油卻又覺得差了點什麼。

好在大炎朝清油便宜,一大陶罐隻需二十文,有的店家會做生意的,甚至不用拿錢去買,自己裝上兩麻袋自家種的黃豆,就可換回來,可供一家幾口人吃差不多三月,省著點的,吃個半年都沒有問題。

最後就是靠著櫥櫃放著的一個高約六七十厘米的陶缸了,裡面裝著謝家的糧食,這還是周廣德家送來的,畢竟從謝家村離開時,可是什麼糧食都沒帶過來。

缸裡糧食不多,昨日請完客後,隻有小半缸了。

農家糧食本就金貴,現在還沒到秋收,周廣德家剩下的存糧也不多,能從自個兒嘴裡省出這些就不錯了,看樣子幾日後,謝家還得跑趟鎮上去買些糧食回來。

灶膛裡的火熊熊燃燒著,謝景行也不需多管,隻要看著彆掉出來就是。

無所事事地看著謝定安,隻見他從櫥櫃裡拿出個大碗,在陶缸裡舀了兩勺面粉,往裡加了點兒水攪和了幾圈,慢慢地往滾開的水裡倒了下去,邊倒邊攪拌。

看樣子今兒的早食是面湯,昨個兒謝景行摘回來的野菜還沒吃完,昨日已是清洗過一遍的,謝定安隻將它用水涮了涮,大手拿起刀,從中切成幾段,放進了鍋裡,沒等謝景行往灶膛裡多添幾把柴,早飯已是做好了。

謝定安是個漢子,動作大開大合,手腳很是利落,謝景行這還是第一次見謝定安一個人做飯,以前他隻能給周寧打下手,看得是歎為觀止。

起身看了看鍋裡,成品瞧著還行,希望不是黑暗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