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7 章(1 / 1)

北宋撈兄日常 阿洙洙 13223 字 2個月前

蘇轍隻覺眼中酸澀,扶著蘇軾上了馬車。

上馬車後,他這才低聲道:“六哥,我來了,沒事了,咱們馬上回家。”

“在牢獄中定沒有在家舒服,更不必說你在牢中吃不好睡不好的,躺在我肩上靠一靠吧,很快就回去了。”

“昨夜我就飛鴿傳書給了六嫂,要她不必擔心你,還有爹娘,他們知曉你無事的消息,懸著的一顆心總算放了下來,如今已在家中為你備好了符水,為你去去晦氣……”

蘇軾坐在馬車上。

馬車駛入鬨市,他聽見車窗外傳來喧囂,有種很陌生的感覺。

好一會,他才真真切切意識到自己真的沒事了,直道:“八郎,我不累,一點都不累。”

“我雖在獄中,卻也聽那些人說起過的,這樁案子官家十分上心,彆說他們不敢對我濫用私刑,對我也是好吃好喝招呼著,就是我一個人在獄中很是無聊,還有幾分害怕,總是喜歡胡思亂想。”

說著,他苦笑一聲:“我雖知道你肯定不會對我不管,不會不救我,但我也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若這案子真的已蓋棺定論,再無回旋的餘地,我希望你不要再白費功夫,可我更知道,你雖聰明沉穩,卻是撞了南牆也不回頭的,肯定會撞個頭破血流,那樣該怎麼辦啊!”

“我甚至想,若有機會,肯定要偷偷與你送封信的,要你彆管我……”

他這話說的是東一句西一句,毫無章法,想到哪兒說到哪兒。

蘇轍卻是聽的認真極了。

他覺得,若真到了最壞那一步,他大概會如蘇軾所說那樣,撞得頭破血流也不會回頭。

馬車搖搖晃晃,很快就到了蘇家門口。

蘇轍剛扶著蘇軾下馬車,就看到程氏等人那焦急關切的眼神。

蘇軾竭力露出笑容來:“爹,娘,你們都等在這裡做什麼?我這不是回來了嗎?”

他表現得越輕鬆,可程氏等人瞧見是愈發難受。

入獄一個多月的時間,蘇軾像變了個人似的。

眼中毫無神采。

面容憔悴。

哪裡有平日裡來意氣風發的影子?

她開口道:“六郎……”

隻是她這話還沒說完,眼淚就簌簌落了下來。

就連蘇洵都跟著紅了眼眶。

蘇轍見狀忙道:“爹,娘,咱們進去吧。”

“門口風大,六哥如今身子虛弱,當心吹了風染上了風寒。”

“如今六哥已無事了,你們就彆擔心。”

程氏這才回過神來,忙扶著蘇軾走了進去。

程氏向來有些相信鬼神之說,連汴京之後時常流連於道觀與寺廟,但蘇轍與蘇軾兄弟兩人卻是不大相信這些的。

今日程氏更是病急亂投醫,請了位老道來為蘇軾驅邪。

一時間,這老道又是做法,又是熬符水的。

蘇軾是哭笑

不得,正欲說話時,卻瞧見蘇轍衝他使了個眼色。

蘇軾這才會過意來。

這些日子他在獄中雖不安,但比起程氏等人來,卻是小巫見大巫。

如今程氏等人瘦的比他還要厲害。

他想,若是能叫爹娘安心些,索性就由那老道折騰好了。

蘇軾這才乖乖閉嘴,宛如提線木偶似的任由那道法高深的老道折騰。

蘇轍則一直在他身邊陪著他,等著老道做法完畢後,則與蘇軾一起回屋用了些吃食。

桌上的飯菜已準備好。

蘇軾一見,卻皺起眉頭來:“八郎,這是做什麼?我在獄中整日吃的是粗茶淡飯,做夢都想著回來後飽餐一頓,可你倒好,竟要廚房準備這些?()”

桌上擺的乾貝青菜粥,芙蓉魚片,蒸鹿肉,白灼菜心……都是些清淡的菜色,像他喜歡的炙羊肉,繡春鵝等等菜,那是一道都沒有。

六哥你剛回來,自然要吃些清淡的飯菜。㈦()㈦[()”蘇轍說話間已為他盛了一碗青菜粥,遞給了他:“若是吃得太過油膩,人會不舒服的。”

“你先好好將養兩日,等著脾胃養好之後,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我絕不攔你。”

蘇軾是滿臉不痛快,可到底卻沒說什麼。

雖說這些飯菜清淡,卻比起獄中飯菜仍是天差地彆,很快就大快朵頤起來。

蘇軾在獄中是心神緊繃,如今一回家用過飯洗過澡就鬆懈下來,整個人一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起來。

蘇轍一直等他睡沉,這才離開。

蘇洵已在門口等候多時。

蘇轍見狀,道:“爹,您放心,真的沒事了!”

蘇洵皺眉道:“這件事可是濮安懿王在背後搗鬼?”

蘇轍點頭道:“大概是他們,您放心,雖說他們一時間不會放棄,但梁適的老妻被皇後娘娘留在宮中那麼長時間,他就算真想要為虎作倀,卻也得掂量一二。”

“梁適之所以做這麼多,無非是想為兒孫謀一個好前程,若得罪了皇後娘娘,來日就算巨鹿郡公真繼承了大統,他們梁家也不一定有好日子過。”

“畢竟日後誰登基,皇後娘娘都是太後,這一點是毋庸置疑。”

頓了頓,他更是道:“更何況,經此一事,歐陽大人等人對濮安懿王是愈發不喜,覺得他為了皇位是無所不用,這樣的人來日若得勢,豈非愈發無法無天?”

“您放心好了,我心裡有數的,知道該怎麼做。”

蘇洵原本是要勸他幾句,可見他條理清楚,話到了嘴邊卻是變了:“好,你小心些。”

蘇轍再次正色點了點頭,轉身出門去了。

他是去見趙允熙。

兩人仍約在杏花樓見面。

一開始趙允熙雖知曉蘇轍的名聲,並不敢小瞧他,但並不像今日這樣對他刮目相看:“……蘇大人果然聰明過人,隻怕濮安懿王也好,還是梁適也好,做夢都想不到蘇大人竟會逆風翻盤。”

() “不過是僥幸罷了。”蘇轍很是謙虛。

並不是他自謙,而是他知道,若沒有蘇軾與他來往的那些信箋,隻怕這件事真沒這麼容易。

可在他看來,運氣也是實力的一種:“這些日子我大概猜出濮安懿王的計劃,以點及面,逐個擊破,如今我是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先從梁適下手,再對濮安懿王下手。”

“範鎮大人他們也是入朝為官多年的老人,現下知道鳳翔府知州是梁適的人,隻怕很快就會有人上書官家,說梁適身居高位卻濫用私刑,短時間內,梁適是自身難保。”

“梁適不足為懼,我們隻要對付濮安懿王就好了。”

趙允熙神色鄭重:“不知蘇大人有何高見?”

“高見談不上。”蘇轍凝神道:“不過倒是有法子對濮安懿王重重一擊罷了……”

每個人都是有逆鱗的,他的家人是他的逆鱗。

與他一樣,靈壽縣主與巨鹿郡公則是濮安懿王的逆鱗。

好在蘇轍聰明,知道濮安懿王不會輕易罷休,一直命人盯著靈壽縣主。

靈壽縣主雖被送往庵堂,但她向來養尊處優慣了,剛去庵堂那幾日倒是老實得很,沒幾日就原形畢露,整日在庵堂大吃大喝不說,更是將自己的滿腔怒火都遷怒到了庵堂中的小尼姑身上。

不過幾個月的時間,她的女使就已打死了幾個小尼姑。

可惜這事兒全被濮安懿王壓了下來。

對濮安懿王這些人來說,死幾個人並非什麼大事,重要的是不能叫自己寶貝女兒不高興。

趙允熙會意,就知道怎麼做了。

沒過幾日,趙允熙的妻子王氏就前去那庵堂小住了幾日,“無意中”知道靈壽縣主身邊女使打死人一事,當即就以堂嫂的身份訓斥了靈壽縣主幾句。

可靈壽縣主本就在氣頭上,哪裡會將王氏放在眼裡,當即就出言不遜:“你算個什麼東西?也能以長嫂的名頭教訓我?”

“彆以為自己是郡公之妻就能在我跟前拿喬,我勸你還是省省吧!”

從前王氏也不是沒見過她這般驕縱,可看在濮安懿王與巨鹿郡公的份上也就忍了。

當然。

不想忍也沒辦法。

誰叫濮安懿王身份尊貴?

但如今王氏卻不想忍了,更覺得靈壽縣主待在尼姑庵呆傻了,畢竟朝中擁護她夫君的人也不在少數,當即就轉身直奔皇宮而去,求見了曹皇後。

曹皇後乃一國之母,聽聞這事兒是怒不可遏,吩咐人將靈壽縣主“請”進宮來。

靈壽縣主到了曹皇後跟前,頓時乖覺如鵪鶉。

一開始,她還想矢口否認。

可當時在場的尼姑不在少數,曹皇後派人徹查,很快就查個水落石出。

曹皇後更是與官家道:“……臣妾早就聽聞濮安懿王一家囂張跋扈,卻萬萬沒想到連區區一個靈壽縣主都能跋扈到這般地步,在尼姑庵幾個月就能打死七個尼姑。”

“尋常人知曉孩子做出這等事情來,定會嚴加管教,可濮安懿王卻好,如此縱容女兒。”

“旁人見了,不僅會說濮安懿王的不是,更會說官家包庇兄長。”

官家一向仁善,聽說這件事也是怒不可遏,狠狠責罰了濮安懿王一頓:“既然濮安懿王教女無方,那就請皇後辛苦些,將靈壽留在宮中管教些日子吧。”

曹皇後輕聲應是。

官家見她一副欲言又止的樣子,直道:“皇後有什麼話直說就是,你我乃是夫妻,還能有什麼話不能說嗎?”

曹皇後聽聞這話卻是突然跪地,正色道:“臣妾覺得靈壽縣主一事雖與濮安懿王有關,卻也與巨鹿郡公脫不了乾係。”

“濮安懿王與靈壽縣主之所以這樣張狂,難道隻因他們是皇親國戚的緣故嗎?大宋皇親國戚不少,可卻無人像他們這樣。”

“他們所依仗的不是官家,而是巨鹿郡公,是他們篤定在不久的將來,巨鹿郡公會繼承大統,不光他們這樣覺得,朝中很多人都這樣覺得,所以才導致濮安懿王越來越目中無人。”

“濮安懿王等人之言行,連臣妾都有所聽聞,難道巨鹿郡公不知嗎?他知道卻不約束,這不是縱容是什麼?難道官家覺得,如今他對濮安懿王的行為不加以約束,來日真繼承大統後,就能讓濮安懿王等人棄惡從善嗎?到時候,隻怕濮安懿王等人隻會變本加厲……”

說到最後,她已是泣不成聲:“臣妾之所以不喜巨鹿郡公,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官家並未接話,隻是長長歎了口氣。

許久,他這才將曹皇後扶了起來,道:“冊立太子一事,朕會重新考慮一二的。”

他已變相承認,從前他的確有將巨鹿郡公立為太子的打算。

待官家離開後,曹皇後面上浮現出幾分笑容來。

接下來。

她便認真管教起靈壽縣主來,甚至在這件事上並未假手於人。

靈壽縣主很快就意識到,自己真的錯了。

可惜,已經晚了。

先前她在尼姑庵,名義上說著是清修,可實際上卻是換了個地方過養尊處優的日子,身邊女使使喚著,錦衣玉食的日子過著,她卻毫不知足。

如今到了皇宮,到了曹皇後眼皮子底下,她每日天不亮就被嬤嬤叫起床,開始跟著嬤嬤學規矩,但凡有點錯落,嬤嬤的板子就落了下來……整日吃不好睡不好,苦不堪言,以至於嬤嬤的手一抬,她就嚇得下意識直往後退。

曹皇後見狀,很是滿意。

她並未攔著濮安懿王不準他見靈壽縣主,甚至還對著濮安懿王道:“……靈壽縣主學規矩辛苦,若王爺閒來無事就多來看看她吧,想必她見了王爺也能高興些。”

說著,她掃了眼臉色鐵青的濮安懿王,直道:“不過叫本宮說,靈壽縣主是該好好學一學規矩,從前王爺將她看的太過驕縱了些。”

濮安懿王看到這一幕,隻覺得心如刀絞。

他從前並不是

十分瞧得起這位無子的曹皇後,如今卻不得不跪地替女兒求情,口口聲聲說靈壽縣主還小,替女兒求情,話裡話外皆有求曹皇後從輕發落的意思。()

靈壽縣主還小?王爺這話當著本宮說說也就罷了,若當著外人的面說起,眾人隻會覺得有其父就有其女!曹皇後臉色很是不善,冷聲道:若靈壽縣主當真還小,當初又怎會在街頭拽著蘇大人的手要嫁給蘇大人?

?想看阿洙洙的《北宋撈兄日常》嗎?請記住[]的域名[(()

“若真說起來,隻能說靈壽縣主年紀不大而已,可那些死去的無辜尼姑,難道她們就是活該嗎?”

“如今王爺瞧見自己女兒被立規矩,心裡難受,難道那幾個小尼姑就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無爹無娘嗎?”

這番話說的濮安懿王是無言以對,灰溜溜離宮。

很快。

聽說這件事的巨鹿郡公就請纓回來。

他是個聰明的,一回汴京,他就進宮面聖,在官家跟前替父親與妹妹認錯。

若換成從前,官家並不會將這事兒聯想到他身上,可如今官家想到曹皇後那一番話,對他也是淡淡,直道:“……自古以來,向來有‘父債子還’這麼一說,雖說你父親妹妹行徑與你無關,可你身為皇室子弟,知曉他們脾氣秉性,也該多規勸他們才是。”

巨鹿郡公聽聞這話是微微一愣,旋即連忙稱是。

官家才又道:“好了,你錯也認了,朕還有事,你就先下去吧。”

“是。”巨鹿郡公是心中惶恐。

他覺得,官家對他不一樣了。

因從前養在宮中幾年的關係,他與官家的情分向來不一般。

每每回京進宮,官家總會對他噓寒問暖,更會留他在宮中用飯……可這一次,卻是什麼都沒有。

趙允熙與曹皇後努力的同時,蘇轍也是沒閒著。

蘇轍整日陪著蘇軾流連於汴京各大酒樓。

區區杏花樓已滿足不了蘇軾。

用蘇軾的話來說:“……杏花樓的飯菜味道雖好,但我已吃了這麼多年,早就吃膩了,天下美食何其多,總要到處嘗嘗才不辜負此生。”

說著,他更是看著蘇轍道:“你也彆管我,該忙什麼就忙什麼。”

“官家要我一個月之後回去鳳翔府,這段時間好好在汴京修養身體,等著再過些日子,我就回去了。”

“可我實在放心不下邁哥兒他們,如今你六嫂月份也重了,我想著過十來日,身子好些就回去。”

所以這段時間,他就像餓死鬼投胎似的,但凡出名些的飯館酒樓他是一間都沒落下。

蘇軾笑道:“近來我沒什麼事,就陪著你好了。”

縱然要報仇,卻也不在乎這一朝一夕。

還是先陪陪蘇軾才是最要緊的事兒。

有些事,他還是入夜要在書房中處理的。

比如,巨鹿郡公見官家態度晦暗不明,也是心中惶恐不安,索性稱病留在了汴京。

比如,濮安懿王幾次前去找梁適,梁適皆避而不

() 見,與他道:“我想為子孫謀求不假,可那也是以後的事兒,總不能為了以後,連現在都顧不上了吧?”

又比如,靈壽縣主在曹皇後的“教導”下,不出幾日就像變了個人似的,言行舉止之間頗有名門淑女的樣子,可性子也大變,看到誰都是怯生生的樣子,老遠看到濮安懿王。還未說話,更是淚先流,曹皇後一個眼神掃過去,嚇得她是連眼淚都不敢流。

……

蘇轍隻覺得,如今情形對他們來說是很有利的。

與此同時,鳳翔府也傳來消息。

說是鳳翔府知州自縊身亡了,臨死之前他還留下一封遺書,直說陷害蘇軾與任何人無關,是他見蘇軾才高八鬥,得陳、希亮陳大人看重,所以嫉妒蘇軾,想要除去蘇軾。

當他聽到這消息時,是滿臉不屑。

倒是正撿著盤子裡糕點去吃的王鞏面上露出饒有興趣的笑容來:“……梁適梁大人這可真是壯士斷腕,舍棄了這枚棋子,我聽說他的老妻回去之後就病了,拽著他的手說平安是福,今日是自己進宮,明日指不定就是誰進宮。”

“富貴險中求,梁家的日子如今也是富庶,總不能為了虛無縹緲的榮華富貴將兒孫的性命都搭進去。”

頓了頓,他是笑了起來:“叫我說,梁適梁大人這老妻倒比他聰明許多。”

“來日不管誰人繼承大統,還能將梁家忘了?”

蘇轍也笑了笑:“不過這位知州大人死了,想要再查這件案子,就沒有這麼簡單。”

早在蘇軾無罪釋放之日,官家就撥給了他一隊人馬,專程徹查這案子:“那鳳翔府知州大人雖犯下重罪,卻不至於自縊身亡,我想,他定是受人威脅。”

“隻怕濮安懿王等人想著這案子會與王安石王相公行刺案一樣,最後成了無頭案。”

“可惜啊,他們卻是太低估我為我六哥報仇的決心。”

王鞏見他胸中已有溝壑,懸著的心這才放了下來。

很快。

十來日的時間過去。

蘇軾即將回去鳳翔府。

區區十來日的時間,整日好吃好喝的蘇軾就胖了一圈,精神也好了不少,更是四處采買禮物,一會替蘇邁買玩具,一會替未出世的孩子買見面禮,一會替王弗買首飾……可說來說去,他買的最多的還是吃食。

什麼肉乾,蜜餞,肉脯,熏肉……滿滿當當裝了兩車。

即便這樣,他還覺得不甚滿意,整日絞儘腦汁想著還能有什麼買的。

到了出發前一日。

蘇軾前來蘇轍院子裡,一進來就發現史宛也帶著女使忙進忙出的。

他走進書房,好奇道:“八郎,你這是做什麼?可是要去哪裡?”

“六哥,明日不是到了動身的日子嗎?”蘇轍反問他。

蘇軾一愣:“明日我是動身不假,可這與你有什麼關係……”

說著,他就意識到不對勁,遲疑道:“八郎,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不成明日你與我一起出發?”

“真的嗎?這可是太好了!是不是你奉官家之命,前去鳳翔府調查我蒙冤案?”

他一巴掌拍在蘇轍肩上:“好啊,你這小子,也學著賣起關子來了,我若今日不來,是不是你到了明早才打算與我說實話?”

他眉眼之中是藏不住的笑意。

蘇轍面上也是隱隱含笑,道:“哦?六哥,你這是怪我的意思?”

“難不成你不知道我這是跟誰學的嗎?”!