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6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6403 字 2個月前

官家聽聞這話是愣了一愣。

這等話不知道多少人勸過他,可他已受儘喪子之苦,不想到了這把年紀還要再受一次。

他下意識擺擺手:“不必了,朕如今身子也不好,不知道還有多少年的活頭,也不知道這孩子能不能平安長大。”

“若是中途夭折,朕定會傷心欲絕,若是平安長大,可朕還能有幾年活頭?來日還未等他長大,朕就已駕崩,就算朕將他立為太子,他的日子不也是難得很?”

“這一點上,朕與蘇大人想的一樣,若不能給孩子帶來優渥幸福的生活,又何必將他帶來世上受苦?”

孫神醫卻正色道:“官家,您這話說錯了。”

“如今您身子稍有好轉,若好生保養,再活個二三十年並無問題,若真想要有個孩子,倒也未嘗不可。”

“您可知道司馬光的女兒?如今是活蹦亂跳,十分可愛……”

官家有幾分猶豫。

從前他時常勸曹皇後,直說人來世上一趟都是要受苦的,何必將孩子帶來世上受苦?可如今真到了他這個年紀,隻覺得身邊很是寂寥:“你讓朕好好想一想吧。”

“不管官家想不想要自己的子嗣,都得好好愛惜自己的身子才是。”蘇轍看著官家,正色勸道:“您就算不為自己想一想,也得為大宋,為大宋的老百姓想一想才是。”

官家頷首答應。

等著蘇轍與孫神醫離開皇宮時,已是深夜。

蘇轍坐在馬車內不免有些昏昏欲睡,可孫神醫卻是精神抖擻,一個勁兒道:“得,看不出你小子膽子還挺大的,竟管到官家頭上去了!我看你是活膩歪了!”

“以後啊,你還是少指手畫腳的好,雖說以官家的病症要少飲酒,但八郎你可聽說過一種病症叫‘鬱結於心’?這種病才是最難治的,隻要官家心情好,彆的問題都是小問題……”

一路上,他老人家是喋喋不休。

從官家的身體狀況說到了方才自己剛睡著就被元寶喊起來一事,字字句句皆帶著怨氣。

到了馬車要到蘇家門口時,蘇轍終於插上了話,直道:“孫翁翁,若我沒記錯的話,如今您都已年過七十,身子太好了點!誰要是說您醫術不好,我第一個不答應!”

“若官家瞧見您這般精神抖擻的樣子,說不準對自己活到長命百歲都有了信心……”

孫神醫聽了這話直笑,嘀咕道:“身子好當然好啊,若是身子不好,哪裡能長途跋涉一次次前來汴京?”

蘇轍連聲稱是。

孫神醫一直回屋後才琢磨出蘇轍話中的意思來,沒好氣道:“好啊,這小崽子,嫌我話多了!”

***

翌日一早,蘇轍與蘇軾早早起身。

休息了這麼長時間,也到了該當差的時候。

官家也很快宣見了蘇軾。

蘇軾文采斐然,才情卓越,性情爛漫,很快也贏得官家的喜歡。

用官家的話來說:“……你們的父親真是好福氣啊,兩子雖性情迥異,卻皆為人中龍鳳。”

言語之中,好像還有些羨慕。

蘇轍深知蘇軾今日單獨面聖,多少有幾分緊張,所以估摸著時間差不多,也進宮來了。

當他聽說官家與蘇軾相談甚歡時,便去給曹皇後請安了。

如今曹皇後也沒將他當外人,寒暄幾句後就道:“……本宮聽說你與趙允熙之間有些誤會?趙允熙還專程進宮過兩次,話裡話外皆要本宮幫他當說客的意思。”

蘇轍見曹皇後先前並沒有派人請自己進宮,心中也明白,大概曹皇後也是站在自己這邊的:“還請皇後娘娘明察,微臣與郡公之間隻怕不是誤會這樣簡單。”

說著,他便將當日之事完完全全道了出來,最後更是苦笑道:“還望皇後娘娘評評理,郡公先前找微臣大多數時候並無要事,那日微臣也並未說不去郡公府,他就那樣生氣。”

“微臣與他雖為一條船上的人,但效忠的並不是他,而是大宋和大宋的老百姓。”

曹皇後頷首道:“這些日子趙允熙的確是張狂了些,先前瞧中了本宮身邊的一個宮女,要本宮賜給他做妾。”

“如今官家尚在,本宮還是皇後,他就敢如此大膽,若是……”

話說到一半,她並未說下去。

聰明人與聰明人說話,講究個點到為止。

曹皇後也好,還是蘇轍也好,都知道若真叫趙允熙坐上皇位,隻怕趙允熙會愈發張狂。

曹皇後並沒有說什麼,隻問起近來史宛可好,說要史宛過幾日進宮陪她說說話。

但蘇轍從曹皇後的面上能看出來,隻怕曹皇後對趙允熙也是心生不滿,還是很不滿的那種。

等著蘇轍折身回到禦書房時,蘇軾正好出門來。

即便已是兩個孩子的父親,蘇軾仍是喜怒皆行於色的性子,本就滿臉喜色的他看到蘇轍臉上更是止不住的笑容,低聲道;“八郎,你知道官家誇我什麼嗎?”

“官家誇我文采出眾,說我不愧是你的兄長,我和官家想象中一模一樣了。”

“官家知道我喜歡吃糕點,還賞了兩盒子蜜浮酥奈花,我剛剛在禦書房嘗了一塊,味道果然很好,比我吃過的所有糕點都要好吃……”

蘇轍含笑聽蘇軾說話。

他就知道官家會喜歡蘇軾的。

官家賞給蘇軾的不止兩盒子蜜浮酥奈花,他們兄弟兩人前腳剛到蘇家,後腳官家的賞賜就下來了,有文房四寶,有滋養補品……比起官家每次賞給蘇轍的東西並不遜色多少。

一時間,蘇家是喜氣洋洋。

照顧著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長大的任乳娘知曉這事很是高興,私下與程氏道:“兩位郎君以後都要當宰相了咧!”

程氏笑的喲,嘴角恨不得都咧到耳後根去了。

可程氏的好心情卻沒維持多長時間。

到了正月底,程之才就幾次登門。

氏避之不見。

一早蘇轍就叮囑過他,如今歐陽修下令徹查朝中貪官汙吏,章衡與程之才也在其中,這等事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早晚會敗露的。

對程氏來說,娘家對她是很遙遠飄渺的東西,她哪裡會為了多年沒登門的侄兒,而讓自己的兒子為難呢?

誰知程之才幾次登門後,程浚也來了。

當這消息傳到蘇家時,他們一大家子正在用飯,不管是程氏也好,還是旁人也罷,面上都露出驚愕之色來。

畢竟程浚一向是個好面子的,說與程氏斷絕來往,這麼多年甭管蘇轍蘇軾兄弟二人如何聲名遠揚,程浚是一次都沒找到程氏。

唯獨蘇轍是一點都不意外,淡淡道:“早在一年之前,大舅舅和二舅舅他們就已舉家搬來汴京。()”

如今程家在眉州的紗縠行已開不下去,那些紗縠行是關的關,賣的賣。()”

“後來他們在汴京也曾做過不少營生,開酒樓,辦書社……最後皆以虧本告終,程家早已不再是當初那個富庶的程家了。”

他的眼神落在程氏面上,道:“若是我沒猜錯的話,程家如今連四處打點的銀錢都沒有,若不然,以大舅舅的性子,如何會前來找您?”

“娘,若是您想見大舅舅一面,我就陪著您去見他好了。”

他太清楚程氏的性子,是刀子嘴豆腐心,若程氏不見程浚這一面,隻怕到了彌留之際都不會甘心。

“那好,八郎,你陪著我去見見他。”有了兒子陪著,程氏這才下定決心:“就算看在你們外祖父的面子上,看在當初的情分上,我也不能將他拒之門外的。”

蘇軾也跟著站起身來:“娘,八郎,我跟你們一起去。”

蘇轍也好,蘇軾也罷,都以為程氏是心軟。

誰知程氏路上卻道:“當初他口口聲聲說與我一刀兩斷,我倒是要看看,他如今怎麼好意思前來找我?”

蘇轍:……

蘇軾:……

他們兄弟兩人對視一眼,皆帶著笑意。

若程氏非要他們救程之才,那才是叫他們為難了。

蘇轍跟在程氏身後,一進正廳,就看到了程浚。

當初意氣風發的程家首富,如今已被生活磨平了棱角,哪裡還有當初意氣風發的樣子?

從前每次他一看到程氏,是眼睛不是眼睛鼻子不是鼻子,可如今面上卻帶著謙卑的笑,道:“妹妹,六郎,八郎……”

“今日刮的這是什麼風?竟將大哥都刮來了?”程氏說話間,卻是拍了拍額頭,譏誚道:“哦,我忘了,我與大哥已經斷絕了關係,如今我們已不是兄妹!”

雙鬢全白的程浚面色訕訕:“我今日來找你是想請你救救才哥兒,他……他到底是你的侄兒,你就算不看在我的面子上,看在故去父親的份上,救救他吧。”

“從前父親在世時,最喜歡的孩子是你,最喜歡的孫兒就是他了。”

“若父親九泉之下知曉這件事,也不會安心的。”

說著,他更是直挺挺朝著程氏跪了下來,哽咽道:“我求你,求求你們,救救才哥兒吧!”

“才哥兒如今才不到三十歲啊,上有老下有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